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月份牌中的女性服饰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月份牌中的女性服饰设计
作者:肖敏敏
来源:《美术界》 2011年第4期
月份牌是新女性展示其时代风采的窗口,服装设计是女性形象的重要特征。
月份牌在广为
流传的同时,也传播了现代都市的审美趣味。
女性服饰在服饰的发展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爱美的天性使妇女对美好事物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创造出绝美的服饰艺术。
同时,女性的服饰
也受到封建礼教、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民族风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因此,通过对女性服
饰文化的解读有利于我们了解历史,更好的传承中国文化。
一、研究背景
月份牌的诞生源于近代中国门户打开后外商致力于洋货倾销的广告宣传,发祥地是近现代
商业最发达的上海。
其表现形式,是从中国传统年画中的节气表、日历表牌演变而来。
“月份牌”一词最早出现于清光绪22年(1896 年),当时在繁华的上海四马路上有一家鸿福来吕宋
大票行,随彩票奉送了一种《沪景开彩图·中西月份牌》画片。
之后,“月份牌”这个名词就
被沿用了下来。
[1]上海是通商口岸,外国资本家在上海办工厂、开洋行,想尽各种办法进行商品促销。
但他们带来的各种广告画并不易被中国大众所接受,于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月
份牌”就成了他们进行产品广告宣传的最好形式。
20 世纪之初,特别是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在西方经济文化的冲击下,对外交流异常频繁,女性的服饰体制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在当时,成为商品宣传主流的月份牌恰好见证了中
国当时人们的服饰审美取向与价值观念的变迁。
月份牌广告画对服装发展史有参考价值。
清末
民初服装式样带有封建主义色彩,以宽大的袄裙、袄裤为主,后来袄身及袖子逐渐变窄改短:
上衣下摆裁成合身的半圆形,长度刚好达到臀部与腰部之间;很多时髦妇女为了使衣着更有特色,还会在衣服的袖口、裙边、裤边等刺绣花边或钉上亮片、珠子等作为装饰,很是引人注目。
[2]袄裙或衫裙,是当时的一种学生装,到了1919 年“五四运动后”,妇女地位提高,开始
流行穿旗袍,到了三十年代,全上海掀起一场“旗袍花边运动”,在旗袍上加花边、镶滚边、
或用亮晶晶的银线缀边。
[3]我们可从其不同的变化,了解服饰发展的轨迹。
世界著名时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先生毫不掩饰地称其晚装灵感得自于中国的旗袍。
二、月份牌中的女性传统服饰体现的人民思想的嬗变
女性服饰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在发生着变化,当这个时期的服饰作为中国古代服饰史上
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通过对月份牌上服饰的研究我们
可以看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人民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
中国历代的服饰都是以十字交叉的上千线条作为基础的。
中国人向来讲究“站如松,坐如钟”,所谓“松”和“钟”体现在旗袍中就是直的线条,朴素而简洁。
中国人向来崇尚自然,
以温柔敦厚为美。
几千年来,中国妇女一直受着严格的“恪守妇道”、“三从四德”的教育,
标准的美女形象就是:削肩、平胸、细腰、窄臀。
服饰一直也是以宽松为主,把中国妇女的身
体特征隐藏了起来,同时这样的造型也将人们的思想隐藏了起来。
正如美国服装设计师谢尔夫
所说:中国的服装具有“感情温顺”的精神。
清末民初,伴随着全民族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中国女性史无前例地走上了被解放的道路。
“天足”、“天乳”运动展开的如火如荼,剪发也使女性彻底摆脱了头部妆饰的重负。
种
种非议都以不能阻挡剪发、烫发的流行,这种流行宣告了盘髻时代在城市的终结。
在欧风美雨
的洗礼,商业文明的推动下,以烫发、旗袍、丝袜、高跟鞋等成为摩登女性的行头妆扮,体现
了上海女性简洁、高雅、开放、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老上海月份牌绘画,就是以卷发、旗袍美
女为主的美女月份牌绘画。
画中女子大多笑容满面,紧身贴体的旗袍尽显女性的曲线美,而这
些在传统仕女画中是绝不可能出现的。
[4]特别是在一些表现女性参加体育运动的月份牌绘画,画中女子显得健壮、有力。
这些表明,画家们通过西风洗礼,以往单一的审美眼光感受到新的
刺激已经潜移默化地深入到他们的思想中,认识到西方美人的魅力在于顺其自然,彰显女性形
