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PPT课件 八纲辨证(四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里转化
• 表证入里
• 里邪出表
里证出表
如:麻疹患儿,初期发热、喘咳、胸闷、烦燥 (里热 证),治疗后邪毒外透,汗出热退、烦躁减轻。
病案分析题
1、李某,男,32岁。平素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常口渴咽干。两天前外出感寒,遂见恶寒、发 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苔薄白,脉浮紧。 请作出八纲诊断。
答案:表寒里热证
病案分析题
2、徐 XX ,女, 39 岁.两天前因气候突变,出 现恶风寒,发热,无汗身痛,咳痰清稀等症。昨 日起体温上升至 39.5℃,咳嗽加重而来就诊。 现症见高热,咳喘,胸闷,痰多色黄而粘,口渴 思饮,烦躁不安,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红苔 黄腻,脉滑数。请作出八纲诊断。
答案:里热证(表寒证转化成里热证)
答案:表热证
三、 虚实 辨证
1、定义——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所谓虚实者,有余不足也” 实证——邪气盛 虚证——正气虚
“百病始生,皆有虚实” “万病不出于虚实两端” 2、治法 补虚泻实(虚证宜补,实证宜泻)
(一)实证
1、定义 是指邪气过盛,脏腑功能活动亢盛所表现的证候 2、成因 感受外邪 病理产物停留体内 3、特点 明显、剧烈;新病多实证、壮年人患病多实证
病案分析题
2、李 X ,男, 27 岁.二年前因感受外邪,始 见眼睑、面部浮肿,继则全身皆肿,曾住院二 次,水肿仍反复发作。半月前因劳累过度,病势 大发。现下肢浮肿明显,按之凹陷,面色苍白, 四肢不 温,畏寒神疲,腰膝酸冷.食少腹胀,小 便不利, 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 力.要求写出八纲结论。
4、临床表现
“五实”
发热、形体壮实、声高气粗、 痰涎壅盛、精神烦燥,胸胁脘
脉盛(脉博有力)
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 或热痢下重,小便短赤,苔厚
皮热(寒热明显) 腻,脉实有力等。
腹胀
前后不通(大小便不利)
闷瞀(胸闷,甚至神志不清楚)
(二)虚证
1、定义
指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
2、成因 先天身体虚弱,后天失养 久病、重病之后 七情劳倦、房事不节 大吐大泻、大汗、出血、失精
兴奋
纲
抑制
躁动
表证六 里证 热证要 寒证
沉静
功能亢进 实证 虚证 功能低下
色泽明亮
色泽晦暗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
2、阴证与阳证
证型
概念
临床表现
性质
体内阳气虚 阴证 衰,或寒邪
凝滞的证候
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 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 便溏,尿清,舌淡胖嫩,苔 白,脉迟弱等
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苔干燥、痰涕稠——干
烦燥不宁
——燥
脉数
——数
(三)寒证、热证的鉴别
证型 面色 四肢 寒热 口渴
二便
舌象 脉象
寒证 苍白 不温 怕冷
不渴或热 饮不多
大便稀溏 小便清长
舌淡 苔白润
迟
热证 红赤 灼热 发热
口渴喜 冷饮
大便秘结 舌红 小便短赤 苔黄干
数
(四)寒证、热证的关系
寒热错杂 上热下寒证 上寒下热证 表寒里热证 表热里寒证
苔厚腻
实而 有力
(四)虚证和实证的关系
虚实夹杂 虚中夹实 实中夹虚
虚实转化 实证转虚 虚证转实
虚实真假 真虚假实证 真实假虚证
证型实邪病积机滞体内, 临床表现
经脉不通,气血神不疲畅懒,言——但语声高亢而气粗 假机真虚实体证得不大羸到实状气有血身 大 脉的倦便沉濡下细养利——————但但按却动之泻之有后觉力反舒快
2、临床表现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 不欲饮食、脉弦等
3、治疗 和解表里——小柴胡汤
(四)表证、里证的鉴别
证 病史
寒热
舌象 脉象 内脏症状
表证
新病 病程短
恶寒发热
舌苔薄白
浮脉
不明显
里证
久病 病程长
但热不寒 但寒不热
异常变化
沉脉
突出
(五)表证、里证的关系
表里同病 表寒里热证 表热里寒证 表虚里实证 表实里虚证
