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佛家思想 D.墨家思想
2.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佛家思想 D.墨家思想
3.中国文学批评史体系的两大支柱教化说和()。
A.意境说 B.文气说 C.兴趣说 D.神韵说
4.《词话丛编》的编者是()。
A.夏承焘 B.王国维 C.况周颐 D.唐圭璋
5.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
A.金圣叹 B.张竹坡 C.朱彝尊 D.刘辰翁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文学批评史体系的两大支柱是()。
A.意境说 B.文气说 C.教化说 D.神韵说 E.兴趣说
2.重要的文学评点有()。
A.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 B.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
C.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D.刘辰翁的《水浒传》评点
E.毛宗岗的《金瓶梅》评点
三、填空题:
1.1927年,_____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标志着现代形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正式形成。
2._____年10月17日至21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单位在陕西师范大学首次召开“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
四、简答题
1.简述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性质。
2.中国文学批评史兴起的原因何在?
3.简述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表现形态。
五、论述题
1.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民族特色主要有哪些?
2.论述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历程。
一、单项选择题
1.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
A.儒家 B.道家 C.佛家 D.墨家
2.称“诗言志”说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的人是()。
A.朱光潜 B.朱自清 C.王国维 D.陈中凡
二、多项选择题
1.由孟子开创的文学批评方法有()。
A.以意逆志 B.品第高下 C.知人论世 D.神韵说 E.文质彬彬2.荀子开后世()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A.自然 B.文质 C.明道 D.征圣 E.宗经
3.提出“诗言志”命题的先秦典籍有()。
A.《墨子》 B.《庄子》 C.《荀子》 D.《尚书》 E.《左传》三、填空题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____’。
”
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然后君子。
”
四、名词解释题
1.三表法 2.以意逆志
3.知人论世 4.思无邪
5.文质彬彬 6.诗言志
7.心斋、坐忘 8.自然、素朴
9.兴观群怨
五、简答题
1.简述先秦文学批评的基本特点和主要成就。
2.简述荀子文学批评的基本内容。
3.何谓“知言养气”?
4.简述老子的文学批评思想。
六、论述题
1.孔子是如何论述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的?
2.孔子是如何论述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
3.如何理解“以意逆志”?
4.论述庄子的言意观。
5.如何理解庄子的“虚静”说和“物化”说。
一、单项选择题
1.“发愤著书”说的提倡者是()。
A.陆机 B.司马迁 C.屈原 D.韩愈
2.儒学成为钦定的官学是在()时代。
A.汉武帝 B.汉成帝 C.汉宣帝 D.汉文帝
3.结束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的学者是()。
A.郑玄 B.董仲舒 C.马融 D.王充
4.“六义”之名最早见于()。
A.《毛诗序》 B.《尚书尧典》 C.《诗经》 D.《周礼·春官》5.“六义”最初的顺序,排在第二位的是()。
A.赋 B.雅 C.比 D.风
6.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观点的批评家是()。
A.王逸 B.班固 C.王充 D.扬雄
7.屈原首次明确提出的诗论主张是()。
A.发愤著书 B.诗言志 C.发愤抒情 D.诗缘情
二、多项选择题
1.扬雄提出的有关“赋”的主要观点有()。
A.赋是“童子雕虫篆刻” B.赋的特点是“劝百讽一”
C.“诗人之赋丽以则” D.“辞人之赋丽以淫”
E.赋的风格“文质彬彬”
2.《毛诗序》中提到的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主要方式是()。
A.“诗言志” B.“劝百讽一”
C.“上以风化下” D.“下以风刺上”
E.“文质彬彬”
三、填空题
1.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在_____中提出的。
2.“六义”原名“六诗”,最早见于_____。
3.《论衡》一书的作者是_____。
四、名词解释题
1.《毛诗序》 2、依经立义
3.发愤著书
五、简答题
1.简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两句的理论内涵。
2.简述班固《两都赋序》的基本文学批评思想。
六、论述题
1.《毛诗序》是如何论述诗歌的本质的?
2.《毛诗序》是如何论述诗歌的社会作用的?
3.《毛诗序》是如何总结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的?
