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的成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义词的成语
近义词的成语1
谈笑自若指在不平常的状况下,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

比方遇事镇静。

【近义词】谈笑自若、神色自若、神魂颠倒、精神恍惚
【反义词】张皇失措、泰然处之、谈笑自若、若有所思
【谈笑自若成语故事】
三国时,东吴的名将甘宁,因有战功,被任命为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后,孙权和刘备的联军乘胜追击,始终追到南郡。

驻守南郡的'魏将曹仁以逸待劳,击败了吴军的先头部队。

吴军大都督周瑜大怒,打算与曹仁一块雌雄。

甘宁上前劝阻,认为南郡与夷陵互为犄角,应当先袭取夷陵,然后再进攻南郡。

周瑜接受了他的建议,命他领兵攻取夷陵。

甘宁率军直逼夷陵城下,与魏军守将曹洪激战。

曹洪败走,甘宁吩咐部下快速夺取夷陵。

当时他的兵力很少,只有几百人;入城后马上招兵,但也不过千人。

当天黄昏,驻守南郡的魏将曹仁,派曹纯和牛金引兵与曹洪汇合,共聚五千余人,把夷陵城团团围住。

曹军架设云梯攻城,被甘宁守军击退。

其次天,曹军堆土构筑高楼,然后在高楼上向城中射箭。

箭如雨发,射死射伤不少吴兵。

将士们都恐惊起来,唯独甘宁跟平常一样,谈话笑容特别自然。

他命人收集曹军射来的数万枝箭,选派优秀射手,与魏军对射。

由于甘宁率军镇静坚韧的固守,曹军无法攻破城池。

近义词的成语2
比肩随踵
bǐ jiān suí zhǒng
【成语释义】
犹比肩继踵。

形容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
《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随踵而生也,世之治者不绝于中。


【感情色调】
中性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连绵不断
【产生年头】
古代成语
【近义词】
比肩继踵比肩连袂
【近义词】
断断续续
近义词的成语3
【成语】:行不及言
【拼音】:xíng bù jí yán
【简拼】:xbjy
【说明】:及言:顾虑到已经说了的。

指做事不守信用。

【出处】:《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

”唐·李白《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相国齐晏子,赠行不及言。


【示例】:诸兄与弟,当以~为耻,生逢明圣,而一无展布,何以答君父,复友生乎?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零一二十四回【近义词】:行不顾言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接龙
【顺接】:言三语四言下之意言不二价言不中听言不及义言不及私言不及行言不尽意
【顺接】:薄唇轻言背惠食言闭口不言闭口无言变色之言博闻辩言不行胜言不恤人言
【逆接】:按辔徐行霸道横行败德辱行半路修行苞苴公行倍日并行倍道兼行倍道而行
【逆接】:行不从径行不副言行不及言行不履危行不由径行不由路行不知往行不胜衣
近义词的成语4
层峦叠嶂、不安、崇山峻岭、奇形怪状、惊涛骇浪
装腔作势、摇头晃脑、文丛字顺、改朝换代、通风报信
能说会道、甜言蜜语、分门别类、追根究底、虚情假意
幸灾乐祸、通情达理、丰功伟绩、歪门邪道、生擒活捉
离乡背井、豪言壮语、汪洋大海、琼浆玉液、斩尽杀绝
深思熟虑、真凭实据、灵丹妙药、凶神恶煞、心满足足
街头巷议、翻山越岭、精雕细刻、生拉硬扯、琼楼玉宇
风言风语、一心一意、必恭必敬、呆头呆脑、多才多艺
独来独往、暴饮暴食、非亲非故、怪模怪样、诚惶诚恐
敢作敢为、古色古香、戒骄戒躁、尽善尽美、见仁见智
克勤克俭、疑神疑鬼、偏听偏信、倾国倾城、同心同德
如痴如醉、如火如荼、任劳任怨、十全十美、土生土长
同心同德、先知先觉、各种各样、载歌载舞、无忧无虑
无穷无尽、无影无踪、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不屈不挠
非驴非马、自吹自擂、一朝一夕、一针一线、五湖四海
朝三暮四、四分五裂、丢三落四、四平八稳、五彩缤纷
七拼八凑、七嘴八舌、五花八门、千娇百媚、千呼万唤
千丝万缕、千头万绪、千军万马、千真万确、千差万别
千变万化、前因后果、千山万水、东倒西歪、南征北战
近义词的成语5
一、哀兵必胜含义
原意是力气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成功。

