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整车设计计算书-空调系统参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 整车设计计算书
1. 空调系统
模式 HVAC
风量(m3/h ) 换热量(W )
全冷吹面 >450 >5800 全暖吹脚
>350
>7000
XX/XXX 整车资料:
长×宽×高:XX :4270mm ×1765×1705mm ;XXX :4630mm ×1840×1660mm
前窗:S=1.294m 2;后窗:S=0.564 m 2;侧窗:S=1.266 m 2;顶盖:S=1.74 m 2

底板:S=4.04 m 2;前围:S=0.915 m 2;侧围:S= 6.435m 2
;乘坐人数:5人。

设计计算条件:
车室外温度:40℃。

车室内温度:XX :23℃;XXX :22℃。

车室外相对湿度为:50%。

发动机舱温度:80℃。

车速:40km/h 。

方向:向正南方向行使。

空调的负荷按照获得时间的角度来分为:稳态负荷和动态负荷。

稳态负荷由新风传热、车身传热、人体热湿负荷等构成;动态的热负荷与车内附件的材料热物理性质有关,它包括日照辐射(其中包括车内设施蓄热)。

因没有相关的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很难准确的计算,故此计算书中引用了大量经验参数值,计算结果会存在一定偏差,需实际空调系统台架及整车降温试验结果分析。

1.1.1空调系统冷负荷
1.1.1.1玻璃的温差传热和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Q g
在存在太阳辐射的外界条件下,一部分热量被玻璃吸收,一部分通过玻璃透射形成日射得热量,还有一部分被玻璃反射。

