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23年八年级上半年生物期末考试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
下列哪项属于海葵的主要特征
A. 有口有肛门
B. 身体呈两侧对称
C. 身体呈辐射对称
D. 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答案】C
【解析】
海葵属于腔肠动物,具有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因此身体呈辐射对称属于海葵的主要特征。

选择题
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是
A. 珙桐
B. 杜鹃
C. 牡丹
D. 桂花
【答案】A
【解析】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水梨子、鸽子树,属于蓝果树科,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每年四、五月间,珙桐树盛开繁花,美丽奇特,好像白鸽舒展双翅,而它的头状花序象白鸽的头,因此珙桐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珙桐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为我国独有的珍稀名贵观赏植物。

世界其它地方都已绝迹。

杜鹃、牡丹松、桂花等各国均有种植。

选择题
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骨的运动要依靠A. 关节的变化B. 关节的牵拉
C. 骨骼肌的牵拉
D. 躯体位置的变化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的屈肘动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1、2分别表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B.屈肘时2收缩,1舒张,1与2有机配合
C.完成屈肘动作时,1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
D.在屈肘动作1和2是相互配合活动的
【答案】B
【解析】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中①肱三头肌,②肱二头肌。

A.由图可看出,1是肱二头肌,2是肱三头肌,A正确。

B.屈肘时1收缩,2舒张,1与2有机配合,B错误。

C.屈肘时肱二头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正确。

D.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D正确。

选择题
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 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
B. 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
C.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
D. 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
【答案】D
【解析】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A、B、C不符合题意;
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D符合题意。

选择题
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一组是()
A. 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 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 蜘蛛结网、公鸡报晓、鼠走迷宫
D. 狗辨主客、惊弓之鸟、老马识途
【答案】D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来就有的行为,学习行为
是指动物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行为。

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都是先天性行为;B. 猫捉老鼠和鹦鹉学舌是学习行为,尺蠖拟态是先天性行为;C蜘蛛结树、公鸡报晓先天性行为,鼠走迷官是学习行为;D、狗辨主客、惊弓之鸟、老马识途都是学习行为。

故选D。

选择题
在下列动物中,营群体生活并且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的是
A. 猫
B. 螳螂
C. 蚂蚁
D. 虎
【答案】C
【解析】
社群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蚂蚁的群体内都有明确的分工,具有社会行为。

猫、螳螂、虎的群体内没有明确分工,不具有社会行为,C正确。

选择题
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猎豹捕食受伤羚羊
B.水蛭吸附在水牛皮肤上
C.工蚁照料蚁后产卵
D.成群的麻雀飞向麦田觅食
【答案】C
【解析】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A.猎豹追捕羚羊不属于社会行为,属于捕食行为,A错误。

B.水蛭吸附水牛的皮肤不属于社会行为,属于取食行为,B错误。

C.工蚁照料蚁后产卵,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体现了群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C正确。

D.成群的麻雀飞向麦田觅食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都不属于社会行为,D错误。

填空题
填空题
(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______、_____的关系。

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__和所占的______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其中,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______制造有机物;动物以_____为食,其遗体或粪便在分解中也能释放出______及含氮
_____等物质。

(2)由一个_____或_____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真菌菌落一般比_____菌落大几倍或几十倍。

要培养细菌和真菌,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______。

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_____,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现了______菌和_____菌,还提出了著名的______法,被后人称之为______。

(3)与真菌相比,细菌没有成形的_____。

真菌靠_____繁殖后代。

寄生在牛、羊及骆驼胃肠内的细菌可帮助分解草料中的。

在人体肠道中有些寄生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_____供人体利用。

乳酸菌含有的酶能将葡萄糖转化为_____。

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就是将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_____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也叫_____。

人接种牛痘疫苗可预防_____。

【答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种类数量比例水植物二氧化碳无机盐细菌真菌细菌培养基接种乳酸酵母巴氏消毒微生物学之父细胞核孢子纤维素K 乳酸杀死噬菌体天花
【解析】
(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

(2)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

(3)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1)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将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分解,变成简单的无机物如水、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又可以被植物所利用。

动、植物死亡后遗体会被细菌和真菌将它们分解成为气体二氧化碳和无机盐、水,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细菌菌落比较小,真菌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这一过程叫接种。

法国的科学家巴斯德(1821-1895)设计了鹅颈瓶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并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之父”。

(3)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真菌靠孢子繁殖后代。

人体肠道中的某些细菌,靠人体肠道中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同时,它又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供人体利用,这一现象说明人体肠道中的某些细菌与人体的关系是共生。

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含有的酶能够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故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杀死或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病毒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根据寄主的不同,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种,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人接种牛痘疫苗可预防天花。