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示例】:不,~!不要乐,要哀,何小姐能弹《易水吟》的谱子吗?◎张恨水《啼笑因缘续集》第十回
二、哀兵必胜近义词
师直为壮[ shī zhí wéi zhuàng ]
师:军队;直:理由正值;壮:壮盛,有力气。

出兵有正值理由,军队就气壮,有战斗力。

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三、哀兵必胜造句
(1)哀兵必胜!苏联红军最终赶走法西斯。

(2)所谓哀兵必胜,那也是要建立在哀兵还有一拼的实力上面。

(3)哀兵必胜,侵略者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

(4)在古代斗争中有很多哀兵必胜的战例。

(5)有句话叫做骄兵必败,哀兵必胜。

虽然我们队赢了这场竞赛,但我们不能傲慢,否则下次输的一方肯定是我们。

(6)生气的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成功,真是哀兵必胜啊!
(7)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更何况他们之间本身就不是生死之斗。

(8)因为牺牲的都是身边的亲友,感情很深,正和哀兵必胜的兵家奥义,可是碰上太平军就是屡战屡败,只能靠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硬生生的把太平军压败了。

(9)哀兵必胜这句话果真不错,不久之后,那些蒙面人都被孙家的修士杀的溃不成军,纷纷败退。

(10)所谓哀兵必胜,我信任大家和我一样心情哀思,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兄弟白白牺牲,肯定要杀光全部马贼!大家说是不是!
(11)俗话说哀兵必胜,如今白凤飞失去了两个好友,他杀人獒的心比磐石还坚。

(12)‘哀兵必胜’,且杜远追杀不成,心必焦躁,此时回而杀之,杜远必措手不及!
(13)哀兵必胜,时刻冲击着自己的头脑,假如不这样我早就怂了。

(14)气概来源于兵士,也可说是士气,有道是哀兵必胜,正是讲的这个道理。

(15)或许是哀兵必胜,银河虽然损失了徐明这员大将,但在客场照旧发挥精彩,干净利落地以12:4再下一城,领先晋级下一轮。

(16)有道是哀兵必胜,众人再舍命一点,未尝不能达到目的。

(17)我初始想拒绝,转念一想,所谓哀兵必胜,多一个人的力气也好,之后我们不知道要和什么怪物搏斗呢。

(18)李忠、周通两位头领,俗话说‘哀兵必胜’,这次我要你们整顿人马,下山迎敌,情愿否?
(19)海光院大人,哀兵必胜,不能小看npc舍命的决心啊。

(20)熟话说哀兵必胜,这话一点不假。

(21)在随后的决战中,十五万同盟军以哀兵必胜的姿态,对十倍于己的敌人发动了舍生忘死的冲击,仅一次冲锋就凿穿了对方的中军。

(22)或许是哀兵必胜,或许是赵星树的实力不济。

(23)莫非像有些牧民说的那样,狼的哭腔,是专为把人畜哭毛哭慌,搅得人毛骨悚然,让人不战自败?草原狼莫非还懂得哀兵
必胜、或是精神恐吓的战略思想?
(24)我们这支弱旅众志成城,硬是战胜了强劲的对手,真应了那句话哀兵必胜。

(25)殿下可能不了解,人面临绝境时所能呈现出来的实力和志气吧?既然横竖都是死,许多人都会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到极致的,古语云,哀兵必胜。

(26)从没有一刻,我比现在更有信念令李世民吃一个大亏,因哀兵必胜。

(27)那些百姓是怀着报复韩馥平常剥削他们的心情来攻打的,哀兵必胜,或许是这个缘由。

(28)一个体形略微大一点的黄巾军扛着大刀喊道,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屑,似乎能够碾压我们三千大军似得,哼哼,你要记住哀兵必胜。

