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文档】内蒙古通辽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月考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u-64
第Ⅰ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2C和14C互为同位素
B. 甲烷的燃烧热很高,是较清洁的燃料,但它是温室气体
C. 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IIIB族
D. 碱金属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熔沸点依次升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 12C和14C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
B. 甲烷的燃烧热高,是较清洁的燃料,是温室气体,故B正确;
C. IIIB族包含镧系和锕系元素,含元素种类最多,故C正确
D. 碱金属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熔沸点依次降低,故D错误;
故选D。
2.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的一种过渡金属的新核素,不易被腐蚀,可应用于高科技领域。
185Hf可由180Hf转化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5Hf与180Hf质量数相同
B. 180Hf、185H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同
C. 1 mol 180Hf比1 mol 185Hf的中子数少5N A
D. 180Hf 和185Hf核外电子数分别为108、113
【答案】C 【解析】
【详解】A. 85Hf 与180Hf 质量数不相同,故A 错误;
B. 180Hf 、185Hf 是同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故B 错误;
C.1个 180Hf 比1个185Hf 的中子数少5 ,故1 mol 180Hf 比1 mol 185Hf 的中子数少5N A ,故C 正确;
D. 180Hf 和185Hf 核外电子数都为72,故D 错误; 故选C 。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H 、D 、T 互为同素异形体
B. Cl -的结构示意图:
C. 16O 与18O 互为同位素;H 216O 、D 216O 、H 218O 、D 218O 互为同素异形体
D. 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 H 、D 、T 互为同位素,故A 错误; B. 氯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7,Cl -的结构示意图:
,故B 正确;
C. 同素异形体的前提必须是单质,H 216O 、D 216O 、H 218O 、D 218O 是化合物,故C 错误
D. 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故D 错误;
故选B 。
4.农业上有一句俗语“雷雨发庄稼”,该过程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正确的是( ) A. 2NO+O 2===2NO 2 B. 3NO 2+H 2O===2HNO 3+NO C. N 2+2O 2
2NO 2
D. HNO 3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
硝酸盐
【答案】C
【解析】
【详解】“雷雨肥庄稼”原理是在放电条件下,氮气跟氧气能直接化合生成无色
的一氧化氮气体,N
2+O
2
2NO,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在常温下易跟空气中的氧
气化合,2NO+O
2=2NO
2
,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它溶
于水后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
2+H
2
O=2HNO
3
+NO,HNO
3
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
硝酸盐,供植物吸收,错误的为C,故选C。
5.随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 卤素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D. 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均为分子构成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沸点大,则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增大,故A错误;
B. 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则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卤素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故B正确;
C. 卤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故C 错误;
D.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则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故D 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卤素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同主族元素及单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6.依据下列说法来判断相应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不合理的是( )
A.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非金属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或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C. 金属单质与氧气,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D. 等量Na、Mg、Al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故A正确;
B. 应该是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或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故B错误;
C. 金属单质与氧气,水或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故C正确;
D. 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的能力有关,与失电子数目无关,失去电子的能力越强,金属性越强,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 金属性强(弱) -- -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
(2)非金属性强(弱) --①单质与氢气易 (难)反应;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
7.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
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丙<丁<戊
B. 金属性:甲>丙
C. 氢氧化物碱性:丙>乙
D. 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给表可知它们是二三周期元素。
【详解】A.同一周期,从左往右,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丙>丁>戊,故A错误;
B.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金属性:甲<丙,故B错误;
C.越往元素周期表左下角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氢氧化物碱性:丙>乙,故C正确;
D. 最外层电子数:甲<乙,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同一周期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8.已知A n+、B(n-1)+、C(n+1)+、D(n+1)-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B、C、D的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
A. C>D>B>A
B. D>C>A>B
C. B>A>C>D
D.
