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4.4.3 物理模拟方法研究油气运移
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4.4.3 物理模拟方法研究油气运移(1)初次运移物理模拟●主要模拟油气从烃源岩排出的条件、方式、相态、临界排烃饱和度、排烃数量和排烃效率等方面的情况。
●早期的初次运移模拟大多数从属于生烃模拟实验,即利用生烃模拟所获得的气相和液相产物,通过换算可以得到某一温度下各相的数量或最终排烃量和排烃效率。
●20世纪90年代,我国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研制出油气生成运移物理模拟系统装置,该系统可模拟地下5~6km深处油气生成和运移情况。
●排烃饱和度模拟研究成果:许多学者认为临界排油饱和度为0.1%~10%之间(Levorsen ,1967;Dickey ,1975等)。
5%~10%1%~10% 0.1%0.35% 0.3% 0.9% 根据成熟母岩抽提的烃含量推测排烃饱和度: 0.1%~0.35%(Hunt ,1961;Philip ,1965;Tissot ,1971;Momper ,1971)。
Welte (1987)认为油要占据页岩孔隙中有效空间的25%才能排出。
李明诚,汪本善(1991)认为一般泥质生油岩临界排油饱和度在5%左右,并取决于泥岩中较大孔隙所占的比例。
●研究内容:(2)二次运移物理模拟孔隙介质中油气运移和聚集的物理模拟流动水对石油二次运移和聚集的影响利用高温高压岩心驱替装置研究油气运移不同输导层的油运移模拟:均质和非均质砂层、碳酸盐岩地层、断层、不整合●油气二次运移模拟实验内容:孔隙介质中油气运移模拟:Lenormand(1989)等利用微观模型,研究了孔隙介质中非混溶驱替过程,并利用毛细管数和黏性比值系数将毛细管力对油气运移的影响概括为三种形式。
油驱水的过程所呈现的三种形式:黏性指进毛细指进稳定驱替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优势式路径指进式路径活塞式路径3种运移模式在不同运移时刻的路径特征(侯平,2010)运移时间(min)模型:装满玻璃珠或河沙的玻璃管,强亲水模型。
介绍石油形成的过程
介绍石油形成的过程
石油是由古代生物残体在地质作用下经过多个步骤形成的。
其形成过程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生物残体积累:海洋中生物体不断死亡,其残骸、皮肤、骨骼等遗物在海底积累,形成大量的沉积物。
2. 硫化作用:生物残体较易受到微生物的作用影响而分解,随着海洋海平面的变化,这些遗骸在缺氧的环境中开始发生硫化作用,产生出含硫废物。
3. 地质作用:随着沉积物层的逐渐增加,地下温度和压力不断升高。
在这种高温压力下,含硫废物逐渐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并在岩层孔隙或裂隙中储存起来。
4. 油气运移:由于岩石层中沉积物的体积变化、地壳运动、水的渗透和周边岩石的压力等因素,石油和天然气流动到岩层的上部,逐渐向地表上升或被封存。
总的来说,石油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亿年的时间。
而石油资源的储量大小和分布则与原始地质条件、生物遗体的种类和分布、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第四章 4.6 流体势方法
通常q2/2忽略不计: Φ=gZ
+∫0PdP/ρ
油和水不可压缩,密度为常数; 压力变化不大时,气密度为常数。
水势 Φw= gZ + P/ρw 油势 Φo=gZ + P/ρo 气势 Φg=gZ + P/ρg
测势面:同一储层中各点的流体势连接起来构成
的一个假想面。
P 1点水势 : Φw= gZ 1 +P1/ρw = gZ 1+ρw h 1 g/ρw
动水环境:
在不同水动力条件下,作用与单位质量 水油和气上的各种力的向量分布及力场方向
表示势能面,流线,等势线及梯度的模型图
在水动力作用 下,油、气、 水沿着各自势 减小的方向进 行流动
单斜输导层中,下倾水流条件下油与水的运移方向
3、相对流体势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
UVZ方法: 水势Φw= gZ+P/ρw 地层压力 P =ρw(Φw-gZ) Φo = gZ+P/ρo Φo= gZ+[ρw(Φw-gZ)]/ρo = (ρw/ρo)Φw-[(ρw-ρo)/ρo]gZ 因为Φw = gh w ;Φo= gho 所以 gho = (ρw/ρo)ghw-[(ρw-ρo)/ρo]gZ
—Z为测点高程;g为重力加速度;P为测点压力; ρ为流体密度;q为流速。
φ= gZ+∫0PdP/ρ+q2/2
gZ:重力位能,将单位质量流体从基准面(海 拔=0)移动到高程Z为克服重力变化所做的功;
∫0PdP/ρ:压能,单位质量流体由基准面到高
程Z因压力变化所做的功; q2/2:动能,单位质量流体由静止状态加速到 流速q时所做的功。
gho =(ρw/ρo)ghw-[(ρw-ρo)/ρo]gZ
同乘以 ρo / (ρw-ρo) ,把高程Z独立出来:
4.3.6 油气输导体系
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4.3.6 油气运移输导体系(1)输导体系概念(2)输导体系分类及二次运移方式(3)输导体系类型1)油气输导体系 输导体系是指油气二次运移经历的运移通道及其相关围岩所组成的网络通道体系。
(1)定义:输导体系存在于一个油气运聚单元中;包含适合油气运移的输导层(储集层、断层、不整合);既强调输导层,也强调围岩,更要强调输导层之间的时空配置关系; 输导体系具有时序性、级次性、时效性特点。
输导体系的内涵:•有一定孔渗条件的岩体(储集层) •具有渗透能力的断裂或裂隙体系 •可作为流体运移通道的不整合面龚再升分类(1999):(2)输导体系分类及二次运移方式●输导体系分类:张照录分类(2000):•输导层型输导体系 •断层型输导体系 •裂隙型输导体系 •不整合型输导体系付广(2001):•简单输导体系•连通砂体型•断层型•不整合型•单一型•复合型本教材分类:根据主要输导层类型,结合运移主要通道及影响地质因素,划分为4大类输导体系和10种输导层类型。