4.请结合汉代文学批评家对屈原及其屈赋的评论,谈谈你对汉代文学批评的基本看法。
5.如何理解王充文学批评思想?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论专篇是()。
A.《毛诗序》 B.《文赋》 C.《尚书·尧典》 D.《典论·论文》
2.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是()。
A.《毛诗序》 B.《文赋》 C.《尚书·尧典》 D.《典论·论文》
3.“立言者贵于助教”主张的提出者是()。
A.葛洪 B.班固 C.王充 D.扬雄
4.最早把四声应用到诗歌创作上的诗人是()。
A.陶渊明 B.曹植 C.谢灵运 D.沈约
5.“东则由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斯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
开源发流,为世楷式。
”这一段话的作者是()。
A.王国维 B.章太炎 C.鲁迅 D.梁启超
6.刘勰《文心雕龙》集中论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专篇名()。
A.《时序》 B.《情采》 C.《神思》 D.《宗经》
7.刘勰把风格归纳为八种类型,见于()。
A.《时序》 B.《情采》 C.《体性》 D.《风骨》
8.“《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
”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A.章太炎 B.鲁迅 C.章学诚 D.梁启超
9.被钟嵘认为是“元嘉”诗歌的代表人物是()。
A.陶渊明 B.曹植 C.谢灵运 D.沈约
10.钟嵘最推崇的诗人是()。
A.陶渊明 B.曹植 C.谢灵运 D.陆机
二、多项选择题
1.陆机的审美理想是()。
A.应 B.和 C.悲 D.俗 E.艳
2.以下与刘勰有关的选项有()。
A.字彦和 B.祖籍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
C.东晋以后世居建康(今江苏南京) D.晚年在定林寺出家,法号慧震。
E.青年时期随僧祐在定林寺整理佛经,期间撰成《文心雕龙》。
3.下列篇章中属于刘勰“文之枢纽”的有()。
A.《明道》 B.《原圣》 C.《辨骚》 D.《宗经》 E.《序志》
4.钟嵘认为五言诗的源头有()。
A.《楚辞》 B.《大雅》 C.《小雅》 D.汉乐府 E.《国风》
三、填空题
1.两汉时期,第一个著文品评作家才性的是_____。
2.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鉴赏论”的专篇是_____。
3.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气”的具体含义包括作家的气质、作家的才性和_
____。
4.陆机《文赋》中的“体”是体裁与_____的总称。
5.刘勰《时序》篇主要论述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总结出“文变染乎世情,_____”的规律。
四、名词解释题
1.文气说
2.诗赋欲丽
3.应感
4.六观
5.物感说
6.滋味说
五、简答题
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基本特点。
2.曹丕是如何论述文学的价值和作用的?
3.简述曹丕文体论的主要内容。
4.你如何看待“文人相轻”?
5.陆机是如何论述创作准备的?
6.简述《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7.简述《文心雕龙·神思》的主要内容。
8.简述《文心雕龙·知音》的主要内容。
9.如何理解萧统对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
六、论述题
1.曹丕是如何论述作家气质、个性与风格的关系的?
2.陆机是如何论述文学创作中的构思与想象的关系的?
3.陆机是如何论述灵感在艺术构思中的表现和作用的?
4.如何看待陆机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之说?
5.《文心雕龙》“文之枢纽”包含哪五篇?其间的关系怎样?
6.钟嵘是如何论述诗歌的本质特征及其产生根源的?
7.钟嵘是如何论述诗歌的艺术性及其批评标准的?
第四章隋唐五代文学批评
一、单项选择题
1.唐代古文运动是韩愈和()倡导的。
A.陈子昂 B.柳宗元 C.杜甫 D.白居易
2.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明确提出()。
A.兴寄 B.文以明道 C.气盛言宜 D.发愤著书
3.提出“根情,苗言,花声,实义”文学观的文学批评家是()。
A.杜牧 B.杜甫 C.韩愈 D.白居易
4.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是在()中提出的。
A.《寄唐生》 B.《新乐府序》 C.《与元九书》D.《读张籍古乐府序》
5.司空图“思与境偕”出自()。
A.《与王驾评诗书》B.《诗品·含蓄》 C.《诗品·形容》D.《诗品·精神》
二、多项选择题
1.传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构思境界有()。
A.意境 B.情境 C.物境 D.情景 E.思境
2.唐代提出与意境相关理论的批评家有()。
A.皎然 B.杜甫 C.权德舆 D.韩愈 E.刘禹锡
3.下列属于司空图提出的理论主张有()。
A.象外之象 B.味外之旨 C.以意为主 D.气盛言宜 E.不平则鸣
4.以下与司空图有关的选项有()。
A.字表圣B.今山西永济人C.著有《与极浦书》D.曾隐居庐山 E.自号知非子
三、填空题
1.殷璠的《河岳英灵集》代表了唐代_____年间的诗学水平。
2.韩愈在_____中提出“不平则鸣”说。
3._____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兴寄”说。
4.司空图《与极浦书》中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要求,主要是受到___的启发。
四、名词解释题
1.《戏为六绝句》
2.文以明道
3.不平则鸣 4.气盛言宜
5.韵味说
五、简答题
1.简述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
2.简述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文学批评思想。
3.简述皎然的“取境”理论。
4.简述韩愈有关古文语言方面的理论。
5.简述白居易关于诗歌与政教的关系理论。
6.简述司空图韵味说的艺术原则。
六、论述题
1.司空图是如何对其韵味说进行诗化表达的?
