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
遗产发展报告
传统技艺作为一种生产力,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自古以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

它随着人类文明的兴衰而起伏变化,见证着人类历史的风云变迁,影响着古代社会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否,传递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的基因和智慧的结晶,也蕴涵着对美的追求和艺术生命力的扩张。

实际上,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数量最多和存在最广泛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伴随着工业革命和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存环境日益受到威胁。

在中国,自鸦片战争后,西方人不但带来了坚船利炮,还带来了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方式。

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作为我国传统技艺类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外面世界的对接过程中,当然也未能幸免于难。

尽管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都在为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而不懈努力,做了普查、申报、建立名录、存档、指定传承人、立法、宣传、扶持、研究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然而还是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各项工作不够深入、完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传承人才匮乏等问题,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本报告主要对2006~2015年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未来相应的发展思路。

一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及其传承人概况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数量较多,分布广泛,涉及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制作工艺。

如土家族织锦技艺、苗族蜡染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蒙古包制作技艺、藏族碉楼营造技艺、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等等。

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充分体现了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但又具有各民族、各区域数量分布不均衡,项目和传承人日益减少,男女传承人比例失调等特点。

(一)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名录数量及其分布情况
传统技艺类非遗数量最多,在我国公布的四批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中,传统技艺类名录有241项,所占比例为17.57%;其中国家级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共61项,占国家级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性名录总数比例的25.31%。

四批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名录总数为477项,其中国家级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占其比例为12.79%。

第一、二、三批464项国家级非遗扩展名录中,少数民族非遗扩展项目为141项,其中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
22项,所占比例为15.60%。

具体来说,我国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技艺类非遗共有89项,其中少数民族类占28项,占比为31.46%;第二批有97项,其中少数民族类占24项,占比为24.74%;第三批有26项,其中少数民族类占6项,占比为23.08%;第四批有29项,其中少数民族类占3项,占比为10.34%,具体数据见表1和图1。

从项目数量和民族数量对比来看,尽管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但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在整个国家级传统技艺类非遗中所占的比例并不算高,而且从第三批非遗名录开始,数量大幅减少。

与少数民族其他种类非遗占本类非遗的比例对比来看,其数量甚至是偏低的。

如四批名录中少数民族传统舞蹈类、民俗类、传统医药类、民间文学类、传统音乐类、传统美术类非遗所占各自类别的比例都超过了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前三者甚至所占比例达到一半以上(分别为68.70%、60.38%、56.52%),而传统技艺类占比才1/4。

从民族分布数量来看,四批名录中藏族有11项、维吾尔族8项、苗族5项、黎族5项、蒙古族4项、傣族2项、土家族2项、侗族2项,壮族、白族、阿昌族、保安族、赫哲族、鄂伦春族、彝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撒拉族、朝鲜族各1项,多个民族共同拥有的综合项目有11项。

可以看出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主要分布在藏族、维吾尔族、苗族、黎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分布并不均匀,很多少数民族甚至没有项目入选。

前三批的扩展项目中情况同样如此。

表1 四批国家级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性名录数量及其分布
续表
图1 四批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在国家级中的数量对比(含扩展项)
从分布区域来看,四批项目中,新疆有11项,贵州有10项,内蒙古有8项,云南有7项,西藏有6项,青海有6项,四川有6项,海南有5项,湖南有4项,黑龙江有3项,吉林有2项,广西有2项,北京、河北、湖北、重庆各有1项,其中某些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为两地或多地共同申报,故在多个省份都有分布。

如第一批项目中的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在贵州省雷山县和云南省大关县都有分布,第二批项目中的藏族金属锻造技艺在西藏、四川、青海3个省份都有分布。

可以看出项目主要分布在新疆、贵州、内蒙古、云南、西藏、青海、四川等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区域,东南沿海省份较少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色彩。

扩展项目的情况同样如此(见图2)。

图2 各省份国家级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数量
(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数量及其分布情况
2007年6月5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226人。

其后又分别在2008年、2009年、2012年公布了第二、第三、第四批名单,第二批名单中没有评选传统技艺类传承人。

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1986人,其中少数民族代表性传承人506人;传统技艺类代表性传承人326人,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代表性传承人85人。

