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电解质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电离平衡
第1课时电解质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课时作业
选题表
基础题组
1.判断强弱电解质的标准是( C )
A.导电能力
B.相对分子质量
C.电离程度
D.溶解度
2.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C )
A.CH3COOH
B.H2SO4溶液
C.Na2SO4固体
D.C2H5OH(乙醇)
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D )
A.Ba(OH)2Ba2++2OH-
B.H3PO43H++P O43-
C.AgCl Ag++Cl-
D.NaHCO3Na++HC O3-
解析:Ba(OH)2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A项错误;H3PO4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且以第一步为主,即H3PO4H++H2P O4-,B项错误;AgCl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C项错误。

4.某溶液中含有0.5 mol的H2SO4,加入下列某物质后,导电性明显增强,该物质是( B )
A.0.5 mol Ba(OH)2溶液
B.0.5 mol的K2SO4固体
C.0.5 mol酒精
D.0.5 mol水
解析:溶液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所含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所带电荷数有关。

A.0.5 mol的H2SO4和0.5 mol Ba(OH)2恰好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水,溶液中的离子数量大量减少,所以导电性会变弱,不符合题意;B.0.5 mol的K2SO4固体加入含有0.5 mol的H2SO4的溶液中,由于K2SO4溶于水,而且两者不反应,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会增强,符合题意;C.酒精不是电解质,故加入0.5 mol酒精后,溶液的导电性不会增强,不符合题意;D.0.5 mol水加入含有0.5 mol的H2SO4的溶液中后,会使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小,导电能力减弱,不符合题意。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CO2溶于水能导电,但CO2不是电解质
B.在电流作用下KHSO4电离成K+、H+和S O42-
C.在氨水中,OH-浓度保持不变时说明电离已达到平衡
D.电解质的强弱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
解析:CO2溶于水能导电,说明H2CO3是电解质,但CO2属于非电解质,A 项正确;KHSO4在水中能电离成K+、H+和S O42-,B项错误;溶液中OH-浓度保持不变,则溶液中NH3·H2O和N H4+均不变,即达到了电离平衡,C项正确;电解质强弱与溶解性无关,虽AgCl难溶于水,但AgCl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甲酸易溶于水,但甲酸为弱酸,属于弱电解质,D项正确。

6.在相同温度时,100 mL 0.01 mol/L的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L 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中,前者等于后者的是( D )
A.H+的物质的量
B.醋酸的电离程度
C.与金属锌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
D.CH3COOH的物质的量
解析:100 mL 0.01 mol/L的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L的醋酸溶液,两者物质的量相同,醋酸溶液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电离出H+的物质的量前者大于后者,A、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0.1 mol/L的醋酸溶液与金属锌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大,C不符合题意。

7.向一定浓度的氨水与氢氧化钠混合液中滴加醋酸,溶液导电能力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ab段,导电能力下降是由于溶液总体积变大
B.bc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 CH3COO-+H2O
C.cd段,导电能力下降是由于溶液中离子个数在减少
D.随着醋酸的滴加,最终溶液导电能力又将增强
解析:A.ab段发生反应CH3COOH+OH-CH3COO-+H2O,离子的量几乎不变,但由于溶液总体积增大,离子浓度相应减小,所以其导电能力下降,正确;B.bc段为醋酸与一水合氨反应,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与醋酸反应生成的醋酸铵为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增强,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水合氨不可拆分,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NH3·H2O
CH3COO-+N H4++H2O,错误;C.cd段继续滴加醋酸,此时溶液中氨水和氢氧化钠已反应完,醋酸电离程度很小,离子个数增加很少,但体积增大比较多,离子浓度降低,导致导电能力下降,错误;D.随着醋酸的滴加,溶液体积不断增大,离子浓度持续减小,导电能力下降,错误。

能力题组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铜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B.纯硫酸不能导电,所以H2SO4是非电解质
C.HClO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所以HClO是弱电解质
D.氯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9.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亚硝酸(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C )
①常温下HNO2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H+、N O2-、HNO2、OH-、H2O 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③10 mL 1 mol/L HNO2溶液恰好
与10 mL 1 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④0.1 mol/L HNO2溶液中的c(H+)<0.1 mol/L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①常温下HNO2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H+、N O2-、HNO2、OH-、H2O,存在电解质分子,说明亚硝酸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符合题意;②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有关,不能根据导电性实验判断电解质强弱,不符合题意;③10 mL 1 mol/L HNO2溶液恰好与10 mL 1 mol/L NaOH 溶液完全反应,两者物质的量相等,而且是1∶1反应,不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不符合题意;④0.1 mol/L HNO2溶液中的c(H+)< 0.1 mol/L,说明亚硝酸部分电离,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C。

10.从植物花汁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物HIn,可作酸碱指示剂,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In(红色)H++In-(黄色),对上述平衡解释不正确的是( D )
A.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B.加入盐酸后平衡逆向移动,溶液显红色
C.加入NaOH溶液后平衡正向移动,溶液显黄色
D.加入NaHSO4溶液后平衡正向移动,溶液显黄色
解析: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A正确;加入盐酸后增大了H+浓度,抑制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溶液显红色,故B正确;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H+,H+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溶液显黄色,故C正确;加入NaHSO4溶液,增大了H+浓度,抑制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溶液显红色,故D错误。

11.关于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c(CH3COO-)=c(Cl-)
B.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 CH3COO-+H+
C.将该盐酸和醋酸溶液稀释10倍,醋酸溶液中的c(H+)小于盐酸中的c(H+)
D.中和相同体积的该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等物质的量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不相同
解析:A.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HCl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
c(CH3COO-)<c(Cl-),错误;B.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
式为CH3COOH CH3COO-+H+,错误;C.将该盐酸和醋酸溶液稀释10倍,由于醋酸是弱电解质,醋酸溶液中的c(H+)小于盐酸中的c(H+),正确;
D.盐酸和醋酸均为一元酸,浓度、体积相同时两者物质的量相同,用NaOH中和时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相同,故体积也相同,错误。

