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文化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人的勤劳、善良、团结等品质属于( B )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行为文化
2.我国各族人民在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差异体现了文化的( C )
A.阶级性
B.时代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3.中华文化产生的经济基础是( A )
A.农耕经济
B.海洋经济
C.游牧经济
D.商品经济
4.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是谁创立于什么时期( B )
A.商纣王商代
B.周公西周
C.孔子东周
D.秦始皇秦代
5.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是建立在( B )之上。
A.姻亲关系
B.血缘关系
C.朋友关系
D.君臣关系
6.诸子百家的兴起,其目的主要在于( C )
A.彰显个人才华
B.争取统治地位
C.救时之弊
D.获得一官半职
7.玄学追求的是( A )
A.放任旷达的生活旨趣
B.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C.长生成仙的人生理想
D.普渡众生的人生志趣
8.理学家以天理遏制人欲,个人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约束,强调
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从而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 D ),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A.开放包容
B.天人合一
C.和合精神
D.气节与德操
9.“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体现了( B )思想。
A.天人合一
B.以人为本
C.贵和尚中
D.刚健有为
10.在致力于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应确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这体现了( A )思想。
A.天人合一
B.以人为本
C.贵和尚中
D.刚健有为
11.我们做事情求大同存小异,兼容并包,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讲求胸襟与格局,这些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深受( C )思想影响。
A.天人合一
B.以人为本
C.贵和尚中
D.刚健有为
12.我们自小就立志高远,自觉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不甘人后,面临困境能从容勇敢面对,这样的人生态度体现了( D )思想。
A.天人合一
B.以人为本
C.贵和尚中
D.刚健有为
13.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句话体现了( D )思想。
A.天人合一
B.以人为本
C.贵和尚中
D.刚健有为
14.孟子认为“大丈夫”应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这体现了( D )思想。
A.天人合一
B.以人为本
C.贵和尚中
D.刚健有为
15.北宋王安石说:“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
”(王安石《荀卿》)这句话说明,( A )是仁爱的开始。
A.自爱
B.爱亲人
C.泛爱众
D.爱万物
16.《论语·学而》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表明“爱他人”要从( B)开始。
A.关爱朋友
B.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C.疼爱子女
D.奉献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历史上宗法制、专制制的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有( ABCD )
A.法律意识淡薄
B.成为礼仪之邦
C.国家利益至上
D.主张群体和谐
2.中国历代统治者实施君主专制体现在(ABCD)
A.以武力为先导
B.经济基础稳固
C.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D.对人身控制严格
3. 西周创建的统治制度有(ABCD)
A.嫡长子继承制
B.封邦建国制
C.宗庙祭祀制
D.礼制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从猿到人的转变中产生出来的工具,不仅是物质文化的开端,而且直接标志着文化的起源。
B.中华文化中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忧患意识乃至天人合一的致思趋向,皆肇始于西周。
C.周代的礼制是周代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
D.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特色,随着商周之际的社会大变动,以人为本的文化便逐渐确立。
5.秦汉统治者致力于思想文化统一的策略有(BCD),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A.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烧制
B.秦始皇实施“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的政策
C.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文化政策
D.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
6.明清时期高扬人的主体性,对正宗统治思想的程朱理学提出挑战的有(ABCD)
A.李贽的“童心说”
B.公安派袁宏道等人的“独抒性灵”口号
C.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程朱理学展开论战