体美,这与中国古代对女性以柔弱为美大异其趣。
从早期周幕桥笔下的古装美女、民初“元宝领”美女,郑曼陀开创的清纯女学生形象,到杭稚英推出的略带洋味的摩登女郎,月份牌绘画
中的美人完成了由古典到现代,由传统女子到都市丽人的角色转换,画中美女的都市化与生活
化倾向日渐清晰。
同时文人在接受西方美人观念的同时,不仅认可了另一种风格的女性形象,也接受了一种
新的审美眼光——自然为美、健康为美。
我们从月份牌上的服饰上可以看出,中国早期的服装设计,它是在学习吸收了西方先进的
服饰工艺和价值理念的同时,又开创性的保留了中国服饰的民族特色,创造了以旗袍为代表的、中西合璧的新传统服饰。
此外,还形成了以衣短裙长、袖宽领高、饰以花边为特色的新式女子
服装,奠定了后来中国女学生的基本基调。
这种开创,不是简单的创新,而是在吸收中外之长
后的改造,它既是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又是对传统文化合理的留存,这种开创带来的服饰具有
顽强的生命力,在近代中国的生活舞台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三、现代服饰的建构
服饰作为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它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人们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深
入理解和把握。
而其中,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则是起点与基点。
当在继承与发站民族传统
文化的同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照搬层面上,而是应该在深刻领悟文化精
髓的基础上融汇现代精神需求,以更加灵活多元、富有创造力的新形式来重新阐释和表现永恒
的民族审美理想。
这就需要在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一切外来文化中的有效成分。
在整合中西
服饰文化方面,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尤其值得效仿。
在世界范围内,日韩的众多设计师如三宅一生、川久保玲、松田光弘等都获得了全球范围内的高度认可,他们穿梭于传统和现代、东方和
西方、民族和外族之间,显得游刃有余,不断以现代的、时尚的方式成功地诠释着自己民族的
文化内涵。
特别是三宅一生,人们评价它说:“三宅一生深深地扎根于他文化之中,他的作品
中有武士的影子,神话的回响以及日本传说的痕迹。
”[5]同样的,许多著名的西方设计师也都善于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如约翰·加利亚诺和皮尔·卡丹等人就曾推出加入了中国文
化元素的设计作品。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日益短缺,回归自然、生态
化的设计理念成为服饰发展的新趋势,这样的导向正与中国文化内敛、自省、含蓄的审美追求
相一致。
反观当代的服装设计,我们往往迷失在当代国际时装流行的大潮中,而丢失了本民族的民
族特质,“中国无国服”的现象,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我们要像拯救京剧那样来对待我们服装
设计的民族性。
我们可以借鉴老上海月份牌上所展示的那样融合中西的成功之处,结合当代中
国国情,探索出一条振兴中华民族的服装设计之路。
2007 年初,我国两位优秀男装青年设计师计文波、杨子明把中国本土男装品牌“利郎”、“卡宾”带进了“米兰男装周”和“纽约时装周”,这是中国服装设计师自强的表现,也是中国不断强调、不断进步发展的结果。
月份牌绘画所展现的近现代中国女子服饰的变迁,折射着变迁的不同侧面,成为历史的见
证和人类前进的参照,这也是月份牌的价值所在,当服装设计师可以从老上海月份牌时装体会
到那个时代特质,可以借鉴老上海服装设计融合中西的成功之处,结合当代中国国情,探索出一条有着中国自己独有的特色,同时又能走向国际的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上海研究中心编:《上海700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2]张燕风《老月份牌广告画》上卷台湾汉声杂志出版社1994 年版,第79 页
[3]张燕风《老月份牌广告画》上卷台湾汉声杂志出版社1994 年版,第80 页
[4]邓明、高艳《高月份牌年画》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9
[5]任亚地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语言在设计中的装饰手法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肖敏敏,汕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