C>A>B>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A、B、C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三者位于D的下一周期,A、B、C在所处周期的左边,且按B、A、C的顺序从左往右依次排列,D在所处的周期的右边,故A、B、C、D的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C>A>B>D,故D正确。
故选D。
9.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2FeSO 4Fe 2O 3 +SO 2 ↑+SO 3 ↑,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硝酸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物是( ) A. BaS B. BaSO 3
C. BaSO 4
D. BaSO 3
和BaSO 4 【答案】C 【解析】
【详解】混合气体中含有SO 3和SO 2,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硝酸钡溶液中发生SO 3+ H 2O= H 2SO 4,则没有SO 3逸出,H 2SO 4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硝酸钡溶液中含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也会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所以最终沉淀为硫酸钡,故C 正确; 故选C 。
10.下列各组粒子半径r 之比小于1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往右,依次减小,所以原子半径P 大于Cl ,故
<1,故A 正确;
B.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原子序数大,则离子半径小,则>
,
,
故B 错误;
C. 电子排布不相同的微粒,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则故C 错误;
D.同种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小于原子半径,则>1,故D 错误;
故选A 。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1.归纳与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因为稀硫酸能与铁反应放出H 2,所以稀硝酸与铁反应也一定能放出H 2
B. 因为NO
2溶于水形成HNO
3
,所以NO
2
是酸性氧化物
C. 因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所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也能生成亚硫酸钠和氧气
D. 因为SO
2可以使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所以SO
2
具有还原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稀硫酸是非氧化性酸,能与铁反应放出H
2
,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与铁反应不放出H
2
,故A错误;
B. NO
2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水和一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
2O
2
+SO
2
=Na
2
SO
4
,故C错误;
D. SO
2可以使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D正确;
故选D。
12.浓硫酸使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刺激味气体。
实验中未涉及浓硫酸的性质是( )
A. 吸水性
B. 脱水性
C. 酸性
D. 强氧化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蔗糖变黑,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H、O元素以水分子形式脱去,体积膨胀,变成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因没有生成盐类化合物,则没有表现出酸性,加水浓硫酸时,溶解放热,表现出吸水性,故C正确;
故选C。
13.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Na+、NO
3-、SO
3
2- B. NH
4
+、K+、Cl-、OH-
C. Fe3+、NH
4+、NO
3
-、SO
4
2- D. K+、Fe3+、SO
3
2-、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 H+与NO
3-在一起相当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SO
3
2-氧化成SO
4
2-,
故A错误;
B. NH
4
+与OH-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 Fe3+、NH
4+、NO
3
-、SO
4
2-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
D. Fe3+与SO
3
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能够发生反应的离子就不能共存,不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才可以共存。
1、在溶液中某些离子间能互相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时,这些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
2、离子间能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3、离子间能结合生成挥发性物质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4、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5、还应注意题目是否给出溶液的酸碱性,是否给定溶液是无色的。
14.一瓶无色气体,可能由CO
2、HCl、NH
3
、NO
2
、NO、H
2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将
此无色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H
2SO
4
的洗气瓶,气体体积减少,继续通过装有足量
Na
2O
2
的干燥管,气体变为红棕色,将排出的气体通入盛有足量蒸馏水的洗气瓶,
无气体排出。
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原气体一定含有NO
B. 原气体一定不含HCl
C. 原气体一定含CO
2D. 无法确定H
2
是否存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气体为无色,则一定不含有红棕色的NO
2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发现气
体减少,说明一定含有与浓硫酸反应的NH
3,则不含HCl;继续通过装有Na
2
O
2
固体的干燥管,发现从干燥管出来的气体颜色呈红棕色,说明含有CO
2和NO,CO
2