被玻璃吸收的热量与外界温度而综合产生传热,构成玻璃温差传热,通过玻璃透射的热量,被车内设施吸收形成蓄热和放热量。

在此次计算中,认为日射得热全部变成空调系统的瞬态冷负荷。

故Q g =A △TK g +MAC(μq b )
其中:A -玻璃的表面积
△T -t b -t i (t b 为玻璃综合表面温度,t i 为车室内空气温度)
K g -综合传热系数,取值为6.4W/m 2
.K μ
-非单层玻璃的校正系数 C -玻璃的遮阳系数 M -玻璃的面积系数
q b -通过单层玻璃的太阳辐射强度
s s G G b I I q ττ+=
G I 、 s I -太阳直射强度、太阳散射强度
s G ττ、-太阳直射透射率、太阳散射透射率
XX :Q g =A △TK g +MAC(μq b )
=(1.294+0.564+1.266)×(40-23)×6.4+{0.8×(1.294+0.564)+1.266/2}×1.0×(1000×0.84+100×0.08) =2137(W )
XXX :Q g =A △TK g +MAC(μq b )
=(1.294+0.564+1.266)×(40-22)×6.4+{0.8×(1.294+0.564)+1.266/2}×1.0×(1000×0.84+100×0.08) =2157(W ) 1.1.1.2
新风及门窗漏风冷负荷V Q
)(00i V h h n l Q -=ρ
n -乘员人数,n=5;
0l -新风量/人.小时,取值11m 3/h.人(最小不小于10 m 3/h.人);
ρ-空气密度,取1.14kg/m 3;
0h -车室外空气的焓值,kJ/kg ; i h -车室内空气的焓值,kJ/kg ;
假设此工况下,车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为50%,车室外相对湿度为50%,由湿空气h-d
图可以查得h i =47.8kJ/kg ,h 0=101 kJ/kg,
故)(00i V h h n l Q -=ρ
=11×5/3600×1.17×(101-47.8)×1000=951(W)
1.1.1.3
车身传热形成的冷负荷Q b Q b =K b A(t m -t i )
其中:K b -车身各个部分得综合传热系数,参考其它资料,取K b =4.8W/m 2
.K
t m -车身表面的当量温度 t i -车室内的空气温度 A -车身表面积
)()
(0G S m I I k t t +++
=αε
其中 0t -室外温度
G I ,S I -太阳的直射强度和散射强度
ε-表面吸收系数,它与车身的颜色有关,ε]1,0[∈,取ε=0.9 α-室外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
α=1.163(12×)45.0+υ,υ为车室外的风速,取车的速度40 km/h=11.11m/s
故α=51.2 W/m 2
.K
(1)、车顶传热量Q 车顶
表面综合温度)()
(0G S m I I k t t +++
=αε
=40+
)1001000()
8.42.51(9
.0+⨯+
=57.7(℃)
XX :Q 车顶=KA(t m -t i )
=4.8×1.74×(57.7-23)=290(W) XXX :Q 车顶=KA(t m -t i )
=4.8×1.74×(57.7-22)=298(W)
(2)、侧围传热量Q 侧
散射强度为水平表面的一半;直射强度取水平表面直射强度的一半
t m 侧=)()
(0侧侧G S I I k t +++
αε
=5.0)1001000()
8.42.51(9
.040⨯+⨯++
=48.8℃
XX :Q 侧=KA △t
=4.8×6.435×(48.8-23)=797(W )
XXX :Q 侧=KA △t
=4.8×6.435×(48.8-22)=828(W ) (3)、车地板传热量Q 地板
取地表面温度为60℃,计算出地表面的热辐射,取I 地板=200W
故)()
(0地板地板I k t t m ++
=αε
=200)
8.42.51(9
.040⨯++
=43.2℃
XX :Q 地板=KA △t =4.8×4.04×(43.2-23)=392(W ) XXX :Q 地板=KA △t =4.8×4.04×(43.2-22)=411(W ) 考虑到排气管道对地板负荷的影响,取其影响值为50W,故最终取 XX :Q 地板=442W XXX :Q 地板=462W (4)发动机舱的传热量Q M
参考其它的资料,取发动机舱的前围板表面温度为60℃,故 XX :Q M =KA △t =4.8×0.915×(60-23)=163(W )
XXX:Q M=KA△t=4.8×0.915×(60-22)=167(W)
综上所述,整个车身的传热量为
XX:Q b=Q车顶+Q侧+Q地板+Q M=290+797+442+163=1692(W)
XXX:Q b=Q车顶+Q侧+Q地板+Q M=298+828+462+167=1755(W)
1.1.1.4人体散发热量引起的冷负荷Q h
环境模拟试验条件中明确乘坐人员为1人,实际乘坐人员为5人
其中1人为司机,其余4人为乘客,参考相关资料,综合不同肤色人种,取司机的热负荷Q d =170W,成年男子乘员为Q p=108W,考虑到乘坐的人群,取群集系数ρ=0.89
故Q h=Q d+nρQ p=170+4×0.89×108=554.5(W)
综上所述,空调系统的冷负荷为
XX:Q= Q g+Q V+ Q b+ Q h=2137+951+1692+554.5=5334.5(W)
XXX:Q= Q g+Q V+ Q b+ Q h=2157+951+1755+554.5=5417.5(W)
根椐计算结果,该汽车空调冷负荷为XX:5334.5W、XXX:5417.5W在实际选用汽车空调时,还应有5%~15%的余量, 考虑到XX、XXX为M1类车,取此值为5%,则该汽车空调应配XX:5334.5×1.05=5601W、XXX:5417.5×1.05=5688W的汽车空调设备。

注:本计算过程中,车身的传热系数、玻璃的传热系数、发动机舱的空气温度以及排气温度对车地板的影响没有试验测量值,鼓风机在整车状态下的风量也无法给出准确的值,所以只能给出参照数值和经验值,可能给计算带来一定的计算偏差。

在确定XX、XXX空调系统制冷量时,应结合参考车的空调系统制冷量,与厂家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后再定义具体的制冷量。

1.2HVAC总成冷负荷
通过整车空调冷负荷计算得出,XX、XXX整车所需制冷量为:5601W、5688W。

通过对竞品车整车风量的测试,全冷吹面最大风量如下:
综上XX、XXX整车全冷吹面风量要求>400m3/h、制冷量>5688W
2.1空调系统热负荷计算过程
XX/XXX整车资料:
长×宽×高:XX:4270mm×1765×1705mm;XXX:4630mm×1840×1660mm
前窗:S=1.294m2;后窗:S=0.564 m2;侧窗:S=1.266 m2;顶盖:S=1.74 m2;
底板:S=4.04 m2;前围:S=0.915 m2;侧围:S= 6.435m2;乘坐人数:5人。

设计计算条件:
车室外温度:-20℃。

车室内温度:XX:21℃;XXX:28℃。

车室外相对湿度为:50%。

车速:夜间40km/h。

因没有相关的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很难准确的计算,故此计算书中引用了大量经验参数值,计算结果会存在一定偏差,需实际空调系统台架及整车采暖试验结果分析。

