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时间的计算教案
《时间的计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时间的计算》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包括时、分、秒,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单位进行实际计算的能力,包括加减乘除运算。
3. 引导学生通过时间的计算,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2.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3. 时间加减乘除运算4. 实际问题解决教学重点:1.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 时间加减乘除运算教学难点:1. 时间单位换算的理解和应用2. 时间加减乘除运算的熟练运用教学准备:1. 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2. 教学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时间知识,如时钟的认读、时间的表达等。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时间是如何计算的么?”引起学生对时间计算的思考。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通过实例,讲解时间加减乘除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3. 引导学生进行时间计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时间计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实际应用1.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时间计算知识进行解决。
2. 引导学生通过时间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1. 对本节课所学的时间计算知识进行总结。
2. 强调时间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时间计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实际应用,让学生掌握了时间计算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时间的计算,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重点关注的细节:时间单位换算的理解和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时间单位换算的理解和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时间的计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时间的计算|人教新课标教案:时间的计算一、教学内容1. 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2. 时间的换算: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3. 时间的加减法:计算经过的时间,起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结束时间起始时间=经过时间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能够进行时间之间的换算,以及能够计算经过的时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时间的基本单位,时间之间的换算,时间的加减法。
难点:时间的加减法计算,尤其是跨天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讲述自己一天的生活,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2. 讲解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并通过PPT展示时间单位的变化。
3. 时间换算的讲解: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例题:如果一个电影是120分钟,那么它是多少小时?解答:120分钟÷ 60 = 2小时4. 时间加减法的讲解:计算经过的时间,起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结束时间起始时间=经过时间,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例题:小明下午2点开始踢足球,踢了1小时30分钟,请问他什么时候结束?解答:2点 + 1小时30分钟 = 3点30分,所以小明下午3点30分结束踢足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时间计算的掌握程度。
练习题:1. 如果一个篮球比赛是40分钟,那么它是多少小时?2. 小华下午3点开始写作业,写了2小时,请问他什么时候结束?6. 板书设计:将时间的基本单位、时间换算、时间加减法的公式写在黑板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如果一辆汽车行驶了3小时20分钟,请问它行驶了多少分钟?2. 小明上午8点开始跑步,跑了1小时40分钟,请问他什么时候结束?2. 答案:1. 3小时20分钟= 3 × 60 + 20 = 200分钟2. 8点 + 1小时40分钟 = 9点40分,所以小明上午9点40分结束跑步。
三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教案和反思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计算时间的概念。
2.学生能够用时钟和日历计算时间间隔。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时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时钟和日历的使用。
3.时间间隔的计算。
教学难点:1.时间间隔的计算。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数字钟和模拟钟各一份。
2.数字日历和模拟日历各一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一天的时间概念,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
2.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表示方法,如数字表示、模拟钟和日历。
二、讲解时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10分钟)1.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如小时、分钟和秒。
并结合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进行解释。
2.展示数字钟和模拟钟,让学生观察并了解时钟的指针分别指向小时和分钟的刻度。
三、讲解时钟的使用(20分钟)1.讲解时钟的表盘,如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区别。
2.示范并引导学生用数字钟和模拟钟设置时间,并指出指针分别指向小时和分钟的刻度。
3.提问学生关于时钟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指针的运动和时间的变化。
四、讲解日历的使用(20分钟)1.讲解日历的组成和基本功能,如年、月、日等。
2.示范并引导学生用数字日历和模拟日历阅读日期。
3.提问学生关于日历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日期的变化和周、月的概念。
五、时间间隔的计算(2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时钟和日历上的数字和指针的变化,让学生理解时间间隔的概念。
2.讲解时钟和日历上的计算方法,如加减法和进退法。
3.给学生几个简单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时间间隔。
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0分钟)1.给学生几个实际问题,如小明7点醒来,吃早饭需要20分钟,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出门上学?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解题思路,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时间间隔,并得出解答。