•复合输导体系油气输导体系分类表(张卫海,2003修改)二次运移方式:是指油气在一定动力驱动下,沿某种类型输导体系运移的途径和方向。
•侧向运移——沿储集层输导体系、不整合输导体系的运移。
•垂向运移——沿断裂输导体系的运移。
•阶梯状运移——沿由断层与储集层输导层或不整合输导层所构成的复合输导体系的运移。
(3)输导体系类型:①储集层输导体系●定义:由储集层输导层构成的输导体系。
●运移方式:侧向运移。
孔渗性好储集层具有一定厚度平面上连通性好且分布广围岩封闭性好,输导盖层好输导体系与成熟烃源岩区(层系)的时空配置关系好古产状有利取决于沉积相和成岩作用●储集层输导体系输导有效性影响因素:•垂向相对高孔渗层和横向相对高孔渗带是流体势能相对较低的部位,是油气在储集层输导体系中运移的优势通道。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沙三段上亚段骨架砂体输导能力指数等值线与油气显示关系(据宋国奇,2012)•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沙三段上亚段发育扇三角洲、滩坝等砂体,砂体厚度大,砂体前端呈指状分别插入牛庄生烃洼陷中,连通性和孔渗性好,形成了由强输导能力决定的4个优势运移路径,分别形成八面河、王家岗、乐安油田。
4.1 油气运移概述
渗流:
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称为渗流。 可以用达西定律和流体势表征。 油气运移可以呈单相渗流和多相渗流。
• 油气运移的临界饱和度:油(气)水共存时,油(气)呈游离相运移 所需的最小饱和度。
石油的初次运移临界饱和度为5%; 油水两相下石油的二次运移临界饱和度为10%~20%。
浮力流:
在地层孔隙水介质中油气在密度差作用下的上浮运动。 只取决于烃类与水的密度差,与水是否流动无关。在上浮过程中,烃类可以是 断续的,因此不要求临界运移饱和度,也不能用达西公式来表征。
水
岩石颗粒
油
油
油
岩石颗粒 水
油
亲水孔隙介质
水
亲油孔隙介质
孔隙介质中油水的分布形式
3)与油气运移有关的几个问题 (3)流体流动类型
流体流动类型定义: 在地下岩石中的流体在一定外力作用下运移的动力学方式。
油气运移的流动类型: 渗流、浮力流、涌流、扩散流等。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岩石润湿性影响因素:
矿物组成和结构、流体性质及饱和度、有机质含量、温度、地层压力、 颗粒表面粗糙程度等。
岩石润湿性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不同润湿性造成油、气、水各相 在孔隙中具有不同的滞留形式和 数量,具有不同的运移方式。
形成“贾敏效应”,油珠堵塞孔 隙喉道阻碍流体运移。
油膜成为残余油的一部分,占据 孔隙空间,减小有效孔隙。
吸附:表现为流体分子附着在固体表面之上,它是由界面上的分子 具有不稳定电场和不饱和力场而产生。
吸附的类型: 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
润湿相:具润湿性的流体。 润湿相
非润湿相
润湿性类型:
水润湿:岩石颗粒亲水、憎油; 油润湿:岩石颗粒亲油、憎水。 中间润湿:部分亲油、部分亲水。又称非均匀润湿。
油气运移的基本过程
油气运移的基本过程
石油和天然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而它们从地下深处走向消费者手中的过程,涉及到复杂的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油气的基本运移过程。
首先,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是整个过程的第一步。
油气田一般分为陆上和海上两种,开采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陆上油气田,通常通过钻探井直接开采;而海上油气田则需要借助平台设备进行开采。
开采后的油气会被送往生产加工厂进行初步处理。
接下来是加工环节,炼油厂和天然气处理厂负责将原油和天然气进行分离、净化和提纯。
其中,炼油厂通过精炼技术将原油中的各种组分分离出来,生产出汽油、柴油、煤油等不同产品;而天然气处理厂则主要用于去除天然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成分,提高气体的纯度。
随后是运输环节,油气在加工后需要被运送到各地消费者手中。
目前,油气运输主要有管道运输、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等方式。
其中,管道运输是最常见的方式,它具有输送量大、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势。
而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则适用于远距离运输和海外出口。
最后是分销和消费环节,经过运输后的油气产品将被分销到各个加油站、燃气公司等销售点,供消费者购买和使用。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储存、分装、销售等环节,确保产品能够按时到达消费者手中,并得到合理利用。
总的来说,油气的运移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配合和协调。
只有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顺畅运行,才能够保证油气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输送。
希望通过对油气运移过程的了解,让大家对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石油、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基础知识
石油、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基础知识一、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油气生成的原因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是石油地质学界主要研究和长期争论的重大课题之一。
