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灌区渠系工程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田水利灌区渠系工程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
1.1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条件
1.1.1灌溉水源
项目区属于中型水库荷木水库西干渠控灌区范围,灌溉水源为荷木水库。
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170km2,水库总库容2238万∏Λ兴利库容1084万nA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6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30万亩,历年最大实灌面积2.34万亩(1980),由于现状田间渠系损坏严重,导致近年来实灌面积锐减,现状灌溉面积仅0.8万亩。
荷木水库西干渠设计流量2.26m3∕s,总长22km,项目区属于西干渠上游段,西干渠现状已经全段硬化,可供项目区流量190m3∕s,年可供项目区水量2484万m3o
112项目区需水量分析
灌溉需水量主要根据项目区灌溉耕地面积、作物种植结构、灌溉制度、灌溉工程规模以及发展预测,并结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等,计算项目区农作物的需水量。
本项目区主要为耕地,需水量分析不再考虑工业用水及人畜饮用水。
1.1.
2.1灌溉设计标准
项目区属于中型灌区,主要种植早稻、晚稻,冬季种植蔬菜,规划采用明渠输水灌溉,原荷木水库设计灌溉保证率取
90%,因此,项目区灌溉保证率取90%。
1.1.
2.2灌溉面积及作物组成
项目区现状灌溉面积0∙8万亩,主要种植双季稻,少量冬种蔬菜,双季稻种植面积0∙8万亩,冬种蔬菜面积约0.15万亩。
项目实施后,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35万亩,合计总灌溉面积1.95万亩,其中1.95万亩种植双季水稻,0.6万亩冬季种植蔬菜。
1.1.
2.3作物耗水量和灌溉用水量
1、灌溉制度
(1)作物灌溉方式
本着节水灌溉的原则,结合项目区地形、土壤、作物需水特点等,项目区水稻灌溉采用“薄、浅、湿、晒”的灌溉制度。
(2)灌溉制度与灌溉定额
本次项目区设计以“薄、浅、湿、晒”的灌溉制度为依据,其具体技术要求见表1.1-1。
表1.1-1水稻“薄、浅、湿、晒”灌溉制度技术要求
根据水稻生长习性:早稻需水时间一般为4月中旬~7月上旬,全期为105天左右;晚稻需水时间一般为7月下旬~10月中旬,全期为105天左右。
年内早晚稻共需灌水天数约为100天,每次灌水间隔的时间一般为1~4天左右。
水稻各生育期及相应水层深控制情况见表1.1-2所示。
行。
泡田期的灌溉用水量(泡田定额)用下式确定:
M1=0.667a1+0.667(s1+e1t1-p1)
式中:M1——泡田期灌溉用水量(m3/亩);
a1 ------ 插秧时田面所需的水层深度,为20mm;
s1——泡田期的渗漏量、即开始泡田到插秧期间的总渗漏量(mm);
t1一一泡田期的日数;
e1 ------ 11时期内水田田面平均蒸发强度(mm∕d),
可用水面蒸发强度代替;
p1 ------ 11时间内的有效雨量(已扣除排水)(mm)。
水稻生育期灌水定额采用逐日水量平衡计算,公式表达如
下:
生育期灌水量M2=生育期内田间耗水量+田面水层净增水量-有效雨量
=水稻需水量+田面渗漏量+田面水层净增量■有效雨量
田间水层净增水量:指整个灌溉过程中田面水层由浅变深时的增额。
有效雨量:当降雨量>田间耗水量+水层净增水量时,有效雨量=田间耗水量+水层净增量;当降雨<田间耗水量+水层净增量时,有效降雨量二降雨量。
水稻田间需水量采用经验公式法(即“α值法”)估算,公式为:E=aEO
式中:E某一时段内的作物田间需水量,以水层深度mm计;
EO ---- 与E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以水层深度mm
计;
a——需水系数,根据试验资料分析采用。
经计算,水稻作物灌溉净定额为610.0m3/亩,设计保证率90%o 该成果与广西水利厅和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编制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行业取(用)水定额(试行)》中的降水频率为75%时水稻灌溉定额600m3/亩接近,降水频率为95%时水稻灌
溉定额650m3∕亩的成果接近。
考虑到相差较小,本次设计建议
采用规范拟定成果,各设计保证率下的灌溉净定额成果如表
1.1-3,相应设计保证率为50%、75%、90%的年灌溉制度如表1.1-4o
表1.1-3 项目区灌溉净定额成果表
单位:∏r7亩
表11-4设计枯水年水稻灌溉制度表
项目区现状渠系水利用系数平均为0.43,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36,
项目建设后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71,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o 项目区灌溉需水量,根据气候变化及作物生长需灌水深度,乘以灌水田亩数,计算得月作物净用水量,除以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得设计代表年毛需水量。
项目区现状有效灌溉面积为0.8万亩,本工程实施后,项目区的有效灌溉面积为195万亩。
项目区主要种植双季稻、冬季蔬菜,作物
种植面积情况见表
表11-5作物种植面积情况表
本项目灌溉需水量主要考虑枯水年(P=90%)的用水量,
用灌溉面积乘以所种作物灌溉定额得灌溉净需水量。
灌溉毛需水量采用下面公式计算:
W总二W净/η水
式中:W总一一灌溉毛需水量。
W净——灌溉净需水量。
1K一一灌溉水利用系数。
现状为0.36,项目实施后为0.65o现状项目区作物各保证率实际需水量见表1.1・6〜表
1.1-8o
现状项目区作物实际需水量
1.1.3项目区现状水供需平衡分析
水量平衡分析的保证率采用偏枯(P=90%)年份计算,P=90%枯水年份项目区水利工程现状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水量平衡计算结果见表1.1-9。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项目区的可供水量大于需水量,能够满足需水要求。
1.2项目区建成后水供需平衡分析
1.2.1项目区建成后灌溉需水量分析
1.2.2项目区建成后水供需平衡分析
项目建成后水供需平衡分析见表1.2-4。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项目区建成后
供水量完全能够满足需水要求。
表1.2-4 项目区建成后水量平衡计算表
122
采用设计代表年(P=90%)计算现状毛需水量与项目实施后毛需水量差值,
即为节约水量。
灌区主要种植双季水稻1.95万亩、冬季蔬菜0.6万亩。
经计算,各保证率见成果表1.2-5~表1.2-7O
项目实施后灌溉水利用系数得到了提高,按灌溉面积
1.95万亩计算,设计代表年(P=90%)节水量为1745万m3o
通过节水改造措施,枯水年P=90%,节水量为1745万∏Λ根据灌溉用水定额和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节约水量可新增灌溉面积0.35万亩,恢复灌溉1.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
完成节水改造项目后,项目区有效灌溉面积能够达到1.95万亩。
1.3灌溉水质分析
项目区灌溉水源主要来自荷木水库,水库流域均为山区,居住人口稀少,无工业生产,水源无污染,根据现场调查并对水库水质进行分析,结合多年灌溉情况证实,项目区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的灌溉水质标准,完全满足灌溉用水要求。
1.4结论
由于灌区渠道老化,渗漏、崩塌严重,部分支渠损坏已不通水,导致灌区内农田用水紧张,部分农田无水可灌,区内有效灌溉面积逐年锐减。
通过对本项目区实施重点县建设工程后,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率,在实施后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条件下,枯水年(P=90%)节约灌溉用水量1745万a?,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35万亩,工程效益是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