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天山之春》《小山羊》
天山之春-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天山之春-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天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2.学习《天山之春》歌曲,并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知识点1.天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2.歌曲《天山之春》的唱法和表演;3.合唱的基本演唱技巧。
教学重点1.歌曲《天山之春》的唱法和表演。
教学难点1.合唱的基本演唱技巧。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介绍天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2.听力法:听歌曲《天山之春》;3.合唱法:通过合唱歌曲《天山之春》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教师导入通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形式,介绍天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对天山山脉有初步了解。
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天山的地图、书法作品等。
2. 听歌播放歌曲《天山之春》。
3. 学习歌曲•学生分组,老师给大家分发歌词。
•两个小组互相教唱前4句。
•两个小组分别唱前4句,让全班听一次,然后再合唱一遍。
•老师让两个小组互相展示唱歌的方式和表演。
第二课时1. 学唱歌曲•老师和学生一起唱歌曲《天山之春》,让学生逐渐掌握歌曲的各个部分。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部分来练习,然后合唱。
•整合之后,全班一起合唱,老师指导学生演唱技巧。
2. 表演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自编化妆和动作,以表演歌曲《天山之春》。
第三课时1. 整合唱歌和表演老师和学生一起整合唱歌和表演,让整个班级合作完成一次表演。
2. 录制表演视频将表演录制下来,并在班级内分享,让同学们对表演进行评价和点评。
五、评估方法1.老师对班级的表演进行评价。
2.学生自评和互评。
六、教学感悟本次课程通过学习歌曲《天山之春》,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天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并培养了学生的唱歌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合唱和表演,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快乐和成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
同时,评估方法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标。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小山羊》教案
《小山羊》
教学目标:
1.以《剪羊毛》律动导入,学生能感受愉快、活泼的音乐情绪和风格。
2.用明亮、悠扬的声音演唱侗族民歌《小山羊》,表现小羊活泼可爱的形象。
3.在多种演唱形式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注重二声部训练,表现羊儿吃饱后的自由。
教学重点:
用明亮、悠扬的声音演唱侗族民歌《小山羊》;二声部合作。
教学难点:
在多种演唱形式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注重二声部训练,表现羊儿吃饱后的自由。
教具准备:
课件、电子琴、表演头饰。
教学过程:
一、活动参与,感受音乐。
师:你们看过剪羊毛吗?谁能模仿剪羊毛的动作?
生:模仿剪羊毛动作。
师:今天老师也领来了几只可爱的小羊,他们身上的毛这么长,你们想不想替它们剪一剪呢?(播放伴奏音乐)
生:生随音乐做动作
二、学习新课,感受歌曲。
1.初听歌曲
2.复听歌曲
3.朗读歌词
4.视唱歌谱。
师带领生视唱歌谱、用U母音轻声哼唱。
5.歌词学唱
6.二声部合作7.加入歌词
三、拓展延伸, 表现音乐。
师:牧场真是热闹,除了羊毛剪子的咔嚓声、羊的叫声,你还能听到其它的声音吗?