国家级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占所有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总数的16.80%,占所有国家级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总数的26.07%。

从数量来看,国家级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十类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所占的比重远超过了1/10,还是比较可观的。

而在国家级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传承人中比重仅约占1/4,与汉族的比例为1∶3。

从传承人男女性别对比来看,85位国家级少数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男性共有66人,女性共有19人,分别占比为
77.65%和22.35%,女性传承人数量不及男性的1/3,女性传承人所占比例较低(见表2和图3)。

表2 国家级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数量
图3 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与国家级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的总体数量
从民族分布来看,各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差别非常大。

这些传承人共分布在23个少数民族中,以藏族、维吾尔族、苗族最多,其中藏族16人、维吾尔族13人、苗族8人、回族6人、黎族5人、蒙古族4人、傣族4人、满族4人、土家族3人、侗族3人,涉及的其他少数民族的人数都在2人及以下。

藏族、维吾尔族、苗族的国家传统技
艺类非遗代表传承人最多(见图4)。

图4 不同少数民族目前所拥有国家级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
从分布区域来看,分布比较广泛,共涉及17个省份和一个中央直属单位(国家图书馆),其中新疆16人、西藏11人、云南9人、贵州8人、湖南6人、海南5人、北京5人、内蒙古4人、黑龙江4人、青海4人、甘肃3人、四川3人、江苏2人、吉林等省份和国家图书馆都只有1人。

西南省份分布最多,东南沿海省份基本无分布(见图5)。

图5 国家级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区域分布数量
(三)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情况
2005年国务院下发相关文件,确定了我国非遗的普查、申报、评选和四级名录制度,正式
拉开了我国全国范围内非遗保护工作的序幕。

2005年6月,我国开始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的申报与评审工作,2006年5月20日正式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此后,全国各地对非遗的普查、申报、评选和认定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扎实推进。

一是普查、申报力度不断加强,各级名录体系确立。

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由于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且本真性、完整性较好,在申报和评选时有着突出的优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工作不断深入和完善,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的普查、申报力度不断加强,国家、省、市(州)、县(区)四级名录体系较完整地确立起来。

以贵州省雷山县为例,目前该县国家级传统技艺类项目有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织锦技艺等4项,在目前我国已公布的四批正式和三批扩展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都榜上有名。

二是传承人地位有所提高,传习场所渐有建立。

非遗传承的核心在人,主要体现在代表性传承人上。

和非遗项目相对应的是非遗传承人,继各项非遗名录公布后,对应的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也先后确定。

同时,还确定了对传承人的保护和扶持、资金补贴、授予荣誉、命名表彰等政策,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开始受到重视,部分艺人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如艺人吴国祥在2012年被黔东南州政府授予“州级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13年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他“高级工艺师”证书。

贵州省水城县人民政府2015年规定,县级及以上代表性传承人每年可享受5000元的扶持资金。

另外,部分地区还帮助传承人建立了传习场所或个人工作室,并公开授徒传艺,扩大了传习规模。

三是宣传保护力度逐步加大,知名度逐渐提高。

各地在确定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各级名录和相应传承人的同时,还通过各种场所、媒体平台加大对非遗的宣传、推介工作,并出台了财政支持、立法规范等保护措施。

如2006年6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同年2月,湖北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制定《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2012年3月,贵州省公布《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国家层面的总体性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已于2011年6月起实施,其中明确支持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非遗保护、保存工作。

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知名度也在逐渐提高,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因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走向世界。

另外像苗族蜡染、苗寨吊脚楼营造、苗族芦笙制作、苗族银饰锻制等技艺也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听范围。

四是非遗产品陆续开发利用,产学研旅相互关联促进。

随着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开发中保护、以生产促保护等措施也得到了广泛实践。

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体现离不开物质载体,物质载体是其外化的结晶。

人们文化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为具有特色的民族手工艺品的销路打开了一定市场,刺激了传统手工艺的生产和发展,并带动了对传统技艺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如贵州省榕江县借助当地民族服饰、苗族蜡染畅销海外市场的机遇,依托当地丰富的人力和传统工艺资源,大力引导当地少数民族妇女发展民族刺绣作坊,使很多人家实现了不错的收入;某些民族院校设立了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的特殊专业,建立了相关研究中心和团队,并设立了传承基地和民族民间文化产业园,开展了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在内的民族民间文化产品孵化项目。

