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9偶戏(一) |苏少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9偶戏(一)|苏少版1.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戏曲艺术;
2.了解偶戏在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的地位和发展;
3.学习偶戏人物的基本绘画技法;
4.能够自主完成一幅偶戏人物的插画。
2. 教学重点
1.偶戏人物的特点和造型;
2.偶戏人物的基本绘画技法。
3. 教学难点
1.如何把握偶戏人物的特点和风格;
2.如何运用正确的绘画技法刻画偶戏人物。
4. 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观摩法;
3.练习法。
5. 教学准备
1.讲台、凳子、屏风;
2.插画板、素描纸、铅笔、橡皮、透明糊纸;
3.偶戏人物绘画素材。
6.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知识
1.通过现场演出或DVD播放来了解偶戏的起源、类型和演出形式;
2.分析观看过的偶戏节目,了解偶戏人物的特点和造型。
第二步:示范讲解
1.以“角儿”、“生”、“旦”三种角色为例,讲解偶戏人物的造型特点,并注意对比区分;
2.讲解描绘偶戏人物的基本绘画技法,包括构图、线条、色彩等;
3.运用示范和讲解,加深对偶戏人物的特点和造型的了解。
第三步:自主练习
1.在素描纸上构思和绘制偶戏人物,可结合示范板上的素材;
2.老师辅导学生在细节和构图等方面的提升;
3.利用透明糊纸对作品进行润色。
7. 教学后记
此次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偶戏人物的特点和基础绘画技法,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创意;同时,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其审美和文化素养。
“偶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瑰宝,在美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学生们能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深入挖掘和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和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