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氧气和NO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NO
2
,将排出的气体
通入盛有足量蒸馏水的洗气瓶,无气体排出,说明不含不溶于水的H
2。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气体一定含有NO、CO
2、NH
3
,故A正确;
B. 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气体一定不含HCl、NO
2、H
2
,故B正确;
C. 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气体一定含有NO、CO
2、NH
3
,故C正确
D. 将排出的气体通入盛有足量蒸馏水的洗气瓶,无气体排出,可说明不含有氢气,故D错误;
故选D。
15.要除去CO
2中含有的少量的SO
2
杂质,可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
①NaOH溶液②NaHCO
3溶液③Na
2
CO
3
溶液
④HNO
3酸化的Ba(NO
3
)
2
溶液⑤氨水⑥酸性KMnO
4
溶液
A. ②⑥
B. ②③
C. ②④⑥
D. ②③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二者均与①③⑤反应,不能用于除杂,除去CO
2中含有的少量的SO
2
杂质,先用②NaHCO
3溶液,再利用⑥酸性KMnO
4
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故
选A。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相关知识。
16.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①酸性:H
2SO
4
>H
3
PO
4
②热稳定性:Na
2
CO
3
>NaHCO
3
③非金属性:Cl>Br
④熔点:H
2O>H
2
S ⑤碱性:NaOH>NH
3
·H
2
O⑥稳定性:H
2
O>H
2
S
⑦酸性:HI>HCl ⑧还原性:I->Cl-
A. ①③⑥⑧
B. ③④⑤⑥
C. ②④⑤⑦⑧
D. ②④
⑤⑦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非金属性S>P,则其酸性H
2SO
4
>H
3
PO
4
,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不选;
②碳酸氢盐易分解,碳酸盐难分解,所以热稳定性:Na
2CO
3
>NaHCO
3
,不能用元素
周期律解释,故选;
③Cl和Br是同一主族的,从上至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非金属性:Cl>Br,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不选;
④水分子间含氢键,故熔点:H
2O>H
2
S,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选;
⑤ NaOH在水中完全电离,而NH
3·H
2
O部分电离,则碱性NaOH>NH
3
·H
2
O,不能
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选;
⑥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稳定性:H
2O>H
2
S,能用素周期律解释,
故不选;
⑦ HI不如HCl稳定,则在水中H-I易断裂,则酸性:HI>HCl,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选;
⑧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还原
性:I->Cl-,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不选;
故选D。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H
4
+的检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
B.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中,如果氮气过量,氢气能完全反应
C. 石灰石与稀硫酸不能持续产生二氧化碳
D. 形成喷泉的原因一定是内部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答案】C
【解析】
【详解】A. NH
4
+的检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可观察到试纸变蓝,故A错误;
B.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氢气不能完全反应,故B错误;
C. 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C正确;
D. 内部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为形成喷泉实验的推动力,故D错误;
故选C。
18.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A. 酸性强弱比较:HClO
4>H
2
SO
4
>H
3
PO
4
>H
2
SiO
3
B. 溶解度大小比较:Mg(OH)
2> Ba(OH)
2
C. 碱性大小比较:Pb(OH)
4>Sn(OH)
4
>Ge(OH)
4
D. 稳定性:H
2O>H
2
S>H
2
Se>H
2
Te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
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强弱比较:HClO
4>H
2
SO
4
>H
3
PO
4
>H
2
SiO
3
,故A正确;
B. Mg(OH)
2难溶于水,而Ba(OH)
2
易溶于水,溶解度大小比较:Mg(OH)
2
< Ba(OH)
2
,
故B错误;
C.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
强,则碱性大小比较:Pb(OH)
4>Sn(OH)
4
>Ge(OH)
4
,故C正确;
D.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弱,则稳定
性:H
2O>H
2
S>H
2
Se>H
2
Te,故D正确;
故选B。
19.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
2、N
2
O
4
、NO 的混合气体,
这些气体与1.68LO
2
(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
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
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 60mL
B. 45mL
C. 30mL
D. 15mL 【答案】A
【解析】
从题叙述可以看出,铜还原硝酸得到的气体,恰好又与1.68 L O
2
完全反应,所以可以使用电子得失守恒先求n(Cu),即n(Cu)×2=n(O2)×4,得n(Cu)=2n(O2)=2×=0.15 mol,所以这些铜对应的铜离子恰好沉淀所需n(NaOH)应为0.3 mol,所需V(NaOH)应为60 mL,故选A。
20.100ml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硝酸的浓度是0.4mol/L,硫酸的浓度是
0.1mol/L,加入1.92g铜,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u2+的浓度是()
A. 0.3mol/L
B. 0.6mol/L
C. 0.1875mol/L
D.