七、课堂小结(10分钟)1.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时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结合游戏或小练习,复习时间的计算方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针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段目标,结合教材求经过时间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1.明确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使学生分清时刻与时间段。
学生已经对时、分、秒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几秒,因此在教学例1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牢牢记住已经掌握的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同时让学生通过具体生活情境理解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
2.借助直观模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借助钟面模型,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钟面,帮助学生理解经过的时间,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交流探究找到解题方法,即“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教师准备 PPT课件、钟表学生准备钟表模型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出示PPT课件)1.出示复习题。
(1)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之间有( )个小格。
(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秒针走1圈是( )分钟。
(3)1时=( )分(4)1分=( )秒2.出示古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交流:这是一首描述什么的古诗?你是怎么知道的?(2)小结:这是写珍惜时间的诗句,光阴就是时间。
3.揭示课题:时间的计算。
⊙探究新知1.学习例1。
2时=( )分想:1时是60分,2时是60分加60分,即120分。
做一做。
(1)5时=( )分,怎么想?[用5个60连加的方法;也可以这样想:在120分的基础上再加3个60分,即120+180=300(分)](2)( )时=240分(3)3分=( )秒(4)4分=( )秒设计意图:例1比较简单,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时间的计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三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利用已学的24时记时法和生活中对经过时间的感受,探索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3.进一步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老师相信我们的星期天都过得很快乐!明明也有一个愉快的星期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吗?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7:10-7:30 起床.刷牙.洗脸;7:40-8:20 早锻炼;8:30-9:00 吃早饭;9:00-_:00 看书.做作业3.看了刚才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二.自主探究,寻找方法1.谈话: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时间吗?每个小组从中选出2件事情计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时间.(1)分组学习.(2) 集体交流.2.根据学生的提问顺序学习时间的计算. 从整时到整时经过时间的计算.(1)学生尝试练习9:00-_:00明明看书.做作业所用的时间.(2)交流计算方法:_时-9时=2小时.3.经过时间是几十分钟的时间计算.(1)明明从7:40到8:20进行早锻炼用了多少时间呢? 出示线段图.师:7:00-8:00.8:00-9:00中间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钟,两个线段下边的箭头分别指早锻炼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线段图涂色部分表示早锻炼的时间. 谈话:从图上看一看,从7时40分到8时经过了多少分钟?(20分)从8时到8时20分又经过了多少时间?所以一共经过了多少分钟.(20+20=40分)小朋友们,如果你每天都坚持锻炼几十分钟,那你的身体一定会棒棒的.(2)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出明明早锻炼的时间吗?(7:40-8:40用了一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或者7:20-8:20用了1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3)练习: 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几十分钟?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明明做这几件事情用了几十分钟吗?你是怎么算的?三.综合练习,巩固深化1.想想做做1:图书室的借书时间. 你知道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1)学生尝试练习,交流计算方法.(2)教师板书.2.想想做做2.(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3.想想做做3.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4.想想做做4.(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5.想想做做5.(1)同桌交流.(2)集体交流.(3)小结归纳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四.知识延伸,课外实践1.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2.看来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有关时间的知识,学会了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体会到了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你还想知道有关时间的其他知识吗? 让学生阅读书上第55页〝你知道吗〞的内容.师:那你知道其他有关时间的知识吗?(学生提问) 其实这些有关时间的知识很多很多,小朋友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从课外书.电视上和网络中去搜集更多这方面的知识.3.布置作业.(1)收集有关时间的知识.(2)用24时记时法为自己设计一天的作息时间表.4.出示本课上课时间和下课时间,请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计算出这节课的时间.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范文二教学目标:1.知道时间可以分钟面时间.经过时间两个方面,从而正确把握有关时间计算的概念.2.正确计算一天之内的经过时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 认识两种时间概念:1.我们学习了两种记时法,老师这儿有一句关于时间的话,来看一下:妈妈上午8时,上班一天工作8小时.(板书:8时.8小时 )(1)读一读,问: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请你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2)教师要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加以规范:8时:它表示上午的一个时刻,那时我们正在上课,它还可以写成8:00;8小时:它指的是一段时间.出示钟面(画一画)指出:8时,是表示的某一时刻,用〝时〞来说,它是一个钟面时间.(板书:钟面时间时 )而8小时,是从8:00开始数8个小时,到下午4时下班,这一段时间里经过了8个小时,它不是一个具体的时刻.) (板书:经过时间小时)(3)指板书说:时,一般是指钟面上的几时,它表示的是钟面时间;小时,它一般表示的是从某一个时间开始到另一个时间结束,它是一个经过时间. (用点●和箭头在钟面旁加以区分)2.