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理论__第二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样,当事人的所得即使与参照者的所得在绝对量上 差异悬殊也不会觉得不公平;相反,公平指数不相等, 即使两者间的绝对收入差距不大也可能产生不公平感。
三、公平的重要性
1、是打断不平等链条的有效手段 2、不平等阻碍长期经济繁荣和发展的总
体进程 3、收入不平等使主观福利下降 4、收入不平等引起直接和间接损失效率。
一、公平是人类共同的偏好
公平也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观
“天下为公”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 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
二、公平的内涵
公平:经济公平和公平感
1、经济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规则公 平)和结果公平
第二章 现代政府与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节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干预分配的合理性 第二节 公平、效率与社会保障 第三节 分配不平等的广泛性 第四节 奥肯漏桶:再分配领域中的政府失灵
第一节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干预分配的合理性
一、风险、保险市场失灵与社会保障
风险:不确定性,即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差距
保险:借助于大数法则,集合大量的同质风险, 在被保人之间分散风险。
1965年美国行为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论表达了
影响公平感的各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Op / Ip = Or / Ir
式中O 和I 分别代表有关人的所得和他们的贡献, 而p和 r 分别代表当事人和参照者。所得与贡献的比值 (O / I) 可以称为公平指数。
此方程式中可知: 当等式两边的公平指数相等时,当事人会感觉公平。
1919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住房及城市计划法》,以法律的形式规 定政府对于改善穷人住宅环境的责任。政府合法地介入了住房市 场,将解决住房问题视为一种社会服务。中央政府提供住房补贴, 地方政府来提供服务。这一政策一直影响到上世纪90年代。
——尼古拉斯·巴尔
中国的政策目标演变:
计划经济:城乡二元结构下的高度公平的分配 政策,在效率与公平的权衡上,天平是向公平 倾斜的 ;
市场经济体制:加重了效率的权重,城乡差别 扩大;高度不公平的状态
四、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与社会保障
1、理论基础:功利主义哲学 2、社会政策的目标:社会福利最大化 ; 3、社会福利增加的来源:一是国民收入的增
长,一是国民收入的均等分配;
4、社会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路径:政府干预再 分配;
5、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作用有利于社会福 利最大化。
2、公平感:人们对公平的判断和感受
3、结果的公平≠平等或均等,后者指的是收入 分配的量的一致性,而前者带有价值判断,指 的是在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基础上的各人贡献 与其收入的一致性。
机会的公平:一个人的成就,应该是他 努力以及才能的结果,而不是由其所拥 有的背景决定
过程公平:竞争的规则对于社会成员来 说应该是同一的、一视同仁的,所有的 人都遵循同一规则对与经济活动
念、不同的经济状况下,政府会有不同权重的 组合。保障型模式VS福利模式
栏2-1 英国住房公共政策
栏2-1 英国住房公共政策
英国住房公共政策说明了公共政策与政府对市场的评价及伦
理观念的关系:
在1914年之前,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是由私人市场提供。对于
那些经济上负担得起的家庭而言,这一制度大体上动作良好,但 是对于那些低工资的群体来讲,特别是在大城市中,这一制度所 能带来的只不过是拥挤和肮脏的居住环境。从技术上来讲,住房 市场出现了“市场出清”,但是从公共健康、政府法令的贯彻以 及人道主义的角度,政策的制度者发现这种说法难以站得住脚。
五、有效需求管理与社会保障
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的结果是
收入差距的分化。由于存在收 入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所以,
收入差距
有效需求不足
资本主义社会一定会出现有效
需要不足。而总有效需要不足
会导致开工不足、失业增加,
进而陷入有效需求不足的恶性 循环。凯恩斯开出的药方是通
经济衰退或危机
过财政政策扩大有效需求。政
府还可以通过建立社会保障转
移支付制度来扩大有效需求。
六、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社会收入支持制度—人力的投 资
2、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减少由于经济动荡、自 然灾害、疾病、伤残和个人不幸带来的脆弱性, 分散个人和家庭的经济风险,保护人口的生产 和再生产,也就是保护社会人力资源。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分配公平感:指的是人们对组织中资源 或奖励的分配,尤其是涉及自身利益的 分配是否公正合理的个人判断和感受。 分配公平感是主观的,它取决于当事人 的价值观、个性、需要、动机等因素。
公平感的相对性:纵向;横向
有关公平感的理论(一)
美国行为学家劳勒提出了一个工作公平感的综合
模型,初步说明个人分配公平感的人际复杂性。他认
3、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 再分配、通过分散风险对促进人口再生产、提 高人口质量和保护人力资源作用是巨大的。
第二节 公平、效率与社会保障
效率与公平
对公平的理解:公平既包括客观的公平也包
括人们主观的公平感觉即人们对公平的判断, 客观的公平又有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 平,不同层面的公平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是 不同的,有些是冲突的,有些是一致的,有些 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为分配的公平感不是当事人简单地与他人的报酬的一
个简单的比较。人们比照自己应该所得的认识(A)
与实际的所得的认识(B)产生公平或不公平的感觉。
当A=B时,当事人感到公平; 当A>B时,当事人会因为觉得吃了亏而感到不公平; 当A<B时,当事人可能会因无功受禄而内疚,这也是
一种不公平感的范围。
有关公平感的理论(二)
保险市场失灵 :商业保险能力不足 ;信息不 对称 ;风险选择
二、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
政府提供社会保障的原因: 保险市场失灵; 人们对风险产生的原因的认识 (个人
风险—社会风险); 工业化、城市化; 老龄化; 物质基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政府的政策目标与社会保障