填空题
请仔细阅读下表,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茄目
禾本目
茄目

茄科
禾本目
茄科

番茄属
小麦属
茄属

番茄
小麦
马铃薯
(1)番茄与小麦同______,_____以下不同;番茄与马铃薯______以上相同,_____以下不同;小麦与马铃薯同_____、_____以下不同。

所以,①_____与②_____其共同特征多;③_____与④_____,以
及⑤_____与⑥_____的共同特征少。

(2)狼在分类学上属于犬属,也属于_____科、_____目_____纲_____亚门____门______界。

(3)请将下列生物进行分类。

①斑马、②马、③驴、④犀牛、⑤羊、⑥牛、⑦虎、⑧猪、⑨蝙蝠、⑩鼠、⑪狗、⑫兔、⑬蛇、⑭龟、⑮蛙
A.属于脊椎动物亚门的是:______。

B.属于哺乳纲的是:______。

【答案】门纲科属门纲番茄马铃薯番茄小麦马铃薯小麦犬食肉哺乳脊椎动物脊索动物动物①至⑮ ①至⑫
【解析】
(1)生物体的分类单位有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点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点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2)哺乳动物的特征是: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牙齿分化,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小麦和番茄是同门不同纲,番茄与马铃薯同科不同属,小麦与马铃薯同门不同纲,分类单位越小,其中包含植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多。

所以番茄与马铃薯的共同特征多,小麦和番茄以及小麦与马铃薯的共同特征少。

(2)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因此,可对狼分类如下:狼种、犬属、犬科、食肉
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动物界。

(3)题中的生物进行分类,①斑马②马③驴④犀牛⑤羊⑥牛⑦虎⑧猪⑨蝙蝠⑩鼠⑪狗⑫兔⑬蛇、⑭龟、⑮蛙都属于动物界;且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索动物亚门;①斑马②马③驴④犀牛⑤羊⑥牛⑦虎⑧猪⑨蝙蝠⑩鼠⑪狗⑫兔都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都属于哺乳纲。

综合题
请仔细阅读下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①是______②是_____③是______。

可见,哺乳动物的牙齿已有了_____齿、_____齿及______齿的分化。

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提高了_____食物的能力,也增强了对食物的_____功能。

哺乳动物还具有发达的_____系统和_____器官,能灵敏地感知到外界环境的变化。

【答案】门齿犬齿臼齿门犬臼摄取消化神经感觉
【解析】
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这是与它们的食性不同相适应的,草食性动物具有发达的臼齿和发达的盲肠,肉食性动物具有锐利的适应撕裂肉食的犬齿。

图示中①是门齿,②是犬齿,③是臼齿,据此解答。

图中有①门齿和②犬齿,③臼齿;门齿开头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的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是肉食性动物的特点,适于撕裂食物,是食肉动物狼的牙齿。

可见,哺乳动物的牙齿已有了门齿和犬齿和臼齿的分化,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综合题
请仔细阅读下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鸟具有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其身体呈_____,可______飞行中的空气阻力;前肢已演变成_____,可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2)鸟具有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骨骼:其骨骼轻、薄且坚固,图中[1]内部______,可减轻_____,便于飞行;其胸骨有高耸的[2]______,可附着发达的_____,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3)鸟有与肺相通的[5]_______,该结构具有_____作用,可提高肺内气体交换效率。

(4)鸟的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故鸟是______动物,而鱼与娃娃鱼却是______动物。

【答案】流线型减少翼中空体重或重量龙骨突胸肌气囊辅助呼吸恒温变温
【解析】
1.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

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等。

2.图示1表示翅中长骨,2龙骨突,3气管,4肺,5气囊。

(1)观察图一所示,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有:①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②前肢变成翼,生有羽毛,展开呈扇面形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有利于扇动空气,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2)观察图二可知,鸟的骨骼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①骨骼轻、薄、坚固,1长骨内部中空,有的骨愈合,能减轻体重,便于飞行。

②胸骨有高耸2龙骨突,可附着发达的胸肌,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3)观察图三可知,鸟有与肺相通的5气囊,气囊本身并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该结构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从而提高了肺内气体交换的效率。

(4)鸟的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是恒温动物,而鱼与娃娃鱼的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

综合题
请仔细阅读下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A身体可分为头部______、腹部三部分,其体表有______,可以起______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_____蒸发。

(2)B能生活在水中,在水中能用______呼吸,能靠______来获取食物和逃避敌害。

(3)属于两栖动物的是_____。

D与A、B、C相比,其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_。

【答案】胸部外骨骼保护水分或水鳃游泳青蛙或C 胎生哺乳
【解析】
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B鲫鱼是鱼类,C青蛙是两栖动物,D家兔是哺乳动物。

(1)A蝗虫是节肢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

它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B鱼生活在水中,呼吸器官是鳃,靠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来完成呼吸,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相互协调来维持鱼体的平衡,鱼通过游泳可以改变自己的空间位置,有利于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3)C青蛙是两栖动物,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

D家兔为哺乳动物,其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