判断,仔细听老师说的话,想:这是钟面时间还是经过时间?老师晚上10时睡觉;老师晚上睡10小时.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通过一些钟面时间来简单地算经过时间.二.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1.出示:老师今天早上7:00上班,一直到中午_时下班,上午要上班几小时?(1)出示题目:这里的早上7:00.中午_时是什么时间?问题求上午要上班几小时是什么时间?(2)学生计算.(3)交流: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实物投影反馈)板书:_-7=4(小时)_:00-7:00=4(小时)讨论:4的单位是时?还是小时?可以写成4:00吗, 为什么?(4)结:像这样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用后面的几时减前面的几时.2.王师傅上午7:30上班,中午_:00吃饭,他上午工作了多少时间?(1)独立思考(2)全班交流,说说怎样计算:要求的是什么时间?(经过时间)还能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吗?你是怎么减的?教师借助0 24小时图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不同方法.7:30 10:30 3小时,再加30分钟,是3小时30分7:30 _:30 4小时,再减30分,是3小时30分教师重点介绍横式书写方法,先减分再减时,分不够减想时借1作60._:00(10:60)-7:30=3小时30分3.练一练:同学们下午1:00开始上课,下午4 :25放学,同学们下午在校有多长时间?三.综合练习1.想想做做第2题示图,补充银行营业时间:上午8:30 下午5:00(1)计算每个商场的营业时间说说所标内容是什么意思?尝试练习(2)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计算每个商场的营业时间的?(3)比较得出结果师结: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时,若两个时间都在上午或下午,就可以直接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若两个时间,一个在上午,一个在下午,就要把下午的时间先化成24时记时法,再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四.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要求经过时间只要怎样计算?该注意什么?(单位;下午时间转化成24时记时法;退1作60来计算)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范文三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时间的问题.教学对策:以口答为主,让学生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借助直观的线段图或钟面帮助理解,相互启发,体会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时间.教学准备:节目预报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24时记时法:出示节目预报:节目预报上午8时50分金色的童年上午9时30分儿童英语下午2时六一剧场下午4时美术星空下午4时40分七巧板晚上6时30分大风车晚上7时新闻联播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 同桌两人练习.出示节目预报表.二.新授:1.这是小红暑假一天生活中的部分时间安排记录表,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出示:6:30 起床7:00 7:30 吃早饭7:30 8:00 做家务8:00 9:00 做作业9:00 _:00 到新华书店购书_:00 _:20 吃中饭_:20 _:40 饭后休息_:40 _:40 午睡_:40 _:00 在家休息片刻_:00 _:30 游泳馆游泳_:30 _:20 看电视┈┈2. 小红的生活活动有些是从整时开始整时结束,有些是从几时几分开始到几时几分结束,你能将上面的活动时间按这样的情况分分类吗?(引导学生将活动时间分成三类:1)整时整时2)几时几分几时几分(几分是一样的)3)几时几分几时几分(几分是不一样的)3.你能算出小红什么活动所用的时间?你是怎样计算的?同桌或小组讨论.4.小结交流计算方法.整时的比较容易理解,只要用后面的时刻减前面的时刻,_-_=2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一样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不一样的,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计算可借助钟面图或借助线段图.有两种思路:例_:30 _:20 看电视(1)先算从_时30分到_时是30分,再算从_时到_时20分是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钟.(2)先算从_时30分到_时30分是1小时,_时30分与_时20分比,超过了10分,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10分=50分.三.练习:1.节目预报表(1)回到复习的节目预报表(24时记时法)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看的节目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播放了多少时间? 交流汇总.2.书上53页想想做做第1题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交流怎样想的.有两种思路:(1)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长时间,再加起来._:00到_:30是1小时30分,_:40到_:00是1小时20分,合起来是2小时50分.(2)先算_:00到_:00是5小时,再从5上时中减去不借书的一段时间_:30到_:40是2小时10分,所以是2小时50分.四.小结:(略)板书设计: 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_-_ = 2 口答:播放了2小时.想:从_时30分到_时是30分,再过20分是_时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代数中占重要地位.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一堂好的数学课,当然应当生动.有趣,课堂活跃,吸引学生的参与也是重要的.但这仅仅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合集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一起看看。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案:学会用秒表测量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案:学会用秒表测量时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秒表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用秒表测量时间的意识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让学生学会用秒表测量时间。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教学难点:掌握秒表的启动、停止和清零方法。
教学准备:准备足够的秒表供学生使用。
准备一些关于时间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秒表的功能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测量时间的重要性。
二、学习秒表的使用方法(1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秒表,包括启动、停止和清零。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用秒表测量时间(5分钟)1. 教师提出测量任务,例如测量跑100米所需的时间。
2. 学生使用秒表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2. 教师给出一些关于时间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反馈。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时间接龙游戏,使用秒表进行测量。
2.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延伸:让学生在家里尝试使用秒表测量不同活动的时间,如洗澡、吃饭等。