寒热转化 寒证化热 热证转寒
寒热真假 真寒假热证 真热假寒证
证型
病机
临床表现
真热 假寒证
阳盛格阴 阳极似阴
恶寒 ——却不欲盖衣被 四肢厥冷——但体温升高,胸腹灼热
脉沉 —— 但按之有力
可见:咽干口臭,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 便燥结、舌质红绛唇红或焦等热象
寒象——假 内热——真(本质)
真寒 假热证
阴盛格阳 阴极似阳
1、定义
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表现为 机体机能活动抑制或衰减的证候 2、临床表现
恶寒或畏寒喜温、肢冷
——冷
面色白、舌苔白
——白
痰清稀、鼻涕清、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稀
蜷卧
——静
脉迟
——迟
(二)热证
1、定义
感受热邪,或阳盛阴伤,表现为 机体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 2、临床表现
发热、恶热、喜凉
——
面红目赤、舌红苔黄、痰涕黄、小便黄 ——黄
第二临床学院中医教研室
辨证的定义
运用中医理论,将四诊收集的病史、症状、体征 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变部 位、疾病性质和正邪盛衰变化,从而作出诊断的 过程。
疾病当前的 病理本质
证、病、症和征的定义
证——即证候,是机体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 阶段的病理概括
如:里实热证、风寒束 表证
虚——假象,实——本质(真)
脏 运化腑无虚力衰导,致气气血腹 腹机不部痛阻足胀—滞,满——但—不但常拒有满按时不,减减而轻是,按不之似痛实减证 真虚 至虚有 喘促 —— 但气短息弱 假实证 盛候 大便秘——腹部并不坚硬胀满
脉沉 —— 但重按而无力 并见:舌淡胖,面色萎黄或苍白 实——假象,虚——本质(真)
风寒表证—疏风散寒(辛温解表):麻黄汤 风热表证—疏风清热(辛凉解表):桑菊饮
或银翘散
(二)里证
1、定义 是指疾病深入脏腑、气血、骨髓所表现的证候
2、病因 表邪入里 直中---外邪直接侵犯脏腑 情志内伤,饮食劳倦
3、临床表现 以不恶风寒、脉不浮,多有舌质、舌苔的变化和 脏腑证候为主。 “非表即里”
畏寒肢冷 、面色恍白,精神萎 靡 、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 淡苔白、脉弱等
补阳。肾气丸 鹿茸/冬虫夏草
(三)虚证和实证的鉴别
证型 病程 体质 形态
疼痛
二便 舌象 脉象
虚证
久病
虚弱
精神萎靡 身倦乏力 气弱懒言
隐痛喜按
大便稀溏 小便清长
舌淡嫩 少苔
细弱
实证
新病
壮实
精神兴奋 声高气粗
疼痛拒按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身热——却欲加衣被,并有四肢逆冷 面红——时隐时现,而不似真热之满面通红 口渴——却欲热饮,且饮水不多 脉大——但按之无力 可见:尿清、便溏、舌淡苔白等寒象
热象——假 寒盛——真(本质)
病案分析题
1、王某,女,13岁。患者发热,咳嗽3天,头痛, 恶寒、汗少、咳吐黄痰,口渴咽痛,小便黄,大便 干,苔薄黄,脉浮数。请作出八纲诊断。
一、 表里 辨证
1、定义——辨别病变部位深浅、病情轻重 和病势趋向的一种辨证方法
2、作用 辨病位:皮毛、肌腠、经络 :在外属表
脏腑(血脉、骨髓):在内属里 测病情:犯表 :疾病初起,病轻浅
犯里:病邪深入,病深重 测病势:由表入里——病势进而加重
由里出表——病势退而减轻
3、类型 表证、里证和半表半里证
4、临床特点 病位深,病程长、病情重 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阶段,或内伤疾病之中
5、治疗
里虚证——补法:如人参、黄芪、当归 里实证——攻法:如蕃泻叶、芦荟 里寒证——温法:如干姜、附子 里热证——清法:如黄芩、黄连、石膏
(三)半表半里证
1、定义
外邪由表内传,尚未达于里;或里证出表,尚未至 于表。病变既非完全在表,又未完全入里,病位处 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的一种证候(少阳证)
病案分析题
赵某,男,48岁,患者五年前患肝炎,虽经治疗, 但症状时重时轻,纳差,胁痛。三个月来,腹部胀 满,脘腹撑急,如囊裹水,烦热口苦,渴不欲饮, 小便短赤,大便粘滞不爽,舌边红,苔黄腻,脉弦 数。请作出八纲诊断。
答案:里证、热证、实证
四、 阴阳 辨证
1、定义——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一对纲领
阳证 二 阴证
八纲结论:里证、寒证、虚实夹杂证、阴证
谢谢大家!
