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

合集下载

【化学】2016年高考真题——全国I卷(解析版)

【化学】2016年高考真题——全国I卷(解析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 molN2与4 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中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 2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 2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 2SO 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24SO -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24SO -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 2SO 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H 2SO 4产品 C.负极反应为2H 2O –4e –=O 2+4H +,负极区溶液pH 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 的O 2生成12.298K 时,在20.0mL 0.10mol 1L -⋅氨水中滴入0.10mol 1L -⋅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2016高考化学(上海)汇总

2016高考化学(上海)汇总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上海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Cl-35.5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

三元轴烯()与苯A.均为芳香烃B.互为同素异形体C.互为同系物D.互为同分异构体2.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D.海水提溴3.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A.HBO2B.H2BO3C.H3BO3D.H2B4O74.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A.CaO与CO2B.NaCl与HClC.SiC与SiO2D.Cl2与I2CH2CH2CH35.烷烃CH3CH2CHCHCH3的命名正确的是CH3A.4-甲基-3-丙基戊烷B.3-异丙基己烷C.2-甲基-3-丙基戊烷D.2-甲基-3-乙基己烷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C.CH3COOH溶液与NaCO3反应生成CO2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7.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WB.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8.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

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y图1图2)A.铜棒的质量B.c(Zn2+)C.c(H+)D.c(SO2−49.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 A.碳酸钙粉末 B.稀硫酸 C.氯化钙溶液 D.二氧化硫水溶液10.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反应前反应后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11.合成导电高分子化合物PPV 的反应为:-I n I --+ n CH 2=CH --CH =CH -CH =CH -一定条件2n+ 2n HI PP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PV 是聚苯乙炔B.该反应为缩聚反应C.PPV 与聚苯乙烯的最小结构单元组成相同D.1 mol CH 2=CH --CH =CH 2最多可与2 mol H 2发生反应12.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 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 B.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 C.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 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13.O 2F 2可以发生反应:H 2S+4O 2F 2→SF 6+2HF+4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 2F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若生成4.48 L HF ,则转移0.8 mol 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4.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 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见右图)。

【深度解析高考真题】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

【深度解析高考真题】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n )、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A. 燃料燃烧产物CO 2是温室气体之一B. 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 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 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6分)Mg -AgCl 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 负极反应式为Mg - 2e 「=Mg 2+ B. 正极反应式为Ag ++e -=AgC.电池放电时C 「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 .负极会发生副反应 Mg+2H 2O=Mg (OH ) 2+H 2 t(6分)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 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固体全部溶解;② 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1. (6分)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2. (6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3. A .乙烯和乙醇B .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 D .丙烯和丙烷(6分)a 、b 、c 、d 为短周期元素,a 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 2-和c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 与b 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a 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 +14. B . b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 c 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 . d 与a 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6分)分子式为C 4H 8C 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 . 7种B . 8种 C. 9种 D . 10 种5. 6.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 必考题(共129分)8 (14分)联氨(又称肼,N 2H 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 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2)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①2Q 2 (g ) +N 2 (g )— N 2Q 4 (l )△ H i②N 2 (g ) +2H 2 (g )— N 2H 4 (])△ H 2 ③ Q (g ) +2H 2 (g )— 2H 2Q (§)△ H 3④ 2N 2H 4 (l ) +N 2Q 4 (l )— 3N 2 (g ) +4H 2Q (§)△ H 4=- 1048.9kJ?mo 「1的主要原因为(4)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已知:N 2H 4+H +?N 2H 5+B K=8.7X 1O 7; K w =1.0X 10「14).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 AgBr 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第2页(共28页)A . NaHCQ 、Al (QH ) 3 B. AgCl NaHCQ C. Na z SQ 、BaCQD . Na 2CQ 、CuSQ7. (6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 制备Fe ( QH ) 3胶体 将NaQH 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 3溶液中B . 由MgCl 2溶液制备无水MgC 2 将MgC 2溶液加热蒸干C . 除去Cu 粉中混有的CuQ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D .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A .B . B C.CD . D(1)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其中氮的化合价为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 H 4=.,联氨和N 2Q 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衡常数值为到的现象是论上1kg 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 O 2, 解的O 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 ___________ .9. (14分)丙烯腈(Ch 2=CHCN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化法”生产。