D.《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小说对封建制度弊端的揭露
7.以下关于不同朝代的文化特征说法正确的有(ABCD)
A.秦汉的开拓进取、宏阔包容
B.隋唐的明朗、高亢、奔放、热烈
C.两宋的精致与内敛
D.明清的沉暮与开新
8.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ABCD)
A.天人合一
B.以人为本
C.贵和尚中
D.刚健有为
9.以下属于“正义”的行为有(ABDE)
A.舍生取义
B.重义轻利
C.自私自利
D.为人民服务
E.遵守伦理道德
10.以下体现了和合文化内涵的是(ABCDE)
A.追求人与自然万物的合一
B.追求“大一统”的社会发展
C.追求生命圆满状态
D.和谐的社会生存观、价值观
E.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章哲学思想
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人性论史上,提出性善论的是( B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2.在义利观上,提出舍利取义、先义后利观点的是( A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3.提出“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认为知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是( C )
A.孔子
B.朱熹
C.王夫之
D.王阳明
4.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命题,并发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宏愿的是( D )
A.《周易》
B. 朱熹
C.吕不韦
D.张载
5.在中国人性论史上,持性恶论的是( C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6.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B )
A.程颢、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7.以下属于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是( C )
A.朱熹将伦理道德提升为“天理”,认为“天理”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
B.王阳明提出“心即是理”,认为“心外无物”。
C.王夫之提出“理依于气”“气外无理”。
8.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学说的是( D )
A.朱熹
B.王夫之
C.陆九渊
D.王阳明
9.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核心是( A )
A.仁
B.义
C.礼
D.智
10.( C )将“孔孟之道”与封建统治相结合并提出“三纲五常”,以至伦理关系和道德价值被凝固化、教条化、绝对化。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11.提出了“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唯物主义形神论的是( B )A.管子 B.范缜 C.王充 D.墨子
12.“将相和”“三顾茅庐”体现出的传统美德是( C )
A.仁爱
B.勇毅
C.谦和
D.力行
多项选择题
1.我国古代哲学具有以下特征( ABCD )
A.重视直觉思维
B.强调言行一致
C.具有伦理色彩
D.重视人际和谐2.以下属于先秦儒家思想的是( ABC )
A.仁
B.义
C.礼
D.无为
3.以下属于先秦道家思想的是( ABD )
A.“道”为万物本原
B.自然无为
C.中庸之道
D.轻物重生
4.以下属于老子提出的“道”的含义是( ABCD )
A.“道”是万物的本原
B.“道”是无和有的统一体
C.“道”是运动变化的
D.“道”具有无为、柔弱等主要性质
5.魏晋玄学研究的“三玄”是指( ACD )
A.《周易》
B.《论语》
C.《庄子》
D.《道德经》
6.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体系主要由三个方面内容构成,即( BCD )
A.天道
B.人伦
C.人道
D.人性
7.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论题有( ABCDEF )
A.宇宙观
B.形神论
C.天人观
D.知行论
E.人性论
F.义利观
8.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哲学宇宙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无边无际的
B.永远运动的
C.结构上有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D.生成论上有“道”体论、气本论、心本论、理本论等
第三章古典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诗人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D )。
A.王勃
B.杨炯
C.卢照邻
D.贺知章
2.被苏轼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C )。
A.孟浩然
B.李白
C.王维
D.白居易
3.李白被誉为(A )。
A.诗仙
B.诗圣
C.诗佛
D.诗魔
4.(B )的诗歌号称“诗史”。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5.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派是(A )。
A.元白诗派
B.韩孟诗派
C.边塞诗派
D.初唐四杰
6.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主张的是(C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7.(C )文学以戏曲著称,开辟了我国戏曲文学的黄金时代。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8.下列作家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D )。