它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起着指导作用。
根据对石油原始物质截然不同的认识,石油成因理论可以分为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两大学派。
石油无机成因认为,石油是由自然界的无机物形成的。
但是,油气田勘探的实践证明,世界上绝大多数油气田都分布在沉积岩中,极少数岩浆岩和变质岩中的油气藏也同附近的沉积有机质有关,是石油侧向或垂向运移聚集的结果。
并且在石油中相继发现许多具有明显生物标志的有机化合物。
由于石油无机成因假说不能用来指导石油勘探,所以其支持者已经很少了,只能在实验室内作为科学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石油有机成因说认为,石油是由沉积物当中的有机质,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在各种压力的综合作用下,经历生物化学、热催化、热裂解、高温变质等阶段,陆续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有机成因说又可以分为早期成油说和晚期成油说两个分支。
目前,有机晚期成油说已被石油地质学家、地球化学家所接受,能比较可靠地指导油气田勘探。
因此,本节主要介绍有机晚期成油说的主要论点。
有机物质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根据,有机物质主要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遗体。
要使有机物质保存下来并转化成石油还要有适当的外界条件。
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可以作为生油的原始物质。
比较起来,低等生物作为生油的原始物质更有利、更重要。
因为低等生物繁殖力极强且数量多,低等生物多为水生生物,死亡后容易被保存;另外它在历史上出现最早,其生物体中富含脂肪和蛋白质。
有机体从死亡到沉入水底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经受游离氧的氧化和水对可溶性组分的溶解,只有幸存的一小部分有机体能够到达水底,同矿物质一起堆积起来。
只有堆积埋藏下来的有机体才能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开始向石油烧类方向转化。
1.还原环境还原环境对有机质的保存和向油气的转化都是非常重要的。
石油与天然气复习思考题
石油和天然气思考题第一章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分和性质1、石油与可燃有机矿产的概念2、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和化合物组成?石油的元素组成和化合物组成有什么特点?3、石油的颜色有那些?为什么有白色石油?4、索可洛夫根据存在的环境将天然气分为哪八大类?5、根据产出状态,天然气有哪些类型?何谓气藏气、气顶气、凝析气?第二章现代油气成因理论1、油气成因两大学派的根本分歧是什么?油气无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有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2、生成油气的原始有机质主要有哪些?成烃潜力如何?3、何谓干酪根?酪根化学组成有何特点?通常可将其分成几类?不同类型的干酪根的特征有何异同点?干酷根的演化特点如何?5、影响油气生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油气生成的?6、温度和时间如何影响有机物质向油气转化? TTI的基本概念和利用TTI可解决那些问题?7、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征?8、何谓生油门限、生油窗、低熟油?9、何谓烃源岩、烃源岩系?烃源岩的岩性特征?10、通常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生油岩质量的好坏?何谓有机质丰度、目前常用的丰度指标有哪些?评价有机质的成熟度指标有哪些?(通常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生油岩质量的好坏?常用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的地球化学指标分别有哪些?)11、何谓氯仿沥青“A”?氯仿沥青“A”的族组分有哪些?12、何谓油源对比?油源对比的基本原理和目的是什么?目前常用油源对比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类?第三章储集层和盖层1、储集层、盖层?2、何谓有效孔隙度及总孔隙度?3、什么是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或相渗透率)率?4、孔隙结构?岩石孔隙结构对储集层物性有哪些影响,它与哪些因素有关?5、试比较砂岩和碳酸盐岩储集性质的差异?6、什么是盖层?可分为哪些类型?盖层封闭油气的机理有哪些?7、影响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分析盖层封闭油气的相对性。
8、什么是排替压力?排替压力与岩石的那些因素有关?9、根锯生、储、盖层三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相互配置关系,可将生储盖组合划分为哪四种类型?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1、油气的运移、初次运移、二次运移?油气运移研究的内容?2、油气运移的基本方式是?3、什么是地层压力?4、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与相态演化?5、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讨论烃源岩中异常压力的形成及其在初次运移中的作用。
油气运移
油气运移,是指油气在地下因自然因素所引起的位置迁移。
