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的小区到底是应该封闭还是不封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放式的小区到底是应该封闭还是不封闭
近十年来的新建小区几乎都用铁栅栏作围墙,小区大门都有保安值守。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还有很多老小区是开放式的,有的无围墙,有的有围墙却有五六个大门。

对此,大部分居民都希望小区能封闭起来,但也有少数居民认为封闭后给生活带来不便,持反对意见。

现状:
小区敞开缺乏安全感
扬城东区、南区及北区是老小区集中区,其中有不少至今还是开放式的,居民普遍担忧的是安全问题。

扬城东区一家老小区已经有20多年历史,以企业职工居住为主,二三十幢楼房原来分属近十家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各企业宿舍之间也没有用围墙间隔,随着企业的纷纷改制,如今,该老小区纳入到社区管辖范围。

一直居住在该老小区的老陈告诉记者,近年来,小区周边建了几家商品市场,外来人口急剧增多,小区里每天都会出现大量陌生的闲杂人员,有的是小商小贩,有的则三五成群溜达,小区夜里经常发生失窃事件,尤其是放在外面的自行车、电动车失窃最多,居民普遍缺乏安全感,纷纷将木门改成防盗门,连四楼以上都安装了防盗窗。

老陈说,小区搬迁出去的居民很多,留下来的都是家庭条件稍差一些的,大家普遍希望能将小区封闭起来。

难题:
小区成马路封闭困难
老小区是否封闭,有时还不全部由本小区居民说了算,就连毗邻的小区居民也有话说。

扬城南区有家老小区虽然有围墙,但大门有四五个,其中东西两个大门最重要,毗邻的西边居民要通过该小区从东门出去,送孩子上学、去菜场买菜。

本小区居民告诉记者,每天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小区里犹如大马路,人流车流川流不息,有时甚至还有大卡车经过,本小区居民出门都是小心翼翼的。

针对该小区居民的意见,社区曾尝试封闭西边的大门,仅留一个小门供本小区居民出行,但工人装来建筑材料准备封闭时,西边的居民蜂拥而至,坚决不允许封门,双方为此差点发生肢体冲突,最后,封门的想法被打入冷宫。

问题:
小区封闭后续管理也难
记者调查中发现,开放式老小区大部分居民希望封闭小区,也有部分居民从个人利益出发反对,而后续管理跟不上也是制约封闭的原因。

东区一家老小区三面有围墙,其东面毗邻一条小河而未封闭,在连续几次发生失窃案后,居民集资砌围墙。

但今夏的一场大暴雨,导致小区积水严重,原来该小区建设时形成了东低西高的地势,雨水自然流入小河内,新建围墙虽有出水口,但挡不住汹涌的大暴雨,最后,居民还是推倒了围墙“泄洪”。

老城区一个老小区就是否封闭小区拉锯了三四年,社区为此召开听证会几十次,但至今无果。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多数居民希望封闭小区,而位于各出入口的居民则坚决反对,就因为这些居民有的开了小店,有的贪图出门方便,脚一跨就可以买到油条、烧饼,但这些居民在听证会上绝不提自己的想法,而是责问封闭后是否就不会被盗了等等,对这些后续管理,社区很难立即答复。

透视开放式小区封闭式
昨天本报《北园14个开放式小区升级》引起开放式小区居民强烈关注,大家纷纷表达
了改造自己所在小区的愿望。

改造成封闭式小区的“北园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其他开放式小区改造难在哪里?开放式小区改成封闭式小区是否是优化管理老小区的唯一出路?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试水:“北园模式”不可复制
记者了解到,北园开放式小区改造费用投资较大,改造一个小区少则花费五六十万元,多则超过一百万元,费用主要由小区所在的社区居委会负责。

北园街道下属的各社区居委会是“村改居”,几乎每个社区都拥有自己的集体企业收入,改造资金不成问题。

这是绝大多数社区不具备的优势,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改造开放式小区的“北园模式”具有不可复制性。

■难关:花园小区的开放式“苦旅”
同样作为开放式老小区典型的花园小区,却没有北园14个开放式小区“幸运”。

花园小区是济南市成立较早的小区之一,坐落在花园路以北,当年由历下区相关单位借用历城区的土地开发。

小区分散为5个片区,每区20多栋楼,人口密集。

如今,花园小区已是建成20年左右的小区,内部设施、管道管线、道路维修、垃圾运送,会遭遇到许多问题。

在花园小区内,通常实施的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

部分小区所在的居委会或原产权单位,仅会收取很少的卫生费,作为维持小区日常清洁的基础费用。

在物业管理不完善的小区内部,居民遇到问题,只能实施“公摊”。

花园小区管理层面上,也显现出“真空”的断层。

居民介绍,花园小区当年是历下区的相关单位开发的居民区,当时是借用历城区土地。

从属地上说,归属历城区管辖,但原产权单位都在历下区。

这种说法得到了当地街办相关负责人的证实:针对小区的管理权,他们还和小区原开发单位打过官司,“因为当时街办针对小区交接签订的合同有漏洞,合同被法院判定为无效,所以应当恢复交接前的状态。


而类似的开放式难题,在洪苑小区、洪北小区等开放式老小区内也存在。

■透视:封闭式改造不是唯一出路
对于开放式小区变封闭式小区的问题,槐荫区中大裕园社区居委会主任刘云香深有感触。

刘云香更关心的是“首先是谁来拿这个封闭改造费用,其次是封闭之后物业管理等接踵而至的问题”。

她表示,形式上的封闭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居民更追求实际上的居住环境改善,形式上的封闭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最基本的问题。

就“开放式”老小区是否应当推广封闭式改造的问题,记者咨询了济南社科院社会学所长吕荣斌。

她表示,开放式老小区改造,是应当根据每个老小区内的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而不应当盲目推广;同时,封闭式改造也不是老小区优化管理的唯一出路。

吕荣斌表示,北园14个开放式小区进行“升级”,首先是建立在资金允许、居民响应的基础上,现在老小区内的升级改造正在进行中,是否能推广下去,进一步受到居民欢迎,还应当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在老小区封闭式改造过程中,已形成的交通模式、生活习惯等问题,都可能会受到影响,而像消防通道、医疗救援等相关问题,也应纳入考虑范畴之内。

吕荣斌介绍,在一些管理得相当不错的老小区内,居民自治已非常完善,不适宜强制性地进行封闭式改造,“不如把这些用于改造的资金,用于丰富居民的社区生活,或者改造居民的生活难题上。

”(记者白鹏飞陈彤彤李栋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