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工作总结】学习郑德荣同志事迹原创心得体会1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郑德荣同志事迹原创心得体会10篇郑德荣同志的先进事迹是我们都在学习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学习郑德荣同志事迹原创心得体会10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党的教育事业。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作为一名“红色理论家”,郑德荣同志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一生坚持在马言马、忠诚信奉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一生视学术为生命、矢志不渝传播科学真理,一生传承红色基因、把德育为先贯穿培养学生全过程,一生紧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探索马克思主义真谛。
年届九十时,他将研究方向拓展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用行动践行“信仰一旦树立了就要一直坚持下去!我一定站在真理这一边”的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郑德荣同志毕生“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以“一颗赤子之心”始终高举旗帜跟党
走,坚持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学术选择。
郑德荣同志的“四个一生”是对理想信念力量的生动诠释,体现了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为我们树起了一面旗帜。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示范是最好的说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大力弘扬郑荣德同志的精神,就是要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去,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坚持爱党护党为党,始终保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状态,为决胜全面小康汇聚磅礴力量。
【篇二】
郑德荣同志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
他坚持“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扎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在学术上不断进取,探索创新,为党的理论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学生。
一、学习他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
每名共产党员都要像郑德荣同志那样,具有坚定的马克
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用信仰的光芒,照耀前进道路上坎坷;把对信念的追求,落实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具体工作中,通过不懈的勤奋努力,绽放出信念的力量。
每名煤矿监察员、每名党员只有学习郑德荣同志,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煤矿安全监察事业才能步入辉煌,“十九大”确定的宏伟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二、学习他探索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进步的力量。
郑德荣同志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
每名煤矿监察员、每名党员只有学习郑德荣同志创新精神,不断探索煤矿安全监察新方式、创新新方法,提高煤矿安全执法效能,增强履职能力,我们的工作才会有“质”的飞跃,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三、学习他不忘初心、对事业无限忠诚的情怀
不忘初心、对事业无限忠诚的情怀体现了甘当人梯、淡泊名利、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体现了老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本职工作的无比热爱和高水平境界的不懈追求。
假如每名煤矿监察员、每名党员都能对工作满腔热忱和不懈追求更高水平,我们的煤矿安全监察事业还有什么险阻可以挡住、实现“十九大”确定的宏伟目标遇到什么艰难不能战胜?
郑德荣同志是新时代的先进,更是共产党员的楷模,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
我们煤监人要认真学习郑德荣同志的崇高精神,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以善作善成、勇创一流的作风,改革创新,奋斗姿态,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三】
“乐于终身治学科研、悦以毕生授业解惑”,这是郑德荣同志一生的真实写照。
他为师为学六七十载,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他始终坚持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用毕生的执着坚守和奉献精神,将坚定信仰融入事业,将教书育人融入生活,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的人师楷模。
我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党务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定当以郑德荣老前辈为楷模,接过老前辈手中的接力棒,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用老前辈的思想和精神激励自己,学习他无怨无悔的坚守、孜孜不倦的传道,以大爱情怀,传学生理想信念之“道”,以大爱情怀,授学生科研能力之“业”;
学习他一辈子苦心专研,任劳任怨,郑德荣教授在80至90岁的十年间,依然奋力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勇拼搏在学术的征程上。
他坚持孜孜不倦地翻阅文献,浏览大量学术期刊,十年来,他著述的节奏不仅没有放缓,反而新见迭出、新作频现;学习他一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一生致力于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诸多领域的教学和研究,真正做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纵使在住院期间,郑德荣教授仍在病榻上反复修改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入选论文,临终前两天还在听取学生汇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真正体现了一位老党员、老教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党史学科的无比热爱、对高水平境界的执着追求。
【篇四】
郑德荣教授是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他是中国著名的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三月,郑德荣教授还受邀为国家八部委联合召开的理论研讨会撰写文章。
5月3日因病逝世。
郑老的头衔还有很多,郑老的事迹还有很多,但简而言之,他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位伟大的共产党员,他的一生平凡
而伟大。
作为一名学者,他是刻苦的。
1926年出生的郑德荣专于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
他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史稿》是国内该领域最早的专著,《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一书被教育部推荐为改革开放后全国首部文科通用教材。
在67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
作为一名老师,他是负责的。
作为全国高校最早三个中共党史博士点之一的奠基人,郑德荣教授从教67年来,还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研、所得传授给每位学生。
他招收博士生开学的第一课,不是讲授专业知识,而是规定学生的政治标准,要始终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
郑德荣教授先后培养了49名博士,多人成为中共党史学科、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领域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是信念坚定的。
郑德荣教授用毕生经历践行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为信仰高举旗帜,把个人融入时代,把研究融入生命,正如他生前所说:“我想研究中共党史这个学科的特殊性,就规定要求你必须在政治上有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道德上必须有高尚的情操,否则的话你不配为中共党史的一个教师。