油气必须经过运移才能聚集成为油气藏,如今看来好象是一个勿需证明的简单道理。
但油气在地下是否存在运移也曾经有过争论。
比如,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卡里茨基就积极主张石油原地生成说,即发现石油的地方就是石油生成的地方。
他认为砂岩中的石油是其所含的藻类所生成的;甚至认为正是因为砂岩中生成的石油起润滑作用,才导致背斜的形成。
油气运移是不能回避和否认的客观存在。
首先,油气是流体,可以流动是其自然属性;这是油气运移的客观基础和先决条件。
再说,有限的油(气)田范围内拥有巨大的油气储量,如科威特的布尔干油田的石油储量为107×108t;前苏联乌廉戈依气田的天然气储量为4.5×1012m3。
如此大量的油气聚集显然是分散的油气经过运移的结果。
其次,油气藏中油气水按比重分异,反映了地下油气运移的客观存在;地表渗出的油气苗则是地下油气经过运移的直观表现;还有,象墨西哥黄金巷油田的最高产油井初产日产量达37,140t;美国和加拿大的超巨型气井日喷气数千万立方米,最高纪录达77×108m3;这必是井筒周围产层中的油气向井中运移汇集的结果。
这是快速、急剧的油气运移,也是最现实的油气运移。
总之,油气运移的客观存在是不容置疑的。
油气运移是与油气成因紧密联系的。
无论是有机学派还是无机学派,都存在油气运移问题。
只是不同的油气成因理论对油气运移的方式、动力、途径等主张各异。
无机成因学派一般认为深大断裂是油气运移的主渠道;而有机学派则将连通的孔隙、裂缝、断层、不整合面视为油气运移的路径。
在有机学派中,早期成油说对晚期成油说的责难也主要在油气运移问题上。
按早期成油说的观点,油气形成时沉积物还尚未固结成岩石,仅靠随后上覆沉积物的压实作用即可实现油气运移。
而对晚期成油说来说,油气运移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
本章主要讨论与油气成因的现代概念(晚期成油说)相联系油气运移机理。
4-4油气运移研究方法
馆上段
馆下段
油的运移路径
连续充注:
①首先油进入主断层(F1),并向上运移,充注其两侧的砂体A1、C1或C2; ②油在馆下段(B和D)的顶部发生侧向运移; ③侧向运移的油进入次级断层(F2),并向上运移,充注次级断层两侧的 砂体A2、A3或A4。
幕式充注:
①首先油充注主断层(F1)的下部和馆下段的(B、D)砂层。 ②沿主断层上升,并在馆下段(B和D)砂层侧向运移。 ③进入次级断层(F2),同时充注主断层和次级断层两侧砂体。
馆上段
馆下段
(5)石油密度、粘度降低。
从鸭儿峡向老君庙、 石油沟方向,原油 正烷烃主峰值逐渐 降低,C22以上与C23 以下的比值逐渐增 加,原油比重、粘 度、含蜡量逐渐变 低
酒泉盆地老君庙背斜带油气运移方向
天然气13C同位素的含量从隆起上向凹陷 方向(天然气来源的方向)变大,而在隆 起顶部(运移的前方),其含量逐渐减小
双 喜 岭 高 垒 带 高 曙 升 光
三、四区
二、地球物理方法--利用压实曲线研究油气运移
分析泥质烃源岩的排烃深度(时期)、排烃方向,估算 排液量和地层压力
三、实验模拟方法
模拟排烃:砂泥岩层 模拟二次运移:连续充注、幕式充注, 运移通道
压实排液物理模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中人工泥岩的构成
为30%石英砂与70%粘土矿
四川泸州古隆起阳新统,嘉陵江组天然气13C含量分布图
运移过程中氧化作用占主导时, 沿运移方向:原油由轻变重,由稀变稠, 其它参数也呈有规律性的变化
表 4-5 辽河西部凹陷各油田原油性质数据(据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1977) 粘度 部位 凹 陷 内 部 凹 陷 中 部 凹 陷 外 缘 油田 双台子 兴 隆 台 马圈子地区 兴隆台北部 曙 二 光 区 相对密度,d420 0.829 0.8420 0.8873 0.8597 0.8621 0.9461 0.9489 (50℃) ×10-3Pa·s 2.79 4.5 14.87 18.54 20.44 1598 258.7 (100℃) 凝固点 ℃ 24 15 -12 30 35 4 34 含蜡 % 6.7 4.197 5.54 10.23 13.33 3.96 6.58 7.25 19.92 3.85 (沥青质) 37.5 46.6 0.127 0.154 0.097 0.53 0.3449 胶质+沥青质 % 6.22 含硫 % 0.078 备注 双7井 马 50 井 兴 58 井 2-6-6 井 双 12 井 高3井 曙 13 井
石油与天然气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分和性质1、石油与可燃有机矿产的概念石油: 指地下岩石空隙中天然生成的,以液态烃为主要化学组分的可燃有机矿产。
由古代的动物、植物遗体演变而来,属有机成因,又具有燃烧能力,总称为可燃有机矿产或可燃有机岩。
2、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和化合物组成?石油的元素组成和化合物组成有什么特点?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有:C、H、O 、S、N,其中C和H两种元素占绝对优势。
元素组成特点:一般石油中碳的含量占84—87%,氢含量为11一14%,两者在石油中以烃的形态出现,占石油成分的97—99%。
剩下的硫、氮、氧及微量元素的总含量一般只有1—4%。
但是,在个别情况下主要由于硫分增多,这个比例可高达3%-7%。
石油的化合物组成归纳起来,主要可分为烃和非烃两类。
烃类:(1)烷烃(2)环烷烃(3)芳香烃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化合物组成特点:碳、氢、硫、氮、氧五种主要元素在石油中可以构成巨大数量的化合物。
不论其数量如何多,但其化学性质都取决于这些元素构成的官能团;每一种官能团都具有特殊的化学特征,在其所连接的各种有机化合物中起着相同的作用。
3、石油的颜色有那些?为什么有白色石油?石油的颜色变化范围很大,从白色、淡黄色、黄褐色、深褐色、黑绿色至黑色。
石油的颜色与胶质—沥青质含量有关,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白色石油的形成,可能于运移过程中,带色的胶质和沥青质被岩石吸附有关。