近义词的成语6
震天动地、胡言乱语、呼风唤雨、改天换地
豪言壮语、争分夺秒、欢欣鼓舞、见多识广
眼疾手快、东张西望、瞻前顾后、千辛万苦
三年五载、左邻右舍、七拼八凑、兴国安邦
惊心动魄、争奇斗艳、生龙活虎、添油加醋、降龙伏虎
高楼大厦、狂风暴雨、满山遍野、波涛汹涌、怪模怪样
五彩缤纷、千言万语、无穷无尽、一清二楚、火烧火燎
唉声叹气、接二连胜、星罗棋布、反复无常、道听途说
如花似玉、慈眉善目、争分夺秒、地动山摇、无忧无虑
报仇雪恨、酒囊饭袋、咬文嚼字、无依无靠、山崩地裂
无精打采、流言飞语、谨言慎行、赤膊上阵、日积月累
品头论足、心灵手巧、口干舌燥、心旷神怡、难分难解
欢蹦乱跳、一帆风顺、千姿百态、不声不响、涂脂抹粉
大摇大摆、颠三倒四、捕风捉影、添砖加瓦、心平气和
不偏不倚、见多识广、察言观色、瞻前顾后
粉身碎骨、狂风暴雨、旁敲侧击、改朝换代、道听途说
眼疾手快、生龙活虎、震天动地、七拼八凑、胡言乱语
争权夺利、民脂民膏、千变万化、摩拳擦掌、风驰电掣
海阔天空、添油加醋、感恩戴德、伤天害理、抓耳挠腮
兴师动众、千辛万苦
近义词的成语7
【成语】:前度刘郎
【拼音】:qián dù liú láng
【简拼】:qdll
【说明】:度:次,回。

上次去过的'刘郎又到了。

泛指去了又来的人。

【出处】: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今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示例】:安公子是~,何小姐是司空见惯,倒也用不着非常羞怯,便举案齐眉,同吃了一顿饭。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其次十八

【近义词】:刘郎前度
【语法】:作宾语;泛指去了又来的人
前度刘郎成语接龙
【顺接】:郎前白发郎君子弟郎头絮茧郎才女姿郎才女貌郎潜白发
【顺接】:白面书郎白首为郎二八女郎傅粉何郎顾曲周郎虎贲中郎南户窥郎舍命三郎
【逆接】:百战无前车在马前踟蹰不前踟躇不前踌躇不前大敌当前毒手尊前顿足不前
【逆接】:前一阵子前三后四前亲晚后前仆后继前仆后起前仆后踣前仰后合前俯后仰
近义词的成语8
【成语】树倒猢狲散
【拼音】shù dǎo hú sūn sàn
【近义词】墙倒众人推、众叛亲离
【反义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出处】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

……咏百端威逼,德斯卒不屈。

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狲散赋》一篇。


【说明】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

比方靠山的人垮下来,随从的人无所依靠也就随之而散。

【成语典故】
宋高宗时有个侍郎叫曹咏,他擅长逢迎拍马,深得奸相秦桧的欢心,所以官运亨通,连升三级,当了朝中的大官。

曹咏当了大官后,有许多人来巴结他,曹咏特别得意。

惟一让他感到气恼的是,他的大舅子厉德新却从不向他献殷勤。

原来,厉德新头脑醒悟,他知道曹咏并非凭真才实学而是靠依顺秦桧才得以升官的`,所以料定曹咏这种人没有好下场,不愿同流合污。

对此,曹咏耿耿于怀,一心想找个茬儿整整厉德新,无奈厉德新明哲保身,曹咏也无从下手。

后来,秦桧死了,那些依附秦桧的家伙一个个倒台了,曹咏也被贬到了新州,厉德新得到消息后,特别兴奋,就写了一篇题为《树倒猢狲散》的赋寄给曹咏。

文中将秦桧比作一棵大树,把曹咏等人比作树上的猴子,揭露了曹咏这种人依靠秦桧这棵大树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丑恶行径。