A.关汉卿——《拜月亭》
B.白朴——《梧桐雨》
C.马致远——《汉宫秋》
D.郑光祖——《西厢记》
9.下列不属于关汉卿作品的是(A )。
A.《琵琶记》
B.《窦娥冤》
C.《救风尘》
D.《拜月亭》
10.(C )唱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追求美好爱情生活的理想。
A.《梧桐雨》
B.《汉宫秋》
C.《西厢记》
D.《琵琶记》
11.下列作者与作品对应错误的是(B )。
A.蒲松龄——《聊斋志异》
B.施耐庵——《儒林外史》
C.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D.冯梦龙——“三言”
12.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C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聊斋志异》
13.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是(D )。
A.《隋唐英雄传》
B.《水浒传》
C.《历代通俗演义》
D.《三国演义》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唐代边塞诗人的有(CD )。
A.韩愈
B.贾岛
C.高适
D.岑参
2.下列属于婉约词派的作家有(BD )。
A.范仲淹
B.柳永
C.辛弃疾
D.李清照
3.下列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剧”的是(ABCD )。
A.《西厢记》
B.《牡丹亭》
C.《长生殿》
D.《桃花扇》
4.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描写了东汉末到西晋初大约百年的历史故事,集中描绘了魏、蜀、吴三国之间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矛盾斗争。
B.特别善于描写战争。
C.在语言上继承了史传文学的传统,并加以通俗化,具有简洁明快、生动活泼的特色。
D.在结构上宏伟壮阔,严密精巧,形成了一个基本完美统一的艺术整体。
5.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
A.它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神魔小说。
B.借对神仙及鬼怪世界的描写曲折地反映了人间的社会现实,寄寓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和批判。
C.最大的艺术成是现实主义手法的成功运用。
D.以神魔故事为题材,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创造出了一个充满神奇瑰丽色彩的神话天地。
第四章传统艺术
一、单项选择题
1.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字统称为( A )
A.大篆
B.小篆
C.甲骨文
D.草书
2.秦始皇令丞相李斯在秦国大篆的基础上结合六国文字统一为官体标准文字——秦篆,后人把秦篆称为( B )
A.大篆
B.小篆
C.甲骨文
D.草书
3.汉代流行的书体是( C )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草书
4.( C )是隶书快写的结果,字与字之间多不相连。
A.楷书
B.今草
C.章草
D.行书
5.( B )产生于章草的快写之中,打破了章草字字独立的形式,使上下字之间气势相连。
A.楷书
B.今草
C.章草
D.行书
6.( D )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A.楷书
B.今草
C.章草
D.行书
7.“颠张醉素”说的是张旭与怀素的( B )书书写风格。
A.楷书
B.草书
C.章草
D.行书
8.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B )
A.颜真卿的《祭侄稿》
B.王羲之的《兰亭序》
C. 李邕的《李秀碑》
D.欧阳询的《张翰帖》
9.宋代被合称为“苏、黄、米、蔡四大家”,是因为他们的( D )成就。
A.楷书
B.草书
C.章草
D.行书
10.被称为“文房四宝”的,除了“笔”“纸”“墨”外,另有( C )
A.书
B.棋
C.砚
D.琴
11.在书法发展史上,不同朝代总体上呈现出不同的审美追求,晋人、唐人、宋人、明清。
正确的排序是( A )
A.尚韵尚法尚意尚态
B.尚韵尚意尚法尚态
C.尚法尚韵尚意尚态
D.尚法尚韵尚态尚意
12.《洛神赋图卷》创作者是( A )
A.顾恺之
B.陆探微
C.张僧繇
D.曹丕
13.有“画圣”之称的是唐人( B )
A.阎立本
B.吴道子
C.顾恺之
D.陆探微
14.《清明上河图》作者是宋人( D )
A.阎立本
B.吴道子
C.顾恺之
D.张择端
15.用水墨画山水,笔意清润、笔迹劲爽,乃水墨山水画派始祖的是( A )
A.王维
B.吴道子
C.顾恺之
D.张择端
16. 五代时期,“黄筌富贵、徐熙野逸”两种绘画风格是指( D )
A.人物画
B.仕女画
C.山水画
D.花鸟画
17.到了宋代,花鸟画逐渐倾斜于画松、竹、梅、兰、菊。
尤其是以文同、苏轼等人创造出的极富文人意味的画种——( A ),开了绘画的新风。
A.墨竹
B.君子兰
C.冬菊
D.雪梅
18.清代自号“八大山人”的画家是( C )
A.王冕
B.徐渭
C.朱耷
D.吴昌硕
19.中国古代建筑中发展最为成熟、成就最高、规模最大的一类建筑是( A )
A.宫殿建筑
B.陵墓建筑
C.宗教建筑
D.古典园林
20.在古代陵墓建筑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 B )
A.秦始皇骊山墓
B.明十三陵
C.霍去病墓
D.清陵
21.在建造上,以天然景物为基础,即使是改造和模拟自然,也必须遵循“有若自然”的原则,这说的是( D )
A.宫殿建筑
B.陵墓建筑
C.宗教建筑
D.古典园林
22.以下是皇家园林的是( A )
A.北京的颐和园
B.苏州的拙政园
C.苏州的留园
D.上海的豫园
23.( B )是造型艺术种类中最早出现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建筑艺术以外的另一种表现实体空间的艺术。
A.建筑
B.雕塑
C.绘画
D.舞蹈
24.中国雕塑追求“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这里说的是雕塑的( C )
A.实用性
B.绘画性
C.意象性
D.简约性
25.合称为“琴棋书画”中的“琴”是指( C )
A.钢琴
B.竖琴
C.古琴
D.风琴