2.韩愈的文学批评思想包含哪几方面?试作分析。
3.皎然认为意境的本质及审美特征是什么?
第五章两宋金元文学批评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诸说中属于苏轼提出的理论是()。
A.点铁成金说 B.功夫在诗外说 C.夺胎换骨说 D.风水相遭说
2.提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的理论家是()。
A.方回 B.王若虚 C.吕本中 D.黄庭坚
3.苏轼“随物赋形”的观点是在()提出的。
A.《自评文》B.《与二郎侄》C.《评韩柳集》D.《答谢民师推官书》
4.严羽的籍贯是()。
A.福建邵武 B.福建福州 C.福建莆田 D.浙江金华
5.《沧浪诗话》的理论核心是()。
A.诗辨 B.诗法 C.诗体 D.诗评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元好问的论述正确的有()。
A.自号遗山山人 B.编《中州集》 C.提倡风雅精神和建安风骨D.主张豪壮刚健,反对柔弱纤丽 E.主张真诚和亲到,反对伪饰
2.严羽把“悟”分为()几类。
A.一知半解之悟 B.顿悟 C.透彻之悟 D.不假悟 E.渐悟
三、填空题
1._____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诗穷而后工”命题。
2.李清照的《词论》作于北宋末年,提出词_____之说。
四、名词解释题
1.“诗穷而后工”
2.点铁成金
3.夺胎换骨
4.妙悟说
5.别材别趣
五、简答题
1.简述两宋金元文学批评的基本特点。
2.简述欧阳修文道说与韩愈文道说的异同。
3.简述苏轼“辞达”的文学观。
4.简述苏轼平淡自然的文学观。
5.简述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艺观。
六、论述题
1.严羽为什么提出“以盛唐为法”的主张?试作分析。
2.试析严羽的诗歌审美特征论。
3.什么叫“妙悟”?试分析。
4.试析苏轼的传神理论。
5.试析李清照词“别是一家”的基本内容。
6.以《论诗三十首》为例,谈谈元好问的文学批评主张。
第六章明代文学批评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前后七子中提出“真诗乃在民间”观点的人是()。
A.何景明 B.李攀龙 C.李梦阳 D.王世贞
2.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是()。
A.前七子 B.后七子 C.唐宋派 D.竟陵派
3.公安派以()为首。
A.袁宗道 B.袁中道 C.袁宏道 D.袁明道
4.《四溟诗话》的作者是()。
A.何景明 B.李攀龙 C.李梦阳 D.谢榛
5.《谈艺录》的作者是()。
A.何景明 B.李攀龙 C.李梦阳 D.徐祯卿
6.关于戏曲结构,提出“大间架”、“大主脑”的理论家是()。
A.王骥德 B.李渔 C.金圣叹 D.汤显祖
7.李贽文学理论的核心是()。
A.童心说 B.性灵说 C.现量说 D.格调说
8.明代特别强调戏曲音律的是()代表作家沈璟
A.苏州派 B.临川派 C.吴江派 D.浙西派
9.明代曲论家研究唱法的著作《曲律》的作者是()。
A.李渔 B.王骥德 C.沈璟 D.魏良辅
二、多项选择题
1.属于前七子的文学家有()。
A.王世贞 B.李东阳 C.李攀龙 D.李梦阳 E.何景明2.属于唐宋派的文学家有()。
A.王世贞 B.归有光 C.茅坤 D.朱彝尊 E.方苞三、填空题
1.“唐宋八大家”之称主要是因_____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而确立。
2.《艺苑卮言》的作者是_____。
四、名词解释题
1.竟陵派 2.童心说
3.吴江派 4.临川派
五、简答题
1.简述明代小说戏曲理论批评的特点。
2.简述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观。
3.简述唐宋派主要文学批评思想。
4.公安派的主要文学批评思想。
5.简述汤显祖的戏曲理论。
6.简述王骥德戏曲批评论的主要内容。
六、论述题
1.吴江派与临川派论争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简述李贽的“童心说”及其理念意义。
3.简述李贽“发愤之所作”论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清代文学批评