引导学生思考秒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运动、实验等。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秒表的使用方法。
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学习时间的单位换算(10分钟)1. 教师介绍时间单位秒、分钟、小时之间的关系。
2. 学生通过练习题,掌握秒、分钟、小时之间的换算方法。
七、用秒表进行时间换算练习(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时间换算的练习题,学生使用秒表进行测量和换算。
2. 学生记录自己的测量和换算结果,教师进行反馈。
2. 教师给出一些关于时间换算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反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精选6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精选6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篇1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引导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多种感官参与,帮助学生建立“1秒”概念;2、创设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几秒”,并从中培养学生估算时间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1分=60秒”;3、通过对秒的体验、感受,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景导入同学们,在今年十月一日国庆节这一天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把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让我们再重新回顾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火箭马上就要发射了,我们一起跟着倒计时。
)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有中国人都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所以同学们才这么激动和兴奋。
同学们,我们刚才倒数的5、4、3、2、1用的什么时间单位?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需要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这个时间单位。
板书:秒的认识。
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是用秒来计时的?二、学习新知:1、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秒,咱们看看钟面上哪根针是表示秒的?请看大屏幕,叫什么针?秒针是什么样的?同桌互相说说看。
这根最细最长走的最快的针就是秒针。
秒针是怎么走的?(一小格一小格的走的)秒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呢?(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多说几遍。
板书。
咱们再来感受一下一秒你能不能用一个动作一个手势来表示1秒这个时间呢、经过刚才的活动你对1秒有什么感受?2、一秒的价值。
一秒很短一下就过去了,其实1秒钟能干好多事情呢。
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一起看一看。
想不到吧,短短的一秒钟那么有价值,不仅如此有时候一秒对事情起决定性作用。
三年级奥数时间的计算教案
三年级奥数时间的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的概念,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基本概念:时、分、秒。
2. 时间之间的换算: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3. 时间的加减法:同分相加减,同秒相加减,时与分、时与秒的换算。
4. 实际问题解答:如看电影、做饭、做作业等场景中的时间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学会时间之间的换算,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时与分、时与秒的换算,以及复杂场景下的时间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换算方法。
2.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学会时间计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提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时间计算的相关图片、动画等。
2. 教学道具:钟表模型、时间卡片等。
3. 练习题:涵盖本节课重点内容的练习题。
4. 小组讨论材料:如做饭、看电影等场景图片。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场景,如动画片中的角色看电影,引起学生对时间计算的兴趣。
2. 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时、分、秒,让学生认识钟表,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 的时间计算:同分相加减,同秒相加减,时与分、时与秒的换算。
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做饭、做作业等。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七、课堂练习1. 完成练习题:包括时间计算的基本题型,如同分相加减、同秒相加减、时与分、时与秒的换算等。
2. 应用题:结合生活实际,如看电影、做饭等场景,让学生进行时间计算。
3. 小组讨论题:针对复杂场景下的时间计算,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时间的计算》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
《时间的计算》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时间的计算》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进行时间单位的简单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加深学生的时间观念。
2.在时间单位换算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时间单位的换算。
2.计算中间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计算中间经过的时间。
教学用具:演示钟、钟面模型,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钟。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答:1时=(60)分,1分=(60)秒。
2.5时=(300)分120分=(2)时3分=(180)秒180秒=(3)分。
3.(1)教师报时间,学生在钟面上拨出相应的时间。
9时48分12时25分11时5分23时00分(2)在11时5分的基础上,再加15分,分针应拨到什么地方?二、揭示课题这节课学习“时间的简单计算”。
(板书课题:时间的简单计算)三、教授新课1.教学例1。
(1)提问:1时等于多少(60)分?2时就是几(2)个1时?是多少(120)分?(2)2时是120分,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学生说出: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相加,60加60就是120分。
(3)试一试:3分=(180)秒,你是怎样想的?2.练习:教材第62页下面的做一做第1题。
(1)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3.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题目要求,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出示第一、二个钟面图。
①让学生观察后回答: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②讨论:你是怎么想出来的?(6人为一组展开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③教师重点讲解数大格的方法。