八纲辨证的概念
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 阳八个辨证纲领; 八纲辨证——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 进行分析综合,以概括病变的类别、部 位、性质以及邪正盛衰等方面情况,从 而归纳为八类基本证候。
八纲辨证的意义
病位的深浅——表里辨证 疾病的性质——寒热辨证 邪正的盛衰——虚实辨证 病证的类别——阴阳辨证
亡阳证
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 漠,畏寒,肌肤不温,手足厥 冷,呼吸气微,面色苍白,口 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而润, 脉微欲绝(阳虚更甚)
治法:回阳固脱 独参汤、参附汤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
证候相兼 证候错杂 证候转化
证候真假
表实寒证 表实热证 里实热证 里虚寒证 里虚热证
表里同病 寒热错杂 虚实夹杂
3、特点
病势比较沉静 ;久病多虚证、老年人患病多虚证
虚证
临床表现
当归、熟地 川芎治、法芍、药方药
血虚证 气虚证 阴虚证 阳虚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人参、白补术血。四物汤 头木晕、眼舌花淡、、心脉悸细失无眠力、等手熟足地麻茯、苓山、茱熟甘萸地草、/当山归药/阿胶 神微淡疲、、乏自脉力汗虚,畏无少风力气、等懒劳言则,气语耗声、泽低舌泻、丹补人皮气参、。/茯黄四苓芪君/白子术汤 五盗红心汗少烦、苔热小、,便脉午短细后黄数潮、等热大,便颧干红,舌、六肉味桂滋沙地、阴参黄附。/丸子麦六冬味地/鳖黄甲丸
(一)表证
1、定义
六淫外邪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所致病位浅在肌肤 的证候
2、临床表现 寒、热、痛、塞、咳
主 发热恶寒(或恶风) 舌苔薄白
症 脉浮
次 头身疼痛 鼻塞流涕
症 咽痛或咳嗽等
“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3、临床特点 起病急,病程短,病情轻、病位浅 多见于外感病初期阶段,有感受外因可查
4、治法:解表法(即汗法)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病——是对疾病发 展全过程中特点和 规律的概括
如:肺炎、水肿、 月经不调
Hale Waihona Puke 症——即症状,病人自己主观体会到的痛苦或 不适感觉。如头晕、腹胀、胸闷等
征——即体征,指医生或病人自己可以发现的 客观病理征象。 如面红目赤、浮肿、舌苔黄
感冒、咳嗽、风热犯肺是证、症还是病?
辨证的方法
八纲辨证—— 辨证的总纲 脏腑辨证——适用于内伤杂病 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适用于外感病 三焦辨证
二、 寒热 辨证
1、定义——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实质:辨寒热=辨阴阳盛衰
2、病因病机 阳邪致病,阳气亢盛:实热证 阴邪致病,阴寒内盛:实寒证 阳气亏虚,阴寒偏盛:虚寒证 阴液亏少,阳气偏亢:虚热证
恶寒、发热
寒证、热证
3、治疗: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寒证——用温热药 热证——用寒凉药
(一)寒证
表里出入 寒热转化 虚实转化
真热假寒证 真寒假热证 真虚假实证 真实假虚证
病案分析题
1、韩 XX ,男, 42 岁。三年来反复咳嗽,痰中 带血,曾诊断为“肺结核”。来诊时症见形体消瘦, 两颧红赤,咳嗽少痰,胸痛,痰中带血,口燥咽 干,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要求写出八纲结论。
八纲结论:里证、虚证、热证、阴证
属寒 属虚
阳证
体内热邪壅 盛,或阳气 亢盛的证候
身热面赤,精神烦躁,气壮 声高,口渴喜饮,呼吸气粗,属热
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 属实 绛,苔黄,脉洪滑实等
3、亡阴证与亡阳证
证型
临床表现
治法/方药
亡阴证
汗热味咸而粘,如珠如油,身 灼肢温,呼吸短促,虚烦燥扰,治法:滋阴增液 恶热,渴喜冷饮,面色潮红, 或养阴固气 皮肤皱瘪,小便极少,唇舌干 生脉散(人参、 燥,舌红,脉细数无力(阴虚 麦冬、五味子) 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