4、索可洛夫根据存在的环境将天然气分为哪八大类?①大气;②表层沉积物中的气体;③沉积岩中的气体;④海洋中的气体;⑤变质岩中的气体;⑥岩浆岩中的气体;⑦地慢排出气;⑧宇宙气。
5、根据产出状态,天然气有哪些类型?何谓气藏气、气顶气、凝析气?① 气藏气② 气顶气③ 溶解气④ 凝析气⑤固态气体水合物气藏气:指基本上不与石油伴生,单独聚集成纯气藏的天然气气顶气:指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的天然气。
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
石油地质-第四章-石油运移
第一节 油气运移的概念及其证据 第一节 油气的初次运移 第三节 油气的二次运移
第一节 油气运移的概念及其证据
油气的运移是指石油、天然气在地下因自然因素所引起的位置 转移。一般按油气运移的时间顺序将油气的运移分为初次运移和 二次运移。 初次运移:指石油从细粒的生油岩中向外排出过程。通常指油 气由生油岩向储 集岩的运移过程, 运移的主要通道是 岩石的微孔隙和微 裂缝,也可以是不 整合面和断层面。
4.毛细管力 两种不同的液体或者液体与固体相接触时,在界面上都有表面 张力产生。在充满油、气、水的岩层中,由于流体对岩石的表面张 力不同,润湿程度也不同,在相界面上,毛细管力指向润湿性小的 流体。
2 cos F=
概括说引起砂岩初次运移的因素很多,在上述提到的三种因素 中,压实作用最为重要,另外,还有泥岩的胶结沉淀作用可使孔隙 减少,迫使油气排出。扩散作用只要有浓度差就可发生,但只对气 体有一定的意义。
第二节 油气的初次运移
油气的初次运移研究与有机成因学说密不可分,研究的内容主 要涉及初次运移的因素、油气运移的相态、时间和距离等。 一.引起油气初次运移的因素 油气本身的特性是流体,具有流动性,但在自然地质环境中, 要有促使它们运移的外界动力条件,才能使它们沿着各种通道进行 运移,促使油气发生初次运移的外界动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压实作用 压实作用是引起油气流体从母岩向储集岩运移的主要原因。主 要是静岩压力和静水压力两部分。砂岩由于坚硬,其中的流体接近 于静水压力;泥质岩在压实的作用下,颗粒要重新排列和被压变形, 所以压缩性大,其中的流体压力通常大于静水压力。在同一压力下, 砂岩和页岩的孔隙度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1000m以内是主排水期, 但油气生成的门限深度一般>1000~1500m,显然,主生油期超过 了主排水期,靠均衡压实只能排除少许早期生成的少量烃。随着埋 藏深度的不断增加,泥岩中产生异常高压,此时的孔隙度可达到25 %,如果异常高压中的流体排出正好推迟到主要生油时期,则将对 压 当泥岩埋藏较深时,温度升高,水体发生膨胀,促使流体在地 下深处运移。水热增压作用产生的流体运动方向由地温高区到地温 低区,从深处到浅处,由盆地中心到边缘,这与沉积物压实作用引 起的流体运移方向是相一致的。 3.粘土脱水作用 泥岩中常见的粘土矿物为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土。粘土沉积 物含大量的孔隙水和层间水,在成岩压实作用下,孔隙水较易脱出, 而结合水的脱出则需要一定的温度,该温度一般大致在 80~120º C, 由此看来,脱水与成烃高峰温度是相对应的,这些层间水的排出有 几点好处: (1)这些水的矿化度极低,对烃的溶解能力强; (2 )层间水脱出后颗粒体积减小,改善了孔、渗性能,便于流 体排出; (3)蒙脱石转化为伊利石后,减少了对有机质的吸附能力; (4 )粘土矿物转化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结合水转化成自由水,使 微孔隙中流体的体积膨胀,结果形成异常高压,促进油气的初次运 移。
4.油气运移(11)
2. 蒙脱石脱水增压作用
蒙脱石
随D T
104.4—110 C,加入钾云母
脱去层间水和有机质分子(进入粒间孔隙)
伊利石
蒙脱石脱水的结果:
• V水↑>V孔↑,Pf↑,促使排烃 • 封闭性地层条件下,产生超压, 产生超压 出现微裂缝——排烃 • 矿物蒙脱石转变为伊利石
膨胀性粘土(蒙脱石)向非膨胀性粘土 (伊利石)转化的数量随深度增加的曲线
油或气、水同时存在时,油或气相运移所需的最 小饱和度。
某相流体饱和度低于一定数值时,相对渗透率为0,不流动。 烃源岩中油相运移临界饱和度可小于10%,甚至可降到1%。
五、地静压力、地层压力、静水压力、测压面
•地静压力:
由上覆沉积物的基质和孔隙空间流体的总重量所引起的 压力,又称静岩压力:s=ρ rgh
砂泥岩间互 层层组中,泥 岩的孔隙度, 流体压力和 孔隙水含盐 量分布特征
•页(泥)岩中水的含盐量与孔隙度成反比:含盐量增加, 则孔隙度减小。 •含盐量与渗透压力成反比关系:含盐量高则渗透压低。 •渗透流体运动方向:从含盐量低流向含盐量高部分。
6. 其它作用
构造应力作用:导致岩石产生微裂缝系统,有利于流体的运移 毛细管力的作用:一般表现为阻力,仅在源岩和储集层的界面 处才表现为动力。因为不同大小孔喉造成的毛细管压差,
其合力的方向指向孔喉大的一侧
扩散作用:在岩石致密和高压地层中对天然气可在浓度梯度下 进行分子扩散 胶结和重结晶作用:是碳酸盐岩源岩排烃的主要动力,胶结和 重结晶作用使得碳酸盐岩孔隙度变小
4.2 油气初次运移
三、油气初次运移的通道
——较大孔隙、微层理面、构造裂缝与断层、微
裂缝、缝合线、有机质或干酪根网络。
4.油气运移
石油地质学要点整理
绪论1、石油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阐述油气在地壳中的形成过程,产出状态以及分布规律2、1)研究石油的基本特征:包括石油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以及石油伴生物——天然气及水的基本特征。
2)研究油气的生成:包括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是什么,这些原始物质是在什么环境和什么因素作用下演化为石油的等。
3)研究油气运移规律:包括引起油气运移的动力有哪些,油气运移时的状态如何等等。
4)研究油气聚集的条件及各种油气藏的特征。
5)研究油气藏聚集破坏的因素及再次运移聚集的规律性。