12.醋酸铅[(CH3COO)2Pb]俗称“铅糖”,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属于弱电解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铅糖”可以充当食品甜味剂
B.“铅糖”可由单质铅与醋酸反应制得
C.“铅糖”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弱于等浓度的(CH3COO)2Ca溶液
D.硝酸铅溶液与醋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2++2CH3COO-(CH3COO)2Pb
解析:A.“铅糖”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会使蛋白质变性,对人体有害,不能充当食品甜味剂,错误;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铅糖”可由单质铅与醋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得,正确;C.“铅糖”属于弱电解质,在水中不能完全电离,醋酸钙是强电解质,所以“铅糖”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弱于等浓度的(CH3COO)2Ca溶液,正确;D.“铅糖”属于弱电解质,所以硝酸铅溶液与醋酸钠溶液反应生成弱电解质(CH3COO)2Pb,离子方程式为Pb2++2CH3COO-(CH3COO)2Pb,正确。

1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导率表示,且电导率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之一是离子的种类,如图所示(HAc 代表醋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强酸的电导率最大,强碱次之,盐类较低
B.浓度相同时,H2SO4溶液的导电能力可能大于Na2SO4溶液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D.氨水加水稀释或加酸中和后,溶液的导电能力均下降
解析:A.当浓度相同时,强酸的电导率最大,强碱次之,盐类较低,错误;
B.由图可知,当浓度相同时,盐酸的电导率大于氯化钠溶液,由于其阴离子都是氯离子,说明同浓度时,氢离子电导率大于钠离子,因此,同浓度的硫酸溶液的电导率大于硫酸钠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
强,正确;C.由题意知,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离子种类有关,强电解质溶液的离子浓度不一定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离子浓度,则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错误;D.氨水加水稀释,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下降,加酸中和后生成盐,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错误。

14.现有物质①硫酸铜晶体,②碳酸钙固体,③硫化氢,④液态HCl,⑤
三氧化硫,⑥金属镁,⑦石墨,⑧熔融KOH,⑨氨水。

按下列要求填空。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5)能导电的是。

答案:(1)①②④⑧(2)③(3)⑤(4)⑥⑦⑨ (5)⑥⑦⑧⑨
15.(1)氨水中存在NH3·H2O N H4++OH-,在4份0.01 mol/L的氨水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物质:A.浓氨水,B.纯水,C.少量NaOH固体,D.NH4Cl 固体。

按照要求填空(答案选填物质对应的字母)。

①电离平衡会正向移动是,电离平衡会逆向移动是。

②c(N H4+)、c(OH-)都增大的是,c(N H4+)、c(OH-)都变小的是。

③c(N H4+)增大,c(OH-)减小的是。

④c(N H4+)减小,c(OH-)增大的是。

(2)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种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三种溶液中c(H+)分别为a mol/L、b mol/L、c mol/L,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②等体积的以上三种酸分别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若生成的盐的物质的量依次为 A mol、B mol、C mol,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③若等体积的以上三种酸分别与Zn反应,开始时生成H2的速率分别为v1、v2、v3,其大小关系为。

答案:(1)①AB CD ②A B ③D ④C
(2)①b>a>c(或b=2a>c) ②A=B=C ③v2>v1>v3
16.常温下,有c(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采取以下措施:
(1)加适量醋酸钠晶体后,醋酸溶液中c(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盐酸中c(H+) 。

(2)加水稀释10倍后,溶液中的c(H+):醋酸(填“>”“=”或“<”,下同)盐酸;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恰好中和,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醋酸盐酸。

(3)使温度都升高20 ℃,溶液中c(H+):醋酸盐酸。

(4)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填字母,下同)。

(①表示盐酸,②表示醋酸)
(5)将0.1 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有关稀释后醋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离程度增大
b.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多
c.溶液导电能力增强
d.溶液中醋酸分子增多
解析:(1)常温下,有c(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醋酸溶液中存在平衡CH3COOH CH3COO-+H+,加适量醋酸钠晶体后, c(CH3COO-)增大,平衡左移,c(H+)减小;盐酸中加入醋酸钠晶体后,醋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醋酸,c(H+)减小。

(2)加水稀释,醋酸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n(H+)增大;HCl不存在电离平衡,HCl电离出的n(H+)不变;所以加水稀释10倍后,醋酸溶液中的c(H+)大于盐酸中的c(H+)。

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醋酸、盐酸两溶液中分别发生反应NaOH+CH3COOH CH3COONa+H2O、HCl+NaOH NaCl+H2O;由于醋酸部分电离,反应过程中醋酸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且反应前c(CH3COOH)>c(HCl),故恰好完全中和时,醋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钠的体积大。

(3)使温度都升高20 ℃,醋酸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c(H+)增大, HCl已经完全电离,则溶液中c(H+)醋酸>盐酸。

(4)反应开始时,盐酸和醋酸中c(H+)相同,与锌反应速率相同,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故反应速率v(醋酸)> v(盐酸),又因为反应开始时,c(CH3COOH)>c(HCl),所以与足量锌反应,醋酸生成氢气的量多;故选c。

(5)a.CH3COOH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则醋酸的电离程
度增大,正确;b.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多,正确;
c.加水稀释,虽然促进醋酸电离,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多,但离子浓度降低,所以导电能力减弱,不正确;
d.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导致醋酸
分子数减少,不正确。

答案:(1)减小减小(2)> > (3)> (4)c (5)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