文中说如今大树一倒,猢狲四散,于国于家,真是可嘉可贺,曹咏收到这篇文章后气得半天说不说句话来。

很快,这句话便在临安传开了,直到现在,人们还用"树倒猢狲散"来比方有权势的人一量倒台,依附他的人便纷纷散伙。

近义词的成语9
(一)同舟共济近义词
义词:同甘共苦( 注释:共同担当危急和困难。

指彼此关系亲密,利害一样。

)
患难之交( 注释:交:交情,挚友。

在一起经验过艰难困苦的挚友。

)
生死之交( 注释:同生共死的交谊。

)
同病相怜( 注释:怜:怜悯,怜悯。

比方因有同样的遭受或苦痛而相互怜悯。

)
同甘共苦( 注释:甘:甜。

共同享受华蜜,共同担当艰苦。

)
同舟共济( 注释:舟:船;济:渡,过洒。

坐一条船,共同渡河。

比方团结互助,同心同德,战胜困难。

也比方利害相同。

) 刎颈之交( 注释:刎颈:割颈项;交:交情,友情。

比方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挚友。

)
休戚相关( 注释:息:呼吸时进出的气。

呼吸也相互关联。

形容彼此的关系特别亲密。

)
息息相通( 注释:呼吸也相互关联。

形容彼此的关系特别亲密。

) 相依为命( 注释:相互依靠着过日子。

泛指相互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
休戚与共( 注释: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担当。

形容关系亲密,利害相同。

)
(二)同舟共济的故事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常常相互打仗。

两国的人民也都将对方视为仇人。

有一次,两国的人恰巧共同坐一艘船渡河。

船刚开的时候,他们在船上相互瞪着对方,一副要打架的样子。

但是船开到河中央的时候,突然遇到了大风雨,眼见船就要翻了,为了保住性命,他们顾不得彼此的仇恨,纷纷相互救助,并且合力稳定船身,才逃过这场天灾,而平安到达河的对岸。

战国时代,各诸候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常常发动斗争。

秦国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据了韩国的一块土地野王。

在野王邻近有另一块土地上党,他们的地方官员看到野王轻易地就被秦军攻下,怕上党也守不住,就写信给赵国,表示情愿归顺,希望得到赵国的.庇护。

赵国的君臣们对于要不要接受上党的归顺,看法不一,大家绽开激烈的争辩。

平原君赵胜说:“上党这么大块的地方,我们不用出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为甚么不要呢?”平阳君反对说:“就是因为不花力气得到好处,轻易要了,唯恐会招来大祸。

”赵王因为不想失去这块到嘴的肥肉,便支持平原君的主见,并且派他去接收上党,把它划为赵国的领地。

秦国知道后,认为赵国故意和自己作对,就吩咐白起率大军去攻打赵国。

结果赵国的四十万大军全部被秦军歼灭,国都邯郸也被围困,后来平原君带毛遂去楚国,劝服楚王联赵抗秦,最终楚国出兵,才解除了赵国的邯郸之围。

赵王和平原君因为贪图眼前可以获得上党土地的利益,而差点导致赵国灭亡。

后人便形容他们的行为是“利令智昏”。

近义词的成语10
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汉书·伍被传》。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

猴子穿衣戴帽,原委不是真人。

比方虚有其表,形同傀儡。

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1成语资料注音
沐猴而冠:mù hóu ér guàn
成语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真。

”具体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沐猴(猕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

比方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这里干脆将“沐猴”说明为“猕猴”,并没有阐述缘由。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猴”下云:“母猴乃此兽名,非谓牝者,沐猴、猕猴皆语之转、字之讹也。