师:那么我们邀请动物们一起来唱歌好吗?你想在哪一句加入动物的叫声?在哪里加上动作?和小组同学讨论编排一下,通过歌声以及你的表情,把我们对劳动的热爱还有自豪的心情表达出来。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谢谢你们的分享,让我们在愉快的歌声中结束音乐课吧!。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小山羊》教学设计
《小山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侗族大歌的体裁。
2、热爱民族音乐,感受少数民族歌曲的朴实的特点。
3、欣赏的同时跟着音乐演唱,感受歌曲风格。
教学重点了解侗族大歌。
教学难点能跟着录音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在我国贵州、湖南、广东三省的毗邻地区有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把“歌”看作“饭”一样重要,你们知道是哪个少数民族吗?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民族。
师:“饭养身,歌养心”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他们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人们都爱唱歌,以“会唱歌、会唱歌”为荣。
侗族在多声部民歌方面,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侗族民歌有大歌、踩堂歌、拦路歌和花歌等。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侗族的大歌。
二、故事讲解关于侗族大歌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群侗族年轻人在山上耕作,休息时他们围坐在一棵大树下乘凉,他们欢歌笑语,逗乐了山上的百鸟和昆虫,顿时,百鸟和昆虫也齐鸣欢唱……侗族大歌含有古老的歌,很长的歌,很大的歌等意思,因此,侗族大歌可以理解为结构庞大的侗族民间合唱歌曲。
三、欣赏《小山羊》1、初听歌曲,你觉得歌曲中什么地方最吸引你呢?2、复听歌曲,你能听出歌曲中有很多长音吗?3、再听歌曲,感受歌曲中的长音。
侗族大歌每段歌的后半部分都有一个相当长的持续音衬腔,这是侗族大歌的主要特点,侗族人民把这部分视为大歌的主体,常常使用“循环呼吸”的方法来演唱,所以你们觉得好像没有换气,你们想试试吗?4、分别练习长音。
5、再听歌曲,感受一下和声效果吧。
6、唱歌曲,感受三个声部同时用“呜”唱各自的声部。
7、再次演唱歌曲,你们感觉侗族的大歌怎么样?8、再来感受歌曲中美妙的和声。
四、拓展1、介绍侗族大歌的类型。
普通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
其中声音大歌往往是对自然景物的模仿和刻画,蝉鸣声、虫叫声、山羊跳跃的形象,小河婉转流水的情态等。
2、随着老师的弹奏再次演唱歌曲。
3、小组模唱。
4、教师小结: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小山羊》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加强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同感。
举例解释:
-在教授旋律和歌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通过反复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强调音乐元素在歌曲中的作用,如讲解音符的时值、音高的变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美感。
5.增进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和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情感态度:通过学唱《小山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生活美好事物的感受与欣赏能力,增强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和自豪感。
2.方法技能:掌握歌曲《小山羊》的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学会运用音乐理论知识,如音名、节奏、音符等,分析歌曲特点,提升音乐素养。
另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我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未来我需要关注这些学生的参与度,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全面的认识,但我也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应用,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音乐,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效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将《小山羊》的音准和节奏应用到其他歌曲中”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天山之春》教学设计(2)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天山之春》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天山之春》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它描绘了天山脚下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新疆特色。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以描写为主,第二乐段以抒发感情为主。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新疆的音乐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新疆的音乐文化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新疆的音乐风格,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学会歌曲《天山之春》,并能用优美的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新疆特色音阶和节奏。
2.重点:学会歌曲《天山之春》,并能进行演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天山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模仿教学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新疆特色音阶和节奏。
3.小组合作教学法: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乐谱和音响设备。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天山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同时,简要介绍新疆的音乐特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范唱《天山之春》,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展示乐谱,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讲解新疆特色音阶和节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首先,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模仿;其次,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演唱《天山之春》,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天山之春-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天山之春-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新疆地区的特色乐器,如胡琴、艾克曼等,并让学生能够欣赏、理解、表达天山之春这首歌曲的感觉和情感。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天山之春歌曲原版录音;•新疆地图;•艾克曼照片;•胡琴照片。