分针从7时30分开始走到7时45分,一共走了3个大格,一个大格是5分,3个大格是15分。
4.练习: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2题。
出示图片第2题,学生思考后口答。
课堂练习1.填空:(1)50分比1时少(10)分,1时比45分多(15)分。
(2)一节课是(40)分,课间休息(10)分,再加上(10)分,就是1时。
时间的计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时间的计算年级:数学三年级教材: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1. 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时间计算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时、分、秒的换算。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时间计算。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时钟模型或实物。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时钟,让他们说出时钟的三个指针分别代表什么。
2. 提问:我们知道一天有24个小时,那么一个小时有多少分钟呢?一分钟有多少秒呢?二、新课讲解1. 讲解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通过课件或黑板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3. 举例说明时间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一部电影播放时间为1小时50分钟,那么这部电影播放了多少秒呢?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呢?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用所学知识,计算自己每天上学、放学所需的时间,并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表。
2. 请学生用所学知识,计算一部喜欢的电影或动画片的总播放时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换算关系,并能运用时间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本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教师应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时间的计算教案优秀7篇
时间的计算教案优秀7篇时间的计算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时间的计算》教学目标1.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能掌握换算的方法,正确地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3.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重点难点1.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2.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理念1.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时间观念。
2.通过一系列的巩固练习,做游戏,让学生运用到实际中去。
3.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时间是无处不在的,结合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准备钟表教学过程一。
猜谜游戏引入1.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1)“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是什么”?(2)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3)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3.演示拨钟,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4时,7时20分,9时,5时50分等。
4.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二。
讲授新课1教学例1:2时=()分(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1时=60分)那2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4)教师小结。
1时是60分,2小时为120分。
(5)完成课本第62页的“做一做”中的第1题。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换算的方法。
2.教学例2。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获取图中的相关信息。
观察这幅主题图你了解什么?(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45-30=15,是15分钟。
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3)练习。
完成课本第62页的“做一做”中的第2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通用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通用8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通用8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篇1教学目的:1、知道时间可以分钟面时间、经过时间两个方面,从而正确把握有关时间计算的概念。
2、正确计算一天之内的经过时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认识两种时间概念:1、我们学习了两种记时法,老师这儿有一句关于时间的话,来看一下:妈妈上午8时,上班一天工作8小时。
(板书:8时、8小时)(1)读一读,问: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请你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
(2)老师要在学生说的根底上加以标准:8时:它表示上午的一个时刻,那时我们正在上课,它还可以写成8:00;8小时:它指的是一段时间。
出示钟面(画一画)……指出:8时,是表示的某一时刻,用“时”来说,它是一个钟面时间。
(板书:钟面时间—时)而8小时,是从8:00开场数8个小时,到下午4时下班,这一段时间里经过了8个小时,它不是一个详细的时刻。
)(板书:经过时间—小时)(3)指板书说:时,一般是指钟面上的几时,它表示的是钟面时间;小时,它一般表示的是从某一个时间开场到另一个时间完毕,它是一个经过时间。
(用点●和箭头在钟面旁加以区分)2、判断,仔细听老师说的话,想:这是钟面时间还是经过时间?老师晚上10时睡觉;老师晚上睡10小时。
3、提醒课题:这节课我们要通过一些钟面时间来简单地算经过时间。
二、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1、出示:老师今天早上7:00上班,一直到中午11时下班,上午要上班几小时?(1)出示题目:这里的早上7:00、中午11时是什么时间?问题求上午要上班几小时是什么时间?(2)学生计算。
(3)交流:用什么方法比拟好?(实物投影反应)板书:11-7=4(小时)11:00-7:00=4(小时)讨论:4的单位是时?还是小时?可以写成4:00吗,为什么?(4)结:像这样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用后面的几时减前面的几时。
小学三年级时间计算教案
小学三年级时间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一天的特定时间,包括小时和分钟。
2、能够在钟面上识别小时和分钟手,并在给定的时刻识别时间。
3、能够在一小时内增加和减少分钟。
二、教学重点:1、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2、钟面上小时和分钟手的识别和定位。
3、一小时内增加和减少分钟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1、一小时内增加和减少分钟的计算。
2、时钟面上小时和分钟手的识别和定位。
三、教学准备:1、钟表样品,包括小型和大型钟表。
2、可移动的小时和分钟手。