”
一个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在历史长河里,所有人都是点
点星光,有的人渺小,有的人璀璨,正教授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给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他走了,但他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他的精神依旧会在时代里传扬。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学习宣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用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示范是最好的说服,学习宣传郑德荣先进事迹,是凝聚力量,激发干劲迫切需要,郑德荣一生坚定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彰显一名共产党人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和对党的无限忠诚。
要把郑德荣同志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先进典型。
郑德荣是我们每个党员的学习榜样,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要自觉吧个人理想融入到党活动的生动实践中,坚定信念,开拓进取,矢志奋斗,奋力开创新时代发展新局面。
【篇五】
郑德荣,中共党员,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2018年5月3日,郑德荣先生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
郑德荣先生就像战士一样坚守阵地,凭着在历史风雨
中、在时代激荡中,对党、对党史研究的那份拳拳之心,他获得了一个响亮的称呼——“红色理论家”。
这份坚守并不容易,需要勇气,需要理论,更需要一个党史理论工作者的良知。
学习郑德荣先生,要学习他“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信念。
郑德荣先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被誉为“红色理论家”。
作为基层干部,要以郑德荣先生为榜样,既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又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务求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入脑入心,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用一生来实践对党的忠诚誓言。
学习郑德荣先生,要学习他“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学术精神。
作为中共党史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始终把个人融入时代、把研究融入生命,视学问为事业,视学术为生命,90多岁高龄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把学术创新作为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多项研究成果填补学术空白,以高深的学术造诣、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卓越的学术成就,
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一面旗帜。
党员干部像郑德荣先生那样,以“理想、勤奋、毅力、进取”为座右铭,以争创一流、勇攀高峰的奋斗姿态,真情谋事、激情干事、勇于成事,真正让追求成为一种价值、一种境界,让创新成为一种意识、一种责任。
学习郑德荣先生,要学习他“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浓厚情怀。
郑德荣先生从教六十七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当人梯、淡泊名利,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所研、所得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矢志不渝,贡献了毕生精力。
他把坚定信念融入学术,教书育人融入生活,研究创新融入生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以顽强的毅力攀登科学高峰。
住院期间,他仍在病榻上反复修改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入选论文,临终前两天还在听取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真正体现了老党员、老教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党史学科的无比热爱,对高水平境界的不懈追求。
郑德荣先生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的50余部学术著作和教材,260余篇学术论文一直都在,他在讲台上讲课时的高大身躯在学生们的心中永远屹立不倒,他的这份坚守和执着,会一直感动和鞭策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
【篇六】
“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通过努力奋斗,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
”――郑德荣用他的实践解释了更多生命意义的可能性。
郑德荣同志他是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是广大共产党员学习的楷模。
他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也是贡献者。
他坚持“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扎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在学术上不断进取,探索创新,为党的理论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学生。
郑德荣同志他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积极探索者,是马克思主义忠实信仰者。
一个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是不会终止的。
他有异常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不论年龄大小,他都始终如一的坚持和信奉马克思主义,一生视学术为生命,矢志不渝的传播科学真理,与时俱进的探索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坚持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学术选择。
年届九旬,他又积极投身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当中,连续发表了关于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论特征等内容的10余篇高水平论文。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信仰
一旦树立了就要一直坚持下去,一定要站在真理这一边的承诺。
郑德荣同志他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典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红色理论家”。
他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与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密切相关,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紧密相连,与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一致。
他以身垂范,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远大理想,把传承红色基因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学术研究的全过程。
【篇七】
郑德荣教授,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红色理论家”,他一生不忘初心跟党走,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献给了党的事业,2018年5月3日,老人家走了,但他留给我们的理论和精神财富将鼓舞我们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在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中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跟党走。