2.学生准备:•在了解歌曲背景后,学生自备笔记本,记录自己对歌曲的想法和感受。
三、教学步骤1.引入老师拿出新疆地图,让学生看一看这张地图,让学生了解新疆地区是在中国的什么位置,以及新疆地区的特色有哪些。
2.学习让学生听一遍《天山之春》的原版录音,让他们跟着节奏感受音乐,并让他们记录下自己对这首歌曲的感觉和想法。
然后,老师向学生介绍新疆地区的特色乐器,如艾克曼、胡琴等。
老师拿出艾克曼的照片和胡琴的照片,向学生介绍这些特色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通过学习特色乐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首歌曲,学习更流畅、深入。
3.听歌分析让学生再次听一遍《天山之春》的原版录音,并结合学习过的特色乐器,让学生进行分析,听出歌曲中各部分的旋律和节奏。
4.合唱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合唱,要求学生在合唱时注重音准,同时表现出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感觉。
5.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受,老师就学生的回答进行高度评价,并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和学习,学生们对新疆地区的特色认识更加深入,并且能够欣赏、理解、表达天山之春这首歌曲的感觉和情感。
同时,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天山之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欣赏课《天山之春》教案教材分析:《天山之春》是一首富有新疆风格的乐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这首曲子展现了新疆天山的美丽风景和当地人民的幸福生活。
通过欣赏和学习这首曲子,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能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但对于民族音乐,尤其是新疆地区的音乐风格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时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乐曲中的音乐元素和风格特点。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新疆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学生能够感受《天山之春》的优美旋律和丰富情感。
3.通过欣赏和学习,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兴趣。
教学详细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语言: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新疆的天山,感受那里的春天风光。
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正站在天山之巅,眼前是连绵起伏的山脉,脚下是绿草如茵的草原,耳边是鸟儿欢快的歌声……现在,请跟随老师的指引,一起踏上这趟美妙的音乐之旅吧!2.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入乐曲所营造的情境中,为接下来的欣赏做好情感铺垫。
二、新授(25分钟)1.初步欣赏:播放《天山之春》,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语言: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曲子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是不是觉得它的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这就是新疆音乐的特色。
现在,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首曲子的背后故事和音乐元素。
3.分段欣赏:分段播放乐曲,让学生重点感受每段的特点和情感。
同时,结合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乐曲中的音乐元素和风格特点。
4.教师语言:同学们,这一段乐曲的节奏明快、音调高昂,仿佛在描述天山的壮丽景色和人们的欢快心情。
你们感受到了吗?现在,让我们再听一听其他的段落,看看它们又是如何表达的。
5.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乐曲的每一个部分,从而更好地把握整首曲子的情感和风格。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小山羊》优质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小山羊》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侗族大歌的体裁。
2、热爱民族音乐,感受少数民族歌曲的朴实的特点。
3、欣赏的同时跟着音乐演唱,感受歌曲风格。
教学重点了解侗族大歌。
教学难点能跟着录音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在我国贵州、湖南、广东三省的毗邻地区有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把“歌”看作“饭”一样重要,你们知道是哪个少数民族吗?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民族。
师:“饭养身,歌养心”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他们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人们都爱唱歌,以“会唱歌、会唱歌”为荣。
侗族在多声部民歌方面,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侗族民歌有大歌、踩堂歌、拦路歌和花歌等。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侗族的大歌。
二、故事讲解关于侗族大歌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群侗族年轻人在山上耕作,休息时他们围坐在一棵大树下乘凉,他们欢歌笑语,逗乐了山上的百鸟和昆虫,顿时,百鸟和昆虫也齐鸣欢唱……侗族大歌含有古老的歌,很长的歌,很大的歌等意思,因此,侗族大歌可以理解为结构庞大的侗族民间合唱歌曲。
三、欣赏《小山羊》1、初听歌曲,你觉得歌曲中什么地方最吸引你呢?2、复听歌曲,你能听出歌曲中有很多长音吗?3、再听歌曲,感受歌曲中的长音。
侗族大歌每段歌的后半部分都有一个相当长的持续音衬腔,这是侗族大歌的主要特点,侗族人民把这部分视为大歌的主体,常常使用“循环呼吸”的方法来演唱,所以你们觉得好像没有换气,你们想试试吗?4、分别练习长音。
5、再听歌曲,感受一下和声效果吧。
6、唱歌曲,感受三个声部同时用“呜”唱各自的声部。
7、再次演唱歌曲,你们感觉侗族的大歌怎么样?8、再来感受歌曲中美妙的和声。
四、拓展1、介绍侗族大歌的类型。
普通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
其中声音大歌往往是对自然景物的模仿和刻画,蝉鸣声、虫叫声、山羊跳跃的形象,小河婉转流水的情态等。
2、随着老师的弹奏再次演唱歌曲。
3、小组模唱。
4、教师小结: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
四年级音乐下册 第二单元《小山羊》教案 新人教版
通过欣赏,了解歌曲演唱的形式,并能为歌曲划分乐段,学习歌曲中少年儿童为祖国的绿化事业所作贡献。
先
学
后
教
一、复习
1、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上波音记号。
2、集体齐唱歌曲《唱山歌》。
二、欣赏《小山羊》
1、出现欣赏课题,跟教师琴声学唱音乐的主题旋律。
2、初听乐曲,请学生听主题音乐共出现了几次?再听听用了什么乐器?
如果遭坏人绑架,要沉着冷静。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先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再想办法给家人或警方报信,还可以在沿途抛下书包里的文具,书籍以及随身所穿的鞋、帽等,给家人或警方留下线索。
当堂达标
请学生谈一谈从小爱护环境的故事。
板书设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小山羊》
课后反思
通过欣赏,了解歌曲演唱的形式。
3、教师简介乐曲
4、分段细听。
(1)欣赏第一乐段
这段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唱了什么?