政府的目标是多重的: 1、资源配置效率; 2、合理的收入分配; 3、保护个人的自由的目标 不同社会制度、社会结构、不同的文化观
三、公平的重要性
1、是打断不平等链条的有效手段 2、不平等阻碍长期经济繁荣和发展的总
体进程 3、收入不平等使主观福利下降 4、收入不平等引起直接和间接损失效率。
一、公平是人类共同的偏好
公平也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观
“天下为公”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 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
二、公平的内涵
公平:经济公平和公平感
1、经济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规则公 平)和结果公平
第二章 现代政府与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节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干预分配的合理性 第二节 公平、效率与社会保障 第三节 分配不平等的广泛性 第四节 奥肯漏桶:再分配领域中的政府失灵
第一节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干预分配的合理性
一、风险、保险市场失灵与社会保障
风险:不确定性,即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差距
保险:借助于大数法则,集合大量的同质风险, 在被保人之间分散风险。
1965年美国行为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论表达了
影响公平感的各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Op / Ip = Or / Ir
式中O 和I 分别代表有关人的所得和他们的贡献, 而p和 r 分别代表当事人和参照者。所得与贡献的比值 (O / I) 可以称为公平指数。
此方程式中可知: 当等式两边的公平指数相等时,当事人会感觉公平。
1919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住房及城市计划法》,以法律的形式规 定政府对于改善穷人住宅环境的责任。政府合法地介入了住房市 场,将解决住房问题视为一种社会服务。中央政府提供住房补贴, 地方政府来提供服务。这一政策一直影响到上世纪90年代。
——尼古拉斯·巴尔
中国的政策目标演变:
计划经济:城乡二元结构下的高度公平的分配 政策,在效率与公平的权衡上,天平是向公平 倾斜的 ;
市场经济体制:加重了效率的权重,城乡差别 扩大;高度不公平的状态
四、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与社会保障
1、理论基础:功利主义哲学 2、社会政策的目标:社会福利最大化 ; 3、社会福利增加的来源:一是国民收入的增
长,一是国民收入的均等分配;
4、社会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路径:政府干预再 分配;
5、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作用有利于社会福 利最大化。
2、公平感:人们对公平的判断和感受
3、结果的公平≠平等或均等,后者指的是收入 分配的量的一致性,而前者带有价值判断,指 的是在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基础上的各人贡献 与其收入的一致性。
机会的公平:一个人的成就,应该是他 努力以及才能的结果,而不是由其所拥 有的背景决定
过程公平:竞争的规则对于社会成员来 说应该是同一的、一视同仁的,所有的 人都遵循同一规则对与经济活动
念、不同的经济状况下,政府会有不同权重的 组合。保障型模式VS福利模式
栏2-1 英国住房公共政策
栏2-1 英国住房公共政策
英国住房公共政策说明了公共政策与政府对市场的评价及伦
理观念的关系:
在1914年之前,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是由私人市场提供。对于
那些经济上负担得起的家庭而言,这一制度大体上动作良好,但 是对于那些低工资的群体来讲,特别是在大城市中,这一制度所 能带来的只不过是拥挤和肮脏的居住环境。从技术上来讲,住房 市场出现了“市场出清”,但是从公共健康、政府法令的贯彻以 及人道主义的角度,政策的制度者发现这种说法难以站得住脚。
五、有效需求管理与社会保障
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的结果是
收入差距的分化。由于存在收 入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所以,
收入差距
有效需求不足
资本主义社会一定会出现有效
需要不足。而总有效需要不足
会导致开工不足、失业增加,
进而陷入有效需求不足的恶性 循环。凯恩斯开出的药方是通
经济衰退或危机
过财政政策扩大有效需求。政
府还可以通过建立社会保障转
移支付制度来扩大有效需求。
六、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社会收入支持制度—人力的投 资
2、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减少由于经济动荡、自 然灾害、疾病、伤残和个人不幸带来的脆弱性, 分散个人和家庭的经济风险,保护人口的生产 和再生产,也就是保护社会人力资源。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分配公平感:指的是人们对组织中资源 或奖励的分配,尤其是涉及自身利益的 分配是否公正合理的个人判断和感受。 分配公平感是主观的,它取决于当事人 的价值观、个性、需要、动机等因素。
公平感的相对性:纵向;横向
有关公平感的理论(一)
美国行为学家劳勒提出了一个工作公平感的综合
模型,初步说明个人分配公平感的人际复杂性。他认
3、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 再分配、通过分散风险对促进人口再生产、提 高人口质量和保护人力资源作用是巨大的。
第二节 公平、效率与社会保障
效率与公平
对公平的理解:公平既包括客观的公平也包
括人们主观的公平感觉即人们对公平的判断, 客观的公平又有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 平,不同层面的公平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是 不同的,有些是冲突的,有些是一致的,有些 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为分配的公平感不是当事人简单地与他人的报酬的一
个简单的比较。人们比照自己应该所得的认识(A)
与实际的所得的认识(B)产生公平或不公平的感觉。
当A=B时,当事人感到公平; 当A>B时,当事人会因为觉得吃了亏而感到不公平; 当A<B时,当事人可能会因无功受禄而内疚,这也是
一种不公平感的范围。
有关公平感的理论(二)
保险市场失灵 :商业保险能力不足 ;信息不 对称 ;风险选择
二、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
政府提供社会保障的原因: 保险市场失灵; 人们对风险产生的原因的认识 (个人
风险—社会风险); 工业化、城市化; 老龄化; 物质基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政府的政策目标与社会保障
政府的目标是多重的: 1、资源配置效率; 2、合理的收入分配; 3、保护个人的自由的目标 不同社会制度、社会结构、不同的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