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以贯之,认知浑然天成——《法不可违》教学案例 五莲县许孟初中 闫西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以贯之,认知浑然天成——《法不可违》教学案例
五莲县许孟初中闫西军
背景分析:
四月十四日,我参加了县优质课评选,课题是八年级思想品德(人教版)下册《珍惜学习机会》。

接到课题后,我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初步把握。

从教材结构上看,本框内容属于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的第二框;从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来看,本框所依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

该部分的内容标准是:“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从本框具体内容来看,本框共有两目。

第一目“维护受教育的权利”主要介绍了维护受教育权利的两种方式和具体途径;第二目“履行受教育义务”,重点介绍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履行受教育义务。

单从知识传授来看,该框主干知识非常明了,即如何维护受教育权利,怎样履行受教育义务。

而第二目“履行受教育义务”的最终教育目标是要学生感受受教育机会来之不易,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将初中学习的意义上升到实现个人生命价值和祖国繁荣富强的高度。

而要达到这一学习目标,就必须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放在首位。

因此,该框内容的特点是主干知识简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较高。

面对这样一节课,单纯讲授知识点,那就等于偏离学习目标,肯定不行;上网搜集,关于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的资料很多,现成的课件也是信手拈来,如果把课堂设计成了图片和视频的叠加堆砌,那就失去了课堂的核心思想,更是不行;因此,课程意义,即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认识,增强学生内心体验,就成为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为此,应该在学生和学习目标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以实现学生现有认知向既定目标的连接,而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案例便成了最佳的选择。

几经筛选,众多素材中,我选择了“杀鱼弟”小孟的故事作为贯穿课堂始终案例。

之所以最终保留“小孟”的故事,其一,该案例真实地发生在去年11月,时间上接近现实,并且一度在网络上引起一定反响,主人公小孟年龄与学生接近,出生、成长在农民家庭,更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其二,小孟从被媒体关注到重返校园的故事发展,正好与本框的主干知识结构相吻合,也就是说,小孟就是本节课的活教材。

过程描述:
案例导入:出示图片(如图),2010年11月,苏州市官渡里附近的农贸市场,年仅11岁的“杀鱼弟”以纯熟的杀鱼技巧和犀利的眼神成为网友们争相讨论的网络红人,引起不小轰动。

教师引导:杀鱼弟只有11岁,本该坐在教室里。

同学们与他相比是幸福的。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

以“杀鱼弟”小孟事例导入,既扣住了课题,又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案例贯穿课堂:
第一目“维护受教育权利”教学。

教师出示杀鱼弟小孟的以上信息后,继续挖掘引申案例,设计以下题组,引导学生感悟道理,从而引出所学知识。

1、从“杀鱼弟”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哪一项权利没有得到保障?
2、你认为“杀鱼弟”的这一合法权益的侵害来自哪些方面?
3、想一想,你的身边,有没有类似“杀鱼弟”的事情发生?
通过以上问题,学生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课件展示)。

教师接着因势利导,教育学生通过合法途径(诉讼和非诉讼),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这样,第一目题“维护受教育权利”的教学,通过小孟故事的开始,顺乎自然、合情合理地展开。

学生在题组引领下,以小孟故事为切入点,感受道理,领悟知识。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第二目“履行受教育义务”教学。

教师展示图片过渡:2010年11月27日,小孟终于又回到了苏州市友好学校三年级的教室里(如图)。

接着,教师出示小孟重返校园的后续报道。

网易新闻(2010-11-28)
据该鱼摊附近的居民透露,少年原来姓孟,就在鱼摊附近的外来工子弟学校苏州市友好学校里读书,只是由于喜欢跟着父母后面帮忙杀鱼,平时很少去学校读书,经常旷课而已。

为此,“杀鱼弟”的父亲还多次通过打骂,逼迫他上学,但成效不大。

经过报道后,加上广大市民、网友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不断呼吁,苏州市友好学校校长等负责人主动找上小孟家,上门拜访了其父母。

该校长王勇表示,“当天,我们之间的沟通很顺利,孩子的父母当即表示,也希望小孟能上学。

”2010年11月27日,小孟终于又顺利回到了三年级教室。

校方表示,他们会继续尽量说服小孟以及他的父母,让他把书继续读完。

考虑到他的家庭孩子多、经济负担重,今后会将他的学费全免或者减半。

学生读完上述报道后,教师依据报道,联系下一步学习目标,设计了以下题组:
1、“杀鱼弟”小孟刚开始的做法是一种什么行为,法律依据是什么?
2、请你分析故事中“杀鱼弟”小孟能重返校园的原因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3、对照课本64页三项受教育的义务,你认为,“杀鱼弟”小孟重返校园后应该怎么做?
第一问,引出不履行受教育义务是违法行为,从而进入该目题学习;第二问,引导学生认识到公民受教育权利与国家的投入、社会的关注、家庭的供应、学校的支持密不可分,从而引导学生感恩社会和国家,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第三问,在学生感知课本的前提下,引导其领会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三项具体内容。

为了落实课程意义,实现育人目的,在夲目教学中,我还设计了“推举身边榜样”这一活动,通过活动,组织学生推选班级在履行受教育义务方面做得突出的同学,并介绍他的感人事迹。

这一环节的教学,还是以小孟故事的进展为主线,引导学生阅读报道,感悟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更是增强了学生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情感和信念。

教学中,由小孟故事进入,最终又落实到学生本身,真正遵循了“实例——知识——学生自身”的德育的规律,于无声息中教育了学生,却无半点牵强做作之感。

小孟,我想对你说…
课堂结尾环节,为了实现首尾呼应,巩固学习效果,我设计“课堂延伸”这一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课下搜集小孟的近期资料,对他的成长继续予以关注,并依据今天所学给他写一段话。

课后反思:
优质课上完后,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听课教师赞许的眼神中,我深深嘘了一口气。

我也有幸获得这次思想品德学科优质课评选的一等奖。

首先,小孟案例的运用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育人效果。

如前所述,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要解实现这一目标,是单纯的讲解所难以奏效的。

只有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将知识寓于案例中,让学生在案例评析中领会其中的道理,才能化难为简,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直观,从而增强他们的感受力和认同感,实现情感目标。

不仅如此,小孟案例的运用,还使学生懂得了知识源于实践,最终又归于实践,从而自觉养成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

其次,小孟案例的运用,更能使课堂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和思想。

新一轮课改要求在情境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在交流中升华,在合作中探究,在对话中提升。

这就要求教师搭建学生活动的舞台,构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平台。

而小孟案例自始至终的板块式的运用,恰如其分的充当了舞台和平台的角色。

正是有了这一案例的贯穿,才使学生的思维在活动中得到启迪,才使师生、生生对话注入了丰富的内涵;与此同时,案例的连续剧式的运用,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了枯燥说教所不能达到的育人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