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不同采收方式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20期农产品加工·检验检测
上部不同采收方式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陈煜灿1张庆珠2苟正贵2冯新维2李彦辉1*
(1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厦门361000;
2黔南州烟草公司瓮安县分公司,贵州瓮安550400)
摘要为探究上部不同采收方式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云烟87品种为试验材料,共设置4个处理,即CK 为常规采收(分2次采收),T1处理为上部6片一次性砍收,T2为上部3片一次性砍收,T3为上部6片一次性采收。
结果表明,T1处理的效果最好,能兼顾烟叶生产效益和内在品质。
其中,加权得分T1处理较CK显著提高1.85%,颜色、叶片结构及身份得分T1较CK分别显著提高3.10%、2.26%和2.83%;淀粉含量T1处理较CK显著降低9.79%,糖碱比显著提高15.56%;香气特征得分T1~T3处理较CK分别显著提高4.03%~9.68%,总得分T1较CK显著提高5.18%;入库率、上等烟比例及产值T1处理较CK分别显著提高8.00%、10.60%和7.44%。
综上,T1处理能兼顾烟叶内在品质和烤烟种植收益,有利于保障瓮安上部烟叶的原料质量。
关键词烤烟;采收方式;上部烟;产质量
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23)20-0119-05
Effects of different harvesting methods on tobacco yield quality in the upper leaf CHEN Yucan1ZHANG Qingzhu2GOU Zhenggui2FENG Xinwei2LI Yanhui1*
(1Fujian China Tobacco Industry Company,Xiamen361000,China;
2Weng'an County Branch of Qiannan Tobacco Company,Weng'an550400,China)Abstract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harvesting methods in the upper part on the yield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with Yunyan87varieties as the test material,a total of4treatments were set,specifically:CK was conventional harvesting(in twice),T1treatment was the upper6pieces of one-time cutting,T2was the upper3pieces of one-time cutting,and T3was the upper6pieces of one-time harvest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1treatment(upper6 pieces were cut at one time)has the best effect,which can take into account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intrinsic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Among them,the weighted score T1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1.85%compared with CK,and the color,leaf structure and identity scores T1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3.10%,2.26%and2.83% compared with CK,pared with CK,the starch content T1treatmen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9.79%, and the sugar-base ratio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15.56%.The aroma characteristic score T1-T3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4.03%-9.68%compared with CK,and the total score T1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5.18% compared with pared with CK,the storage rate,the proportion of high-quality cigarettes and the output value T1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8.00%,10.60%and7.44%,respectively.In summary,T1treatment can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 and the income of flue-cured tobacco planting,which is conducive to ensuring the raw material quality of the upper tobacco leaves of Weng'an.
Keywords flue-cured tobacco;harvesting methods;upper leaf;production quality
基金项目黔南烤烟高可用上部烟叶生产技术推广应用(黔南烟技〔2021〕6号)。