1.1.1空调系统热负荷
1.1.1.1玻璃的温差传热形成的热负荷Q g
在存在太阳辐射的外界条件下,一部分热量被玻璃吸收,一部分通过玻璃透射形成日射得热量,还有一部分被玻璃反射。

被玻璃吸收的热量与外界温度而综合产生传热,构成玻璃温差传热,通过玻璃透射的热量,被车内设施吸收形成蓄热和放热量。

在此次计算中,认为日射得热全部变成空调系统的瞬态冷负荷。

故Q g =A △TK g
其中:A -玻璃的表面积
△T -t o -t i (t o 为HVAC 外循环空气进风温度,t i 为车室内空气温度)
K g -综合传热系数,取值为6.4W/m 2
.K XX :Q g =A △TK g
=(1.294+0.564+1.266)×(21+20)×6.4 =820(W )
XX :Q g =A △TK g +MAC(μq b )
=(1.294+0.564+1.266)×(28+20)×6.4 =960(W ) 1.2.1.2
外循环形成的热负荷V Q
)(o i p V t t C V Q -=ρ
V -HVAC 外循环进风量,根据竞品取320m3/h ;
ρ-空气密度,取1.14kg/m 3;
p C -车室外空气定压比热,取1.005kJ/(kgK );
i t -车室内空气的温度,℃; 0t -车室内空气的温度,℃。

XX: )(o i p V t t C V Q -=ρ
=320/3600×1.17×1.005×(21+20)×1000=4285(W) XX:)(0i V h h V Q -=ρ
=320/3600×1.17×1.005×(28+20)×1000=5017(W)
1.2.1.3
车身传热形成的热负荷Q b Q b =K b A(t i -t o )
其中:K b -车身各个部分得综合传热系数,参考其它资料,取K b =4.8W/m 2
.K
t i -车室内的空气温度 A -车身表面积
0t -室外温度
(1)、车顶传热量Q 车顶
XX :Q 车顶=KA(t i -t o )
=4.8×1.74×(21+20)=342(W)
XXX:Q车顶=KA(t i-t o)
=4.8×1.74×(28+20)=401(W)
(2)、侧围传热量Q侧
XX:Q侧=KA△t
=4.8×6.435×(21+20)=1266(W)
XXX:Q侧=KA△t
=4.8×6.435×(28+20)=1483(W)
(3)、车地板传热量Q地板
XX:Q地板=KA△t=4.8×4.04×(21+20)=795(W)
XXX:Q地板=KA△t=4.8×4.04×(28+20)=931(W)
综上所述,整个车身的传热量为
XX:Q b=Q车顶+Q侧+Q地板=342+1266+795=2403(W)
XXX:Q b=Q车顶+Q侧+Q地板=401+1483+931=2815(W)
综上所述,空调系统的热负荷为
XX:Q= Q g+Q V+ Q b =820+4285+2403=7508(W)
XXX:Q= Q g+Q V+ Q b =960+5017+2815=8792(W)
根椐计算结果,该汽车空调热负荷为XX:7508W、XXX:8792W。

注:本计算过程中,车身的传热系数、玻璃的传热系数、发动机舱的空气温度以及排气温度对车地板的影响没有试验测量值,鼓风机在整车状态下的风量也无法给出准确的值,所以只能给出参照数值和经验值,可能给计算带来一定的计算偏差。

在确定XX、XXX空调系统制冷量时,应结合参考竞品车的空调系统制热量,与厂家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后再定义具体的制热量。

1.3HVAC总成热负荷
通过整车空调热负荷计算得出,XX、XXX整车所需制热量为:7508W、8792W。

通过对竞品车整车风量的测试,全暖吹脚最大风量如下:
综上XX、XXX整车全冷吹面风量要求>320m3/h、制热量>8792W 整车理论目标如下:
性能项目40km/h(40min)车
内平均温度(℃)
整车HVAC
风量(m3/h)换热量(W)风量(m3/h)换热量(W)
降温XX 23 >400 >5601
>450 >5800 XXX 22 >400 >5688
采暖XX 21 >320 >7508
>350 >7000 XXX 28 >320 >8792
注:1、HVAC在实车中风量降低约10%;
2、HVAC单体制冷试验的进风温度为30℃、采暖试验的温度为-15℃。

与上述计算冷试验的进风温度为22℃、采暖试验的温度为-20℃。

对换热量估算。

编制:校对:审核:批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