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优化门诊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优化门诊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患
者晕血晕针的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化门诊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效果。
方法:抽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对其门诊护理进行优化。
结果:优化门诊护理干预后,患者晕血晕针发生率较低,不良心理得以明显缓解。
结论:针对静脉采血患者而言,优化其门诊护理干预,可达到预防晕血晕针的效果,这也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优化门诊护理;静脉采血;晕血晕针
门诊采血室是医院重要部门之一,受操作特殊性等因素的影响,潜在隐患较多,这就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就需加大对门诊采血护理工作的重视度,确保护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以最大化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这也是医院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关键。
本文主要就优化门诊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抽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
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2例、18例,年龄区间为21至71岁;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3例、17例,年龄区间为21至70岁。
患者均无精神疾病史;无传染病史;知情同意。
将患者的资料展开对比、分析,未发现较大差异(P>0.05)。
(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采血护理,即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注意观察患
者的各指标变化,留意穿刺部位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观察组优化门诊护理:1)采血前:进一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评估,如若患者发生采血不良事件
的风险性较高,相关操作的展开就需慎之又慎。
同时,还需反复核对患者的资料,明确采血目的,基于各疾病类型的前提下制定个体化采血管理措施;严格筛查乙肝,或是梅毒等疾病,完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的床号、姓名标示出来,防
止多人采血混乱情况的发生,为采血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健康宣教在是门诊护
理中占据核心地位,与整体采血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故就需基于患者文化程度、认知水平等前提下合理选择宣教方式,内容包括采血目的、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需注意事项等,加深患者对采血的认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这也是强化其自我
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并发症的预防等起着积极的意义。
另外,考虑到患者
为不同个体,故文化方面等就有着较大的差异,在此类因素的干扰下,患者在心
理维持方面也不尽相同,如文化层次不高者,自身病情知识的掌握及了解往往有
明显欠缺,加之病痛的折磨等,就容易产生焦虑等心理,从而做出不遵医嘱行为,不利于采血安全性的确保。
在此前提下,就需展开心理疏导工作,通过积极交流、沟通等途径,明确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时给予优质服务,排解患者的负面心理,
避免因心理情绪波动过大等引发不必要的问题。
2)采血过程:做好穿刺部位皮
肤的消毒,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理念,对于穿刺周围的皮肤也需应用无菌敷料覆盖,将穿刺部位显露出即可。
在穿刺的过程中,操作者的动作充分体现出轻、稳及准
的特点,尽量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避免多次或反复穿刺情况的发生,这对于相
关并发症的预防也起着积极的意义。
同时,也需注意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询问
患者有无疼痛感、是否可忍受等,采血结束嘱患者按压穿刺部位,明确按压时长、采血结果查看时间等事项。
在此过程中,尤其要强化头晕、出汗等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人员可让患者深呼吸,全身放松,闭上双眼,头偏向一侧,这对于缓解
患者的疼痛,或是紧张等负性心理起着积极的意义。
另外,采血前准备好葡萄糖
溶液,如若患者出现了晕血晕针的情况,则需立即暂停采血,指导患者取正确体温,遵医嘱给予葡萄糖溶液,或让患者喝温开水,有利于促进症状的缓解,期间
也需落实各生命体征的监测,防止患者行为过激。
3)采血后:在采血完成后,
需让患者正确按压穿刺点,明确按压时间,鼓励安抚患者,减轻患者的焦虑等心
理。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则应适当延长患者穿刺点的按压
时间[1-2]。
(3)观察护理
在静脉采血患者中实施不同门诊护理干预后,注意观察其有无晕针晕血现象
的发生,并基于SAS、SDS量表的前提下完成心理状态的评估,仔细记录。
(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则分别
由t、X2实现,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晕针晕血发生率
观察组优化门诊护理干预后,发生晕针晕血的患者有2例,占比为5.0%
(2/40),而行常规门诊护理的对照组,晕针晕血的患者有9例,占比为22.5
(9/40),经对比组间有较大差异(P<0.05)。
(2)心理状态
优化门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理得以明显减轻,SAS、SDS评分
呈良好趋势,反观对照组情况则相对欠佳,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
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比
组别n
SAS SDS
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
观察组
8
56.54±5.
71
32.58±3.4
8
58.14±5.14
41.54±3.6
7
对照组
7
56.49±5.
13
40.56±5.6
2
58.67±5.23
47.58±5.1
6
3、讨论
一般而言,门诊采血室护理工作质量与患者的检查结果、疾病治疗等有着直接的关联,如若护理质量低下,则极有可能引发采血风险事件,如晕针晕血等,影响采血结果,在对患者造成不必要损伤的同时,也会导致采血工作丧失效能。
而通过对门诊护理干预的优化,则可有效降低或预防采血不良事件的发生,全程贯穿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对患者病情及心理特点的了解、分析,可及时排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在此过程中,也需积极与病理科护理人员积极展开沟通,掌握相关患者的情况,以为疾病的性质判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这也是促进病理诊断准确性提高的关键[3]。
综上,针对静脉采血患者而言,优化其门诊护理干预,可达到预防晕血晕针的效果,这也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黄婵玲.护理干预对门诊采血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CD].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5):96,98.
[2] 马吟.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晕针的原因及心理护理[J].养生保健指南,2018,(8):125.
[3] 韦红霞,黎燕青,卢敏,等.发音干预对静脉采血晕针患者临床分析[J].大医生,2019,4(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