郑德荣同志以“科研成果启人心智、服务人民、资政育人”为人生价值,以“理想、勤奋、毅力、进取,严谨求实、探索创新”为治学理念,执着于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诸多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不管现实有多么的复杂,理想
有多么的遥远,他都坚定理想信念,从未放弃追求。
在80年代,面对一些人对毛泽东思想的怀疑甚至否定,他以卓越的政治胆识、巨大的理论勇气牵头成立了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的科学体系,回应质疑,正确引导社会思潮,始终不忘初心,身体力行,亲力亲为,为党的事业挥洒青春,不求回报。
面对当前仍然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我们唯有坚定信念,敢于担当,不忘初心,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严谨求实重学术。
他注重发挥专业特长,运用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就,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服务、为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服务。
他对待学术研究始终严谨求实、扎扎实实、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一丝不苟、探索创新,先后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出版的多部著作有的甚至填补了学术空白,多部著作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高校文科通用教材,发表的多篇学术论文,匡正了传统学术观点。
率先垂范显大爱。
身为人师,他始终率先垂范,坚守在教学一线,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学所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个学生,为国家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
他把“德育为先”始终贯穿于自己的教学始终,根据学生的个人差异,坚持做到因人施教,手把手的教,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关
注学生学业的同时,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也特别关心,像父亲一样无微不至的关心自己的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彰显了自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大爱,是我们一生需要学习的宝贵财富。
【篇八】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我们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推进自我革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作为组工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就要积极践行“坚定信念,保持定力,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甘于清苦、乐于奉献”的组工精神,不断提高组工干部自身素质,为党和人员而战斗。
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就是要坚定信念,保持定力。
把政治坚定作为第一要求,时刻做到心中有党,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坚定政治信仰、把好政治方向,确保思想和行动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和高尚情操,以对组织、对干部高度负责的精神,正确把握政策,严格执行政策,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就是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争做“学习型党员干部”,要“真学、善思、会用”。
真学,就是要强化学习意识,学理论、学政策、学业务,认真钻研
思考,深化对组织工作规律性认识,为履职尽责打牢基础。
要加强实践锻炼,练就熟练的操作能力,提高破解问题的实践能力,成为组织工作的“工匠”“专家”;善思,就是要善于思考,注重总结,不能一知半解、浅尝辄止,不能学而不深、学而不精;会用,就是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把所学理论用于指导工作,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
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就是要勤奋敬业,乐于奉献。
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只有吃得了千辛万苦,经受了种种磨炼,才能有所成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爱戴。
组织部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组织工作量多面广,责任重大,因此,作为组工干部,要始终做到在岗尽责、在职尽心,始终做到能吃大苦、能耐大劳,始终做到敢于担当、主动奉献,始终做到让群众满意、让组织放心。
【篇九】
海,不是风平浪静的池塘,不是流水叮咚的河溪,海就是海,有着跳动不息的脉搏,有一腔奔腾不息的热血。
它的波涛永不休止、层层叠叠、前推后涌,永远击打着礁石,扬起浪花万千。
郑德荣教授就像海,一生抱有澎湃的奋斗热情,波涛般不知疲倦的为党工作,真正做到了“永久奋斗”。
有些人工作起来“唯利是图”,不关心自己能奉献什么、创造什么,反而总是算计能得到什么,这样交易般工作态度
就像普通的湖泊溪流,“无风不起浪”,最终也掀不起什么大波涛,对社会做不出什么大贡献。
而郑德荣教授为党工作不图名利,只问职责使命,将“奋斗”二字作为自己一生的关键词,将其践行始终,源于其信仰坚定,不忘初心。
共产主义精神之于郑德荣,就像月球之于大海,强大的吸引力掀动着潮汐,信仰的召唤让他不能停止研究的脚步,不能逃避自己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的职责,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开拓新领域,提出新见解,最终出版了40部专著,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培养了49名博士生,为党史研究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党员干部要积极响应总书记发出的动员令,“要把奋斗精神落实到本职岗位上,落实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上。
”在这个“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时代,学习郑德荣教授的“永久奋斗”精神并将其贯彻在工作生活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要坚定信仰,获得持久源动力。
信仰坚定的人,就像看到了灯塔的船,永远不会迷失方向,也像鼓满了风的帆,永远不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党员干部要像郑教授那样坚定信仰,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孜孜以求、奋斗终身。
其次,要积极进取,追寻更高
更远的目标。
墨守成规、不懂创新不仅会让工作一成不变、平淡无味,时间久了更难以交出满足时代和人民新需求、新需要的答卷。
只有保持一贯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满足于过去做出的成绩,紧跟时代脚步,务实担当、进取创新,才能突破一个又一个更高更远的目标。
最后,要勇于担当,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
“这是责任,不能拒绝”,对每一名党员干部来说,“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就是党赋予我们的责任。
即使岗位平凡也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敢作敢为,真正做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篇十】
郑德荣同志是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执行者,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研究、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他在学术上精益求精,在教学上鞠躬尽瘁,为我们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高端人才。
郑德荣同志的精神事迹值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
学习郑德荣精神,就是要学习他无私的奉献精神。
他辛勤耕耘、孜孜不倦,退休之后仍然没有停止科研和教学,用自己退休的33年书写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与奉献。
在退休的岁月里,他又培养了50多名博士,出版专著40本,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郑老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他用实际行动完美的回答了“我们应该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