3、时间卡片。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引入主题,询问学生有关时间和钟表的问题。
例如:什么是时间?钟表是用来干什么的?我们如何知道时间?等等。
让学生思考并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2、教学学生需要了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如用图形表示每个小时和每一分钟。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手指、小石子或其他对象来表示小时和分钟。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钟表,并向学生介绍小时手和分钟手的概念。
学生可以亲自体验自己的双手在钟表上移动这些手来指定时间。
教师可以出示时间卡片,让学生试图在钟表上定位和标识给定的时间。
此外,教师可以出示不同的时间卡片,并询问学生会发现哪些时间较多,哪些时间较少。
学生需要学习增加和减少一小时内的分钟数。
教师可以使用数字和图形表示增加和减少的分钟数。
例如,当钟表指向3点时,学生可以想象指针往前移动10分钟,指向6点。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练习,让他们用自己的手指和钟表来计算和展示增加和减少的分钟数。
3、结论为了对教学进行总结,教师可以再次出示不同的时间卡片,并让学生回答有关这些时间的问题。
例如,他们能够在钟表上标识准确的时间吗?他们能够解决在一小时内增加和减少分钟的问题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并互相分享他们的想法。
教师还需鼓励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互动和探索,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时间概念。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案:通过实物比较时间的长短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案:通过实物比较时间的长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小时、分钟、秒钟的概念。
学生能够通过实物比较时间的长短。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时间感知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时间知识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小时、分钟、秒钟的概念。
学生能够通过实物比较时间的长短。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时间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实物钟表、计时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钟表,引导学生回顾小时、分钟、秒钟的概念。
2. 学生分享在生活中对时间的长短的认识。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时间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比较时间的长短。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比较时间长短的的方法。
三、实例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时间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巩固时间计算方法。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时间计算方法。
2. 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时间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比较时间的长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小时、分钟、秒钟的概念,培养时间感知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时间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时间知识。
2.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七、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如安排一天的时间表。
2. 学生分析案例中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提出改进意见。
八、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案:学会用秒表测量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案:学会用秒表测量时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教学重点:1. 时间的计算方法。
2. 学会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教学难点:1. 时间的计算。
2. 秒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1. 秒表。
2.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时间知识,如小时、分钟、秒的换算关系。
2.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如何计算时间,你们知道如何使用秒表测量时间吗?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时间的计算方法,如小时、分钟、秒的加减法。
2. 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秒表的使用方法,包括开始、停止、重置等功能。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秒表。
2. 教师给出测量任务,如测量跑100米需要多少时间。
3. 学生动手操作秒表,进行测量。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练习题,如计算某个活动所需的时间。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时间,如测量看一集动画片需要多少时间。
2. 课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时间测量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课堂互动游戏(10分钟)1. 教师设计一个关于时间的互动游戏,如“时间接龙”。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接龙。
3. 游戏规则:每组代表轮流说出一个时间,下一个代表需要说出前一个时间的下一个时间。
如:第一个代表说“5分钟”,第二个代表需要说出“6分钟”。
4. 教师点评游戏结果,给予鼓励和评价。
七、拓展学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秒表,还有哪些工具可以测量时间?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如沙漏、时钟等。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案:学会用秒表测量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案:学会用秒表测量时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基本单位,学会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教学重点:1. 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
2. 学会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教学难点:1. 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熟练使用秒表进行时间测量。
教学准备:1. 秒表若干个。
2. 计时任务卡片。
3. 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时间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回顾时间的基本单位(秒、分钟、小时)。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使用秒表来测量时间。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秒表的使用方法,包括开始、停止和清零等功能。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秒表,熟悉其功能。