十年高考真题专题12 氧化还原反应相关计算(教师版)

十年高考真题专题12  氧化还原反应相关计算(教师版)

1.(2017·海南高考真题)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3ClO -+2M 3++4H 2O=27M O n -+Cl -+8H +,27M O n -中M 的化合价是 ( )A .+4B .+5C .+6D .+7【答案】C 【解析】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所带电荷数相等,即6-1=8-n -1,解得n=2,从而得出M 2O 7n -中M 的化合价为+6价,故C 正确。

2.(2016·上海高考真题)某铁的氧化物(Fe x O )1.52g 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Cl 2,恰好将Fe 2+完全氧化。

x 值为( )A .0.80B .0.85C .0.90D .0.93 【答案】A【解析】Fe x O 中Fe 的平均化合价为+2x ,被氧化为Fe 3+,根据电子守恒可知,转移的电子数和Cl 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标准状况下112mL Cl 2转移电子数为0.11222.4/L L mol ×2=0.01mol .则有:()1.525616/g x g mol +×(3-2x)×x=0.01mol ,解得x=0.8,故选A 。

3.(2013·四川高考真题)1.52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 密度为1.40g/mL 、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1120mL (换算为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NaOH 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 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 ︰1B .该浓硝酸中H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C .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中,NO 2的体积分数是80%D .得到2.54沉淀时,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是600mL专题12 氧化还原反应相关计算【答案】D【解析】设铜、镁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①64x+24y=1.52②64x+24y+34x+34y=2.54,解得x=0.02mol,y=0.01 mol,设N2O4、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则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2x+2y=2a+b,a+b=0.05,则a=0.01mol,b=0.04mol。

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讲解

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讲解

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讲解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

三元轴烯()与苯2. A. 均为芳香烃 B. 互为同素异形体3. C. 互为同系物 D. 互为同分异构体4.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5. A. 海带提碘 B. 氯碱工业6. C. 氨碱法制碱 D. 海水提溴7.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8. A. HBO2 B. H2BO3 C. H3BO3 D. H2B4O79.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10.A. CaO与CO2 B. NaCl与HCl C. SiC与SiO2 D. Cl2与I211.烷烃CH3CH2CHCHCH3|CH3|CH2CH2CH3的命名正确的是12.A. 4-甲基-3-丙基戊烷 B. 3-异丙基己烷13.C. 2-甲基-3-丙基戊烷 D. 2-甲基-3-乙基己烷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4. 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15. A. CH 3COOH 溶液与Zn 反应放出H 2 16. B. mol/L CH 3COONa 溶液的pH 大于7 17. C. CH 3COOH 溶液与Na 2CO 3反应生成CO 218. D. mol/L CH 3COOH 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19. 已知W 、X 、Y 、Z 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016年高考化学真题详解3卷(正文)

2016年高考化学真题详解3卷(正文)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Ⅲ)理综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V 51 Fe 56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 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泡沫灭火器灭火B. 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漂白粉漂白织物D. HF与SiO2反应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9.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A. 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B.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D.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10.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 12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异丙苯和苯为同系物11.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反应为2Zn+O 2+4OH -+2H 2O2Zn(OH )4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 +向阳极移动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 -)逐渐减小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 --2e - Zn(OH )42-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 mol 电子,消耗氧气22.4 L(标准状况)12.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X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 与Y 同族,Z 与X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2010-2016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汇编

2010-2016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汇编

2010-2016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汇编2010-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汇编及解析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1-4页)和第II卷(第5-12页)两部分。

全卷共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问120分钟。

第Ⅰ卷(共66分)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l—35.5 K—39 Br—80 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A.减少食物加工过程B.注意节约用电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D.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低碳生活的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食物加工过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体现,排除A ;目前电力的主要来源是火电,节约用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体现,排除B ;本地食物能减少运输消耗、当季食物能减少贮存的能量消耗,能体现,排除C ;薪柴为燃料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能体现低碳思想,符合要求。

