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上学期定位考试(10月)历史试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山东博物馆藏有青铜器四千多件,其中四十多件为国家一级文物,颂簋(guǐ,西周中晚期的青铜礼器)便是其中之一。
颂簋制作精美,腹内和盖内都铸有铭文,内容相同,记述的是一位名叫“颂”的人直接受到周天子册命的情景。
该青铜器C
A.是西周中晚期青铜铸造术的顶峰B.表明西周政治制度最终走向成熟
C.表明西周中期文字开始走向成熟D.是研究西周历史较为可靠的资料
2.美国学者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
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
”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
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 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
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 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3.明朝《东林列传》中记载:明太祖“一宗朱子之学,令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
”这段材料表明
A.儒学始终受到统治者的推崇B.理学出现了严重的宗派之争C.明朝统治者推崇儒学,加强思想控制D.当时统治者注重民众的家庭教化
4.吕思勉指出,当是时,外有五口通商和咸丰戊午、庚申之役,内则有太平天国和捻、回的反抗,几于不可收拾了。
其所以能奠定海宇,号称中兴,全是一班汉人,即所谓中兴诸将。
中兴诸将创办的企业有
A.广东继昌隆缥丝厂B、上海轮船招商局
C.南洋兄弟烟草公司D.江苏大生纱厂
5.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
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
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
”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6.下表是民国时期各种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
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表
A .民国时期外资长期在中国占主体地位
B . 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逐步发展
C . 抗战之前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最终形成
D .世界局势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
7.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党开始也是不懂得农民工作的重要性,把城市工作放在第一位,农村工作放在第二位。
”此处的“开始”是指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8.1937年,美国总统特使埃文思·卡尔逊在观战(淞沪会战)一个月后,致信罗斯福总统说:“我简直难以相信,中国人民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是那样齐心协力。
就我在中国将近十年的观察,我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天这样团结,为共同的事业奋斗。
”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B.在民族利益面前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有助于抗战
C.中国人民的积极抗战有利于争取国际理解和支援 D.美国的参战有力地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9.土地改革以后,少数农户上升为富裕中农,个别的已成为新富农,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党内不少同志产生忧虑,担心农民自发走向资本主义。
同时在城市,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时伏时起,对国家经济生活有很大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A.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B.出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提出调整的“八字方针” D.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10.邓小平说:“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这一讲话
A.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B.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C.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是为九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扫除阻力11.“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辨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与材料所述相一致的政治变革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科学社会主义实践
12.被誉为“近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其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
”作者当时担心的主要问题是
A.工人捣毁机器,进行罢工斗争B.贫富悬殊扩大,威胁社会稳定
C.经济危机发生,经济进入“滞涨”状态D.垄断组织出现,中小企业破产13.1932年,一位纽约市妇女给政府官员写信说:‘如果政府不能通过私有产业为我提供生计,那它必须利用公共途径和办法”。
这表明
A.民众要求维持自由竞争 B.美国政府主动干预经济
C.民众要求政府干预经济 D.美国政府放弃自由主义
14.下表反映了1950年到1980年,美、日、德出口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
由此可.以推知
A.美日德经济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B.美国经济总量持续下降
C.日德双边贸易不断扩大D.国际贸易格局发生改变
15. 有学者这样描述一种文学流派,说它:在艺术表现上不求“形似”,而是依据主观感情的逻辑和表现理想的需要,充分发挥想象、比喻、象征等非再现性的艺术手段,致力于理想的艺术世界的创造。
与这种文学流派风格相似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
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管理,统治者不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材料二美国之所以有异于其他共和政体者,其最可使恃之处,乃在于代议制的原则……古代政治制度与美国政府的真正区别,在于美国政府中完全排除作为集体身份存在的人民,而并不在于古代政制制度中完全排除人民的某些代表。
——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帝国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命议会主席、召开和解散联邦议会。
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帝国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因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材料四尽管议会至上,责任内阁制在英国具有持久、强大的影响力,然而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是不容忽视的。
政党制度带来了政府的中心地位,导致的一个持续危险是传统的议会对行政的控制被削弱,而政府对议会的控制则加强。
议案由政府部门控制,由党魁操纵议会通过的立法方式可能危害到法律的公正性。
执政党控制的议会对政府的监督也显得软弱无力,民主可能受到伤害。
——威廉·韦德《行政法》(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和美国民主制度的进步之处。
(8分)
(2)据材料三,概述德国代议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10分)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四中议会在国家政治权利体系中地位呈下降趋势的原因(10分)
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现代报刊业发展历程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报刊发展与社会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2 B 3 C 4 B 5 D 6 B
7 A 8 C 9 A 10 B 11 C 12 B 13 C 14 D15 D
二、非选择题
16(1) 局限: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进步:
把直接民主发展为代议制民主;实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有利于克服直接民主的弊端。
(8分)
(2)特征:选举:议会选举体现民主性,但未能组成政府;(2分)
议会立法:议会拥有立法权,但不能监督政府;议会立法受行政权力控制。
(4分)
成因:德国在长期分裂后完成统一,巩固统一成为首要问题;普鲁士专制色彩浓厚,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4分)
(3)原因:制度结构本身的缺陷;政党政治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积极有为;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政府发挥更大作用;战争客观上要求政府的职能有所加强;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也要求政府获得较大的权力;(10分,五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7.参考示例:(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论题一:1890-1920年间的中国报刊推了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4分)
阐述: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向西方学习由器物深入到政治制度,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通过报刊宣传政治主张,推动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推动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4分)②辛亥革命后,为启蒙思想,资产阶级激进派利用报刊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4分)
论题二:1978年后的报刊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形势的变化(4分)
阐述: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报纸的宣传重点由政治宣传转移到经济建设的报道上来。
(4分)
②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际交流增多,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报刊题材种类日渐丰富。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