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会计专业专兼职教师互帮共进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会计专业专兼职教师互帮共进机制
研究
学科分类: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专兼职、互帮共进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高职教育是培养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其理论教学以实用为原则,更加注重实践性,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这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2010-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将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并提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要以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提升和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

因此,本课题以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入手,提出构建互帮共进机制,以此来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的和目标。

2、课题界定本课题所指的“专兼职教师”是指的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不包括普通本科院校专兼职教师。

本课题所指的“互帮共进”是指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各取所长,互有帮助,共同进步。

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根据CNKI期刊网和谷歌、百度的有效文献检索,在有关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管理的论文中,主要有湘潭职业技术学校李鸿等的《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互动合作策略及实践研究》,台州职业技术学校杨彩莲等的《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俞泓的《高职院校“双师型”会计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等论文。

例如李鸿认为专兼职教师互动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前提。

专兼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各有优缺点,如何有效整合专兼职教师力量,建立科学有效的专兼职教师互动合作机制,是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卓碧玲则从专兼职教师队伍现状、互助合作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提出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如何促进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互助合作。

在这些已有的论文中,有很多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主要表达如下的观点: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互助合作应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来进行队伍建设。

在大力发展“双师型”专职教师的同时,兼职教师的管理也需更进一步发展。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此类选题的不足,已有的论文中更多的是谈及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概念、队伍建设现状,如何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也提到了高职院校“双师型”会计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互助合作现状和改进措施等等。

但是,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专兼职教师互帮共进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来进行探讨的还比较少。

因此,本课题将以此为切入点,更全面地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专兼职教师互帮共进机制进行研究。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第一,专兼职教师互帮共进,采取“1对1”帮扶工程,有利于减少兼职教师在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语言表达及其他方面存在
的问题,有利于课堂教学环节的良性发展。

第二,专兼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各有侧重点,通过互助合作,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弥补各自存在的缺陷。

第三,建立相应的互帮共进机制,从学校层面、院系层面乃至教研室层面对兼职教师进行管理,有利于保证课堂的有效性。

建立学院领导、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沟通、交流制度。

把兼职教师队伍纳入专职教师队伍管理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建立与系( 部) 共同管理机制。

二、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1、理论依据一是**学院会计学院**院长编写的《会计学院教师四级帮扶工程》有关专兼职教师互帮共进的理论。

在《会计学院教师四级帮扶工程》中,专任教师帮扶兼职教师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1)帮助兼职教师熟悉学校教学规范;(2)帮助兼职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工作;(3)指导兼职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4)指出兼职教师的教学不足并指导其改进;(5)帮助兼职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二是国内外关于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的相关论文中的建议和意见。

2、研究目标
本项目从分析高职会计专业专兼职教师队伍的现状着手,对本院专职教师双师素质成长机制进行研究,提出构建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互帮共进的机制。

从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高素质“双师型”会计教师队伍的成长机制、高职兼职教师的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通过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构建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互帮共进机制,加强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队伍管理,提升专任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兼职教师理论教学水平,
真正实现专兼职教师互帮共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研究内容
本项目以高职会计专业教师队伍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高职会计专业专兼职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第二,高职会计专业双师素质教师成长机制的研究。

第三,高职会计专业专兼职教师互帮共进机制的研究。

4、研究假设
通过构建的高职会计专业专兼职教师互帮共进机制,高职会计专业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得以提升,其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及技术服务能力都得以提升和发展。

兼职教师课堂理论教学水平得到提升,课堂掌控能力也已提高。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资源库得到了极大的充实。

5、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创新点在于:一是构建了会计专业专兼职教师互帮共进机制,形成了专兼职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成才进步的局面,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

二是创新了双师素质教师成长机制,探索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新途径与新方法。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课题以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专兼职教师互帮共进机制为研究对象,因此应深入研究各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展开调查,找出适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专兼职教师队伍发展的机制。

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途径,已成为高职院校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的重要任务。

2、研究方法
本项目以高职会计专业专兼职教师管理队伍的机制为研究内容,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实验法、归纳总结法等具体方法来进
行课题的分析研究,获得相应的研究成果。

(1)文献分析法。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研究,掌握研究现状,以此为起点,对本项目进行有效的深入的研究。

(2)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

通过调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不同类型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现状,为本项目进行实证研究提供条件。

(3)实验法。

通过在本校构建与实施专兼职教师一对一互帮共进机制,探索师资队伍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积累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

(4)归纳总结法。

通过对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形成高职专兼职教师一对一互帮共进机制研究报告。

3、技术路线、实施步骤第一阶段:研究阶段(2016、07-2016、12)
调查研究本地区各高职院校,实地考察和访问,对专兼职教师的现状、管理机制等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本课题需要研究的问题。

收集、研读国内外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专兼职教师管理机制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文献。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2017、1-2017、03)
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专兼职教师管理机制进行理论探讨,并进行实践研究,解决运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形成一对一互帮共进管理机制,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再认识阶段(2017.03——2017.4)
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专兼职教师一对一互帮共进机制,并在本校推广实施。

第四阶段:验收、结题阶段(2017、4-2017、08)
撰写研究报告,专家验收。

课题编号:17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