易错警示:解答此题的易错点是不能准确理解“低碳”的含义,而造成错误选择。

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大量排放,地球气候异常表现的越来越显著,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故此在生产生活中要尽可能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 .次氯酸的电子式B .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SiO 2C .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4D .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了物质结构中的原子的核外电子281 +排布、原子结构的表示、化学键、物质的构成等知识点。

次氯酸的电子式为:,A错;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不存在分子,B错;S是16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4,C对;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了最外层的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错。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 (上海卷) WORD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 (上海卷) WORD版

高考注意事项1.进入考场时携带物品。

考生进入考场,只准携带准考证、二代居民身份证以及2B铅笔、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小刀、空白垫纸板、透明笔袋等文具。

严禁携带手机、无线发射和接收设备、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手表、涂改液、修正带、助听器、文具盒和其他非考试用品。

考场内不得自行传递文具等物品。

由于标准化考点使用金属探测仪等辅助考务设备,所以提醒考生应考时尽量不要佩戴金属饰品,以免影响入场时间。

2.准确填写、填涂和核对个人信息。

考生在领到答题卡和试卷后,在规定时间内、规定位置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

填写错误责任自负;漏填、错填或字迹不清答题卡为无效卡;故意错填涉嫌违规,查实后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监考员贴好条形码后,考生必须核对所贴条形码与自己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一致,如发现不一致,立即报告监考员要求更正。

3.考场面向考生正前方墙壁上方悬挂时钟,为考生提供时间参考。

考场时钟时间指示不作为考试时间信号,考试时间一律以考点统一发出铃声信号为准。

2016年高考上海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Cl-35.5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轴烯是一类独特星形环烃。

三元轴烯()与苯A.均为芳香烃B.互为同素异形体C.互为同系物D.互为同分异构体2.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是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D.海水提溴3.硼最高价含氧酸化学式不可能是A.HBO2B.H2BO3C.H3BO3D.H2B4O74.下列各组物质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键能有关是A.CaO与CO2B.NaCl与HClC.SiC与SiO2D.Cl2与I25.烷烃命名正确是A.4-甲基-3-丙基戊烷B.3-异丙基己烷C.2-甲基-3-丙基戊烷D.2-甲基-3-乙基己烷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能证明乙酸是弱酸实验事实是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0.1 mol/L CH3COONa溶液pH大于7C.CH3COOH溶液与NaCO3反应生成CO2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7.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016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6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6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分)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

三元轴烯()与苯()A、均为芳香烃B、互为同素异形体C、互为同系物D、互为同分异构体2、(2分)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D、海水提溴3、(2分)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A、HBO2B、H2BO3C、H3BO3D、H2B4O74、(2分)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A、CaO与CO2B、NaCl与HClC、SiC与SiO2D、Cl2与I25、(2分)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A、4﹣甲基﹣3﹣丙基戊烷B、3﹣异丙基己烷C、2﹣甲基﹣3﹣丙基戊烷D、2﹣甲基﹣3﹣乙基己烷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3分)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C、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7、(3分)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WB、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8、(3分)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A、铜棒的质量B、c(Zn2+)C、c(H+)D、c(SO42﹣)9、(3分)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A、碳酸钙粉末B、稀硫酸C、氯化钙溶液D、二氧化硫水溶液10、(3分)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11、(3分)合成导电高分子化合物PPV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PV是聚苯乙炔B、该反应为缩聚反应C、PPV与聚苯乙烯的最小结构单元组成相同D、1 mol 最多可与2 mol H2发生反应12、(3分)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B、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C、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13、(3分)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氧化产物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电子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4、(3分)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见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B、c、d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C、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待反应的气体,冷却反应后的气体D、c处气体经热交换后再次催化氧化的目的是提高SO2的转化率15、(3分)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选项试剂试纸或试液现象结论A浓氨水、生石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为碱性气体B浓盐酸、浓硫酸pH试纸变红HCl为酸性气体C浓盐酸、二氧化锰淀粉碘化钾试液变蓝Cl2具有氧化性D亚硫酸钠、硫酸品红试液褪色SO2具有还原性A、AB、BC、CD、D16、(3分)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17、(3分)某铁的氧化物(Fe x O)1.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 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x值为()A、0.80B、0.85C、0.90D、0.93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18、(4分)一定条件下,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是()A、过量的氢气与氮气B、过量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C、过量的铜与浓硫酸D、过量的锌与18 mol/L硫酸19、(4分)已知:SO32﹣+I2+H2O=SO42﹣+2I﹣+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K+、I﹣、SO32﹣、SO42﹣,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 (上海卷) word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 (上海卷) word版