0.225mol/L
【答案】D
【解析】
【详解】1.92g铜的物质的量为0.03mol,混合酸中n(H+)=0.4mol/L×
0.1L+0.1mol/L×2×0.1L=0.06mol,n(NO
3
-)=0.4mol/L×0.1L=0.04mol,由
3Cu+8H++2NO
3-=3Cu2++2NO↑+4H
2
O,可知,铜与NO
3
-过量,H+不足,n(Cu2+)=0.06mol
×3/8=0.0225mol,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25mol/0.1L= 0.225mol/L,故D正确;
故选D。
第Ⅱ卷(共50分)
三.填空题
21.氮的氧化物(NO
x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
NH
3将NO
x
还原生成N
2。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
3
与NO
x
反应进行了探究。
(1)实验室最常
..用.的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用上述方法欲收集一瓶干燥的
...氨气,装置连接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包括发生装置和尾气处理)。
(3)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和NO
2 ,将上述收集到的NH
3
充入注射器X
中,打开K
1,将X中气体推入Y,关闭K
1。
已知反应生成两种环保无污染的产物,
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Y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
2
始终保持闭合)
(4) 标况下,25.6g铜粉与一定量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NO和NO
2
混合气体
共8.96L,则NO和NO
2
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 ,表现酸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
【答案】 (1). 2NH
4Cl+Ca(OH)
2
CaCl
2
+2NH
3
↑+2H
2
O (2). adcfei (3).
8NH
3+6NO
2
7N
2
+12H
2
O (4). 红棕色气体颜色变浅,玻璃管内璧上有小水
珠 (5). 1:1 (6). 0.8mol 【解析】
【分析】
(1)实验室用NH
4Cl和Ca(OH)
2
固体反应制氨气。
(2)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制备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氨气为碱性气体,应选择盛有碱石灰干燥管干燥气体,氨气极易溶于
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可以用水吸收,注意防止倒吸的发生。
(3)打开K
1
,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则氨气与二氧化氮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无色氮气。
(4)根据转移电子相等计算生成NO和NO
2
和物质的量,根据氮原子守恒计算表现酸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详解】(1)实验室用NH
4Cl和Ca(OH)
2
固体反应制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2NH
4Cl+Ca(OH)
2
CaCl
2
+2NH
3
↑+2H
2
O,故答案为:2NH
4
Cl+Ca(OH)
2
CaCl
2
+2NH
3
↑
+2H
2
O。
(2)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制备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氨气为碱性气体,应选择盛有碱石灰干燥管干燥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可以用水吸收,注意防止倒吸的发生,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a→d→c→f →e→i,故答案为:adcfei 。
(3)打开K
1
,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则氨气与二氧
化氮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无色氮气,化学方程式为8NH
3+6NO
2
7N
2
+12H
2
O,看
到现象为: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玻璃管内璧上有小水珠;故答案为:
8NH
3+6NO
2
7N
2
+12H
2
O;红棕色气体颜色变浅,玻璃管内璧上有小水珠。
(4)25.6g铜粉的物质的量为0.4mol,标况下,8.96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4mol,设NO和NO
2
和物质的量为分别x,y,x+y=0.4mol,2×0.4mol= 3x+y,
解得x=y=0.2mol,则NO和NO
2
的体积比为1:1,根据氮原子守恒知,表现酸性
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n(HNO
3)=2n[Cu(NO
3
)]= 0.4mol×2=0.8mol,故答案为:1:1 ;
0.8mol。
【点睛】铜粉与一定量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NO和NO
2
,在此反应中硝酸
表现了酸性和强氧化性,生成了硝酸铜体现了硝酸的酸性,,生成了NO和NO
2体现了硝酸的强氧化性。
2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甲同学认为
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为了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反应装置略去)。
注:C中为氧化铜粉末。
(1)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产生氢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试剂是______,D中试剂是______;(填名称)
(4)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a
2SO₃+H
2
SO₄=Na
2
SO₄+SO₂↑+H
2
O (2). 浓H
2
SO
4
浓度逐渐变
稀,Zn与稀H
2SO
4
反应可产生H
2