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与文化旅游业、民族文化产业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始紧密联系起来。

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如今依然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艺和传承人仍在不断减少
受现代化、工业进程和科技发展的冲击,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品逐渐被大规模机器批量制造产品所取代,而传统的手工艺品生产流程慢,生产力成本高,产品设计时尚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受众需求,出现市场萎缩,生产量下降的情况。

如由于现代机器纺织业和服装业的发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等传统技艺已经面临失传;由于现代建筑业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的居住房屋正被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所代替,纳西族、独龙族传统的木楞房和蒙古族的蒙古包就是如此;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的交通工具也在一步步消亡,蒙古族的勒勒车基本已被汽车等取代。

市场的萎缩势必影响艺人的收入和生计。

另外,传统技艺学习不易,手工艺艺人地位长期未得到应有的认可,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挣钱,以致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的很多项目出现招徒难的现象,传承后继乏人。

如今许多传承项目的传承人都年老体弱或已离世,甚至弟子们也年事已高,或有的虽招到弟子但不久弟子就改行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靠口传心授,许多传统技艺属于独门绝技,传承人一旦离开人世,就可能出现人亡艺绝的情况。

如果没有新的传承人,这些技艺的传承就无从谈起,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困扰的问题。

(二)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普遍存在
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和其他类别非遗一样,相关个人、团体或文化职能部门存在着重申报轻保护、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

相关单位由于利益或其他因素的驱动,在国家进行非遗项
目普查时,往往费时费力地积极进行组织申报,然而一旦申报成功,除一些国家级的项目或较出名的项目,其他很多项目则被忽视,没有政策扶持,没有长远发展规划,没有资金补贴,传承人也得不到学习培训的机会。

非遗项目的申报成了为了申报而申报,违背了国家对非遗项目进行传承保护的初衷。

这种现象在很多地区都存在。

(三)基层非遗名录评选把关不够严格
由于某些基层单位把关不够严格,在对包括传统技艺类在内的非遗进行普查、评选时有时降低评选标准,不能完全按照国家对非遗的政策要求。

而非遗既要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还要求是数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实际认定工作中,要求申报的项目传承时间超过百年,传承三代以上,还要有清楚、明确的传承谱系。

但在非遗传承的年限和传承代数上,县区级项目有时达不到要求,也被评选入名录,不符合“遗产”的标准,成为凑数的“鸡肋”。

同时,这也占用了真正需要传承保护的非遗项目的人力和经费等资源。

(四)盲目开发改造导致非遗项目失去本真
对少数民族非遗进行适度的开发某种程度上可以使一些无人问津的非遗项目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甚至再度流行,也能够筹集到一些传承保护的经费。

然而,如果盲目开发,胡乱开发就会破坏其原真性。

特别是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刺激了旅游工艺品的市场,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许多地方,尤其是旅游景区,大打手工艺术品这张牌。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一方面整体性开发不足,开发方式粗放,开发利用层次低;另一方面对某些手工技艺和手工艺品又盲目开发改造,把原有的手工技艺改为大规模机器批量生产,出现生产方式工业化、手工技艺科技化的现象,导致某些非遗项目失去本真,使得艺术品位雷同化。

颠覆了其原有的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文化内涵。

如某些商家用机器模具模仿生产苗族银饰,这不但使类似苗族银饰的产品泛滥于市场,让人们难辨真假,也拉低了苗族银饰的品位和市场价格,对真正的苗族银饰手工艺人和其工艺品的生存空间造成了不小的威胁和冲击。

(五)区域性非遗法规制度不够健全
日、韩、法等国家早在20世纪中后期就针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制定了有关的政策和法规,21世纪前后,联合国和我国也出台了针对非遗保护的文件和法规,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