26.取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而创作的音乐即( D )
A.胡茄十八拍
B.春江花月夜
C.阳春白雪
D.阳关三叠
27.相传为春秋时期伯牙所作的古琴曲是( A )
A.高山流水
B.春江花月夜
C.阳春白雪
D.阳关三叠
28.与音乐紧密相连的艺术形式是( B )
A.书法
B.舞蹈
C.建筑
D.绘画
29.敦煌壁画上的“飞天舞”出现在( D )
A.宋代
B.汉代
C.唐代
D.魏晋南北朝
30.我国古代设置专门乐舞机构——乐府的事发生在( B )
A.宋代
B.汉代
C.唐代
D.魏晋南北朝
二、多项选择题
1.“颜筋柳骨”说的是( A )和(D )的书写风格。
A.颜真卿
B.颜元
C.柳宗元
D.柳公权
2.画史上被誉为“六朝三杰”的是( ABC )
A.顾恺之
B.陆探微
C.张僧繇
D.曹丕
3.在题材上,中国画主要分( ACD )
A.人物画
B.宗教画
C.山水画
D.花鸟画
4.与西洋画比较,中国画的艺术特征主要有( ABC )
A.墨线为主的造型艺术
B.“离形得似”的半具象艺术
C.物我合一的表意艺术
D.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
5.我国古代建筑类型主要有 ( ABCD )
A.宫殿建筑
B.陵墓建筑
C.宗教建筑
D.古典园林
6.我国佛教和道教的建筑主要是( ABCD )
A.佛寺
B.佛塔
C.石窟
D.道观
7.我国古典园林的民族特色在于( ACD )
A.重视自然美
B.以占地面积大为优
C.追求曲折多变
D.强调意境的营造
8.我国古代建筑呈现以下特征( ABCD )
A.功能与审美的和谐
B.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C.整体对称且布局合理
D.注重装饰
9.魏晋南北朝时期,代表性的佛教石窟主要有( ABCD )
A.敦煌石窟
B.云冈石窟
C.龙门石窟
D.麦积山石窟
10.我国古代乐器可分为四大类,即( ABCD)
A.拨弦乐器
B.拉弦乐器
C.吹奏乐器
D.打击乐器
11.我们古代音乐总体上可分为( ABCD )
A.宫廷音乐
B.宗教音乐
C.文人音乐
D.民间音乐
12.以下属于民间音乐的有( ACD )
A.信天游
B.阳关三叠
C.孟姜女
D.走西口
13.我国舞蹈的艺术特点有( ABCD )
A.以情带舞
B.形神兼备
C.舞乐相偕
D.富于意境
14.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有( ABCDE )
A.道德教化之美
B.中和含蓄之美
C.写意传神之美
D.气韵生动之美
E.虚实相生之美
第五章古代科技
一、单项选择题
1.( B )是人类历法的开端,是我国独特的纪时方法。
A.夏历
B.干支历
C. 授时历
D. 大衍历
2.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集历法之大成,于1280年参与编定( D ),这是我国古代历法中最优秀的历法典范。
A.大衍历
B.大明历
C.太初历
D.授时历
3.浑天仪和地动仪的发明创造者是( A )
A.张衡
B.祖冲之
C.一行
D.郭守敬
4.南北朝时的祖冲之制定了( B ),从而将我国历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A.大衍历
B.大明历
C.太初历
D.授时历
5.唐代僧人一行主持编制的( A )以众多的创新充实了传统历法体系的内容。
A.大衍历
B.大明历
C.太初历
D.授时历
6.元代郭守敬创制的天文仪器( C ),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体测量仪器。
A.浑天仪
B.地动仪
C.简仪
D.行星仪
7.战国时期齐国天文学家甘德著有《天文星占》,魏国人石申著有《天文》,后人将这两部著作合为一部,称作( C ),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世许多天文学家在测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运动时,都要用到其中的数据。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甘石星经》
D.《天工开物》
8.战国时期魏国人( D )发现日食、月食是天体相互掩盖的现象,这在当时也是难能可贵的。
A.甘德
B.沈括
C.张衡
D.石申
9.( A )是一部由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所撰写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甘石星经》
D.《天工开物》
10.东汉时期,( D )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和革新,大大提高了纸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和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
A.张衡
B.毕昇
C.祖冲之
D.蔡伦
11.火药在军事上的大量使用是在( C )
A.东汉
B.唐代
C.北宋
D.南宋
12.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虽然它产生于宋代,但其前身司南,早在( B )时就已经出现。
A.春秋
B.战国
C.秦
D.西汉
13.我国古代印刷术先后经历了东汉时期的、隋唐时期的,再到北宋毕昇创造的,毕昇创造的印刷术既节省费用,又缩短印刷时间,非常经济方便,在世界印刷技术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横线上正确的填写顺序是( A )
A.石刻印刷雕板印刷活字印刷
B.雕板印刷石刻印刷活字印刷
C.石刻印刷活字印刷雕板印刷
D.雕板印刷活字印刷石刻印刷
14.东汉末年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的( C )发明了麻沸散,这一发明比西方早1600多年。
A.张仲景
B.孙思邈
C.华佗
D.李时珍
15.( A )被誉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
A.张仲景
B.孙思邈
C.华佗
D.李时珍
16.后人称为“药王”的唐朝医学家( B )著有《千金方》,这是一部实用的临床百科全书。
A.张仲景
B.孙思邈
C.华佗
D.李时珍
17. 明清时期,( D )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问世,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A.张仲景
B.孙思邈
