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模块考试试卷(含答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模块考试试卷(含答案)[1]
高一语文必修三模块考试试卷(含答案)
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命题:王群峰
平时辛苦地学习,今天快乐地做题。
轻松地调用你的知识储备,给每道题每一个空格书写一个珍贵的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shà)扪参历井(shēn)
B.錾银(zàn)两靥(yàn)桌帏(wéi)拗他不外(niù)
C.蹙缩(cù)歆享(xīn)榫头(sǔn)鸡豚狗彘(zhì)
D.庠序(xiáng)?池(kuà)贾人(gǔ)间或一轮(jiàn)
2、下列词句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俨然迷惘炮烙飞湍瀑流争喧?
B.放诞骐骥?岩巫山巫峡气萧森
C.驯熟伶俐踌躇间关莺语花底滑
D.潦倒杜撰寒喧空闻虎旅传霄柝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东方文明和儒家文明”的框架里,华夏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注重群体整合的文化,这与注重个性的西方文化框架有很大的不同。
B.文理科不仅应该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
实际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决不成能是泾渭分明的。
C.《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生动地描绘了霍格沃茨巫师学校种种不成理喻的神秘景象,引起了青少年读者的极大兴趣。
D.要是比不外他,你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不然最后下不来台的还是你。
4、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张大爷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了。
B.蔡校长说:“李虎对张林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好这件事。
”C.“低保政策”表现了dang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但要把关爱落到实处,却远不是划几条标准那么简单。
D.山东大学积极采取办法,培养新入校的大学生,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史学界后继乏人的状况。
5、下面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部分判词,人物指代正确的一组是()
①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②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③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④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A.林黛玉贾惜春妙玉巧儿B.王熙凤妙玉贾惜春史湘云
C.秦可卿妙玉贾迎春李纨D.薛宝钗贾迎春妙玉史湘云
6、下面题为《途中》的律诗,语序已乱,调整后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双燕引雏花下教②风卷云开陡顿晴③烟江远认帆樯影④雨中奔走十来程
⑤一鸠唤妇树梢鸣⑥翠条浓处两三莺⑦山舍微闻机杼声⑧最爱水边数株柳
A. ④②①⑤③⑦⑧⑥
B. ②④⑧⑤①⑥③⑦
C. ②④③⑦①⑤⑧⑥
D. ④②③⑦①⑤⑧⑥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
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
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
是以未尝一遇。
”
(注)武节,泛指武艺兵书。
7、指出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2分)
(1)自伤年老失时()(2)是以泣也()
8、“昔周人有仕数不遇”中的“遇”词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遇事不慌
B. 随遇而安
C. 知遇之恩
D. 萍水相逢
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或问之:“何为泣乎?”
译文:
(2)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译文:
10、简答:导致“周人”可悲结局的自身原因是什么?(2分)
答: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共18分)
1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标题问题。
(8分)
闻雁
作者: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寒塘
作者: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1)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2分)
(2)这两首都抒发了作
作者怎样的情感?从诗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3分)
(3)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3分)
12、古诗文默写。
(10分,每题1分,错一个字,该题即不得分)
(1)地崩山摧壮士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2)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3),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4)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5),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7),鱼鳖不成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深林,材木不成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8)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四、现代文( 论述类、实用类)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太空行走
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双腿克服地球引力,轮流迈步,从一处地面走向另一处地面。
但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失重将行走的概念完全搞乱了。
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太空是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还有微流星体伤害,必需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以包管生命安全,但也不能立即走出密封座舱,因为还要吸纯氧排氦。
由于氧气助燃,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密封座舱中一般不消纯氧,而用以氧、氦为主的混合气体。
这样,航天员体内便存在大量的氦。
