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部编版)专题08列夫.托尔斯泰(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8列夫.托尔斯泰-茨威
知识讲解
1.重点字
一绺(liǔ) 锃亮(zèng) 广袤(mào)
禁锢(gù) 黝黑(yǒu) 滞留(zhì)
愚钝(dùn) 粗糙(cāo) 轩昂(xuān)
平庸(yōng) 蒙昧(mèi) 酒肆(sì)
崎岖(qí qū) 缰绳(jiāng) 藏污纳垢(gòu)
胆怯(qiè) 正襟危坐(jīn) 诚惶诚恐(huáng)
2.重点词语
犀利:(武器、语言等)锋利;锐利。

锃亮:形容闪亮耀眼。

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粗制滥造: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文中比喻皮肤粗糙。

郁郁寡欢:心理苦闷,不快乐。

3.主题解说
文章通过对托尔斯泰的“形”“神”独到的细致刻画,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四个选项中,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胡髭.(zì)尴.(gān)尬.(gà)粗劣.(lüè)两颊.(jiá)
B.侏.(zhū)儒粗糙.(zào)甲胄.(wèi)纠.缠(jiū)
C.广袤.(mào)无垠.(gēn)掩饰.(shì)鬈.(quán)发
D.敦.实(dūn)颔.首(hàn)乡绅.(shēn)长髯.(rán)
【分析】此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解答】A有误。

“粗劣”的准确读音“cūliè”,注意“两颊”的读音。

B有误。

“粗糙”的读音是“cūcāo”,“甲胄”的读音“jiǎzhòu”。

C有误。

“无垠”的准确读音“wúyín”,注意“鬈发”的读音。

D准确。

注意“长髯”的读音。

故选:D。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犀利粗制滥造B.酒肆鹤立鸡群
C.器宇广袤无垠D.尴尬无可质疑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错别字的辨析。

【解答】A准确。

注意“粗制滥造”的书写。

B准确。

注意“鹤立鸡群”的书写。

C准确。

注意“广袤无垠”的书写。

D有误。

“无可质疑”的准确书写“无可置疑”,注意“尴尬”的书写。

故选:D。

3.在《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托尔斯泰的“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他的双眼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眼”的世界。

【“眼”中辨字体】如图四幅“眼”字书法中,属于隶书的一项是()
A.B.
C.D.
【分析】本题考查汉字字体的辨识能力。

根据平时对汉字字体特点的掌握,结合图片中的文字特点进行判断。

【解答】根据平时对汉字字体特点的掌握,可知隶书最突出的特点是蚕头雁尾,四幅作品中A为行书,B为草书,C为篆书,D为隶书。

故选:D。

4.字形和注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崎岖貂皮正经危坐(严肃庄重的样子)
B.器宇侏儒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C.平庸犀利颔首低眉(低头表示敬意)
D.畏缩忧郁鹤立鸡群(才能和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实记能力。

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解答】A.“正经危坐”应写作“正襟危坐”意思为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5.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_______的目光与_______的笑容。

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_______的笑意,犹如_______的星光。

A.和蔼柔和神奇粲然B.柔和和蔼粲然神奇
C.和蔼柔和粲然神奇D.柔和和蔼神奇粲然
【分析】略
【解答】B
故选:B。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给加点字注音。

滞.留zhì锃.亮zèng广袤.mào
黝.黑yǒu愚钝.dùn炽.热chì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解答】答案:
zhìzèng mào
yǒu dùn chì
三.名著阅读(共1小题)
7.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其中《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三部长篇小说,代表了他的艺术高峰。

【分析】此题词属文学常识类题。

解答此题,要调动平时的积累,对相关的作家及其作品和作品风格有所记忆。

【解答】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一生留下了许多作品,其一生都在苦苦探索俄国的出路,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三大巨著,深刻揭露了俄国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急剧变化的历史状况,无情地揭露了贵族社会争权夺利的内幕,强烈的戏剧冲突,产生了巨大的道义谴责力量,是俄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

答案:《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四.综合读写(共1小题)
8.学校积极参加“书香校园”系列活动。

下面是“经典阅读”活动倡议书,请阅读后完成题目。

①人生的高度取决于阅读积淀的厚度。

②与书籍相伴的人生,一定有生机,有价值;书香
飘溢的校园,一定有活力,有内涵。

③今年,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被评为全市“书香校园”示范学校。

④为了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吸收经典著作的营养,提升人生境界为宗旨,学校决定开展“经典阅读”活动。

本期“经典阅读”活动推荐的名著是:《童年》(高尔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名人传》(罗曼•罗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阅读经典吧,经典著作会像雨露一样,滋润你干渴的心田,绽放你理想的花朵;会像阳光一样,照亮你前行的征途,融化你航程的坚冰。