三、实例演示(10分钟)1. 教师出示计时任务卡片,演示如何使用秒表测量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每组选择一个任务,使用秒表测量完成时间,并记录在表格中。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2. 学生完成练习题,并将结果填写在练习本上。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时间的基本单位和秒表的使用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心得体会,反思时间测量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成果,评估学生对时间计算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课堂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哪些生活中需要测量时间的情境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
2.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需要测量时间的情境,如做饭、跑步等。
七、互动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时间测量互动游戏,如“猜猜看”、“时间接力”等。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案:教授孩子时间的概念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案:教授孩子时间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如秒、分钟、小时等。
2.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钟面,了解钟面的构成,如时针、分针、秒针等。
3. 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读取时间,包括整时和分钟。
4. 培养学生进行时间计算,如加减时间、推算时间等。
5.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时间知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认识钟面,会正确读取时间,进行时间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时间的进制,如60秒=1分钟,60分钟=1小时;灵活运用时间知识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钟面模型、电子钟、计时器、时间卡片等。
2. 学具:学生钟面模板、彩色笔、练习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长度、面积等,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基本概念:介绍时间的基本单位,如秒、分钟、小时等,让学生了解时间概念。
3. 认识钟面:讲解钟面的构成,如时针、分针、秒针等,让学生认识钟面。
4. 读取时间: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读取整时和分钟,如1时30分、3时15分等。
5. 时间计算:讲解时间的加减法,如1时30分+30分=2时,1时30分-15分=1时15分等。
6. 实践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时间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7.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间的进制,如60秒=1分钟,60分钟=1小时等。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时间卡片填空练习,巩固时间知识。
2. 设计一个时间计算题,与家人一起完成,提高时间运用能力。
3. 观察生活中与时间有关的事物,如钟表、计时器等,下节课分享。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使学生真正掌握时间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入日历知识:讲解日历的基本构成,如年、月、日、星期等,让学生了解日历与时间的关系。
2. 教授日期计算:引导学生学习日期计算方法,如推算星期、算出具体某一天是星期几等。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案:教授孩子时间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掌握小时、分钟、秒钟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认识钟表,学会读写时间的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概念:小时、分钟、秒钟。
2. 钟表的认识:数字钟表和模拟钟表。
3. 时间的计算: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时间的概念,认识钟表,学会读写时间。
2. 教学难点:时间的计算,特别是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时间概念和钟表。
2.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采用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时间管理意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数字钟表和模拟钟表,以便进行实物展示。
2. 准备时间卡片,用于学生练习读写时间。
3. 准备计时器,用于实践操作环节。
4. 准备黑板、粉笔,用于板书时间计算公式。
5. 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时间的起源和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时间的计算》。
2. 教授时间概念:讲解小时、分钟、秒钟的概念,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
3. 认识钟表:讲解数字钟表和模拟钟表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和表达时间。
4. 时间的计算:讲解时间的加减法运算,举例说明,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计算方法。
5. 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时间的计算,及时反馈,纠正错误。
七、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时间的概念、钟表的认识和时间的计算方法。
八、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时间的计算方法。
2. 观察家人或朋友如何管理时间,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内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案:学会用秒表测量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案:学会用秒表测量时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单位,包括时、分、秒。
学生能够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秒表,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单位,并能够进行时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秒表、计时器等教学工具。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引入时间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时、分、秒的知识。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秒表的使用方法,包括开始、停止和重置按钮的功能。
2. 教师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观察并理解秒表的工作原理。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个秒表。
