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4课《藏戏》课时练(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4.藏戏
课时练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词语。
qǐméng()zhùfú()fùyù()zhào huàn()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的性格(____________)的笑(____________)的激流
(____________)的形式(____________)的歌声(____________)的江水
3.补全本课出现的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
(______)(______)大笑能(______)善(______)行(______)积(______)别无(______)(______)两(______)三(______)随(______)所(______)(1)台上的滑稽表演引得整个礼堂的人______________。
(2)藏戏艺人表演时______________,只要有观众就行。
4.课文综合回顾。
《藏戏》一文开头简述了藏戏的主要特点,结尾总结了藏戏的传承方式,这两部分均为
_______(详略)写,而中间部分则介绍了藏戏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从文中可知,藏戏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特点。
二、选择题
5.《藏戏》一文是以()的结构来组织全文的。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僧.人(sēng)脱缰.(jiāng)B.吞噬.(shí)琼.楼玉字(qióng)C.王妃.(fēi)獠.牙(liào)D.敦.厚(guō)演绎.(yì)
7.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彩绘寺院胡涂B.倾覆宴会解除
C.辟静寄托剥削D.严竣防御依偎
8.“髻”字的意思最有可能是()
A.古代男子的胡子的别称B.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C.马脖子上的鬃毛D.胡子
9.下列二字词语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防卸深重倒霉眨眼B.沸腾贺年鞭炮通霄
C.明媚沉郁挪移采绘D.燃放挽回耽搁浪漫
三、判断题
下列画线词语运用得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姐姐是一个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的女孩子。
(_________)
11.我们的首都人口密集,地广人稀,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_________)
12.看到妹妹的小花脸,屋子里的人不禁哄堂大笑。
(________)
13.上课时,我们随心所欲地听课。
(________)
四、按要求答题
14.我能找出下列各句子的错误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危严。
________
②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揉顺。
________
③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其故事讲起吧。
________
④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烘堂大笑。
________
1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横线上
A.宁可……也……B.因为……所以……
C.如果……就……D.不仅……而且……
E.与其……不如……F.只要……就……
①张老师________自己多检查,________不让试卷有一点马虎。
②你________轻轻咬开它,________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
③一个好猎手,________要有好枪法,________必须勇敢机智。
④________雷锋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________人民群众都非常热爱他。
五、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故乡的黄梅戏
我的故乡在桐城县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紧挨着严凤英的家乡,算得上是黄梅戏的源头。
夏夜纳凉之际,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带着小凳子、小凉床,来到村郊菱荷夹杂的塘边,自觉不自觉地便哼唱起了黄梅戏,有独唱,有合唱,还有对唱,纳凉听唱的人,便将手中的芭蕉扇在腿上背上拍打蚊虫的同时,拍打出黄梅戏的节拍和鼓点,以作附和。
秋冬的夜晚,虽然人们很少聚集到塘边,但黄梅戏的声浪仍在夜空中流淌。
如果你从村庄的这一端走到那一端,你一定会不时地停下脚步来,去寻找萦绕飘渺在你身边的戏曲声。
春节前夕,最是故乡黄梅戏的高潮。
生产大队必定要挑选出二三十名戏技出众的农人,经过十几天的排练,一台演唱数小时的大小节目就非常完美了。
新年伊始,则是各生产小队轮流搭起露天高台,请大队的“戏班子”来表演节目。
虽然隆冬的夜晚,寒风使劲地吹,甚至天上飘下零星雪花,也赶不走那黑压压的不知从哪里赶来看戏的人群。
往事悠悠,如今我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哼起黄梅戏,就不再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
孤独,好像家乡就在自己的身旁,于是顿然充满自信和力量。
黄梅戏,故乡的情感在流淌!
16.第二自然段中的“自觉不自觉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回忆了有关“故乡的黄梅戏”的哪些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画“”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是怎样理解文中画“﹏﹏﹏”的句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启蒙祝福富裕召唤
2.鲜明神秘野马脱缰般歌舞说唱雄浑咆哮
3.哄堂歌舞善德所求面刀心欲哄堂大笑别无所求
4.略来源特点戴面具演出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
5.C
6.A
7.B
8.B
9.D
10.√
11.×
12.√
13.×
14.①危——威
②揉——柔
③其——奇
④烘——哄
15.宁可也如果就不仅而且因为所以
16.人们对黄梅戏的热爱之情。
17.塘边献唱,村庄合奏,春节汇演。
18.这句话属于侧面描写,侧面表现了人们对黄梅戏演出的热爱之情。
19.因为黄梅戏已经成为故乡的代名词,只要一哼起黄梅戏,就如同回到了故乡,自己便不再感到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