(3). 浓硫酸 (4). 无水硫酸铜 (5).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6). C中黑色的CuO变成红色的Cu,D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解析】
【分析】
(1)实验室用Na
2SO₃和H
2
SO₄反应制二氧化硫气体。
(2)反应时浓硫酸浓度逐渐变稀,锌与稀硫酸反应可产生氢气。
(3)B中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除去水蒸气,D中试剂是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生成。
(4)E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中。
(5)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现象为C中黑色的CuO变成红色的Cu,D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详解】(1)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SO₃+H
2
SO₄=Na
2
SO₄+SO₂
↑+H 2O ,故答案为:Na 2SO ₃+H 2SO ₄=Na 2SO ₄+SO ₂↑+H 2O 。
(2)反应时浓硫酸浓度逐渐变稀,锌与稀硫酸反应可产生氢气,故答案为:浓H 2SO 4浓度逐渐变稀,Zn 与稀H 2SO 4反应可产生H 2。
(3)B 中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除去水蒸气,D 中试剂是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生成,故答案为:浓硫酸;无水硫酸铜。
(4)E 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 中,故答案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5)证明气体X 中含有氢气的现象为C 中黑色的CuO 变成红色的Cu ,D 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故答案为:C 中黑色的CuO 变成红色的Cu ,D 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2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填写化学符号):
(1)⑴-⑿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
(2)元素⑼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若⑻的一种核素中含有10个中子,用表示该原子:______________。
(3)在⑴-⑿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
(4)第三周期简单阴离子半径最大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HClO 4 (2). KOH (3). 第三周期第ⅦA 族 (4). 188O
(5). F (6). K (7). P3-
【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得出(1)N(2)F(3)Na(4)Mg(5)Al(6)Si(7)P(8)
O(9)Cl(10)K(11)Ca(12)Br,然后利用元素周期律知识来解题。
【详解】(1)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F无
正价,故⑴-⑿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
4
;金属性越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故碱性最强的是KOH,
故答案为:HClO
4
;KOH。
(2)元素⑼为Cl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ⅦA族,O的一种核素中含有
10个中子,其原子符号为18
8O,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ⅦA族;18
8
O。
(3)比较半径,首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内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故在⑴-⑿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原子半径最大的是K,故答案为:F ; K。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故第三周期简单阴离子半径最大的离子是P3-,故答案为:P3-。
【点睛】同一周期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24.前20号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原子半径的关系图(用化学符号作答)
(1)A:_____ B:____ C:_____ D:_____ E:_____ F:_____
(2)A、B、C三种元素组成的碱为___________,盐为__________
(3)B、C、E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 H (2). O (3). N (4). Cl (5). Na (6). Ca
(7). NH
3·H
2
O (8). NH
4
NO
3
(9). N3- > O2- > N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给信息可知A为H, B为O,C为N,D为Cl ,E为Na,F为Ca,然后根据化合物的组成及其分类和素周期律有关知识来解题。
【详解】(1)根据题给信息可知A为H, B为O,C为N,D为Cl ,E为Na,F 为Ca,故答案为:H; O; N ;Cl ;Na; Ca。
(2)A为H, B为O,C为N,A、B、C三种元素组成的碱为NH
3·H
2
O,盐为NH
4
NO
3
,
故答案为:NH
3·H
2
O;NH
4
NO
3。
(3)B为O,C为N,E为Na,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故B、C、E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3- > O2- > Na+,故答案为:N3- > O2- > Na+。
【点睛】比较半径,首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内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电子层数和质子数都相同时,核外电子数
越多,半径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