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总复习政治练习: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七课课时跟踪练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七课我人的民族精神
课时跟踪练
一、选择题
1.“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国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目的是和平利用太空,为人类谋福。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
A.自强不息爱好和平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自强不息D.团结统一勤劳勇敢
解析:“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体现了团结统一;中国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目的是和平利用太空,为人类谋福,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好和平,B符合题意。

答案:B
2.“勤”应是孩子的必备素质,但如今这一标准越来越被淡化。

勤劳挣钱被认为是“死脑筋”;勤奋学习被嘲笑为“不聪明”;勤恳工作被定义成“有点傻”。

加强勤劳教育有利于()
A.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B.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品格
C.增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内在气质
D.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解析: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的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因此加强勤劳教育有利于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选项D符合题意;A体现的是团结统一的精神;B体现的是爱好和平的精神;C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D
3.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知道不会赢,也要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然眼中坚定。

”郎平诠释的女排精神()
①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④是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有时知道不会赢,也要竭尽全力”这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内涵,郎平诠释的女排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①正确;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故郎平诠释的女排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②正确;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材料并没有体现这一点,③不选;女排精神并不是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答案:A
4.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迅速升温,从高等学府到市井民间,从大学国学院延伸至中小学。

重视国学有利于()
①全面继承传统思想,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②形成良好的国学氛围,提升人文素养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④传承国学经典,实现文化的复古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迅速升温,重视国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国学氛围,提升人文素养,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②③说法符合题意。

①说法不对,全面继承优秀的传统思想。

④中实现文化复古的说法不对。

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B
5.我们必须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五四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而当今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
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这表明()
①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③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A.③④B.②④
C.①②D.②③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归纳、分析和概括能力。

五四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与当今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虽有不同,但都强调要积极投身于爱国主义的具体行动中,这体现了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②符合题意;但不论是哪个时期的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①符合题意;③与题意无关;材料并未体现爱国主义在民族精神中的地位,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6.2017年12月5日,河北塞罕坝林场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
①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②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③是推动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④能够转化为民族振兴的物质力量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材料中,塞罕坝精神属于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能够转化为民族振兴的强大物质力量,故①④符合题意。

答案:B
7.2017年6月30日,歌剧《江姐》在上海大剧院开场演出,掀起了一股学习江姐事迹和“红岩精神”的热潮。

红岩精神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和大后方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伟
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光辉结晶。

这折射出红岩精神()
①其形成和发展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②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
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④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发展的结果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③
答案:B
8.“英雄者,国之干。

”对英雄尊重与否,体现一个民族认知水平、理性能力的高低。

有英雄而不敬重,是自毁精神长城,是民族风骨的自我矮化。

捍卫英雄是()
A.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之一
B.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C.现阶段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D.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
解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捍卫英雄不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A项不选;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B项错误;捍卫英雄不是现阶段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C项不选;捍卫英雄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故本题答案选择D。

答案:D
9.“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这句话体现了爱国与爱家是统一的,下列名言与这句话主旨一致的是()
A.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B.—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C.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
D.国家将兴有祯祥,国家将亡有妖孽
解析:上述材料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选项A体现的是勤劳勇敢的精神,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C、D与民族精神无关,故排除。

“一片丹心图报国”体现的是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两行清泪为思亲”是爱家的彰显,故本题答案为B。

答案:B
10.在某班一次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讨论中,小王同学在发言中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该发言()
①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②忽视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都有精华和糟粕
③承认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④正确地回答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途径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这种观点既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同时又忽视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都有精华和糟粕,①②说法符合题意。

③中“主心骨”的问题,小王同学的发言中没有体现。

④说法不对。

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11.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淮河抗洪为其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最突出的就是不再提倡“严防死守”,而是强调“科学防洪”。

政府实行有效管理、科学防控,淮河防总办的同志用“科学防洪,依法防洪”八个字总结了我们在防洪工作中最明显的变化和特征。

这一变化说明()
A.新时期要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B.科学精神与法治精神应是当今时代精神应有的新的内涵
C.只要坚持爱国主义精神,就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
D.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解析:从“严防死守”到“科学防洪,依法防洪”的变化不是有没有爱国主义,而是爱国主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增加了科学精神和法治精神,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2.2017年4月,教育部党组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师生弘扬“五四精神”,凝聚青春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这是因为,弘扬“五四精神”()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②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③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④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基固本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①表述错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②夸大了“五四精神”的作用,排除。

材料中,弘扬“五四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基固本,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D。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新时代我们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经过了传统的培育、时代的淬炼,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它们流淌在中国社会的脉络里,不仅造就了中国独特的精神气质,也塑造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精气神:创业者的雄心、改革者的魄力、奉献者的情怀、劳动者的风采。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根据材料,从“中华民族精神”的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原因。

答案:①中国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
力。

②弘扬中国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③弘扬中国精神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为实现中国梦强基固本。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文要求对大中小学教材进行修改,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

这一修改能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前后贯通的整体,全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强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凸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

教育是立国之本,历史教育也是中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修改教材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对历史的看法都会起到有益作用。

这一修改能强化国家意识,让历史在年轻人心中扎根,使之成为滋养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在中小学教材中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的合理性。

答案: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之魂。

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有利于强化国家意识,牢记历史,使之成为滋养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

②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