”这里提到“一声之转”,段认为“沐”、“猕”、“母”声母相同,义相同,不同写法只是字的错讹。

而“愚”字下云:“许书“夒”下,“为”下,“玃”下皆曰母猴。

即沐猴,猕猴一语之转。

而“甶”部“禺”下曰母猴属。

此即用彼语。

”看“禺”字,《说文》:“禺,母猴属,头似鬼。

”《正字通》:“禺似猕猴而大,赤目长尾,山中多有之。

说文专指为母猴属,误。

”《说文》指出禺就是母猴那类的东西,而《正字通》强调禺和猕猴的区分,“似猕猴而大”,更指出《说文》将禺限定为母猴那一类,是不对的。

《山海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此“狌狌”,即“猩猩”。

郭璞注:“禺似猕猴而大,赤目长尾。

”徐灏《说文笺注》引此文,并说:“此言猩猩状如禺,而郭云禺似猕猴,则禺非猴明矣。

盖人形之兽通名日禺,猴亦似人形,故或谓之禺,以其通名也。

”徐灏给出了更明晰的说明,禺是通称,人形之兽都可以称“禺”。

再看“貜”字,《尔雅义疏》云:“貜,当作玃。

”引《尔雅》云:“玃父,善顾。

”《释文》引《说文》:大母猴也。

释云:“善攫持人,好顾盼也。

”《广雅·释兽》也说:“猱,猕猴也。

”而陆机《毛诗草木鸟
兽虫鱼疏》说:“猱,猕猴也,楚人谓之沐猴,老者为玃,长臂者为猿。

”可知,玃就是猕猴。

又知“沐猴”是楚人对猕猴的特别称呼,有材料为证:《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真。

”项羽是楚人,人说项羽是“沐猴而冠”,“沐猴”正与“楚人”相对,可以信任“沐猴”最初是楚人对“猕猴”的称呼。

综上,禺是人形之兽的通称,猕猴有多种叫法,如马猴、母猴、沐猴、猱等,“沐猴而冠”的“沐猴”就是猕猴。

王念孙《广雅疏证》:“(猕)声转而为母……又转而为沐。

”章炳麟在《新方言·释动物》中也说:“沐猴母猴,母猴弥猴,今人谓之马猴,皆一音之转。


2成语示例近义词
衣冠禽兽、装腔作势[1]、沐猴衣冠
反义词
正人君子、仁人志士[1]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人面兽心的人。

3词目示例《晋书·张载传》:“丰私家之积,此~尔,尚焉足道哉!”
语见《汉·司马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缺,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家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真。

’项王闻之,烹说者。


《汉·班固·汉书·卷四十五·伍被传第十五》:“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特别人也,以为汉廷公卿列侯皆
‘沐猴而冠’耳。


4相关人物刘邦,项羽,伍被,刘安
5相关故事项羽据关中后,韩生献计于羽曰:“关中地势险要,有山河为屏障,土地肥沃,可建都立霸业。

”羽见秦
沐猴而冠—刘邦宫悉已烧残,又心欲东归,曰:“富贵不归家乡,如穿锦绣之衣于夜间步行,有谁知之!”生窃曰:“人云楚人为猕猴戴帽,果真如此。

”项羽闻知,便将之烹死。

亦作“沐猴冠冕”。

《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不由咱生嗔怒,我骂你个‘沐猴冠冕’,牛马襟裾。

”亦作“沐猴衣冠”。

《明·无名氏·十探子·其次折》:“你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辈,马牛襟裾之材。


亦作“沐猴而冠”。

《明·沈采·千金记·第十三出》:“项王乃是‘沐猴而冠’,不足谋天下矣。


亦作“衣冠沐猴”。

《元·汪元亨·朝天子·归隐》:“厌襟裾马牛,笑‘衣冠沐猴’拂破我归山袖。


沐猴:猕猴。

“沐猴而冠”。

原指猕猴性急,不能若人戴冠著带。

后讥人徒具仪表,而无内才,品行低下。

或喻人徒具衣冠而毫无人性。

或言人急躁轻浮,不能成事,常用此语。

6成语典故1、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集解徐广曰:“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

”地肥饶,可都以霸。

”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缺,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
贵不归家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真。