2016年高考上海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Cl-35.5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

三元轴烯()与苯A.均为芳香烃B.互为同素异形体C.互为同系物D.互为同分异构体2.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D.海水提溴3.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A.HBO2B.H2BO3C.H3BO3D.H2B4O74.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A.CaO与CO2B.NaCl与HClC.SiC与SiO2D.Cl2与I25.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A.4-甲基-3-丙基戊烷B.3-异丙基己烷C.2-甲基-3-丙基戊烷D.2-甲基-3-乙基己烷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C.CH3COOH溶液与NaCO3反应生成CO2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7.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WB.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8.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

上海卷化学2016高考真题上海试题

上海卷化学2016高考真题上海试题

2016年高考上海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Cl-35.5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A.均为芳香烃B.互为同素异形体C.互为同系物D.互为同分异构体2.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D.海水提溴3.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A.HBO2B.H2BO3C.H3BO3D.H2B4O74.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A.CaO与CO2B.NaCl与HCl C.SiC与SiO2D.Cl2与I2A.4-甲基-3-丙基戊烷B.3-异丙基己烷C.2-甲基-3-丙基戊烷D.2-甲基-3-乙基己烷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C.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7.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WB.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8.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

2016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名师推荐】

2016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名师推荐】

2016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分)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

三元轴烯()与苯()A.均为芳香烃B.互为同素异形体C.互为同系物D.互为同分异构体2.(2分)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D.海水提溴3.(2分)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A.HBO2B.H2BO3C.H3BO3D.H2B4O74.(2分)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A.CaO与CO2B.NaCl与HCl C.SiC与SiO2D.Cl2与I25.(2分)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A.4﹣甲基﹣3﹣丙基戊烷B.3﹣异丙基己烷C.2﹣甲基﹣3﹣丙基戊烷D.2﹣甲基﹣3﹣乙基己烷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3分)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C.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7.(3分)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WB.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8.(3分)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A.铜棒的质量B.c(Zn2+)C.c(H+)D.c(SO42﹣)9.(3分)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A.碳酸钙粉末B.稀硫酸C.氯化钙溶液D.二氧化硫水溶液10.(3分)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11.(3分)合成导电高分子化合物PPV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PV是聚苯乙炔B.该反应为缩聚反应C.PPV与聚苯乙烯的最小结构单元组成相同D.1 mol 最多可与2 mol H2发生反应12.(3分)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B.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C.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13.(3分)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氧化产物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电子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4.(3分)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见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B.c、d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C.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待反应的气体,冷却反应后的气体D.c处气体经热交换后再次催化氧化的目的是提高SO2的转化率15.(3分)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选项试剂试纸或试液现象结论A浓氨水、生石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为碱性气体B浓盐酸、浓硫酸pH试纸变红HCl为酸性气体C浓盐酸、二氧化锰淀粉碘化钾试液变蓝Cl2具有氧化性D亚硫酸钠、硫酸品红试液褪色SO2具有还原性A.A B.B C.C D.D16.(3分)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17.(3分)某铁的氧化物(Fe x O)1.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 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x值为()A.0.80 B.0.85 C.0.90 D.0.93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18.(4分)一定条件下,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是()A.过量的氢气与氮气B.过量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C.过量的铜与浓硫酸D.过量的锌与18 mol/L硫酸19.(4分)已知:SO32﹣+I2+H2O=SO42﹣+2I﹣+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K+、I﹣、SO32﹣、SO42﹣,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2010-2016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汇编

