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2016-2017学年高二6月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学年山东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
第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
1.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
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C.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
2.《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于杞。
”又把子弟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
由此可以看出西周推行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3.秦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C.宗法制 D.行省制度
4.规定割让台湾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设想的是
A.《海国图志》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资政新篇》 D.《天朝田亩制度》
6.有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是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被东方小国打败”是下列那场战争中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7.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B.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C.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8.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召开 B.北伐战争开始C.国民党“一大”召开D.中共“二大”召开9.1919年,上海某商店门上贴了一幅对联:“正应筹亡羊补牢,哪有心思看跑马。
”其中“亡羊补牢”喻指
A.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B.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C.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10.恩格斯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
”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11.诗人爱伦曾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古代罗马国家的最伟大之处在于
A.民主政治的发达B.哲学思想的深奥C.建筑风格的独特D.法律体系的缜密
12.1871年的巴黎公社
A.宣告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C.是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D.遏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3.美国一位史学家说:“高才大德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新的革命策略”指
A.组织工人运动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开创井冈山道路14.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扩大强固之民心。
”这说明
A.国民党决心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
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D.国民党号召国民奋起抗日
15.“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一方针进一步发展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16.中国政府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解决香港回归祖国的问题 B.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大业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解决澳门回归祖国的问题
17.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庆祝晚会上的主题歌《始终有你》中,有“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得繁盛”几句歌词。
这里的“路径”主要是指
A.中英双方谈判方式 B.中国以治权换主权方式
C.“一国两制”和平方式 D.英人治港管理方式
18.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
种思想的是
A.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 B.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19.两极格局的解体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世界总体形势走向缓和B.核战争威胁最终消失C.冷战兴起 D.世界形势日趋紧张
20.2012年在香港拍卖到两亿多港币的中国宋代葵花洗。
这件瓷器盘口状如六瓣葵花,胎质细洁,釉呈天青色。
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瓷器可能是北宋汝窑出品 B.拍卖到天价,定为民窑烧制
C.釉色为天青,是白瓷的成熟代表 D.该瓷器采用了典型的青花瓷工艺
21.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
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22.鲍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载:“重庆在1937年人口不过27万,到1945年竟达100万,工厂增至1500家,为战前的16倍;成都1939年人口为30.9万,至1945年达71万;宝鸡由7~8千人增至11万,昆明由10多万增至40多万;湖南衡阳也由10万人增至40万人等等。
”上述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B.国民党将首都由南京迁到重庆
C.东部居民和工业内迁的影响 D.优先发展西部战略的强力推动
23.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
的商品,比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
“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
C.引起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
24.陈东升在《大国崛起的中国模式》中说: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
地利、人和”。
下列属于他说的“天时”的是①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③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①③
25.2010年美国历史学家福尔索姆出版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一书,从是否符合史实的角度看,最不可能成为支持作者观点的是,罗斯福新政
A .“对企业界精英充满仇恨”
B .“对劳资关系置若罔闻”
C .“浪费性支出严重”
D .“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
26.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 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
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A.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出现不可避免
B. 此时西欧和美国缺乏经济增长点的实体经济
C.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凯恩斯主义开始失灵了
D.欧美发达国家在能源结构上对石油依赖性过大
27.《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这一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
合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8.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A .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B .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29.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治理社会方案的主张是
A.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 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
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 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
30.“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这种主张应出于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31.《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出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32.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塔哥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A.“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C.“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33.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
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A.智者运动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C.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D.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34.历史学家们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
”这里的“科学革命的胜利”指的是
A.中国四大发明的传入 B.相对论的提出C.进化论的提出 D.经典力学的形成
35.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
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
这里的“艺术家”是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36.爱因斯坦是继牛顿之后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基础贡献是
A.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B.创立了进化论C.提出了量子论假说D.提出了相对论37.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A.批判神权统治 B.宣扬人性解放C.构建理性王国D.倡导思想自由
38.19世纪,享誉世界的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家是
A.托尔斯泰 B.梵高 C.毕加索 D.贝多芬
39.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③后者都体现了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④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C.③④ D.②③④
40.在人类历史上,曾产生过一系列“改变时空”的重大发明。
这些发明中,来势最猛、发展速度最快、对当代人类文明进程改变最大的是
A.飞机 B.电话 C.因特网 D.火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41.(20分)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君主专制篇】
材料一如下图
【民主探索篇】
材料二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依法治国篇】
材料三如右图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曾创立了什么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2)材料二中的民主制是哪个国家创立的?其运行模式有何创新之处?(6分)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中的意义是什么?请根据所学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是怎样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8分)
42.(20分)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
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地实现工业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英国和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并不一致(英国是在19世纪上半叶以工业革命为开端掀起工业化浪潮,美国则在19世纪末开始工业化),但是,两者的工业化的动力机制具有类似性,都是依靠市场方式自发推进工业发展,是在经济系统内生地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变的。
戈尔巴乔夫仍然认为,斯大林时期实行的不依赖外国贷款和不等待靠发展轻工业为依托的重工业发展战略,是当时条件下的唯一可能的道路,“这是一个创举,它把群众革命热情当作经济发展合力”,“工业化一下子把国家提高到一个崭新水平”“这是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功勋。
”
——人民网《全球工业化模式》
材料二: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
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
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
国共产党。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材料三: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美与苏联分别通过何种道路完成的工业化?(6分)
(2)材料二说明我国1953年开始的工业化道路和材料一中的哪种模式类似?材料二图片说明我国工业化建设中的什么运动?如何评价这一运动?(8分)
(3)根据材料,指出从上世纪70到90年代,近30多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6分)
43.(20分)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而文明的交流碰撞是世界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材料二: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
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形成了三个重大理论成果。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三大发明如何改变了西方历史的发展?(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知识界关注“西学”的重点有何变化?如何理解“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救国方案的指导思想和重大实践成果是什么?毛泽东对中国民主革命道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的突出贡献是什么?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在发展经济和统一祖国方面有哪些创新?(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