这些氦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样会与血红蛋白和缓冲物质起化学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纺组织中。
目前,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
这样,穿上航天服后,体外压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氦便游离出来。
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氦气迅速地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表里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这就是减压病。
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需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氦气逐渐排出。
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按照密封座舱中氦的含量多少而定。
若氦气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则需要吸纯氧3小时。
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着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但制造这种舱外活动航天服,不仅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更高,并且会增加穿着后活动的困难。
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需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
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
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面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标的目的运动的目的。
别的,太空真空环境中没有空气传播声音。
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必需靠航天服背部的无线电通信背包与同事联系。
困难还不止这些,比如,太空里没有任何参照物,人容易迷失标的目的,失去远近感。
当然,太空行走不仅仅是在太空轨道飞行时的行走,还有在其他天体上的行走。
比如在月球上行走。
登月航天员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月面没有空气,因而没有空气阻力,加上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如果像在地球上那样双脚轮流迈步,走起来会轻飘飘的,一蹬脚身体就会弹得老高,一步能跨出老远,感觉很别扭,还不如像袋鼠一样双脚并齐,向前蹦跳感到舒适。
假如到木星那样巨大的行星上去,其比地球大300多倍的质量所产生的重力及其厚密的大气,将会使人动弹不得。
13、下列对“太空行走”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失重环境中行走,其范围是立体的,可以飘飞到任何地方。
B.航天员在密封座舱外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中行走,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
C.航天员在重力和大气环境与地球的重力和大气环境悬殊的月球、木星等其他天体上行走。
D.航天员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和在重力、大气环境与地球悬殊的其他天体上行走。
14、“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缺乏传播声音的空气,须借助无线电背包与同事联系。
B.没有任何参照物,不易确定正确的标的目的。
C.没有空气阻力,行走起来轻飘飘的。
D.易遭受微流星体伤害,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
>15、按照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因为是在失重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可以“倒走横行”。
B.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C.航天员在月球上行走,由于没有空气阻力,重力也只有地球重力的1/6,所以与在地面行走一样,并且是“健步如飞”。
D.假如借助科技手段消除了木星上厚密的大气带来的阻力,那么航天员在木星上行走就不会陷入“动弹不得”的窘境。
五、现代文( 文学类)阅读(共16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6??19题。
拒绝成熟
薛涌
一个少年,若是为了本身的一点想法,执拗地与成人争执起来,总是会被人们宽容地冠以”不成熟”之名。
大多数人,也许都体会过在阿谁“不成熟”的年华里巴望“成熟”的表情吧。
但,什么是“成熟”呢?
近读丰子恺几十年前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作父亲》,记述了他避居乡间时的一段经历。
一日,门前过一挑担的小鸡贩子,被他的几位孩子围住,众口一词地嚷嚷着:“买小鸡!买小鸡!”那人见孩子们要鸡心切,便存心抬价,终于没有成交。
孩子们哭成一团,对门的大嫂赶忙来劝:“不要哭,等一会儿还有担子挑来呢!”她告诉作父亲的,那贩子要的价比市价高一倍还多。
于是,孩子的父亲便回家开导他们说:“你们大家说‘要买要买’,那人便不肯让价了。
你们下次……”他说不下去了。
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成说好,想要的嘴上不成说要”。
倘再进一步,就要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
走笔至此,作者不禁感慨道:“在这一片顺其自然名正言顺的春景中,向哪里找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
大概以我们的看法,那些吵着要小鸡的孩子是不成熟的,吃亏上当在所不免,作者那些将说而未能说出的教导,则与我们一样地成熟,但作者偏偏为此羞愧。
一位从事过幼儿美术教育的伴侣告诉我,他曾很惊奇为什么儿童在画太阳时总是用红色,因为太阳并不是红色的。
如果不雅察有偏差,为什么这些偏差又如此一致呢?于是,他找了一群未经任何美术训练的孩子,领他们到野外对着真实的日出画写生,结果,他们的太阳花团锦簇……
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
”一个幼嫩的花蕾,比一个成熟的果实包含着更多的真理。
成熟的过程,意味着我们逐渐走进人类世代相传的生活轨道和习惯。
这些轨道和习惯之所以如此固定并能博得众人,并非是因为它们崇高伟大,而是因为它们是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平庸低能的人也能演习的程式,是维系着社会最起码的水平的准则。
它们使人们能够彼此相处,却也可以掩盖人性中的光彩。
莫奈在大自然中看到了xuàn()烂辉煌的
日出,他画了下来,人类终于又拥有了一个不同的太阳。
但结果是举世哗然,讥嘲与诽谤声四起,世代相袭的程式,分享不了这不凡的感受,昏花板滞的老眼,看不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对于那些心智麻木、感性迟钝的人来说,作为日出的色彩,有什么比大红色更简单、更省得体会、更能令他们接受呢?
成熟使人懒惰,也使人世故。
记得上大学时,校园里的“交响乐热”雷霆万钧。
我兴冲冲地跟着听讲座、听音乐会,第一主题,第二主题……一天到晚琢磨不完。
但越用功,音乐越不入耳,越不入耳,心里越紧张,越紧张,越无感觉,越无感觉,就越想再多用用功……如此循环,似乎永难入此门了。
可是,当我给一个孩子听莫扎特时,他竟那样沉静、愉快!