作者简介陈煜灿(1998—),男,福建泉州人,学士,农艺师,从事烟草农艺技术推广工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2023-08-25
-119
-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20期农产品加工·检验检测
烤烟上部叶产量占全产量的30%~40%,随着烟草工业企业对卷烟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减焦降害的不断深入,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已成为促进我国卷烟品质提升的重要措施[1-3]。
然而,由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偏高导致的吃味较差、刺激性较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上部烟叶工业可用性的发展[4-5]。
近年来,研究者针对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上部烟叶成熟度不高、化学成分不协调等问题[6-7]。
烟叶采收作为烤烟生产的关键环节,不同采收方式能够调节烟叶烘烤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对烤后上部烟叶的可用性影响较大,适当的采收方式能提升烟叶的香吃味,提高上部烟叶的内在品质[8]。
仙立国等[9]研究表明6片一次采收烤后烟叶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最好,陈刚[10]优化了一次性采收的时间,表明在移栽后125d对烤烟上部叶进行一次性采收,烟叶质量最优。
当前烟草工业企业对卷烟原料的定制化需求不断加大,对烤烟基地单元的烟叶进行上部叶优化成为研究方向之一。
瓮安县作为福建中烟重要的原料供应基地之一,围绕原料需求的生产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中部叶,而对上部烟质量和可用性提升的研究较少。
为此,本研究拟通过比较不同采收方式的上部烟叶在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和评吸品质指标上的差异,旨在探明提高上部烟叶质量的最优采收方式,为基地优化烤烟上部烟叶可用性提供参考,以提高优质原料供给能力。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点基本情况
试验在贵州省瓮安县中坪镇高枧村开展,海拔1034.42m,试验面积15hm2。
土壤为黄壤土,肥力中等,主要土壤养分指标:pH为6.6,水解性氮含量为124.51mg/kg,速效钾含量为77.63mg/kg,有效磷含量为14.25mg/kg。
1.2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试验品种为云烟87,肥料施用相同,纯氮施用量为107.5kg/hm2,行株距为1.10m×0.55m,4月21—23日移栽,均按照当地优质烟叶生产管理规范进行管理,打顶后留叶数为20片,以上部烟(上部6片)作为试验材料。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4个处理,CK为常规采收(分2次采收),T1处理为上部6片一次性砍收,T2为上部3片一次性砍收,T3为上部6片一次性采收;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共12个大区。
CK 和T2每个大区面积均为1.34hm2,T1和T3区域面积约为0.67hm2;每个大区选择长势相当的烤烟500株,用红色丝带捆扎标记倒数第3叶,用于取样送检。
1.3测定内容与测定方法
1.3.1烤后烟叶单叶重编烟上炕时,将标记的烟叶单独绑杆烘烤,烘烤结束后,每杆随机抽取100片烟叶测量,共测3杆,取平均值。
1.3.2烟叶产量产值上部烟叶采收时,标记的烟叶绑杆烘烤,下炕解杆后单独存放,用于统计产量和测算产值,参考当年收购标准进行分级和评级,计算入库率和产值。
1.3.3烟叶外观质量每个大区从烤后的标记烟叶中取B2F等级烟叶2kg,参考王彦亭等[11]方法进行
外观评价。
1.3.4烟叶化学成分选取标记等级为B2F的烤后烟叶,送福建中烟技术中心进行烟叶常规化学成分检测,采用连续流动法。
其中,参照YC/T159—2002标准测定水溶性糖含量,参照YC/T468—2013标准测定烟碱含量,参照YC/T161—2002标准测定总氮含量。
1.3.5烟叶感官质量选取等级为B2F的烤后烟叶进行单料烟评吸,依据YC/T138—1998标准,由福建中烟技术中心进行烟叶评吸。
1.4数据处理
用Microsoft Excel2007对试验数据进行基础整理,用SPSS17.0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P≤0.05)。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单叶重的影响
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单叶重的影响如图1所示,与CK相比,处理后的上部烟叶单叶重均降低。
其中,T1~T3较CK分别降低0.88%、1.41%和0.18%,
--120
且T2处理降幅达显著水平;处理间T2较T3处理单叶重显著降低1.25%。
说明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
单叶重影响较大。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图1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单叶重的影响2.2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详见表1。
T1~T3处理较CK的外观质量加权得分较高,砍收处理(T1、T2)较采收(CK、T3)得分较高。
其中,颜色得分T1较CK显著提高3.10%,叶片结构得分
T1、T2处理较CK分别显著提高2.26%和1.73%,身份得分T1、T3处理较CK分别显著提高2.83%和2.16%,加权得分T1处理较CK显著提高1.85%,以上指标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成熟度、油分和色度得分各处理与CK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说明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较大,但无统计学差异。