3、石油地质学的三大基石:盆地构造、盆地沉积、石油探测技术三方面的知识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第一节石油的成分和性质1、石油:是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在成分上以烃类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
在相态上以液态为主,溶有大量烃气及少量非烃气,并溶有数量不等的烃类和非烃类的固态物质)石油中C、H两元素占绝对优势。
次为O、N、S。
2、石油中的化合物组成归纳起来,主要可分为烃和非烃两大类,具体包括:(烃类)①正构烷烃;②异构烷烃;③环烷烃;④芳香烃;(非烃类)⑤含氮、硫、氧化合物。
3、在石油烷烃中,异构烷烃中最重要的是异戊间二烯型,该烷烃是生物成因标志化合物,应用最多的是植烷和姥鲛烷。
同源的石油所含异戊间二烯型烷烃类型和含量都十分相近,常用于油源对比。
4、用环戊烷和环己烷的比值可以估计石油生成时的地下温度,比值高,成生温度低,否则相反。
在原油中,多环环烷烃的含量随成熟度增加而明显减少,高成熟度原油以1-2环烷烃为主。
5、石油样品中I、II类初级氢原子的丰度比值称为芳烃结构分布指数,简称ASI值。
这一特征值可直接用于鉴定有机质成熟度。
成熟生油岩的ASI值>0.86、石油中的非烃是指石油所含的硫、氮、氧及金属原子的化合物,它们对石油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卟啉,是石油成因分析的有力证据。
石油天然气地质 4-3初次运移动力、通道及模式
1.高电阻率层段的优质烃
源岩;
2.在空间上与有机质纹层 紧密相关;
3. 烃源岩大量生烃阶段
相对应。
38
微
裂
隙
证
据
亮晶方解石
亮晶方解石
有机质纹层
裂隙的发生在空间上与有机质纹层紧密相关
39
微
裂
隙
证
据
东营凹陷烃源岩顺层微裂隙的发育情况一览表
井名 辛7 辛 10 辛 13 辛 128 郝科 1 营 74 营 80 通2 深度 2934~3065 3135~3200 3082~3115 3026~3050 3000-3242 3090~3130 2965~3000 3090~3166 3471.8~3472.8 坨 153 3494.2~3494.6 3543.8~3544.0 3652.2~3654.0 层位 Es3 下 Es3 下 Es3 下 Es3 下 Es3 下、 Es4 上 Es3 下 Es3 下 Es3 下 Es3 下 Es3 下 Es4 上 Es4 上 描述 丰富 丰富 丰富 丰富 发育 丰富 丰富 丰富 丰富 存在 存在 存在 岩心 河 130 资料 来源 录井 录井 录井 录井 录井 录井 录井 录井 丰 112 井名 坨 73 牛 11 牛 38 王 78 王 57 深度 3380~3381.23 3448~3510 3360 3905 3405~3421.5 3133.17~3134.17 3339.34~3340.4 3425.8~3426.1 3223.30~3231.2 3243.50~3247.0 3263.25~3269.85 Es3 下 Es3 下 Es3 下 Es3 下 层位 Es4 上 Es3 下 Es3 下 Es4 上 Es3 下 描述 存在 丰富 丰富 存在 丰富 存在 丰富 存在 丰富 丰富 丰富 岩心 岩心 资料 来源 岩心 录井 岩心 岩心 岩心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第一章
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与性质第一节石油沥青类概述
第二节石油的成分与性质
第一章
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与性质第三节天然气的成分与性质
第四节油田水的成分与性质
第五节重质油与固体沥青
第六节石油沥青类中的碳、氢等同位素
第二章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第一节油气成因假说概述
第二章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
第二节油气有机成因有关问题一、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
二、促使油气生成的因素
三、有机质成烃演化过程
第二章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第三节烃源岩研究
第二章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第四节天然气成因及其特征
第三章储集层与盖层
第一节储集层(储集岩体)
第三章储集层与盖层第二节盖层与生储盖组合
第四章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油气初次运移。
4.2.1 初次运移的相态
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4.2.1 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油气在地下发生初次运移时的物理状态。
●初次运移可能的相态:水溶相;游离相(油相、气相、油溶相、气溶相)扩散相●油气初次运移相态影响因素:烃源岩的温度、压力、生烃量、孔隙度、溶解度、岩石组构、岩石润湿性、流体的性质和数量等。
●油气初次运移相态的石油地质意义:不同运移相态会具有不同的流动类型和不同的运移方式,从而影响排烃效率。
(1)水溶相●水溶相:石油或天然气溶解在水中呈真溶液或胶体溶液进行初次运移。
●水溶相运移的优势:水在亲水烃源岩中呈单相流动时只存在分子之间的内摩擦阻力而不存在毛细管阻力。
●水溶相运移存在的问题:油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问题及相关地球化学方面的问题水的来源问题碳酸盐岩烃源岩的水溶相问题(2)游离相(1)油相:石油呈分散或连续状的游离相态。
(2)气相:天然气呈游离相态。
(3)油溶相:天然气溶于石油,以油相运移(油溶气相)。
(4)气溶相:石油溶于天然气,以气相运移(气溶油相)。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游离相运移的优势及证据:无水溶解度的要求,无水源和水量的要求,无出溶条件限制; 能在数量上满足物质平衡要求;在烃源岩孔隙或裂隙中可以看到游离相的石油在厚层烃源岩剖面中可测定出色层效应。