(2)欣赏第二乐段
歌曲第二乐段是合唱,我们听这段表达了什么情绪?
(3)完整欣赏,完成听听想想
5、完整复听全曲,讨论乐曲的情绪、速度与节奏
6、再次复听全曲,随音乐做动作
7、教师小结
四、课堂小结
从小爱护我们生长的环境
安全教育:
《小山羊》
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欣赏:《小山羊》
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了解歌曲演唱的形式。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熟悉作品的旋律,感受其风格,并能随音乐哼唱。
教学重点
欣赏乐曲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了解歌曲演唱的形式。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揭示课题
一、导入:
欣赏《小山羊》。
四年级下音乐教案-天山之春-人教五线谱版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音乐教案-天山之春-人教五线谱版》涉及以下教学内容:
1.教材章节: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春天的旋律》。
2.内容:
a.欣赏《天山之春》:通过欣赏该曲目,使学生了解琵琶曲的风格特点,感受音乐中的春天氛围。
b.学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山之春》: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演唱方法,学会歌曲旋律,并注意音准、节奏等方面的掌握。
最后,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多的给予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b.五线谱知识的运用:学会运用五线谱知识来辅助学习旋律,理解音符、节奏、拍号等音乐符号。
-例如:通过五线谱,指导学生识别音高、音值,了解并掌握歌曲的拍号,提高识谱能力。
2.教学难点
a.音准控制:音准是学唱歌曲的关键,学生往往在高低音的转换上存在难度。
-例如: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用钢琴伴奏,帮助学生找到准确的音高,并通过反复练习加强音准控制。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天山之春》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民族音乐在春天主题的表现。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表现春天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音准和节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小山羊-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小山羊-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课程背景
本节课程为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中的第五篇教材,题目为《小山羊》。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通过学习歌曲《小山羊》,让学生们学会唱出美妙优美的歌曲,并从中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舒适和愉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小山羊》的内容和表演技巧;
2.学习唱出歌曲的主旋律,并能够在旋律中加入各种音程;
3.培养学生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以及个人表演能力。
三、教学过程
3.1 导入
1.引入歌曲《小山羊》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2.介绍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们更好地体验音乐的美妙。
3.2 学习歌曲
1.全班听唱歌曲,并边听边唱;
2.针对歌曲中的难点,重点讲解音符和节奏,并让学生们一起跟着老师唱一遍;
3.在学生了解歌曲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练习。
3.3 个人表演
1.让学生们表演《小山羊》这首歌曲;
2.鼓励学生们可以自行表演,但要注意遵循音乐整体。
3.4 反馈和总结
1.引导学生们通过表演感受音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2.总结课堂学习中学生们的收获,强调今后继续学习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
1.学会歌曲的主旋律;
2.学习唱法的基本技巧;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演细节意识。
五、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和学会歌曲的节奏和音律;
2.培养学生自信表演的能力。
六、教学后记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学会了歌曲《小山羊》的主旋律,并开始尝试个人表演。
我们还在课堂上针对学生们的乐感和表演细节展开了具体的指导,让学生们更好地领悟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的修养和自信。
小山羊-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小山羊-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知识目标1.了解小山羊歌曲的歌词和节奏。
2.能够按照音乐节奏跟唱小山羊歌曲。
3.了解民歌的特点:简单、易唱、易记。
4.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小山羊歌曲的歌词和节奏。
2.民歌的基本特点。
3.唱歌时的发声和节奏。
教学难点1.听力和发声训练。
2.节奏的把握和掌握。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介绍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小山羊,一起来唱唱这首歌。
2.教师播放小山羊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该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学习歌曲(20分钟)1.教师板书小山羊歌曲的歌词,让学生一起读。