表1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处理CK
T1 T2 T3
颜色
7.10b
7.32a
7.23ab
7.17ab
成熟度
8.14a
8.16a
8.16a
8.18a
叶片结构
7.51b
7.68a
7.64a
7.60ab
身份
7.42b
7.63a
7.53ab
7.58a
油分
7.13a
7.16a
7.10a
7.13a
色度
7.43a
7.52a
7.41a
7.40a
加权得分
7.42b
7.56a
7.49ab
7.47ab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2.3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由表2可知,淀粉含量各处理较CK降低,T1处理降幅达显著水平(9.79%);总糖含量各处理较CK 提高,T2较CK显著提高9.05%,处理间T2较T1显著提高8.56%;总植物碱含量T1、T3处理较CK分别显著降低8.41%和11.06%;糖碱比T1、T3处理较CK分别显著提高15.56%和20.33%;氮碱比T1、T3处理较CK分别显著提高10.62%;还原糖、总氮、钾离子、氯离子含量及钾氯比各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
说明不同采收方式主要影响上部烟叶的淀粉、总糖、总植物碱含量及糖碱比、氮碱比值。
表2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处理CK
T1 T2 T3淀粉/%
5.31a
4.79b
4.99ab
5.15ab
总糖%
22.1b
22.2b
24.1a
23.0ab
还原糖/%
17.1a
18.1a
18.6a
18.3a
总植物碱/%
4.52a
4.14b
4.34ab
4.02b
总氮/%
2.37a
2.39a
2.39a
2.34a
钾/%
1.12a
1.21a
1.17a
1.24a
氯/%
0.11a
0.11a
0.10a
0.11a
糖碱比
3.78b
4.37a
4.29ab
4.55a
氮碱比
0.52b
0.58a
0.55ab
0.58a
钾氯比
10.18a
11.00a
11.70a
11.27a
2.4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评吸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评吸品质总得分各处理较CK提高,主要是香气特征得分提高。
香气质得分各处理较CK显著提高8.33%;香气量得分T1处理较
CK、T2和T3均显著提高7.69%;透发性得分各处理较CK显著提高7.69%;杂气得分T1、T3处理较CK 分别显著提高16.67%和8.33%,T1较T2、T3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6.67%和7.69%,T3较T2处理显著提高8.33%;香气特征得分T1~T3处理较CK分别显著提高4.03%~9.68%,处理间T1较T2、T3提高
5.43%、3.82%。
干燥感得分T3较CK、T1和T2均显著降低7.69%,余味得分T2较CK、T1和T3处理均显
陈煜灿等:上部不同采收方式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
-121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20期农产品加工·检验检测
著提高7.69%,口感特征得分T2较T3显著提高3.01%。
总得分各处理较CK提高,其中T1较CK显著提高5.18%。
烟气特征各指标得分、刺激性得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说明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评吸品质香气特征得分和口感特征得分的影响较大。
表3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评吸品质得分的影响
处理CK T1 T2 T3
香气特征
香气质
6.00b
6.50a
6.50a
6.50a
香气量
6.50b
7.00a
6.50b
6.50b
透发性
6.50b
7.00a
7.00a
7.00a
杂气
6.00c
7.00a
6.00c
6.50b
得分小计
6.20c
6.80a
6.45b
6.55b
烟气特性
细腻程度
6.50a
6.50a
6.50a
6.50a
柔和程度
6.50a
6.50a
6.50a
6.50a
圆润感
6.50a
6.50a
6.50a
6.50a
得分小计
6.50a
6.50a
6.50a
6.50a
口感特征
刺激性
6.50a
6.50a
6.50a
6.50a
干燥感
7.00a
7.00a
7.00a
6.50b
余味
6.50b
6.50b
7.00a
6.50b
得分小计
6.65ab
6.65ab
6.85a
6.50b
总得分
6.37b
6.70a
6.56ab
6.53ab
2.5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4可知,各处理与CK的生物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各处理的产值较CK提高。
入库率T1、T2处理较CK分别显著提高8.00%和5.71%,上等烟比例T1处理较CK显著提高10.60%,产值T1处理较CK显著提高7.44%,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均价各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
说明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较大。
表4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处理CK T1 T2 T3生物产量/(kg/hm2)
1020.99a
1011.99a
1006.60a
1019.19a
入库率/%
87.36b
94.35a
92.35a