2010-2016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汇编

2010-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汇编及解析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1-4页)和第II卷(第5-12页)两部分。

全卷共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问120分钟。

第Ⅰ卷(共66分)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l—35.5 K—39 Br—80 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 1.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A.减少食物加工过程B.注意节约用电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D.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低碳生活的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食物加工过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体现,排除A;目前电力的主要来源是火电,节约用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体现,排除B;本地食物能减少运输消耗、当季食物能减少贮存的能量消耗,能体现,排除C;薪柴为燃料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能体现低碳思想,符合要求。

易错警示:解答此题的易错点是不能准确理解“低碳”的含义,而造成错误选择。

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大量排放,地球气候异常表现的越来越显著,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故此在生产生活中要尽可能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4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了物质结构中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的表示、化学键、物质的构成等知识点。

次氯酸的电子式为:,A错;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不存在分子,B错;S是16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4,C对;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了最外层的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错。

技巧点拨:在分析电子排布式的对错时,可以首先写出相应的电子排布式一一对照,得出答案;也可以依次验证电子数目的正误、填充顺序的正误、填充电子数的正误进行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上海高考化学真题(精编)1. 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

三元轴烯()与苯A. 均为芳香烃B.互为同素异形体C.互为同系物 D .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轴烯与苯分子式都是C6H6 ,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选项D正确。

考点:考查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概念。

2. 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海带提碘 B .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 D .海水提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海带提碘是由KI变为∣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 .氯碱工业是由NaCl的水溶液在通电时反应产生NaoH、Cb、出,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 .氨碱法制取碱的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 .海水提溴是由溴元素的化合物变为溴元素的单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故选项C 正确。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3. 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A. HBO2B. H2BO3C. H3BO3D. H2B4O7【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个,所以其最高化合价是+3价,然后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可知不可能是H2BO3,故选项B符合题意。

考点:考查元素化合价判断及化学式书写。

4. 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A. CaO 与CO2B. NaCl 与HClC. SiC 与SiO2 D . Cl2与∣2 【答案】C考点:考查物质熔沸点高低比较方法。

5. 烷烃' 的命名正确的是A . 4-甲基-3-丙基戊烷B . 3-异丙基己烷C . 2-甲基-3-丙基戊烷D . 2-甲基-3-乙基己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选择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为主链,并从离支链较近的一端给主链的碳原子编号,该物质的名称是2-甲基-3-乙基己烷,故选项D正确。

考点:考查烷烃的命名方法。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 •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 CH3C00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 0.1 mol/L CH 3COONa 溶液的PH 大于7C. CH3COOH溶液与NaC0 3反应生成C02D. 0.1 mol/L CH 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只能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 B .该盐水溶液显碱性,由于NaOH是强碱,故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正确;C.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 D .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

考点:考查酸性强弱比较的实验方法。

7. 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X > Y > Z> WB. 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C. 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 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原子序数按W、X、丫、Z依次增大,W与Z是同一主族的元素,而X、丫、Z是同一周期的元素,且只有X是金属元素,则这四种元素分别是N、Al、Si、P。

A.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所以原子半径:X>Y>Z>W ,正确;B . W的含氧酸可能是HNO2、HNO3,Z的含氧酸是H3PO4,酸性HNO2v H3PO4,错误;C .元素的非金属性W>Y ,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Y ,错误;D .若W、X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XW ,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原子半径比较方法。

8. 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

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Ifl I 图2A.铜棒的质量B. C(Zn2+)+ 2C. C(H )D. C(SO4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该装置构成原电池,Zn是负极,CU是正极。

A.在正极CU上溶液中的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CU棒的质量不变,错误;B .由于Zn是负极,不断发生反应Zn-2e-=Zn2+,所以溶液中C(Zn2+)增大,错误;C .由于反应不断消耗H+,所以溶液的C(H)逐渐降低,正确;D. SO42-不参加反应,其浓度不变,错误。

