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PPT课件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画是( 四. 作业
)。
1. 抄写生字。 2. 背诵课文。 练习 6
教学目标 1. 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并会组词。 2. 认读词语,了解近义词,巩固、积累词汇。 3. 熟记成语。 4. 把句子读通顺,读流畅,具体体会判断词“是”的用法,并学 习运用
。
5. 能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做到既正确、又美观。 6. 读背三条俗语警句,要求熟读成诵。 7. 边看图边听老师讲爱惜粮食的故事,然后看图练说故事。 教学重难点
(
)
dao
) 久( )( )(
)
理( )( )(
) 伟( )( )(
)
二. 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三. 课堂练习
1. 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父亲
引导
伟大英雄
2. 按要求填空。
洪:有( )画,第七画是( 父:有
)。
( )画,第三画是( 理:有( ) )。
画,第十画是( 姓:有( )画,第 )。
2. 说说怎样读才能表达作者对教师的尊敬与 感激之情?
3.最后一自然段,与标题有何关系? 与课题相照应,揭示主题。
总结全文 课外延伸
• 1.学完课文你认为田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 ? • 2.说一说,这节课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 • 3.你想对教过你的老师说几句话吗 ?
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多少老师教 过我们,我们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老 师的辛勤教育,所以同学们要尊重每 一位老师,不要忘记老师的教诲之恩。
4. 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 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五幅图,弄清图意。 2.讨论每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3.指名说说自己知道的标志的意思。鼓励各抒己见。 4.说说你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些标志的? 5.讨论并交流:你平时还见过哪些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三.练习 出示标志,让学生上台说出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意思。 四.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你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同桌互相 读给对方听。
2.小组讨论:开学头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 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反复阅读第五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 述给大家听。
4.作者喜欢这个故事吗 ?从哪些语言看出来 的?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
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读一读,想想那些句子反映了“我”难忘田 老师的教诲之恩?
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 门下受业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
★为什么说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 下了文学的种子”呢?
★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作者,你取得了这么 多成绩,你想对田老师说点什么?
★是啊,田老师在文学方面对“我”影响这么 大,“我”又是怎样做的呢 ?
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寻找标志,比比谁认识的标志多。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教师范读。
(3) 理解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5教师启发学生:这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学生反复练读。 7学生自由背诵。 8同位背诵。 3. 练习。 1学生自由读背三句话。 2齐背三句话。
认读生字词
纸 zhǐ 滋zī 牵 qiān 杖zhàng 姥 lǎo 正 zhēng 冒 mào 捅tǒng 炊 chuī 拄zhǚ 歇 xiē 诲huì 叨 dāo 恍 huǎng
Hale Waihona Puke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大家来速读课文第一部分, 找出田老师最让你佩服的地方, 并用笔画下来。
★田老师是只讲了这一个故事吗?对作者有什 么影响呢?
“迎”字,并把所在的页码填到表中
(3) 让学生口头组词。 3. 练习。 1 按用音序查字法(三步)查“神”字。 2 按要求填表格。 4. 反馈。 1 检查学生查字典情况、填表情况。 2 指出存在的问题,巩固音序查字法。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名读。 a. 谁能用上“同意”说一句话? b. 句子中的“同意”还可以换个词说,意思不变。 (2) 出示卡片“答应”。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组
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 过好几位好教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回忆一下,他们为什么使你难忘?
作者简介
刘绍棠:(1936-1977)中国作家。北京通县 (今通州区)人。1955年入北京大学学习。1956年 在团中央工作。1956年回乡从事专业创作。曾任中 国作协理事。中国时代即开始文学创作。写有《青 枝绿叶》《运河的浆声》、《瓜棚柳巷》、《蒲柳 人家》、《京门脸子》等许多小说、散文。作品以 家乡农村为生活题材,格调清新,语言纯朴,乡土 气息浓郁。
:学习用音序发查字典。 教具学具准备:字典、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 6。
作业设计: 课内:查字典、认读词句、写字、读背、说话。 课外:读背成语、谚语。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迎”。 2 以查“迎”为例,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a. 在“汉语拼音索引”里找到Y。 b. Y 的下面找到音节ying,看清后面的页码。 c. 按照页码,在字典的正文找到音节ying,再按声调的排列顺序, 查找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第一句话。
2
指名读。
3
引导回忆毛泽东的有关课文《要好好学字》。
4
引导学生弄清这句话有两个部分组成。
3.
