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题(Word版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注意事
得分评卷人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6分)
①,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②,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③,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④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⑥《爱莲说》中,周敦颐运用正衬手法塑造莲花的形象,评价菊花是“花之隐逸者也”,莲花是“”,更突出了对莲花的喜爱。

(2)请完整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4分)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1分)
宁静可以沉淀出生活上许多纷杂和浮燥,可以避免许多轻率、鲁mǎnɡ、无聊、荒谬的事情发生。

先哲说,“静以修身,静以养性”。

这指的是在宁静的环境中,让人摒弃俗虑杂念,排除外界干扰,进行反思,悟出真dì,从而达到陶冶性情、涵养德性、净化灵魂的目的。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3分)
鲁mǎnɡ()真dì()陶冶.()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文中“摒弃”的“摒”意思是;“涵养”的意思是。

(2分)
(4)这段文字运用了的表达方式,同时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
(1)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中的主人公。

祥子第二次为买车攒的钱被(填人名)敲诈去了。

(2分)
(2)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全国解放前夕,重庆地区地下党人英勇斗争的故事,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

例如:叛徒甫志高带领特务窜到乡下,不幸被捕。

在狱中,她受尽折磨,特务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

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2分)
4.综合性学习。

(10分)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

学校正在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

(12分) (1)下列句子不符合“孝顺”主题的一项是()(2分)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B.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
C.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

——鲁迅
D.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2)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结合下面漫画,说说作为儿女应如何善待空巢老人。

(4分)
(3)在主题班会上,请你为节目诗歌朗诵《游子吟》和下一个节目女声独唱《妈妈的吻》写一段串词。

(6分)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55分)
[一](20分)
宗月大师
老舍
小时候,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叫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

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

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

我说“偶然的”,是因为他不常来看我们。

他是一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

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

一进门,他看见了我。

“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母亲。

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

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震动。

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太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费、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二天,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刘大叔去入学。

学校是一家改良私塾,
在离我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道士庙里。

庙不甚大,而充满了各种气味……学校是在大殿里。

大殿两旁的小屋住着道士和他们的家眷。

大殿里很黑、很冷。

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

学生都面朝西坐着,一共有三十来人。

西墙上有一块黑板。

老师姓李,一位极死板而极有爱心的中年人。

刘大叔和老师“嚷”了一阵,而后教我拜圣人及老师。

老师给了我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

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

自从做了学生以后,我时常到刘大叔的家中去。

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中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

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

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地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

此外,他还有几处店铺。

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

他绝不以我是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傲人。

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

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

他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

人们吃他,他甘心叫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

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是被人骗了去的,他不管这些,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到我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他太乐善好施了。

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慈善事业。

他忘了自己。

就在这个时候,我和他过往得最密。

他办贫儿学校,我去做义务教师。

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

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

而后,他的花园也出了手。

他入庙为僧,夫人与小姐入庵为尼。

在以前,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

现在,他每日一餐,入秋还穿着件夏布道袍。

这样苦修,他的脸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

他自己没有钱,还须天天为僧众们找到斋吃。

同时,他还办粥厂等慈善事业。

他穷,他忙,他每日只进一顿简单的素餐,可是他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
去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

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

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

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

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

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

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接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
他是宗月大师。

(选自《老舍全集》第14卷,略有删改) 5.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5分)
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震动。

6.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多处照应,请找出一处。

(3分)
7.“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接受过他的好处”一句中“精神上”和“物质上”分别指什么?(6分)
8.宗月大师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二](20分)
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

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

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

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
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

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

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

“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

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

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

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

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一夜无话。

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

起初,我认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叠被子。

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

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

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

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9.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6分)
10.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

(4分)
11.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5分)
12.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

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至少从两个角度来谈)良好教养的?(5分)
[三](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惟吾德馨馨:
(2)可爱者甚蕃蕃: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玩:
(4)无案牍之劳形形:
(5)何陋之有之:
1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5.【甲】【乙】两篇短文都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分别表现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4分)
16.人们爱莲,因为它有很多价值。

在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精神价值中你更看重它的哪种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

(2分)
.请以《这天,我特别》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提示与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四、卷面书写(5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第四单元 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1)①深林人不知;②当窗理云鬓;③念天地之悠悠;
④何人不起故园情;⑤杨花榆荚无才思;⑥花之君子者也。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1)莽谛yě(2)浮燥浮躁
(3)排除能控制情绪的功夫;修养(4)议论引用
3.(1)骆驼祥子孙侦探(2)红岩江姐
4.(1)D(2)示例:作为儿女要常回家看看,多陪伴父母,多和父母交流。

(3)示例:“儿行千里母担忧”。

是啊,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始终有个人在家里牵挂着我们,有个声音在呼唤我们回家。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永远也无法回报母亲的深情。

但也许一声问候,也许一个吻,就能让我们的母亲深深地感动。

下面,让我们一起听歌曲《妈妈的吻》,感受母亲的爱,表达我们对母亲的爱吧。

二、阅读(55分)
[一](20分)
5.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简洁生动,既形象地表现出刘大叔声音洪亮,性情豪爽(2分),也表现出“我”家的贫穷、破败(2分)。

(意思相近即可)
6.示例一:这样苦修,他的脸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

示例二:他穷,他忙,他每日只进一顿简单的素餐,可是他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3分。

意思相近即可) 7.精神上:他的热心和真诚引领“我”向善,让“我”学会了关心和帮助别人(2分);他的乐善好施、舍己救人使“我”懂得了帮助别人的乐趣和意义(2分)。

物质上:他帮助“我”入学读书,使“我”成了有文化的人(2分)。

8.①仗义疏财,乐善好施。

自己掏钱帮助“我”入私塾,后又帮“我”入公立学校;一贫如洗时还要办贫儿学校和粥厂,出家后仍不忘救济穷人。

②不以富傲人。

有空就看穷朋友,关心“我”这个苦孩子,绝不冷淡“我”。

③豪爽乐观。

他说话声音洪亮,为人豪爽大方,不在乎钱财,不计较得失,无论富有或是贫穷,都很乐观。

(每点3分,答对两点即可)
[二](20分) 9.①郭德纲拦阻儿子驱赶喜鹊的行为并教育他。

(或:儿子不让喜鹊吃柿子,郭德纲拦阻并教育。

)②一位女士上车后不影响旅客休息,晨起后认真整理床铺。

10.示例: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2分),加强语气,写出作者的出乎意料,表现这位女士的良好教养(2分)。

11.结构上:照应题目,总结全文。

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有良好教养的人的高度赞美。

12.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名词,拥有良好的教养,是对这个人的最高评价,正所谓名副其实。

示例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示例二:遵守交通规则。

(能体现学生良好教养的示例即可)
[三](15分)
13.(1)德行美好(2)多(3)靠近玩弄(4)形体、躯体(5)宾语前置的标志14.(1)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2)我只爱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污泥所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15.【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甲】文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乙】文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随俗流沉、志洁行廉、坚守节操的人生志趣。

16.我更看重它的精神价值。

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高洁正直,是君子的象征,这些精神品质是其他植物少有的,所以我更看重它的这一精神价值。

三、作文略
评分标准参见2017年安徽省中考卷面书写要求及得分标准。

四、卷面书写(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