2006年以来,我国先后推出了一些非遗保护措施,公布了四批各级非遗名录和非遗传承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至今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并未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非遗保护条例法规,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制度不够健全。

许多政策
措施还不够深入细化和完善,国家的有些法规和政策在执行中不够及时和到位,如对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和补贴问题,对县区级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建设和非遗管理研究人才的培养等。

(六)非遗管理、培训专业人才匮乏
虽然在我国很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并不陌生,但其在我国还算一个新概念,真正深入了解非遗,懂非遗的人却是很少,即使是文化职能部门人员中很了解非遗的也不多。

专业学习、研究非遗的人才基本都是一些专家学者,文化职能部门缺乏专业的非遗管理以及普及、培训非遗知识的专门人才,在非遗人才队伍建设、非遗研究和管理水平上有待提高。

因此,我国在对非遗的普查、评选、保护、后期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对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极其不利。

三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理论和模式虽然不少,但不一定是“万能药”,也不一定全部切合实际。

虽然少数民族地区做了不少有益工作,但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探索如何进一步保护、传承与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真正适合其发展规律的对策和建议,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报告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规范基层非遗名录的准入机制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文化职能部门在对传统技艺类非遗进行普查、评选时要严格把关,严格按照非遗法规要求执行。

对于目前不符合要求的申报项目,可先备案保留资料,暂不收为非遗名录,以免鱼目混珠。

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濒危、衰退的项目要优先录入和抢救、保护,对目前发展良好、暂无失传可能的项目可循序录入,对价值不高、现实社会意义不大、甚至具有负面影响的项目可次要录入或暂缓录入。

针对各少数民族、各地区非遗数量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要有意识地加大这些民族或地区的普查力度和范围,真正做到既无人为放宽标准又无所遗漏。

(二)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力度
首先,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艺人和政府部门要相互协作,解决收徒问题。

非遗传承人的人是非遗项目传承的核心,传承人的缺失和断层直接影响到非遗的传承。

所以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艺人要从大局出发,一则是要心甘情愿的把身负的“绝活”传授出去,不要当成秘不外传的独门绝活,或者说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这样的狭隘观念不利于技艺的传承。

二则是要设法造势、想方设法招收徒弟。

相关部门也要大力支持,给予授徒学艺者以资
助和奖励,条件允许的可以提供传习场所,给予自愿学习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人生活补贴,并可与学校合作,开设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课程,培养青少年人才和专业型人才。

文化职能部门还可采用培训班等形式开展对传承人的理论培训,如非遗理论、文化内涵、保护开发手段、政策法规等方面,更新其理念和思路。

三则是要加大女传承人的比例,多招女弟子,女性细心又心灵手巧,对某些手工艺的传承更加有利。

其次,要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传承人的关怀和保护,加大扶持力度。

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高手工艺艺人的收入,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高艺人们的社会声誉和地位,继续对有贡献的传承人和传承团体进行扶持、表彰、奖励,并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确保补贴及时、完整到位。

(三)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体系
数字化是非遗保护的一种新方式,也是一种现代化且有效的方式。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就是“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

就是说利用数字化技术,我们除了可以对非遗进行录音、录像等传统媒体手段外,还可以进行包括以上方式在内的现代数字化、科技化技术手段对非遗进行保护,通过网络、数字电视、手持设备等新媒体进行资源共享,从而实现跨时间和空间的信息资源利用和宣传教育。

数字化保护技术在各公共文化类展馆等都可进行推广、普及。

同样,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进行保护。

如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数据库”,记录、保存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影音资料和文本,录制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学习视频或图文教程,利用触摸媒体、感应媒体等进行数字化模拟互动体验。

另外,我们还可利用“互联网+非遗传承发展”模式和“大数据”模式,助力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保护和发展。

(四)建立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而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

保护非遗的表现形式就必须维护非遗的生存空间和生态环境,二者不仅是非遗表现形式的集中展示的场所,更是非遗经久传承的依托。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变化很大,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很大的威胁和挑战,这种情况对非遗来说尤为严重。

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能够促进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工作的良性发展。

在某些非遗集中的区域内,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村),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对这些区域内的非遗及与其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