(1)标序号的四句话有两个病句,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不必抄录原句)。

①第③句,修改意见:“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中”改为“我校在‘书香校园’
活动中。


②第④句,修改意见:删去“为宗旨”或将“为了”改为“以”。

(2)仿照画线部分,在横线处补写语句。

要求:语意连贯,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字数可略有增减。

(3)为配合“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校刊《萌芽》将开辟专栏介绍这四部名著,请为该专栏拟一个能涵盖四部名著主题的名称。

【分析】(1)病句主要包括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其中前四类是语法结构方面的问题,后两类是句意方面的问题。

修改病句要遵守的原则是:保证原句意思不变,并尽量少改动。

辨析语病的方法有:①语感:即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有可能是病句;②梳理:即有主干到枝叶逐步检查。

先缩句,检查主干是否有语病,此法一般可检查出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形式的语病,是最常用的方法。

③分析:从事理上进行分析,检查是否自相矛盾,是否符合逻辑。

修改病句的一般方法是:增、删、调、换。

(2)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写。

做这种题型一般是要根据提供的示例,仔细揣摩其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仿写,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3)此题考查的不仅是拟写专栏,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这四部名著的共同主题,所以做此题的关键是找出这一主题。

【解答】(1)第③句的主干是:活动取得成果,被评为示范学校。

可见是搭配不当的病句,所以“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中”应改为“我校在‘书香校园’活动中。


第④句应该是“以为…宗旨”的句式,或是“为了…(目的)”的句式。

(2)做此题要认真观察原句特点:有三个分句组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都要做到“形似”、“神似”。

(3)做此题,首先要找出这四部名著的共同主题:《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写了高尔基童年艰苦、困顿的生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更是一首对不向命运低头者的赞歌;《名人传》中贝多芬、托尔斯泰、米开朗琪罗都是经受得住生活打击的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同样是不向命运低头的人。

由此找出共同主题就可拟定专栏了。

答案:(1)第③句将“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动中。

改为“我校在‘书香校园’活
动中”。

第④句,删去“为宗旨”或将“为了”改为“以”。

(2)示例l:会像阳光一样,照亮你前行的征途,融化你航程的坚冰。

示例2:会像弯月一样,点亮你夜行的灯盏。

停泊你漂泊的心灵。

(3)示例1:梅花香自苦寒来;示例2:在磨难中成长;示例3:逆境•成才
五.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9.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微笑的魅力在于可以表示﹣﹣我很喜欢你,见到你我很高兴。

①那发自内心的微笑就像一缕春风,冰雪也能使之融化。

②即使长相平凡的人,微笑时给人的感觉也会美不胜收,因为微笑体现了人善良温和的一面,当人的内在美德通过微笑得以体现时,怎么会不美呢?③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美丽充满自信。

可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淡漠,人们仿佛挤不出时间微笑,或只为工作需要而微笑。

终于,_____。

(1)语段中,有一句与文章中心不一致,这句话是: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美丽充满自信。

(2)第②句中有一个成语使用不当,应将“美不胜收”改为“美丽动人”。

(3)第③句中横线处应该填:人们发出“我们需要微笑”的呼唤,又体会到微笑的重要性。

【分析】(1)本题考查语句理解分析。

通读语段可知,这段话讲述的是“微笑的魅力”,强调人们应该微笑,而不是“对自己的美丽充满自信”,该句显然与文章中心不一致。

(2)本题考查词语正确使用。

“微笑时给人的感觉也会美不胜收”中成语“美不胜收”使用不当。

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

这里不符合语境,可改为“美丽动人”等。

(3)本题考查语句补写。

通读与段可知,文段首先阐述了微笑的重要性,然后指出现代人不爱微笑的特点。

所填句子前文重点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淡漠,人们仿佛挤不出时间微笑,或只为工作需要而微笑”,人们不爱微笑。

“终于”二字说明,说明人们意识到微笑的重要性,据此可填:人们发出“我们需要微笑”的呼唤,又体会到微笑的重要性。

大意对即可。

【解答】答案:
(1)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美丽充满自信
(2)美不胜收;美丽动人
(3)人们发出“我们需要微笑”的呼唤,又体会到微笑的重要性
六.作文(共1小题)
10.请你查阅资料,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或者选读一部你最喜欢的他的作品,写一段读后感。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根据平时对课文文学常识的积累,简单地介绍一下列夫托泰的生平,同时给出相关的代表作,表现其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即可。

如果选择后一小题,则需要熟记其作品的内容,并有深刻的感悟。

【解答】答案:
示例:列夫•托尔斯泰,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他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

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

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

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还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