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类广告法禁用词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类广告法禁用词汇
食品类广告是人们了解和购买食品的重要途径,但过度夸大或虚假宣传、使用违规词汇将会误导消费者,严重损害广告的可信度和消费者的健康利益。
因此,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食品类广告作出了相应规定,并禁用了一些与食品安全、营养成分等相关的词汇。
本文将介绍食品类广告法禁用的词汇及其原因。
禁用词汇一:独家、专利、治愈、预防
这些禁用词汇涉及到食品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独家、专利指的是某个独特的成分,声称能够治疗某些疾病或症状。
而且在我国,所有的药物都需要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否则不得称之为“药物”。
食品类广告使用这些词语会误导消费者,让他们认为食品是药物,达到治疗或者预防的效果,从而导致误解。
所以,独家、专利和治愈、预防这些词汇被禁止在食品类广告中使用。
禁用词汇二:无害、无毒、安全
这些词汇在食品类广告中出现的原因是,很多人在购买食品时非常关注安全问题。
但实际上,大多数食品可以被认为是“安全”的,因为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就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伤害或不良影响。
因此,在食品类广告中使用“无害、无毒、安全”等词语会在很大程度上夸大了产品的安全性,导致误导消费者。
在广告中大肆夸张食品安全性不仅会违反食品类广告的相关法律规定,而且会误导消费者,影响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的判断力和决策。
禁用词汇三:高成本、高档、名贵
这些禁用词汇再次出现在食品类广告中,主要目的就是添加一些奢华的气息,突出产品的高端属性,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但是,由于这些词汇往往给人的感觉是价格昂贵,从而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不愿意去购买这些所谓的“高档”或“名贵”的食品。
同时,这些词汇也显示出食品广告是设计给富人的,从而较少影响到普通十几欧元的群体。
因此,使用这些词汇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禁用词汇四:疗效、功效
这些禁用词汇同样涉及到治疗、预防的效果,广告宣传了食品的功效性。
然而,食品和药品的差别很大,在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使用这些词汇会让消费者或者社会认为食品是能够治疗一些疾病或者症状的,无形中造成对药品产生混淆,并影响到医疗行业和食品行业的正常发展。
因此,禁止在食品类广告中使用“疗效”“功效”等词汇,严格控制广告用语,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食品的安全和正常销售秩序。
总结
食品类广告使用词汇和用法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和安全。
因此,需要广告从业者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严格把关使用禁用词汇的情况。
禁止使用那些与食品安全、营养成分等相关的词汇,才能保证食品广告不会误导消费者。
这些禁用词汇包括独家、专利、治愈、预防、无害、无毒、安全、高成本、高档、名贵、疗效、功效等。
在广告设计之前,广告从业者需要仔细了解和掌握食品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并与食品制造商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和确认,确保所使用的词汇和语言准确无误,符合相关的法规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