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小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什么叫机械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学生不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但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3: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探究能力:
层次1:不会比较、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但不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层次3: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也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教学材料起子、刀、蔬菜、盒子
第二课怎样抬高讲台
过程与方法:
*能够利用杠杆进行省力的操作。

能够找出杠杆上的支点。

能够分析阿基米德用杠杆撬起地球预言的原理。

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
*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道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道杠杆的构成要素。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杠杆的基本结构,也不知道杠杆可以省力。

层次2:知道了杠杆的基本结构,对杠杆的几种作用不了解。

层次3:知道了杠杆的基本结构,对杠杆的几种作用也了解。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够设计合理实验,也不能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的作用。

层次2:能够设计合理实验,但不能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的作用。

层次3:能够设计合理实验,也能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的作用。

教学材料杠杆模型,垫片
第三课斜坡的启示
过程与方法:
*能够针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记录结实规律。

能够发现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

能够运用斜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
*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其组成。

知道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
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关注身边简单机械的应用。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其组成。

知道斜面的角度影响拉力的大小,角度越小所需要的拉力越小。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斜面的构成,也不知道影响斜面的斜面的因素。

层次2:知道斜面的构成,但不知道影响斜面的斜面的因素。

层次3:知道斜面的构成,也知道影响斜面的斜面的因素。

探究能力:
层次1:不知道控制变量,也不能设计实验研究变量对斜面的影响。

层次2:知道控制变量,但不能设计实验研究变量对斜面的影响。

层次3:知道控制变量,也能设计实验研究变量对斜面的影响。

教学材料小车、拉力计、书本、知尺。

第四课拧螺丝钉的学问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

能够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省力的原理。

能够寻找出与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

知识与技能:
*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知道轮轴省力的原理。

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勇于在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乐于进行探究。

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

能够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省力的原理。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轮轴的构成,也不知道影响轮轴的因素。

层次2:知道轮轴的构成,但不知道影响轮轴的因素。

层次3:知道轮轴的构成,也不知道影响轮轴的因素。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设计实验解释影响轮轴的因素,也不能解释复杂的轮轴。

层次2:能设计实验解释影响轮轴的因素,但不能解释复杂的轮轴。

层次3:能设计实验解释影响轮轴的因素,也能解释复杂的轮轴。

教学材料起子、螺丝、测力计、钩码、线、大小不同的圆盘。

教学步骤
第五课国旗怎样升上去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能够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

能够就两种滑轮的不同作用提出假设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

知道两种滑轮的作用以及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

建立一种物体可以有多种用途的意识。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滑轮的基本结构,也不知道动、定滑轮的区别。

层次2:知道滑轮的基本结构,但不知道动、定滑轮的区别。

层次3:知道滑轮的基本结构,也知道动、定滑轮的区别。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设计实验解决问题,也不能选择研究的对象。

层次2:能设计实验解决问题,但不能选择研究的对象。

层次3:能设计实验解决问题,也能选择研究的对象。

教学材料滑轮、铁架台、钩码、线、测力计
教学步骤
第六课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过程与方法:
*能够在比较现代自行车与过去自行车的差别中发现自行车的传动方式。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一些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能够对两种传动方式进行比较。

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方式。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

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自行车是怎样传动的。

认识玩具和常见机械的传动装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

能够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传动方式。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认识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知道他们的特点和用途。

能够对链条传动和车轮传动进行比较,知道他们的应该范围。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不能比较出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层次2: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不能比较出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层次3: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并能比较出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自己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不能组装简单的链条传动和车轮传动。

层次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自己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不能组装简单的链条传动和车轮传动。

层次3: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自己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并能组装简
单的链条传动和车轮传动。

教学材料自行车、齿轮、链条、皮尺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单元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
●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
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3、知道猜想或推测与经探究证实的结论是不同的。

4、知道在探究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5、会根据需要,从各个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6、能倾听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探究。

●科学知识
1、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

2、能根据特征对问题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

3、能将材料的特性与用途相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3、愿意合作与交流。

4、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5、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6、乐于试用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
1、折形状
2、搭支架
3、建桥梁
4、造房子
单元教学概念图:
前概念调查问卷
1、关于形状,我知道:
2、关于桥梁,我知道:
3、关于房屋,我知道:
4、关于物体的承受力,我知道:
前概念调查统计
1、折形状
课程标准:
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2、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

3、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科学知识
1、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2、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

3、了解一些不易变形物体的承受力。

4、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2、体验与人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

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层次2: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层次3: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

探究能力:
层次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层次2: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

层次3: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材料:大小差不多的纸、胶水、蛋壳
教学步骤:
教学反思:
2、搭支架
课程标准:
知道猜想或推测与经探究证实的结论是不同的。

知道在探究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3、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2、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2、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

层次2: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层次3: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并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层次2: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层次3: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并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教学材料:吸管、大头针、剪刀、透明胶、细线等
教学步骤:
教学反思:
3、建桥梁
课程标准:
能将材料的特性与用途相联系。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

2、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科学知识
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桥墩等组成。

2、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结实的桥梁。

3、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和快乐。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

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结实的桥梁。

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

层次2: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

层次3: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并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结实的桥梁。

探究能力:
层次1: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层次2: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

层次3: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并能够自主设计打搭建桥梁。

教学材料:硬纸板、粗绳、筷子、书、透明胶、西瓜皮、水果刀、重物
教学反思:
4、造房子
课程标准:
会根据需要,从各个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与小组同学一起,参与设计房子,会计算房子的用料。