同法学习其他句子。
4.
练习。
(1) 填空式练说:
毛泽东是(
)。
孔繁森是(
)。
梅兰芳是(
)。
居里夫人是( (2)
)。 口头填空,把句子
说通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认读汉字。 2引导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方法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 3.练习。 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姿好的学生。 二.教 学第五题
检查预习情况
• 1.本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位教他语文的田老 师,这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把课文编成一个 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同学听,正是这些故事如春雨 滋润着作者,使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2.课文有几部分?各部分讲了什么 ? 3.谁来给大家读读你收集的尊师的名人 故事与名人名言。
布置作业 拓展学习
• 1.写自己的恩师。 • 2.阅读:《师恩难忘》(梁晓声)
《我的老师》(贾平凹) 3.搜集一些关于赞颂老师的名言,记 到自己的笔记本上。
2. 自由练背。 3. 指名背诵。 4. 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读多音字口头组词。
没 mei (
)
dao (
倒
)
2m.o(口头扩)词。 治( )( )(
3
“同意”就是“答应”的意思,这两个词的意思相近,我们
就说它们是近义词。
4
学生齐读“同意”、“答应”。
5
指名读,出示“请求”、“恳求”。
6
这两个词的意思怎么样?
7
指名读,出示“紧盯”、“注视”。
8
这两个词也是近义词。
3. 练习。
1
指名读三组词。
2
齐读。
4. 反馈。
1
指名认读词语。
2
纠正错误读音,齐读词语。 三.
)。
1. 抄写生字。 2. 背诵课文。 练习 6
教学目标 1. 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并会组词。 2. 认读词语,了解近义词,巩固、积累词汇。 3. 熟记成语。 4. 把句子读通顺,读流畅,具体体会判断词“是”的用法,并学 习运用
。
5. 能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做到既正确、又美观。 6. 读背三条俗语警句,要求熟读成诵。 7. 边看图边听老师讲爱惜粮食的故事,然后看图练说故事。 教学重难点
(
)
dao
) 久( )( )(
)
理( )( )(
) 伟( )( )(
)
二. 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三. 课堂练习
1. 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父亲
引导
伟大英雄
2. 按要求填空。
洪:有( )画,第七画是( 父:有
)。
( )画,第三画是( 理:有( ) )。
画,第十画是( 姓:有( )画,第 )。
2. 说说怎样读才能表达作者对教师的尊敬与 感激之情?
3.最后一自然段,与标题有何关系? 与课题相照应,揭示主题。
总结全文 课外延伸
• 1.学完课文你认为田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 ? • 2.说一说,这节课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 • 3.你想对教过你的老师说几句话吗 ?
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多少老师教 过我们,我们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老 师的辛勤教育,所以同学们要尊重每 一位老师,不要忘记老师的教诲之恩。
4. 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 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五幅图,弄清图意。 2.讨论每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3.指名说说自己知道的标志的意思。鼓励各抒己见。 4.说说你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些标志的? 5.讨论并交流:你平时还见过哪些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三.练习 出示标志,让学生上台说出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意思。 四.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你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同桌互相 读给对方听。
2.小组讨论:开学头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 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反复阅读第五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 述给大家听。
4.作者喜欢这个故事吗 ?从哪些语言看出来 的?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
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读一读,想想那些句子反映了“我”难忘田 老师的教诲之恩?
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 门下受业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
★为什么说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 下了文学的种子”呢?