我终于发现,音乐对于耳朵的最高要求莫过于天真。
我总想通过音乐来证明本身属于一个时髦的阶层,总怕因没有音乐感觉而被这个阶层遗弃,这种高雅的世故,反而把耳朵堵得死死的。
如果我像孩子一样地单纯、坦然、放松,音乐本身会找上门来。
就像不经意时,会被一阵意想不到的歌声所感动一样。
世故是一道墙,霸道地切断了我们与世界的天然联系。
当你感官塞滞,性情干枯之时,最好的办法,便是捉拿心中的世故,把它们完完整整地送走。
学识的渊博需要积累,心灵的敏锐却需要回忆??回到你的童年,接受只有孩子才能得到的祝福。
所罗门说:“所有的新鲜事都不外是遗忘了的事罢了。
”童年并非一个行色匆匆的过客,在我们身上小住几日,马上又搬到我们的孩子的躯体里。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童年都是一个真实的人生邀请??如果长大成人就意味着走别人安排好的轨道,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不去看看前人没有到过的地方,为什么还要去旅行?如果明媚的幻想发出了召唤,为什么不紧紧跟随,让生活把生命中的精华吸吮干净我并非怯于交际。
但每次站在孩子面前,都不免慌张--我惧怕他们清澈的目光,他们的真纯,使我感到了心灵中拥塞着污gòu()。
成人啊,当你尽心尽意地把孩子培养为成人时,别忘了把本身培养成一个孩子。
因为,只有对孩子,世界才是
敞开的。
16、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把给出拼音的字写出来。
(4分)
执拗()吸吮()xuàn()烂辉煌污gòu()
17、请别离说明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4分)
(1)一个幼嫩的花蕾,比一个成熟的果实包含着更多的真理。
答:
(2)当你尽心尽意地把孩子培养为成人时,别忘了把本身培养成一个孩子。
答:
18、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为什么要一再地讲述孩子们的故事,一再的说及童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答:
19、本文标题为“拒绝成熟”,请简要说明,作者主张加以拒绝的是什么,他提倡的又是什么?(4分)
答:
六、语言文字表达(共8分)
2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4分)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纸、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本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
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分)
答:
(2)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2分)
答:
选做题(4分)
注意:21、22两题任选一题也只能完成一题。
21、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句子。
(4分,每空1分)
示例: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1)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 ”;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 ”
(2)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互交白卷”、“ ”、“ ”。
22、下面是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有些词运用不得体,请你帮忙修改。
本公司欢迎各界伴侣前来请教,我们将不惜赐教,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并惠赠《实用投资指南》一册。
要求:找出并改正运用不得体的词语,填入下表。
(4分,上下两空全对给1分)
不得体的词语
改正
七、写作(5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一老一少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
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白叟一比及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
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
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白叟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
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白叟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
如把树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本身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
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问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C(A shàn B yè D wū)
2、D(D暄宵)
3、C(不成理喻:指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霸道。
)
4、C(A 缺主语B 有歧义D 动宾不搭配)
5、B
6、A.(第一联写天气,第二、三联写见闻,由近及远,尾联突出诗人的最爱。
)
二、7、(1)哀痛、悲哀(1分)(2)因此(1分)8、D
9、(1)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哭泣啊?”(2分)
(2)刚练好武艺,重用武士的君主又死了。
(2分)
10、学习本事不专一,盲目跟随君主的好恶而决定本身的行动。
(2分)
三、11、(1)五言绝句(2分)
(2)思乡之情(1分)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2分)
(3)雁是候鸟,春秋迁徙。
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本身浓浓的乡愁。
(3分)
12、(10分,每题1分,错一个字,该题即不得分)
(1)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丛菊两开他日泪(3)别有幽愁暗恨生(4)同是天涯沦落人
(5)一去紫台连朔漠(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数罟不入?池(8)金就砺则利
四、13、D 14、C 15、A
五、16、执拗
(niǜ)吸吮(shǔn)(xuàn)绚烂污(goǜ)垢(4分)
17、(1)未沾染庸俗思想的人,心地单纯,胸怀坦荡,更能发现和领悟生活的真谛。
(2分)(2)人总要不竭长大,但应当永远保持不受世俗玷污的童心。
(2分)
18、作者用童年和孩子与世俗的欺诈、世故形成对比,并对后者进行了针砭。
正反对比的写法,使文章主旨鲜明,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4分)
19、拒绝懒惰、欺诈、保守和平庸。
提倡保留纯真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真诚地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本身。
(4分)
六、20、(1)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表现了不同的不雅念)(2分)
(2)赞同网祭,摒弃陋习。
通过网站祭奠已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
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
(可侧重某一方面阐述,其它不雅点言之成理亦可)(2分)
选做题注意: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也只能完成一题。
(4分)
21、(1)败北/折戟;饮恨赛场/铩羽而归/屈居亚军(2分,每空1分)
(2)握手言和/难分伯仲/均无建树/难决雌雄(2分,每空一分)
(注意:能按标题问题要求表达出比赛“输”或“平”的意思,即可给分)
22、(4分,上下两空全对给1分)
不得体的词语
请教
不惜赐教
鼎力相助
惠赠
改正
垂询
竭诚为您办事
全(大)力相助
敬赠
七、23、作文(共50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