”◎集解张晏曰:“沐猴,猕猴也。

”○索隐言猕猴不任久著冠带,以喻楚人性躁暴。

果真,言果如人言也。

项王闻之,烹说者。

◎集解楚汉春秋、杨子法言云说者是蔡生,汉书云是韩生。

秦末,刘邦、项羽等起兵反秦。

刘邦首先攻破秦都咸阳(今陕西西安市东渭城故城),接着项羽也赶到了。

原先各路将领曾相互约定:谁先进入咸阳,谁就在关中为王。

项羽因此很不乐意。

他带领人马,冲入城内,大肆屠杀,并且杀了秦降王子婴,放火焚烧秦宫,大火一连烧了几个月都没有熄灭。

项羽还搜括了很多金银财物,掳掠了一批年轻妇女,打算回到东方去。

当时有人劝项羽仍在咸阳建都,因为“这里关中地区,有险可守,而且土地肥沃,在此建都,可以奠定霸业。

”项羽看看秦宫都已烧毁,残缺不堪,同时又怀念家乡,一心想回东方,便说:“人富贵了,应归家乡,富贵不归家乡,好比锦衣夜行,谁看得见?”。

那人听了这句话,觉得项羽要作为一位英雄,实在不够,心里不免对他鄙视。

于是在背后对人说:“人家说楚国人(指项羽)不过是‘沐猴而冠’罢了,果真不错!”不料给项羽知道了,立即把此人抓来,投入鼎镬煮死。

结果,由于项羽的自傲自骄,再加上战略失误,最终走上山穷水尽,被刘邦战胜。

2、《汉书·伍被传》也有此语:伍被曾在淮南王刘安手下做“淮南中郎”的官,刘安谋反,伍被多次谏劝,刘安不听,以轻视的口吻对伍被说:“汉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
7相关古文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集解徐广曰:“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

”地肥饶,可都以霸。

”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缺,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家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真。

”◎集解张晏曰:“沐猴,猕猴也。

”○索隐言猕猴不任久著冠带,以喻楚人性躁暴。

果真,言果如人言也。

项王闻之,烹说者。

◎集解楚汉春秋、杨子法言云说者是蔡生,汉书云是韩生。

8相关资料成都商报1月19日报道,该市青羊区一包工头彭建军接近春节,用1900元人民币买来7900元假钞发给工人。

民工发觉后,忽然陷入无望。

诗云:盼月亮,盼星星,民工最早拿“年薪”。

一年到头流血汗,望眼欲穿盼发薪。

天各一方离骨肉,最思春节一家亲。

工钱到手开口笑,去购年货傻眼睛。

猴年未到,有人却玩起了沐猴而冠的把戏。

一是本想彰显人之富有创意,结果被人多方唾骂。

沈阳某动物园近日将猴子染成各种颜色,以招徕游客,当地有媒体盛赞其富有创意。

可如此一“染”,不但像糟蹋人格一样糟蹋了“猴格”,而且染料刺激了猴的皮肤,扰乱了猴群生理信息的传递,已引起诸多环保人士、动物爱护主义者、动物学家的剧烈反对。

那自以为能赢得游客如织的创意,只怕真的是人不像人,猴不像猴,实乃沐猴而冠了。

二是本想体现人之遵守规则,结果被人视为白痴。

成都旁边某景区最近出台了一个特地针对顽猴的“礼貌山猴行为准则”,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整治那些爱耍流氓、爱骚扰美丽女游客的猴子。

当地政府或许是受“法治精神”的启发,认为既然人要按规则办事,猴子也得有个规则。

可是,用断食和鞭抽的惩处性方式来规范猴群的行为,算不算违反自然法则、人性法则呢?就算满山猴子真的被驯化成了马戏团里的猴样,游客还会喜爱吗?顽皮之于猴,恰如险峻之于山,而“山猴规则”之于人,实乃沐猴而冠了。

中国自古就有十二生肖,但许多人每到岁末,就起先玩耍生肖动物。

百虎生威,千牛角斗,万马奔腾,的确蔚为壮丽。

可这种用强迫方式“组织”起来的壮丽,不是对生肖的敬重和爱护,而是对生肖的亵渎和摧残!
在这个物种灭亡极端加速的时代,生肖本该有了新的寓意,那就是提示人们爱惜动物,并且不仅是生肖中的动物。

龙是没有了,但我们绝不希望其他生肖也只剩下一个符号!是生命,都会有灵性。

可上述新闻中的主角,表面对猴的关注其实是无视猴的灵性,结果显得沐猴而冠。

《史记·项羽本纪》:“韩生劝项羽都关中,羽曰:‘吾闻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乃烧宫室都彭城。

韩生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真。

’”
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用“沐猴而冠”讽刺人类的装腔作势与自欺欺人。

后天就是猴年,一句轻松的祝福:猴年也别沐猴而冠,十二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