91.30ab
上等烟比例/%
58.11b
64.27a
61.38ab
61.07ab
均价/(元/kg)
27.42a
27.52a
27.36a
27.35a
产值/(元/hm2)
24456.97b
26276.61a
25433.58ab
25449.78ab
3结论与讨论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后上部烟叶产量和产值的影响较大,对产值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次性采(砍)收和上部3片砍收单叶重降低,这是由于上部6片烟叶成熟时间不一致,顶叶成熟较晚,已达到工艺成熟的上二棚烟叶在延迟采收的过程中内含物质消耗大于积累[12-13],减少了干物资的含量。
同时,适当的采收方式能提升上部烟叶的产值。
本研究中,各处理产值较CK均有提升,最高提升幅度达7.44%,主要得益于烤后烟叶入库率和上等烟比例的提升,这和烟叶外观质量的提升有密切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采(砍)收和上部3片砍收能提高上部烟叶的颜色、叶片结构及身份得分,外观质量加权得分最大提升1.85%;一次性采(砍)处理能降低烟叶中淀粉和总植物碱含量,提高总糖和糖碱比,感官评吸香气特征得分和口感特征得分提高,这与尚晓颍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
上部烟叶一次性采(砍)收处理,烟叶成熟较为充分,易烤性和耐烤性提高、上部叶烟叶的水分、色素、SOD和MDA等生理指标的差异缩小[15];同时上部烟叶带茎烘烤过程中,茎秆中的水分通过叶脉向叶片运输,有利于色素的降解和内含物质的充分转化,带茎烘烤烟叶中引起烟叶褐变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低,而协同烟叶清除自由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高,有利于烟叶内在品质的形成[16]。
在实际生产中,一次性采(砍)收处理会导致产量降低,烟农往往只注重生物产量的提升而采取分次采收的方式,忽视了入库率、产值以及烟叶内在品质的提升,这需要在推广过程中做好宣传引导。
综上所述,云烟87品种以处理T1(上部6片一次性砍收)效果最好,有利于烘烤过程中烟叶内在物质的充分转化,协调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提高评吸品质,还能提高烟叶综合产值,利于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尊权.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是促“卷烟上水平”的重
要措施[J].烟草科技,2010,43(6):5-9,31.
--122
[2]许自成,黄平俊,苏富强,等.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
叶内在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1):13-17.
[3]赵振祥,周东波,简永兴,等.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摘按叶
位分置烘烤对烟叶质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7(6):636-641.
[4]郭群召,刘卫群,陈良存,等.降低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
的综合措施[J].耕作与栽培,2004(1):58-59. [5]宫长荣,刘霞,宋朝鹏,等.影响烤烟上部叶质量的因素
及提高其可用性的措施[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3):103-108.
[6]邹凯,汪坤,隆准,等.基于高碳基肥不同采收方式对邵
阳烤烟上六片烟叶质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1,55(1):23-28.
[7]李耕,赵园园,程玉渊,等.不同有机无机氮配比对南阳
烟区土壤碳氮及烤烟上部叶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3,25(1):175-186.
[8]简永兴,伍厚国,邹国林,等.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
烟叶厚度与烟碱含量的影响[J].作物杂志,2007(5):31-33.
[9]仙立国,黄一兰,王松峰,等.烤烟品种翠碧一号上部叶
适宜采收方式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20,41(4):90-94.
[10]陈刚.主要生态因素对昆明烤烟上部叶质量的影响及
改善技术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8. [11]王彦亭,谢剑平,李志宏.中国烟草种植区划[M].北
京:科学出版社,2010.
[12]陈振国,李建平,孙光伟,等.烤烟上部6片叶不同采
收方式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3,26(6):2522-2526.
[13]彭翠云.延迟采收对豫中烤烟上部叶生理指标和代谢
组学的影响[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21. [14]尚晓颍,杨铁钊,柯油松,等.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
部叶烟碱积累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0,38(5):128-130.
[15]夏春,赵锦超,张明金,等.精益采收方式与成熟度对
上部烟生理变化和感官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5):14-18.
[16]徐秀红,王爱华,王传义,等.烘烤期间带茎采收的烤
烟顶部叶某些生理生化特性变化[J].烟草科技,2006,39(9):51-54.
(责编:何艳)
陈煜灿等:上部不同采收方式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