一、单项选择题
1.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是()。
A.竟陵派 B.浙西派 C.阳湖派 D.桐城派
2.王士祯提出()。
A.神韵说 B.性灵说 C.格调说 D.肌理说
3.《唐贤三昧集》编选者是()。
A.朱彝尊 B.王士祯 C.袁枚 D.沈德潜
4.浙西词派标举()和张炎的词风。
A.姜夔 B.吴文英 C.周邦彦 D.辛弃疾
5.《宋四家词选》的编选者是()。
A.张惠言 B.周济 C.朱彝尊 D.朱祖谋
6.清代曲论家中最重视戏曲结构的是()。
A.王骥德 B.李渔 C.沈璟 D.汤显祖
7.《花部农谭》的作者是()。
A.焦循 B.李调元 C.吕天成 D.祁彪佳
8.《读第五才子书法》的作者是()。
A.李贽 B.金圣叹 C.张竹坡 D.李渔
9.首次把“性格”作为基本概念运用于小说批评的批评家是()。
A.李贽 B.金圣叹 C.张竹坡 D.李渔
10.金圣叹人物形象塑造的中间环节是()。
A.格物 B.因缘生法 C.忠恕 D.间架
二、多项选择题
1.叶燮的《原诗》概括诗人从事创作的主观条件有()。
A.情 B.胆 C.力 D.识 E.理
2.姚鼐提出的古文三位一体说包括()。
A.义理 B.博学 C.文章 D.考据 E.辞章
3.属于方苞文学批评思想的有()。
A.雅洁论 B.义法论 C.神气论 D.刚柔论 E.格律论
4.以下与李渔有关的选项有()。
A.号笠翁 B.生于江苏如皋 C.著有《南词叙录》
D.原籍浙江兰溪 E.戏剧理论以舞台性为核心。
5.以下与金圣叹有关的选项有()。
A.原名张采 B.把小说评点推向体系化 C.作有《读第五才子书法》D.评点《三国演义》 E.从创作思维方面提出了“因缘生法说”
6.属于金圣叹“六才子书”的有()。
A.《离骚》 B.《史记》 C.杜甫诗 D.《庄子》 E.《西厢记》
三、填空题
1.袁枚在_____中提出“性灵说”。
2.常州词派的宗师是_____。
3.《格调论》的作者是_____。
4.“_____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
”(《读第五才子书法》)。
四、名词解释题
1.肌理说
2.性灵说
3.格调说
4.神韵说
5.结构第一
6.《闲情偶记》
7.“六才子书”
五、简答题
1.简述清代文学批评的基本特点。
2.简述王夫之对诗歌性质和特点的认识。
3.简述姚鼐的主要文学批评思想。
4.简述叶燮的诗歌正变论。
5.简述李渔“结构第一”的基本内容。
6.简述常州词派的基本理论。
六、论述题
1.王夫之是如何论述“情”与“景”的关系的?
2.什么叫“四情说”?王夫之是如何论述诗歌的功能的?
3.论述叶燮物我统一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4.简析清初四大诗论。
5.简析李渔戏曲理论体系。
6.试析金圣叹关于《水浒传》创作典型的主要内容。
第九章近代文学批评
一、单项选择题
1.“文界革命”的口号,是梁启超在()中提出来的
A.《艺概》 B.《少年中国说》 C.《夏威夷游记》 D.《饮冰室诗话》2.《宋元戏曲史》的作者是()。
A.任半塘 B.梁启超 C.王国维 D.吴梅
3.王国维在文学创作的审美尺度上提出“苦痛说”和()。
A.“天才说” B.“古雅说” C.“游戏说” D.“境界说”
二、多项选择题
1.梁启超认为新诗歌的最高境界是()三者具备。
A.新风格 B.旧意境 C.旧风格 D.新意境 E.新语句
2.梁启超认为小说对于读者的艺术感染力()。
A.激 B.刺 C.提 D.浸 E.熏
三、填空题
1.“小说界革命”的口号是梁启超在_____年正式提出的。
2.王国维字_____。
3.王国维把境界分为造境与_____。
四、名词解释题
1.《饮冰室诗话》
2.古雅说
3.熏、浸、刺、提
4.境界说
五、简答题
1.简述近代诗文理论批评的特点。
2.简述梁启超“文界革命”的主要理论。
3.简述王国维文学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4.简述王国维创作起源“游戏说”的主要内容。
六、论述题
1.试析梁启超“诗界革命”的主要理论。
2.试析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主要理论。
3.梁启超是如何强调小说的政治教化作用的?
4.简析王国维关于文学创作审美特征(境界说)的主要理论。
5.简析王国维境界分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