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主义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述评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学习者不会空着头进入学习情境。

在过去
的日常生活和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形成了广泛的知识和经验,包括与学习内容有关的
知识和一般的日常经验;它不仅包括与新知识冲突的知识,还包括与新知识整合的知识。

当问题呈现给他们时,他们会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并根据之前的经验和认知能力提出假设。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

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原有的知
识经验,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
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想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
调整自己的解释。

建构主义者主张学生的合作活动在意义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
生需要共同探索一些问题,在探索过程中相互交流和提问,理解彼此的想法。

尽管建构主
义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但它并不否认外部指导,即教师的影响。

建构主义的教师观
建构主义者挑战教师的传统角色,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应该是“给予”,教师不应该认
为自己是“掌握和仲裁知识正确性的唯一权威”。

极端建构主义的代表冯·格拉斯菲尔德
指出:“教师的角色将不再是教授事实,而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特定领域构建自己的经验。

”建构主义者主张“教师必须从信息演讲者转变为知识教练。

他可以是角色模拟者、
顾问、调停者、对话者或提问者。

”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
助者和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导师、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者和学生学习
的合作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创造一个与学习主题相关的真实学习环境,呈现
一种类似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学习情境。

教师应组织和引导学生适当地讨论和评估学生的表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启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教学策略研究的基础和推进器
教学策略的研究必须有深厚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理论运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被运用到了教学领域,形成了全新的教学模式。

目前比较成熟的
教学模式主要有: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instruction)、抛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随机进入教学(randomaccessinstruction)、分层协商教学(layersofnegotiation)、混沌理论模式(chaostheoryid)等(钟志贤,2021)。

以下我们讨
论较常见的几种教学模式:
1.支架式教学
“支架”(scaffold)原本是用于建筑行业的脚手架,在这里隐喻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
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直到“支持”最终消除。

支架式教学模式受到维果茨基“辅助学习”观点的影响。

在支架式教学中,指的是学生智商的ZPD,教师提供“支架”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智商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支架式教学的主要环节包括:搭建支架、进入情境、探索与尝试、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

2.抛锚式教学(情境性教学)
“锚”指的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或问题。

Anchor为教学和学习提供了可靠的宏观环境。

锚定教学的特点是以具有真实情节的形象为内容,为学生提供可靠的宏观语境。

创建这种真正的“宏观视图”是为了让学生重新利用在后台学习的优势。

锚定教学遵循两个重要的设计原则:(1)学习和教学活动的应用课程设计应围绕一个“锚”进行设计,即某一类型的案例研究或问题情境;(2)课程设计应允许学习者探索教学内容。

锚定教学方法相对灵活,包括嵌入式教学、主动学习、允许学生探索问题的各种可能答案、学生自己作为教学导师、发展相关经验的表征、学生自己生成的项目、智能模拟、合作学习等(钟志贤)。

锚定教学的主要环节是:设计逼真的“锚”;以“锚”为中心组织教学;学生的各种学习形式;消除“锚”问题;效果评估。

3.随机进入教学(随机通达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针对高水平的学习者。

所谓“进入”,是指学习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方式随意进入同一教学内容,从而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获得多重理解和理解。

随机输入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认知弹性理论密切相关。

随机进入教学环节包括基本情境呈现、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等。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新课程改革和实践的向导和指针
新课程改革理念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对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有以下启示。

1.重视教学环境的建设,营造和谐、民主、宽容的教学气氛,让学生轻松愉悦的参与学习。

教学环境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必需的资源,先进的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毕竟是机械化的东西,学习的良好环境主要体现在教学中有人文的关怀,教师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认同学生的优点,相信学生有所发展,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正确的评价,对学生有偏差的理解给予热情的指引和辅导,重新唤起他的学习信心。

总之,要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展学习活动,从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同时,重视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创新能
力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

显然,学习和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是基础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学
习决定教师的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

另一方面,教学也应该从传授知识和培训
开始
能力的单一性目标向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
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观念和创
新的情感,使他们能够成为未来创新型的人才。

3.注重探究式教学策略,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发现新知识,总结规律,形成概念。


课程改革遵循“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理念,大力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等现代学习理论为基础的。

现代先进的
信息技术为学生探索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教师可以设计具有较强实践性、活动性、虚
拟性和表现性的各种形式,使学生能够参与问题的讨论,感受知识生成的过程和体验,在
动手和用脑的前提下发现、总结和提高自己。

4.重视团体合作的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合作学习一方面既是探究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其中感受合作成功;另一方面,也
是培养学生交际、合作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合作、交流、讨论、辩论等互动中思维产生碰撞,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合,使学生之间更加和谐,这是新世纪人才素养的一项重
要内容。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已引发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已
经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实施主体性教育提供了心理学理论基础。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
一个重要方面是确立学生在认知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揭示了学生在自身
学习活动中主观表现的内在机制。

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
学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助于从理论上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问题,如如何使学生自主学习、如何通过自身经验的积累掌握学习和研究方法、如何将学习
与生活联系起来、如何评价学生等。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准确理解教学交往提供了心理学上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认为教学主体间的真正交往性活动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
性作用。

而目前“一问到底”、“异口同声”等浅层次的课堂教学交往行为不是一种真正
的交往性学习活动,因此,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建构深层次的交往性活动,是一个值得思
考解决的重要问题。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网络环境、信息技术的结合已成为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

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是重要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手段。

它不仅为教学提供信息资源,而且发展成为一种能够促进学习者知识结构、认知发展、问题解决和反思能力的“认知技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必然会给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带来深刻的变化,给教学环境带来巨大的变化,也为这一理论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