2、能够与组内同学密切合作,建设房子。

3、能够搜集有关著名建筑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科学知识
1、了解古代房子和现代房子的特点。

2、知道设计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3、知道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参加创造发明活动。

2、体会造房子的艰辛和快乐。

3、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能够与小组同学一起,参与设计房子,会计算房子的用料。

能够与组内同学密切合作,建设房子。

能够搜集有关著名建筑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了解古代房子和现代房子的特点。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知道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

层次2:知道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

了解古代房子和现代房子的特点。

层次3:知道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了解古代房子和现代房子的特点以及设计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探究能力:
层次1:能够与组内同学密切合作,建设房子。

层次2:能够与组内同学密切合作,参与设计房子,建设房子。

层次3:能够与组内同学密切合作,参与设计房子,建设房子,会计算房子的用料。

教学材料:旧报纸、胶带、剪刀、彩笔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单元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
●科学探究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能提出进行某项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3、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究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4、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科学知识
1、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2、关注与生物繁殖相关的技术问题。

3、列举常见的几类动物的不同生殖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参与教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珍爱生命。

4、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
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3、我是怎样出生的
单元教学概念图:
前概念调查问卷
1、你能说说看自己是如何出世的吗?
2、对于动物繁殖后代的过程,我知道:
3、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哪些不同吗?
4、植物不用种子可以繁殖后代吗?我认为:
前概念调查统计
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课程标准: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关注与生物繁殖相关的技术问题。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需要,查阅一些关于植物营养繁殖方面的资料。

2、能够用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一些植物。

●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除了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2、了解常见的几种营养繁殖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培育植物的乐趣。

2、能坚持观察,实事求是的做好记录。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植物除了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能够根据需要,查阅一些关于植物营养繁殖方面的资料。

能够用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一些植物。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植物除了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层次2:知道植物除了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层次3:能具体了解常见的几种营养繁殖方式情况。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够根据需要,查阅一些关于植物营养繁殖方面的资料。

层次2:能够根据需要,查阅一些关于植物营养繁殖方面的资料。

层次3:能够根据需要,查阅一些关于植物营养繁殖方面的资料。

并能够用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一些植物。

教学材料:植物的根、茎、叶、花盆、泥土、相关图书、视频资料
教学步骤:
教学反思:
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课程标准: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列举常见的几类动物的不同生殖方式。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搜集、分析、整理信息。

2、能够根据确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科学知识
1、知道在自然条件下,绝大多数的动物的繁殖方式是有性繁殖,即经过雌雄两性的结合。

2、知道两种基本的繁殖方式,即胎生和卵生。

3、知道动物的繁殖方式是丰富多彩的。

4、了解一些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产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2、加深对动物世界的兴趣。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在自然条件下,绝大多数的动物的繁殖方式是有性繁殖,即经过雌雄两性的结合。

知道两种基本的繁殖方式,即胎生和卵生。

了解一些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

能够根据确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知道在自然条件下,绝大多数的动物的繁殖方式是有性繁殖,即经过雌雄两性的结合。

层次2:知道两种基本的繁殖方式,即胎生和卵生。

层次3:还能了解一些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

探究能力:
层次1:能搜集,不能分析、整理信息。

层次2:能搜集、分析、整理信息。

层次3:学会搜集、分析、整理信息,并能够根据确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材料:相关图书、视频资料
教学反思:
3、我是怎样出生的
课程标准: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珍爱生命。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运用交流的方式获取需要的信息。

2、整理信息,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收集到的信息。

●科学知识
1、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

2、了解一些人出生前后的简单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生命的珍贵。

2、体会与父母的亲情,体验父母养育的辛苦。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运用交流的方式获取需要的信息。

了解一些人出生前后的简单情况。

体会与父母的亲情,体验父母养育的辛苦。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

层次2: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

层次3: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并了解一些人出生前后的简单情况。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运用交流的方式获取需要的信息。

层次2:能运用交流的方式获取需要的信息。

层次3:能够运用交流的方式获取需要的信息,并能够整理信息,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收集到的信息。

教学材料:相关图书、视频资料、5、5千克的重物、绳子
教学步骤: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一课认识常见岩石
过程与方法:
*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岩石,并能耐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特征。

能够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软硬等)给岩石分类。

能查阅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有关资料。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语言、文字、图画)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和观察实验等搜索等探索结果。

知识与技能:
*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和遇算反应的特征。

知道岩石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类型,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岩石,并能耐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特征。

能够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软硬等)给岩石分类。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岩石的特征,也不能正确地给岩石分类。

层次2:知道岩石的基本特征,但不能正确地给岩石分类。

层次3:知道岩石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地给岩石分类。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模拟岩石的生成实验,不能和真实的岩石进行比较,观察特点。

层次2:能模拟岩石的生成实验,不能和真实的岩石进行比较,观察特点。

层次3:能模拟岩石的生成实验,并能和真实的岩石进行比较,观察特点。

教学材料各种岩石、放大镜、盐酸、小锤等观察工具,模拟岩石生成的材料,如蜡烛、酒精灯、烧杯等
第二课认识矿物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矿物的一些性质。

能够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矿物分类。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

知识与技能:
*知道岩石和矿物的关系。

知道矿物在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了解常见矿物的各种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自然界各种矿物。

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矿物的一些性质。

知道矿物在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矿物的基本特征,也不能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分析矿物。

层次2:知道矿物的基本特征,也不能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分析矿物。

层次3:知道矿物的基本特征,也能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
状、硬度等方面分析矿物。

探究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