阿尔及利亚储集层上覆页岩生油层中烃类、胶质、沥青质含量分布图(据B.P.Tissot,1971)●油相运移存在的问题:毛细管阻力问题;连续油相运移的临界饱和度问题•Okui 和Waples(1993):油相的临界饱和度可以很低(<5%),最大相对渗透率也很低(<0.25)。
•Dickey(1940) :烃源岩中有许多内表面是油润湿的,临界运移饱和度可以小于10%,甚至低到1%。
(一般认为<5%。
)泥质烃源岩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据Okui 和Waples ,1993) K ro =0.25 S o <5%(3)扩散相扩散作用物质分子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油气初次运移相态的演变
低成熟阶段,水游 离油相运移
生凝析气阶段,以气溶油 相运移 过成熟干气阶段,以游离 气相运移
随埋深增加初次运移可能模式 (据B.P.Tissot,Welte,1978)
二、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和方向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
瞬时剩余流体压力 欠压实作用 蒙脱石脱水作用 流体热增压作用 有机质的生烃作用 渗析作用 毛细管力作用 扩散作用 重结晶作用
1.瞬时剩余压力
(1)剩余流体压力及其形成机理
v0 l0 φ0
压实作用
v lφ
矿物
流体 排出
水
水 矿物
——达到压实平衡状态
压实前
压实后
压实前后岩石体积的变化与流体的排出
v0(1-φ0)=v(1-φ) l0 (1-φ0)=l (1-φ)
v0 / v ——压实前/后体积,m3 φ0 /φ ——压实前/后孔隙度,% l0 / l ——压实前/后厚度,m
地层压力:地下岩层孔隙流体的压力,又称地层流体压力或 孔隙流体压力。
P =ρw gh
单位:大气压(atm)或帕斯卡(Pa);1atm=101kPa。
异常孔隙压力:高于或低于静水压力值的地层压力。
Pf > P H
PH
正常情况下: Pf >PH Pf >PH:异常高压,超压;
Pf
异常高压示意图
Pf < PH:异常低压。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第一节 第二节 油气运移概述 油气初次运移
第三节
第四节
油气二次运移
油气运移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一、油气运移概念及证据
油气运移概述
油气运移:地壳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在各种天然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移动。
二、油气运移的阶段划分
初次运移:油气在烃源岩中的运移,以及自烃源岩向输导层或 储集层中的运移。 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集层或输导层后的一切运移。
(2)水的来源问题
大气降水可以渗透过包括烃源层在内的地层并溶解石油进行初 次运移;
大量生烃期烃源岩孔隙度降到15%以下,地层难以提供足够量 的水;
粘土矿物脱水:提供有限水源,碳酸盐岩产油区不能由此提供 水源; 地下深处孔隙水多以结构水的形式存在不能运移。
(3)地球化学方面的问题
排出石油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与其水溶解度的大小并不相符。
烷烃溶解度最小,而烷烃石油最多;
芳香烃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而芳香族的石油在全球最少;
溶解度大的苯和甲苯应在石油中含量多,在烃源岩中残留 少,而事实正相反。
(4)水溶相不能解释碳酸盐岩中油气的初次运移 碳酸盐岩基本上属化学成岩,在很浅甚至几米的深度上就排 出了孔隙水而固结成岩。
碳酸盐岩很少含粘土矿物,所以很难解释水溶相运移的水源 问题。
瞬时剩余流体压力作用下的排烃方向 新沉积物横向厚度均等时: 横向上各点剩余压力相等,不存在横向剩余流体压力 : E = (ρb0-ρw)gl0 垂向上剩余流体压力梯度: dp/dZ=El/ l0 = [(ρb0-ρw)gl0]/l0 = (ρb0-ρw)g 在均一岩性的层序里,压实流体的流动方向是垂直向上的。
烃源岩因欠压实导致超压; 岩石破裂排烃:当孔隙流体压力超过岩石破裂强度,岩石便产生 裂隙,使流体得以排出; 排烃后再次蓄压,周而复始:随着流体排出,孔隙超压被释放, 微裂隙重新闭合,此后流体压力再次积蓄升高,使岩石再次破裂而 排烃,直到欠压实和异常压力消失为止。 异常压力的形成与排液释放也具有幕式特征; 在连续沉降的盆地中,烃源岩产生欠压实的深度一般位于生烃门 限以下,与生油窗相匹配好。
结论: 石油呈水溶相运移观点还是存在异议的。 天然气在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而且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随 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的,因此,天然气可呈水溶相运移。
2.油相
石油呈分散或连续状的游离相态 分散油相 连续油相
——石油初次运移最重要的相态。 证据:
在数量上满足物质平衡要求;
游离相石油存在于烃源岩孔隙或裂隙中; 只有油相运移才能解释烃源岩生成大量油气的排出; 厚层烃源岩剖面中可测定出对初次运移的色层效应。
(6)瞬时剩余流体压力作用下的排烃方向 新沉积物横向厚度有变化时:
dP dPL dPH dX x ( bo w) gL0 ( bo w) gH0 x x L0 H0 ( bo w) g x
在楔状沉积物负荷下压实流体的排出方向 (据Magara,1978)
单位Pa/m, 约为0.23×105Pa/m
静水压力:由静水柱重量所造成的压力。是由连通在地层
孔隙中的水柱所产生的压力。
Pw=ρw gH
式中:Pw--静水压力;H--上覆水柱高度;ρw--水密度;g--重力加速度
静水压力梯度:上覆水柱增加单位高度时所增加的压力。
单位用Pa/m单位表示。静水压力梯度约为0. 1×105Pa/m.