★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作者,你取得了这么 多成绩,你想对田老师说点什么?
★是啊,田老师在文学方面对“我”影响这么 大,“我”又是怎样做的呢 ?
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寻找标志,比比谁认识的标志多。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教师范读。
(3) 理解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5教师启发学生:这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学生反复练读。 7学生自由背诵。 8同位背诵。 3. 练习。 1学生自由读背三句话。 2齐背三句话。
认读生字词
纸 zhǐ 滋zī 牵 qiān 杖zhàng 姥 lǎo 正 zhēng 冒 mào 捅tǒng 炊 chuī 拄zhǚ 歇 xiē 诲huì 叨 dāo 恍 huǎng
Hale Waihona Puke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大家来速读课文第一部分, 找出田老师最让你佩服的地方, 并用笔画下来。
★田老师是只讲了这一个故事吗?对作者有什 么影响呢?
“迎”字,并把所在的页码填到表中
(3) 让学生口头组词。 3. 练习。 1 按用音序查字法(三步)查“神”字。 2 按要求填表格。 4. 反馈。 1 检查学生查字典情况、填表情况。 2 指出存在的问题,巩固音序查字法。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名读。 a. 谁能用上“同意”说一句话? b. 句子中的“同意”还可以换个词说,意思不变。 (2) 出示卡片“答应”。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组
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 过好几位好教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回忆一下,他们为什么使你难忘?
作者简介
刘绍棠:(1936-1977)中国作家。北京通县 (今通州区)人。1955年入北京大学学习。1956年 在团中央工作。1956年回乡从事专业创作。曾任中 国作协理事。中国时代即开始文学创作。写有《青 枝绿叶》《运河的浆声》、《瓜棚柳巷》、《蒲柳 人家》、《京门脸子》等许多小说、散文。作品以 家乡农村为生活题材,格调清新,语言纯朴,乡土 气息浓郁。
:学习用音序发查字典。 教具学具准备:字典、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 6。
作业设计: 课内:查字典、认读词句、写字、读背、说话。 课外:读背成语、谚语。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迎”。 2 以查“迎”为例,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a. 在“汉语拼音索引”里找到Y。 b. Y 的下面找到音节ying,看清后面的页码。 c. 按照页码,在字典的正文找到音节ying,再按声调的排列顺序, 查找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第一句话。
2
指名读。
3
引导回忆毛泽东的有关课文《要好好学字》。
4
引导学生弄清这句话有两个部分组成。
3.
同法学习其他句子。
4.
练习。
(1) 填空式练说:
毛泽东是(
)。
孔繁森是(
)。
梅兰芳是(
)。
居里夫人是( (2)
)。 口头填空,把句子
说通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认读汉字。 2引导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方法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 3.练习。 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姿好的学生。 二.教 学第五题
检查预习情况
• 1.本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位教他语文的田老 师,这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把课文编成一个 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同学听,正是这些故事如春雨 滋润着作者,使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2.课文有几部分?各部分讲了什么 ? 3.谁来给大家读读你收集的尊师的名人 故事与名人名言。
布置作业 拓展学习
• 1.写自己的恩师。 • 2.阅读:《师恩难忘》(梁晓声)
《我的老师》(贾平凹) 3.搜集一些关于赞颂老师的名言,记 到自己的笔记本上。
2. 自由练背。 3. 指名背诵。 4. 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读多音字口头组词。
没 mei (
)
dao (
倒
)
2m.o(口头扩)词。 治( )( )(
3
“同意”就是“答应”的意思,这两个词的意思相近,我们
就说它们是近义词。
4
学生齐读“同意”、“答应”。
5
指名读,出示“请求”、“恳求”。
6
这两个词的意思怎么样?
7
指名读,出示“紧盯”、“注视”。
8
这两个词也是近义词。
3. 练习。
1
指名读三组词。
2
齐读。
4. 反馈。
1
指名认读词语。
2
纠正错误读音,齐读词语。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