2. 教师给出任务,让学生使用秒表测量不间的长度,如测量跑100米的时间、测量一组练习的时间等。
3.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记录测量结果。
四、总结与反馈(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反馈,指出操作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秒表的使用方法和时间的单位。
2.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整理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秒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运用秒表测量不间的长度。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与他人合作,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在总结与反馈环节,学生能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感受,增强自信心。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时间的计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六、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秒表的帮助下完成练习。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提交练习结果,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时间的计算教案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时间的计算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过例1及“做一做”第一题,教学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例2编排的是学生早晨上学的情景,图上提供下列信息:7:30离家,7:45到校,要求算出: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在具体的计算方
法上,教材提供了多种思路,有从钟面上数格的,也有列算式的,
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班级:三年级班
四、教学时间:年月日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六、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
七、教学难点: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八、课的类型:新授课练习
九、教学方法:观察指导讨论讲授谈话
十、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十一、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
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 60+60=120分
(4)教师小结。
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
3时=()分 2分=()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
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 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略)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
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十二、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2时=()分
7时30分经过15分钟时45分
想:分针从6到9走了三大格,所以是15分钟
十三、课后反思:
【篇二: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时间的计算教
学设计】
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 能力目标: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 情感目标: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
教学难点:
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 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 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 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 分等。
4. 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 教学例1: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a、 60+60=120分
(4)教师小结。
2. 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分 2分=()秒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 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
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 45-30=15,是15分钟。
4. 小结(略)
5. 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
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 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2. 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篇三: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
案】
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
2、了解时间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会通过观察、数格子、计算来知道所经过的时间。
3、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时、分、秒进率
板书:1时=60分 1分=60秒
2、填空题
2 时=()分 2 分=()秒
180分=()时120秒=()分
1时40分=()分6分=()秒
3、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看一场电影要2()。
(3)小东跑一100米要用16()。
二、探究新知
1、小学作息时间表:
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学作息时间表”学生自读问题,依次解决问题(1)上午第一节课是从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这一节课上了多少时间?
你是怎么知道一节课的时间,你有什么方法?你会不会列算式。
(老师讲解列算式计算)
1
板书:8:50 – 8:10=40分 8 :5 0 -8 :1 0
40
答:这节课上了40分钟。
(2)反馈练习:学生板演,说说自己怎么想的。
下午第七节课上了多少时间?
(3)深入探究,10:50~11:30 第四节上了多少时间?
学生先试做,问在计算中发现有什么问题?
重点讲解分不够减,到时退一作60分。
(4)反馈练习:1.小明从家里出发去学校,路上经历了多长时间?先看钟表,再请列式计算。
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学生板演并订正错误。
三、巩固练习
1.王老师看一场电影时刻表如下,请问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2.王华上午在校3小时20分,下午在校2小时30分。
他一天在学校多长时间?上午比下午多多少时间?
3.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每天要在7:40到学校,他应该在什么时候从家出发,才能准时到校?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你学习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