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3 水的浮力(1)同步练习 (新版)浙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浮力
1 .关于浮力的几种说法,正确说法是()
A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B .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般是不同的
C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方向,不一定和重力的方向相反
D .以上都不对
2 .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

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 .F1
B .F2
C .F3
D .F4
3 .如图所示,是一位先生巧用物理知识将帽子送给楼上女士的情景。

此过程中应用的关键知识是()
A .气球受到重力
B .帽子质量大于气球质量
C .帽子密度大于气球密度
D .空气对物体有浮力作用
4 .李明和王聪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分别把一木块和一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木块上浮、铁块下沉。

对上述现象他们展开讨论。

你认为他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B .铁块受到的浮力比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C .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铁块的重力
D .密度大的物体下沉,密度小的物体上浮
5 .将重为 20N 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金属块体积的 1 / 4 浸入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8N ,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与杯底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变为()
A .18N
B .16N
C .14N
D .10N
6 .将一根木桩由水面向下,直至打入河底固定。

在木桩进入河水中时,浮力将;当木桩全部在水中,下端未接触到河底时,浮力将 ; 当木桩下部打入河底时,浮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没有” )
7 .小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探究。

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由上图的实验过程可知,金属块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是_ N 。

(2)通过分析图中_两项,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8 .小华在游泳池游泳,当他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若水底布满小石头,则下述体验与分析合理的是()
A .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人越来越轻
B .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C .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人越来越重
D .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小
9 .有一不吸水的木球,其质量为 10g ,体积为 20cm3,先把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

当木球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为 10g ;把它取出擦干,再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溢水杯中,当木球静止时,溢出煤油的质量是(煤油的密度是 0 . 8g / cm3 ) ()
A .5g
B .8g
C .10g
D .16g
10.小明用相同的砝码做“力的测量”实验,弹簧伸长量和砝码个数的关系如图甲。

若将悬挂的砝码浸在如图乙的水中,再重复上述实验,所得关系图可能是下列哪个图( )
1l.将一半径为尺的实心金属球,用细线拉着,匀速缓慢地放入水深为 2 尺的盛水容器中,直至容器底部,水未溢出。

下图能反映金属球从水面刚接触处开始至容器底部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F 与金属球浸入水中深度 h 的关系的是( )
12 .如图,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 15N ,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N ,则此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N ,物块的密度是 kg /m3(水的密度是1×103kg /m3)。

13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用水、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和圆柱体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他们分别记录了不同情况下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知表所示),表中 H 表示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

(1)当 H= 0.5cm 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是 N ;
(2)圆柱体完全没入水中前,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 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 H 的关系: F = .
14 . (常州) 2012 年 3 月 25 日,卡梅隆乘坐“深海挑战者”号深潜器潜入马里亚纳海沟 11000m 深处。

下潜过程中,卡梅隆发现深潜器发生越来越明显的收缩,则深潜器受到的海水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设海水密度不变)()
A .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小
B .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大
C .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小
D .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大
水的浮力(1)
1 . B
2 . C
3 . D
4 . C
5 . D
6 .变大不变没有
7 . ( l ) 2 . 4 (2) B 和 C
8 . B
9 , C
10 . B
11 . C
12 . 10 1.5×103
13 . ( l ) 2 . 5 (2) 10~50H
14 .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