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 全等图形》教学设计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 全等图形》教学设计2
一. 教材分析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 全等图形》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基本概念和
性质之后的一个章节,主要介绍全等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全等图形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判断两个图形形状和大小是否完全相同的基本方法。

本节内容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
定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但全等图形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对于图形的内在联系和变换规律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
1.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掌握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能够运用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
1.全等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全等图形的判定方法的掌握。

3.全等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全等图形的
性质和判定方法。

2.利用几何画板和实物模型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全等图
形的概念和性质。

3.运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探究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
法。

2.准备几何画板和实物模型,用于直观演示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准备小组讨论的题目和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两个图形是否完全相同,引出全等图形的
概念。

2.呈现(10分钟)
利用几何画板和实物模型,呈现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
掌握。

3.操练(10分钟)
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判断和证明,巩
固所学知识。

4.巩固(5分钟)
通过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全等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6.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全等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
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
板书全等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教学过程总结:
本节课通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通过几何画
板和实物模型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全等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练习题和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判断和证明,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全等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探究欲望。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观察、推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在本次《13.2 全等图形》的教学设计中,我力图通过问题驱动和实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并掌握其性质和判定方法。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这是因为全等图形的抽象性较强,学生难以直观地理解其内涵。

针对这一问题,我增加了实物模型的使用,通过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全等图形的直观印象。

同时,我也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加深对全等图形概念的理解。

其次,学生在运用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判断和证明时,表现出一定的混乱。

这是因为他们对于性质和判定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熟练地运用到具体问题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进行了大量的练习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全等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缺乏认识。

这使得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课堂的最后环节,引入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全等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全等图形的存在,培养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

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问题:学生在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时,存在困难。

解决办法:增加实物模型的使用,通过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全等图形的直观印象。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加深对全等图形概念的理解。

2.问题:学生在运用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判断和证明时,表
现出一定的混乱。

解决办法: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练习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问题:部分学生对于全等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缺乏认识。

解决办法:在课堂的最后环节,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全等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全等图形的存在,培养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

1.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2.我将增加课堂上的练习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运
用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我将继续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全等图形在实际生活
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4.我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
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全等图形的知识。

5.我将在课堂上加强小组合作和讨论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我在本次教学设计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反思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几何素养。

在作业设计中,我力图体现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1.巩固基本概念和性质:
(1)判断下列图形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

图1: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4cm和3cm。

图2:两个等腰三角形,底边分别为6cm和8cm,高分别为5cm和6cm。

(2)完成课本P97练习11题。

2.运用判定方法进行证明:
(1)已知:在三角形ABC中,AB=AC,BC=5cm,AD是BC的垂直平分
线,交BC于点D,BD=3cm。

求证:三角形ABD全等于三角形ACD。

(2)已知:在矩形ABCD中,AB=6cm,BC=8cm,对角线AC和BD相交
于点O,AE是B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

求证:三角形AOE全等于三角形COD。

3.实际应用:
(1)小明用硬纸板制作了一个正方形骰子,每个面的边长为1cm。

他发
现骰子的一个面的对角线长度为√5cm,请问骰子的另外三个面的对角线长度分别是多少?
(2)小红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铁片制作了一个折扇,她发现折扇的展
开图是一个正方形,长方形铁片的长和宽分别是8cm和12cm。

请问折扇的展开图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在作业设计中,我充分考虑了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应用,既巩固了学生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又锻炼了他们的证明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1.巩固基本概念和性质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判断和说明理由,加深对全
等图形概念的理解。

同时,通过课本练习题的完成,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运用判定方法进行证明的题目,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全等图形的
判定方法,提高他们的推理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
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作业设计中,我也注意到了难度的梯度,从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巩固,到判定方法的运用,再到实际应用的解决,让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总的来说,这次作业设计体现了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同时,我也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