C.华佗
D.李时珍
18.在理论上提出阴阳学说、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的是( A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19.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的是( A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20.在诊断辨证方面,( B )运用四诊(指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分析病
情。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21.( B )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白渠
22.《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杰出农学家( C )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
A.氾胜之
B.徐光启
C.贾思勰
D.吕不韦
23.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其中为后来欧洲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的是( D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24.宋元时期( D )把长期积累的数学知识和研究所得加以编辑,写成了巨著《数书九章》,此书是国内外科学史界公认的一部世界数学名著,代表着当时中国数学的先进水平,也标志着中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水平。
A.刘焯
B.朱世杰
C.刘徽
D.秦九韶
25.珠算的普及是在( C )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26.元代( B )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瓷器生产地,到明代更是成为当时全国制瓷业的中心。
A.磁州
B.景德镇
C.耀州
D.龙泉
二、多项选择题
1.黄历中包括(ABCD )
A.公历
B.农历
C.干支历
D.时令季节
2.秦汉以来,我国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天文学家,包括( ABCD )
A.张衡
B.祖冲之
C.一行
D.郭守敬
3.中医药学包含的思想有( ABCD )
A.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B.以人为本
C.天人合一
D.阴阳和合
4.中国古代科技具有的文化思想包括( ABCD )
A.经世致用
B.民本思想
C.工匠传统
D.天人合一
第六章民风民俗
章节测验
一、单选题
1.上古人类与动物划清界限,从此告别茹毛饮血的饮食生活的重要标志是(B )
A.用鼎熟食
B.用火熟食
C.以水煮食
D.以汽蒸熟
2.相传,豆腐的发明者是西汉的(D )
A.刘荣
B.刘彻
C.刘向
D.刘安
3.冬季,人们选择食用温热助阳的食物,以达扶阳散寒的功效,谓之(A )
A.食补
B.药补
C.药膳
D.食疗
4.鲁菜的代表名菜有(D )
A.大煮干丝
B.宫保鸡丁
C.鼎湖上素
D.九转大肠
5.“苏菜”是江苏菜系的简称,是由扬州、南京、苏州等地的地方菜发展形成的,也称( A )。
A.淮扬菜
B.苏州菜
C.南京菜
D.扬州菜
6.汉族的服饰“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其服装在式样上是( A )。
A.大襟右衽
B.大襟左衽
C.曲裾禅衣
D.直裾禅衣
7.明朝,哪种颜色是明朝官府中没有的颜色(B)
A.绯色
B.紫色
C.青色
D.绿色
8.清朝,满族妇女穿旗袍,在旗袍外面套“坎肩”,并穿( D )
A.高腰靴
B.布鞋
C.木底鞋
D.花盆底鞋
9.下列选项中,中国传统节日的有(C )
A.元旦春节中秋国庆七夕
B.元旦春节中秋七夕重阳
C.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
D.春节清明建军中秋重阳
10.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新年”。
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它依据中国古代历法把正月作为岁首。
这一节日最早起源于(B )
A. 秦始皇时期
B. 汉武帝时期
C. 唐太宗时期
D. 宋太祖时期
11.牛郎织女的传说与哪个节日有关?(C )
A.重阳节
B.清明节
C.七夕节
D.端午节
12.下列既是传统节日也是“节气”的节日是(D)
A.中秋节
B.春节
C.重阳节
D.清明节
13.屈原和下列哪个传统节日有关(D )
A.春节
B.清明节
C.中秋节
D.端午节
14.民间寒食节的产生最初是为了纪念( B )。
A.屈原
B.介子推
C.管仲
D.伍子胥
1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所描绘的习俗活动就是端午节的活动。
(B )
A.正确
B.错误
(二)多选题
1.关于古代服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D )
A.古代服饰的范畴广泛,形成了一套关于衣、冠、发式、鞋礼仪体系
B.葛、皮毛、蚕丝等成为古代主要的服饰材料是因为他们制作简单。
C.春秋时期,红、黄、蓝等多色系的服饰反映了当时较高的染色工艺水平。
D.古代服饰的政治与礼仪功能反映了古代较高的文明水平和思想水平。
2.对成人礼(男冠礼女筓礼)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BC )
A.明确承认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B.明确承认应具备的行为举止。
C.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为重。
D.立宾以象天,立主以象地,设介撰以象日月,立三宾以象三光。
3.古代的五服制是指(ABCDE )。
A.斩缞
B.小功
C.緦麻
D.大功
E.齐缞
4.中国传统婚礼分为几个阶段,包括有(ABC )。
A.婚前礼
B.婚中礼
C.婚后礼
D.正婚礼
5.重阳节习俗有(ABCD )
A.登高
B.赏菊、饮菊花酒
C.佩戴茱萸
D.食菊花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