2.教师逐句解析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和情感。
3.教师分段教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唱。
每唱一段歌词,教师都会带领学生一起练习节奏。
巩固练习(20分钟)1.教师根据歌曲的节奏,让学生用口语的方式合上节奏。
2.学生分成小组,练习跟唱小山羊歌曲。
每个小组会轮流演唱一句歌词。
3.教师指挥全班学生跟唱整首歌曲。
拓展应用(10分钟)1.教师介绍民歌的特点,比如简单、易唱、易记等。
并请学生发表自己对民歌的看法和感受。
2.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小山羊这首歌曲,比如画画、写歌词、编舞蹈等。
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小山羊这首歌曲的歌词和节奏,并且能够跟唱这首歌曲。
2.我们了解到民歌的基本特点:简单、易唱、易记。
3.我们发展了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学会了欣赏、表达和创作音乐作品。
教学体会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音乐作品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通过今天的学习,他们不仅学会了一首歌曲,还能够理解民歌的特点和音乐的表达方式,增强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口语训练和节奏掌握,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小山羊》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山羊》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听过小山羊的叫声?”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中模仿小山羊叫声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4.增进文化理解与尊重:了解《小山羊》歌曲背景,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域、民族的音乐特点,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
5.培养自主学习与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有关山羊的资料,将音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自主学习及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学唱:《小山羊》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并理解歌词含义,使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能够准确表达歌曲情感。
5.课堂互动:在小组讨论和成果分享环节,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这说明,充分的课堂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今后,我将继续优化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6.教学方法多样化: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我采用了比喻、示范、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我将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7.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理解《小山羊》歌曲的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力。然而,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情感,仍是我需要探讨的问题。
-运用肢体动作,让学生边唱边打节奏,增强节奏感;
-创设情境,如模仿小山羊跳跃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节奏变化。
(3)音乐表现力:四年级学生音乐表现力有限,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歌曲情感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小山羊》人教新课标(秋)
四年级下册⾳乐教案-第⼆单元《⼩⼭⽺》⼈教新课标(秋)《⼩⼭⽺》教学设计(欣赏课)⼀、教材分析《⼩⼭⽺》是侗族的⼀⾸合唱歌曲。
五声⾳阶⽻调式,⼆部曲式。
第⼀乐段为齐唱,有四个乐句构成,旋律较平稳,起伏不⼤。
第⼆乐段是合唱,也可以看作是“副歌”,具有侗族多声部民歌的特点。
合唱采⽤的是复调⼿法,旋律在两个声部交替出现,最后三个⼩节同唱⼀个旋律结束。
⼆、教学⽬标.知道歌曲《⼩⼭⽺》是⼀⾸侗族民歌,进⼀步激发学⽣热爱民族⾳乐。
.知道歌曲结构,能够分辨歌曲的齐唱、合唱部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歌曲《⼩⼭⽺》是⼀⾸侗族民歌,进⼀步激发学⽣热爱民族⾳乐。
(⼆)教学难点知道歌曲结构,能够分辨歌曲的齐唱、合唱部分。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了解侗族过渡语:在我国贵州、湖南等省及⼴西壮族⾃治区⽣活着能歌善舞的侗族⼈民,她们被称为“⾳乐的民族”。
侗家⼈有句谚语“饭养⾝,歌养⼼”。
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样重要的事。
他们⽤歌声表达⾃⼰的喜怒哀乐,传承着侗族的⾳乐⽂化。
.了解侗族⾳乐侗族的⾳乐主要是民歌,其中侗族⼤歌历史悠久,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今已有多年历史。
侗族⼤歌是⼀种多声部、⽆伴奏、⽆指挥、⾃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般由三⼈以上演唱,⼈越多效果越好。
你们看,这是侗族⼈民在每年举办的“侗族⼤歌节”上的壮观场⾯。
(⼆)欣赏歌曲.初听感受过渡语: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侗族⼤歌,名字叫《⼩⼭⽺》,听完后说说歌曲运⽤了哪两种演唱形式?教师总结:歌曲分为两个乐段,分别运⽤了齐唱和合唱两种演唱形式。
