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技能强化专练九电解质溶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能强化专练(九) 电解质溶液

1.298 K时,在2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滴入0.10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滴定过程应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

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

解析: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中存在的平衡的分析,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象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恰好完全中和时,生成NH4Cl,而NH4Cl 溶液呈酸性,酚酞的变色范围为pH=8.2~10.0,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pH=3.1~4.4,故应选甲基橙作指示剂,A项错误;当V(盐酸)=20.0 mL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酸性,B 项错误;M点时由溶液中电荷守恒知c(NH+4)+c(H+)=c(Cl-)+c(OH-),而溶液呈中性,即c(H+)=c(OH-),则c(NH+4)=c(Cl-),但c(NH+4)=c(Cl-)≫c(H+)=c(OH-),C项错误;该温度下,0.10 mol·L-1一元强碱溶液的pH=13,若0.10 mol·L-1一元弱碱溶液的电离度为10%,则其pH=12,而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小于10%,故溶液的pH<12,D项正确。

答案:D

2.如图所示是T1、T2不同温度下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Na2SO4可使溶液由a点变为b点

B.在T1曲线上方区域(不含曲线)任意一点时,均有BaSO4沉淀生成

C.蒸发溶剂可能使溶液由d点变为曲线上a、b之间的某一点(不含a、b)

10-12mol·L-1 (HY)

lg +

=12lg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更大,故HX HY,故A

lg +

=12)=10-14,可知-13mol·L

(H+)等于溶液中

点溶液lg +

=6

,溶液呈酸性,此时溶液为等浓度的

点溶液中:c(Y-)>c

,二者按物质的量反应,故

、AgCl、

SO4+(aq) SO4固体析出,

2

-3+减小,故

3增大;项错误。加水稀释有利于水解,CO2H 2-3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电离出的

均增大,但稀释后,c (OH -)均降低。项错误。加入0.1 mol NaHSO +2H +

===CO 2.往稀氨水中加水,溶液中的

4值变小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存在下列等式:项正确;

+4

,温度不变,比值不变,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c (Na +

)+c (H +

)=c (OH -

)

+2c (S 2-

)+c (HS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 2-

+CO 2+H 2O===CaCO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解析:该题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向Ba(OH)2溶液中滴入H2SO4溶液:Ba(OH)2+H2SO4===BaSO4↓+2H2O(反应ⅰ);向Ba(OH)2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Ba(OH)2+NaHSO4===BaSO4↓+NaOH+H2O(反应ⅱ),NaOH+NaHSO4===Na2SO4+H2O(反应ⅲ)。A项,由题图可知曲线①在a点溶液导电能力最低,说明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小,当Ba(OH)2和H2SO4完全反应时生成BaSO4沉淀,此时溶液导电能力最低,故反应ⅰ符合,正确;B项,曲线②中b点进行的反应是反应ⅱ,溶液中含有Ba(OH)2与NaHSO4反应生成的NaOH,正确;C项,c点曲线①表示Ba(OH)2已经完全反应,并剩余H2SO4,溶液显酸性,c点曲线②表示NaOH与NaHSO4反应,且NaOH还有剩余,故溶液中含有反应ⅲ生成的Na2SO4和剩余的NaOH,溶液显碱性,所以c点两溶液中含有OH-的量不相同,错误;D项,a点为Ba(OH)2和H2SO4完全反应时生成BaSO4沉淀,溶液呈中性,d点溶液中溶质只有Na2SO4,溶液也呈中性,正确。

答案:C

10.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用标准Na2S2O3

6)。

溶液滴定生成的I2(2S2O2-

3+I2===2I-+ S4O2-

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搅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S2O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