考点:考查原电池基本原理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

9.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 A .碳酸钙粉末 B .稀硫酸 C .氯化钙溶液 D .二氧化硫水溶液 【答案】A考点:考查氯水的性质。

10 .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OIW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 . 一定属于吸热反应B .- -定属于可逆反应C . 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 一定属于分解反应【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 应,一般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也有的分解反应如 。

A .该物质属于分解反 2H 2O 2=2H 2O+O 2 ↑勺反应是放 热反应,错误;B .根据图示可知有一部分反应物未参加反应, 正确;C .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种,生成物是两种,因此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考点:考查常见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

11.合成导电高分子化合物PPV 的反应为: 属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正确; D .反应物是- CHZ =( I ⅛rt42f,πlI 3P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PPV 是聚苯乙炔B .该反应为缩聚反应C . PPV 与聚苯乙烯的最小结构单元组成相同D . 1 mol【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Cll 2= CIl —Z 》一IF=(.马打最多可与2 mol H 2发生反应A •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该物质不是聚苯乙炔,生高分子化合物外,还有小分子生成,属于缩聚反应,正确;错误;B .该反应除产C . PPV 与聚苯乙烯TIbCri I 的重复单元不相同,错误;D .该物质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和苯环CHT=ClI-V( ∣i±CH η都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属于Imol 最多可以与5mol 氢气发生 加成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判断12 .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 B .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C.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 D .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MgO是碱性氧化物与NaoH不能反应,而AI2O3是两性氧化物,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产生NaAIO2,过滤后洗涤,就得到纯净的MgO ,错误;B.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氯化铁变为Fe(OH) 3沉淀,氯化铝变为NaAIO 2,过滤, 然后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当沉淀达到最大值中,过滤,得到AI(OH) 3,再分别向两种物质的沉淀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解,就得到氯化铝溶液,除去了杂质,错误;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而氧化铁与NaOH不能发生反应。

加入过量的NaOH ,然后过滤洗涤,就得到纯净的氧化铁,错误;D.二者都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当再向得到的沉淀中加入盐酸时,二者都溶解,不能分离、提纯二者,正确。

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分离方法。

13. 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是氧化产物B . 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若生成4.48 L HF ,贝U转移0.8 mol电子D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 4【答案】D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和简单计算。

14. 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米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见下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b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B. c、d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C. 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待反应的气体,冷却反应后的气体D. C处气体经热交换后再次催化氧化的目的是提高SO2的转化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根据装置图可知,从a进入的气体是含有SO2、O2、N2等的冷气,经过热交换器后从b处出来的是热的气体,成分与a处相同,正确;B .在C处出来的气体SO2、O2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产生的含有SO3及未反应的SO2、O2等气体,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当经过热交换器后被冷的气体降温,SO3变为液态,故二者含有的气体的成分不相同,错误;C .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待反应的冷的气体,同时冷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SO3的吸收创造条件,正确;D .处气体经过热交换器后再次被催化氧化,目的就是使未反应的SO2进一步反应产生SO3,从而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正确。

考点:考查工业制硫酸中SO2催化氧化的设备及工作原理。

1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 NH3制备可以采取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取,可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则说明NH3为碱性气体,正确;B •利用浓硫酸的高沸点性,可以制取HCl气体, PH试纸变红,则说明气体为酸性气体,正确;C .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可以制取Cl2,Cl2可以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说明KI转化为∣2,则说明C∣2有强氧化性,正确;D .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的是SO2的漂白性,错误。

故选D。

考点:考查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16 •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试样适帧水LT√操作1操作IlKNO s-*-攔作mA.操作I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B •操作U是加热浓缩。

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来源:学科网]C. 操作川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 操作I ~川总共需两次过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KNO3中混有NaCl应提纯KNO3,将它们都溶于水,并降温结晶。

因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基本无明显变变化。

则有,操作I是在烧杯中加水溶解,操作U是蒸发浓缩,得到较高温度下的KNO3 饱和溶液,操作川为冷却结晶,利用溶解度差异使KNO 3结晶析出,过滤,洗涤,干燥记得KNO 3晶体。

故选C 0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