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19 外国诗二首 优秀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外国诗二首
【导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中直抒胸臆与象征手法的运用,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4.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的各种重大选择。
【课时计划】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导入1: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一帆风顺。
可现实生活总喜欢和我们开各种不大不小的玩笑,将我们推入一个又一个迷魂阵中。
假如有一天,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仔细聆听这位伟大诗人的谆谆教诲吧!
导入2:同学们,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可我们却只能选择一条。
那么,面对人生的岔路口,我们将如何做出选择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未选择的路》,或许对你能有所启示。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忧郁
..(yōu yù) 诱.人(yòu) 瞬.息(shùn) 涉.足(shè)
幽寂.(jì) 延绵.(mián) 荒草萋.萋(qī) 伫.立(zhù)
(2)词义
忧郁:忧伤,愁闷。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瞬息:形容一眨眼一呼吸的时间。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延绵:延续不断。
幽寂:幽静,寂寞。
学法指导:
怎样把握诗歌的意象
意象,简单来说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具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通俗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解答此类题的一般步骤:
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评议再现画面。
2.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这首诗用××手法(或词语)描绘出了一幅……画面,将……(情感等)表现得……《未选择的路》这首诗的内容与诗人的经历有关。
步骤二整体感知深层理解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因为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但只是暂时的,当事过境迁,往事将成为亲切的怀恋。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作者用“欺骗”这个词是否恰当?为什么不用“伤害”或其他的词?这样用的效果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恰当。
“欺骗”一词原义是指用虚假的言语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的真相,使人上当。
此处作者用了“欺骗”一词其实是一种拟人的写法,把生活中碰到的悲伤与痛苦说成是生活“欺骗”了你,这样写使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更贴切,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
没有把痛苦等说成是“伤害”其实是一种乐观思想的表现。
“伤害”是指在人的心里有了伤痕,难以愈合。
作者此处只是把生活中的不如意,轻描淡写成一种“欺骗”,发现了这种欺骗时要勇敢面对,重新振作即可,不要总在伤心的往事中徘徊,而忽略了眼前和未来的美好。
另外,年轻人总是对未来抱着太理想的态度,所以在碰到事情不如想象中美好时往往会有心理落差,觉得生活“欺骗”了他,所以此处的“欺骗”也可理解为个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一种距离,以及这种距离给人造成的心理落差和情感失落。
4.细读课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1)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交流点拨】可以从多角度理解。
一方面,它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它暗示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每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人生,即使是痛苦的体验。
(2)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交流点拨】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应该怎样做,而不能气馁。
(3)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交流点拨】心里总要存在着美好的想象、美好的愿望,表现了作者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
度。
5.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交流点拨】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一种面对厄运时积极乐观的崇高境界。
这也是这首诗能够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所在。
未选择的路
1.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交流点拨】第一节,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感到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一经选择便无从回头。
第二节,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性的道路。
第三节,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却留恋那条未被选择的路。
第四节,写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或许会为未选择的路而心生惆怅之情。
2.朗读《未选择的路》,说说“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你从中悟出什么人生哲理。
【交流点拨】含义:诗人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
哲理: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在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一旦做出选择,就应该勇往直前地走下去,直到取得成功。
3.诗人为什么把诗题定为“未选择的路”?
【交流点拨】诗人写作的重点是未选择的路。
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与不可逆转性。
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
诗人重在对未选择的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4.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交流点拨】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
所以,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勇于抉择,更要慎重对待。
步骤三精读课文比较异同
1.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比较乐观积极,《未选择的路》则有些忧郁惆怅。
2.这两首诗可能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交流点拨】两首诗都饱含哲理与人情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让人笑对人生;而《未选择的路》则以其深沉的感叹,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激发人们对人生选择的思索。
步骤四总结课文探究写法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语言精炼,内涵深刻。
这首诗没有具体鲜明的形象,但诗歌语言精炼,短短几句,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行文以劝告的口吻,以说理的形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语气娓娓道来,语气亲切委婉,热诚坦率,似乎是诗人在和你交谈,如“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而那过去了的,将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着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
《未选择的路》
运用象征。
诗人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然之路比喻人生之路,表现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象征性和哲理性。
含蓄清新。
别具匠心的艺术风格再现优美的自然风光,并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深化了这首诗的含义,给人以丰富的启迪。
诗人将哲理隐含在优美的意境和浓郁的抒情中,并传递给读者。
板书设计
假如
生活
欺骗
了你如何
面对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沉着镇静,相信未来乐观追求
交代
原因一切都将会过去
过去将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心向未来人生
真谛
未选择
的路选择
道路伫立路口,思索选择
做出决定,选择荒路决定一生
留恋
未选选择之后,满腹怅惘
多年之后,回顾叹息无法回头人
交流展示生成能力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步骤二整体感知,深层理解。
步骤三精读课文,比较异同。
步骤四总结课文,探究写法。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