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师说》情境默写知识点复习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的缘故。
2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情境默写
21.韩愈《师说》中在阐述师生关系时,以
“
,
。”两句来说明学识有早
晚、能力各有所长的师生观。
2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2.韩愈《师说》中,揭示本文写作缘由的句子是
“
,
。”
2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知识点复习
1.苏轼如何评价韩愈?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 勇夺三军之帅”
2.韩愈(768—824),()代文学家、哲学家。字(), 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祖籍昌黎,世称()。
唐 退之 韩昌黎
3.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苏轼,苏辙, 曾巩。
知识点复习
4.解释“师说” 论说从师道理的文章 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①学者: 。②必: 。③所以: 。④受, 。 ①学者:求学的人。 ②必:一定。 ③所以:用来……的、凭它(他)来……的。 ④受,同“授”,传授。
②身:自己。
③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知识点复习
1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 其惑者也。
①童子: 。 ②句读: 。 ③所谓: 。 ①童子:未成年的男子。 ②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 ③所谓:所说的。
知识点复习
1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①常师: 。②师: 。③徒: 。④及: 。
①常师:固定的老师。②师:以……为师。③徒:同类的 人。④及:比得上。
知识点复习
1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①不必: 。 ②贤: ③而已: 。 ①不必:不一定。 ②贤:超过 ③而已:罢了。
知识点复习
19.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 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2.韩愈《师说》中,作者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
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老师的句子是
“
,
,
。”
12.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 其惑者也
情境默写
13.韩愈《师说》中,认为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最终导
致的结果是“
。”
13.小学而大遗
①师道: 。②之:。
①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
②之:两个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0.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①出 : 。②人:。③犹 且:。④焉:。⑤众人:。⑥而:。⑦耻: 。
①出:超出。②人:一般人。③犹且:尚,还。④焉:兼 词,“于之”。⑤众人:一般人。⑥而:连词,表转折。⑦ 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大小不是其能否为师的条件的句子是
“
,
。”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情境默写
5.韩愈《师说》中“
,
。”两
句,表明学者不管师者年龄大小,而向其专心学道的立场。
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韩愈《师说》中阐述了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之
后,提出的择师的标准是
“
,
。”
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韩愈《师说》阐述了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
谁都会有疑惑的观点的句子是
“
,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情境默写
3.韩愈《师说》中认为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
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而
“
,
,
。”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韩愈《师说》中对拜师学习有深刻的认识,认为年龄
挖空朗读
圣人无()。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皆通习之,不拘(), 学()。余嘉(),作《师说》()之。
情境默写
1.韩愈《师说》中阐述老师作用的句子是
“
,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无标点朗读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 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有标点核对朗读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 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 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①李氏子蟠(pán):韩愈的弟子,(803年)进士。②古 文: 。③六艺, 。经, 。传, 。④通, ;于, ;时: 。 ⑤嘉: ;贻: 。
①李氏子蟠(pán):韩愈的弟子,(803年)进士。②古 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③六艺,指六经, 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经,两汉以前的散文。传,解释经文的著作。④通,普遍; 于,被;时:时俗。⑤嘉:赞许;贻:赠送。
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自认为如果彼此为师,
就会出现“
,
。”的尴尬状况。
1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情境默写
17.韩愈《师说》中,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老师和弟子才
能的句子是“
,
。”
1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8.《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
①之: 。 ②师: 。 ③不: 。 ④小: 。大: 。 。 ①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师:向老师学习。 ③不:不向老师学习。 ④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形容词作名词。
知识点复习
1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 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知识点复习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①孰: 。②而: 。
①孰:疑问代词,谁。
②而:第一个表示承接,第二个表示转折。
知识点复习
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①乎: 。②师: 。③闻: 。
①乎:在。
②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有标点核对朗读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 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 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 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 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 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 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 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 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 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情境默写
9.韩愈《师说》中认为,圣人之所以愈益圣明,是因为
他们“
”,而普通人则相反,是因为他们
“
”。
9.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10.韩愈《师说》中指出,从师态度不同,造成了两种截
然不同不结果:“
,
。”
10.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情境默写
11.韩愈《师说》中,用
“
,
。”两句说明“童子之师”
与自己所说的老师有根本区别。
古之( )必有师。师者,( )。人非生而知之者,()? 惑()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吾前,其闻 道也固先乎吾,( );( ),其闻道也( ),吾从而师 之。吾师道也,( )?是故( ),( ),()之所存, ()之所存也。
挖空朗读
嗟乎!( )也久矣!()也难矣!古之圣人,其( )也 ()矣,犹且()焉;今之众人,其()也()矣,而 ()。是故(),()。圣人()圣,愚人()愚,其() 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者,非吾所谓()者也。()之不知, ()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吾未见其明也。巫 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呜呼!()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4.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位为借口拒
绝从师学习的两句是“
,
。”
1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情境默写
15.韩愈《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
“
,
。”两句分析士大夫的心
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1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6.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们不能相互为师的根本原因
①复: 。②君子: 。③不齿: 。④乃: 。⑤其, 。⑥ 欤, 。
①复:恢复。②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③不齿: 看不起。④乃:竟,竟然。⑤其,难道,表反问。⑥欤,语 气词,表感叹。
知识点复习
17.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 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①巫医: 。②乐师: 。③百工: 。④之: 。⑤族: 。 ⑥云者: 。⑦相若: 。
①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 等为业,也为人治病。②乐师: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③ 百工:泛指各种工匠。④之:第一个是这(类)。⑤族:类。 ⑥云者:如此之类。⑦相若:相近。
知识点复习
16.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 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有标点核对朗读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 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 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 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挖空朗读
师说
韩愈
知识点复习
1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 愚,其皆出于此乎?
①益: 。②圣: ;③愚: 。④所以:
①益:更加。②圣:每一句的第二个是圣明;③愚:每一 句的第二个是愚昧。④所以:……的原因
1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①而, 。②身: 。③耻: 。
①而,连词,表承接。
③闻:知道,懂得。
知识点复习
8.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 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①师: 。②庸: 。③之: 。④是故: 。
①师:学习。
②庸:表反问语气。
③之:第一个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三 个是语气词,无实义。
④是故:因此。
知识点复习
9.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情境默写
7.韩愈《师说》中指出,选择老师时不要管他的地位和
年龄,并用“
,
。”两句说明
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7.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8.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来自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
“
,
!”其中,“久”字写出
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
要性。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
的观点是一致的。
1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情境默写
19.韩愈《师说》中,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
道的事迹,并由此得出“
,
。”的
结论,这是“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
1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0.韩愈《师说》中,认为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
子,所以师与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不过是
《师说》 背诵+情境默写+知识点复习
无标点朗读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 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 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 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 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无标点朗读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 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 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 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 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 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