.熟悉歌词过渡语:第⼀乐段为齐唱,有四个乐句,下⾯⼤家⼀起来读读第⼀乐段歌词。
出⽰歌词:⼩⼭⽺呀满⼭跑,吃饱了青草咩咩叫,碧绿的牧场宽⼜⼤,⽺⼉真不少,⽺。
人教版小学音乐26小山羊教案
四年级下《小山羊》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小山羊》二、课时:1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小山羊》,让学生能哼唱第一乐段;初步掌握了侗族大歌的音乐特点,加深对侗族人民风土人情的了解;让学生掌握歌曲的齐唱与合唱两种演唱形式;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到了创设情境法、体态律动法、自主探究、视、听结合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小山羊》,感受侗族大歌的音乐特点,初步感受侗族同胞“饭养身,歌养心”的精神追求与生活情趣,从而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之情。
加深对民族音乐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会哼唱第一乐段;感受和了解侗族大歌的特点。
2、难点:会哼唱第一乐段;能打着节拍朗诵歌词;感受侗族大歌的音乐特点。
五、教材分析1、这是一首贵州侗族的童声大歌。
侗族十分善歌,侗乡被人们誉为“歌海”。
“饭养身,歌养心”是侗族人爱歌的写照。
2、童声大歌是侗族中很有特色的多声部演唱形式,主要流行于贵州省的黎平、榕江、从江三县交界的地区。
3、《小山羊》曲体为两段,第一段为齐唱或领唱,第二段为衬词构成的二声部合唱。
第二段旋律很有特点,高声部由模仿羊叫的“咩,咩”声开始,曲调起伏较大,并加以开口音和闭口音的哼鸣音交替演唱。
低声部由拖腔式的持续音开始,随后与高声部作呼应。
两个声部动静交替、此起彼伏,时而平缓、时而激昂,生动地刻画了侗族儿童在山上放羊的情境和童趣。
六、教具:课件、服饰、琴、串铃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穿着侗族服饰,并亲自演唱侗族大歌一小部分引出—侗族2、简介侗族服饰,强调侗族人民爱歌,把歌当做精神的食梁。
引出课题:小山羊(二)、新课进行:1、初次聆听侗族儿歌《小山羊》并提出问题:①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②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什么速度?小结得出:歌曲的情绪----优美、动听、欢快的;歌曲的速度为:中速2、再次聆听歌曲并回答两个问题:①听了这首歌曲你的脑海里展现的怎样的画面?(通过学生的聆听、思考与回答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放羊娃与小山羊亲密相处,其乐融融的生活情景,体会到人与自然、动物和谐为邻、为友的人生态度。
小学音乐优秀教案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小山羊》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优秀教案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小山羊》教学设计《小山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小山羊》,感受侗族大歌的音乐特点,初步认识和了解侗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生活习性,加深对祖国56个民族共建团结和谐大家庭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1. 通过欣赏作品,了解侗族同胞“饭养身,歌养心”的精神追求与生活情趣,加深对侗族人民风土人情的了解,欣赏并赞美侗族人民在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扬方面的卓越表现,初步认知“音乐(艺术)来自生活”的道理。
2. 对侗族大歌特点的认识与理解。
3. 对侗族大歌中成人歌曲与儿童歌曲风格特色的异同区别。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贵州侗族的童声大歌。
侗族十分善歌,侗乡被人们誉为“歌海”。
“饭养身,歌养心”是侗族人爱歌的写照。
童声大歌是侗族中很有特色的多声部演唱形式,主要流行于贵州省的黎平、榕江、从江三县交界的地区。
《小山羊》曲体为两段,第一段为齐唱或领唱,第二段为衬词构成的二声部合唱。
第二段旋律很有特点,高声部由模仿羊叫的“咩,咩”声开始,曲调起伏较大,并加以开口音和闭口音的哼鸣音交替演唱。
低声部由拖腔式的持续音开始,随后与高声部作呼应。
两个声部动静交替、此起彼伏,时而平缓、时而激昂,生动地刻画了侗族儿童在山上放羊的情境和童趣。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教师播放关于侗族大歌视频,引出新课。
二、歌曲欣赏1. 初次聆听侗族儿歌《小山羊》。
2.简介侗族大歌。
3. 让学生朗读《小山羊》歌词,了解这是一首侗族大歌中的儿童歌曲,以及所描绘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
4. 再次一边聆听欣赏侗族儿歌《小山羊》,一边跟唱学唱。
5. 互动讨论,结合歌词内容,探讨、感知音乐特点。
三、感受鉴赏歌曲1. 无伴奏合唱,声部合谐匀称,丰满优美。
2. 旋律细腻,格调高雅,音律平和,表现自然,较好地展现了侗族人民的生活画面和内心感情。
3. 结合音符节奏深入感受内容与曲调的完美融合,充分表现出放羊娃与小山羊亲密相处,其乐融融的生活情景,体会到人与自然、动物和谐为邻、为友的人生态度。
《小山羊》(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欣赏课《小山羊》教案教材分析:《小山羊》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歌词简短、生动地描述了小山羊的形态和特点。
歌曲的旋律流畅、节奏明快,适合四年级的学生进行欣赏和学习。
这首歌曲通过描绘小山羊的形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和欣赏能力,能够较好地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动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和表现,对于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也比较敏感。
但是,学生在音乐感受和表达方面可能还需要加强。
教学目标:能够准确欣赏《小山羊》这首歌曲,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能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提高音乐感受能力。