三、油气运移的基本方式
★—渗滤、扩散 1、渗滤:机械运动,整体流动,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由机械能高的地方向机械能低的地方流动。
2、扩散:分子运动,使浓度梯度达到均衡。 扩散方向:从高浓度向低浓度。
四、岩石的润湿性
润湿性:流体附着固体的性质,吸附作用。
润湿相:易附着在岩石上的流体。
非润湿相:不易附着在岩石上的流体。 水润湿 油润湿 中间润湿
(3)欠压实带特征
正常压实带(NC)和欠压实带(UC)上伏沉积物负荷压力(S) 流体压力(p)及颗粒支撑的有效应力(σ)关系图
(3)欠压实带特征
欠压实表现为地层具 有偏离正常压实趋势 的较大孔隙度和声波 时差异常、高孔隙流 体压力。
欠压实在声波时差和孔隙度曲线上的表现
(4)欠压实作用排烃机理及优势
瞬时剩余流体压力对初次运移的作用
作用时期: 由正常压实产生的瞬时剩余压力作用下的排烃主要发生在成岩早期。 作用方式:
随上覆沉积层的不断增加,孔隙流体压力持续出现瞬间剩余压力与 正常压力的交替变化,从而排出孔隙流体,孔隙体积减小。
在连通的孔隙系统中,达到烃类临界饱和度时,烃类和水将在瞬时 剩余压力作用下克服毛细管阻力,以混相排出烃源岩; 在不连通的孔隙系统中蓄压,造成岩石破裂,烃类以混相沿微裂缝 排出;幕式的,往复的。
单一储集层内静水压面示意图
第二节 油气初次运移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 二、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和方向 三、油气初次运移的通道 四、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时期 五、烃源岩有效排烃厚度 六、油气初次运移的模式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
初次运移的相态是指油气在地下发生初次运移时的物理相态。 游离的油相、气相; 水溶相; 油溶于气呈气溶相; 气溶于油呈油溶相; 扩散相
(2)瞬时剩余流体压力的形成
瞬时剩余流体压力:沉积物在压实过程中,由于上覆新沉积物的重力 载荷作用,使得孔隙流体产生瞬时的、超过静水压力的异常压力。
剩余流体压力的大小直接与上覆新沉积物厚度和密度有关,其值等 于上覆新沉积物的负荷与孔隙水的静水压力之差:
最大瞬时剩余流体压力就等于上覆新沉积物的有效压应力。
润湿性的分类:
混合润湿 非均匀润湿
岩石润湿性影响因素:矿物组成、流体性质、颗粒表面粗糙程度等。 岩石颗粒多数为中间润湿或非均匀润湿。
五、油气运移临界饱和度
油水或气水共存时,油相或气相运移所需的最小饱和度,称油 气运移的临界饱和度。 某相流体饱和度低于一定数值时,相对渗透率为 0,不流动。
在烃源岩中,油相初次运移的临界饱和度为10% (Levorsen,1954) 。 在砂岩储层中,油相二次运移的临界饱和度为 20%~30%(C.D.McAliffe, 1979;W.A.England等,1987) 天然气二次运移临界运移饱和度为5%~10%( Levorsen,1967)。
六、地静压力、地层压力、静水压力
地静压力:由上覆沉积物的基质和孔隙空间流体的总重 量所引起的压力,又称静岩压力。 S =ρr gh
S-静岩压力; h--上覆沉积物的厚度; g--重力加速度
ρr--上覆沉积物的平均总体密度;
静岩压力实际为由颗粒产生的有效压力(σ)和孔隙流体产 生的流体压力(p)之和:S=σ + P 地静压力梯度:指每增加1米沉积物所增加的压力。
3.气溶相 ——石油初次运移的一种重要方式
石油在天然气中的溶解度与T、P的关系:
相同温度下,随压力增大而增大; 相同压力下,随温度增大而增大。
气溶相存在的问题:
天然气的数量问题:在大量生油期 天然气的量能否满足石油的溶解。 石油的出溶问题:出溶的条件。 毛细管阻力问题:由于气—水的界 面张力比油—水的大(约1倍),所 以气相运移将受到更大的毛细管阻力。
剩余流体压力的横向变化梯度很小,难以造成流体的横向运移。
(6)瞬时剩余流体压力作用下的排烃方向
在相同负荷下泥岩比砂岩排出流体多,孔隙流体所产生的瞬间剩 余压力:泥岩大于砂岩,流体由泥岩向砂岩运移。 砂岩层中的流体作侧向运移,泥岩内部的流体作垂向运移为主; 对于碎屑岩盆地,压实流体的运移方向:由泥岩向砂岩,由深部 向浅部、由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运移。
3.游离气相
——天然气以连续的或非连续的游离相态运移。
天然气满足了油、水两相的溶解量。
形成游离气相的条件: 地层温度、压力的变化,原先呈溶解相的
烃类气体从油中或水中析出。
4.扩散相
烃类气体能在烃源岩中以扩散相进行初次运移没有 人怀疑,而且还推断出在深埋的低孔渗烃源岩中、超压 烃源岩和低成熟烃源岩中,扩散相很可能是烃类气体运 移的重要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
盐度的影响:随盐度的增加而减少。
2.油溶相
——天然气溶于石油中,以油为载体随石油进行初次运移。
天然气在油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得多。 天然气在轻质油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重质油中的溶解度。
烃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直至饱和压力(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