通过歌曲的欣赏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二、教师语言: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关于小山羊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授(25分钟)初步欣赏(5分钟):教师播放《小山羊》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歌曲的初步印象和感受,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分段欣赏与讲解(10分钟):教师按照歌曲的段落逐一进行欣赏,针对每一段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通过分段欣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歌曲,同时加强学生对歌曲情感的把握。
情感引导与模仿(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歌曲中对小山羊的描绘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感受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教师鼓励学生模仿歌曲中的动物声音和动作,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互动交流与反馈(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学习歌曲的体会和感受,对于学生的分享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初步欣赏、分段欣赏、情感引导和互动交流等环节,使学生全面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天山之春》教学设计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
《天山之春》教学设计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能感受出乐曲的情绪及其具有的维吾尔族音乐风格;感知民族弹拨乐器琵琶的音、外形及演奏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情绪启发、对比学习、合作互动等手段,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参与、体验音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乐曲热情奔放的旋律,感受乐曲描绘的天山春天秀丽风光和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的节日欢庆场面。
二、学情分析《天山之春》原是乌斯满江和俞礼纯合作创作的一首热瓦普独奏曲,后由王范地改编成琵琶独奏曲,广为流传。
乐曲为二部曲式结构,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小调式,由两个主题构成。
第一主题,四三拍,用长轮的方法奏出了具有浓郁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的、歌唱性的、舒展而宽广的主题,表现了天山的秀美风光。
第二主题以第一主题为素材,改变了节奏,乐曲变得轻快活泼,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
接着在属调上再现了第一主题,力度渐强,将情绪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经过一个简短的过渡,乐曲进入第二部分。
乐曲转为大调式,情绪明朗,速度渐快,节拍由四三拍转为四二拍,舞蹈性的节奏、跳跃的旋律,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爽朗的性格。
最后,音乐的速度逐渐加快,在由低向高音阶式的旋律进行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四年级的学生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
通过唱、练、赏、游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特别是引导学生懂得欣赏不同国家、民族及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感受、体验、学习音乐起到美育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琵琶;感受乐曲速度、节奏、情绪的变化;体验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热情奔放的欢庆场面。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不同的拍号、速度和节奏所带来的情绪变化。
四、教具钢琴、手鼓、串铃、铃鼓、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一)反串角,师生互动老师跳新疆舞蹈,并拍用手鼓敲击X X XX | XX X |的节奏,边唱“达坂城的石头硬又平呀,西瓜大又甜呀!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呀,两只眼睛真漂亮!你要来新疆旅游观光,这里水果甜又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山之春》《小山羊》
教学内容:
1、欣赏侗族大歌《小山羊》
2、欣赏琵琶独奏曲《天山之春》
教学目标:
1、知道《小山羊》是侗族民歌,《天山之春》的旋律取材于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并感受其风格。
2、熟悉两个作品的旋律,并能随音乐哼唱。
3、知道中国民族乐器琵琶,并能听辩其音色。
教学重、难点:熟悉两个作品的旋律,并能随音乐哼唱。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小山羊》的听赏。
2、初听作品,组织简短的讨论。
3、第二次听赏作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歌曲第一部分的旋律,聆听第二部分两个声部的变化。
4、组织学生分别哼唱《小山羊》两个声部的曲谱后,再播放范唱,让学生随录音哼唱。
5、组织学生简短讨论。
6、巧设“话题”,转移欣赏内容。
7、板书曲名及简谱后,播放录音《天山之春》
8、组织简短讨论。
引导学生就“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这个话题
9、再次欣赏《天山之春》。
为加强学生随音乐轻声哼唱旋律或模仿琵琶演奏进行听赏。
10、板书设计:曲名及简谱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