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志愿者培训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学校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增强志愿者团队凝聚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服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志愿者及其管理者。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培养一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道德品质和较强服务能力的志愿者队伍,为学校和社会提供优质志愿服务。

第二章培训原则
第四条培训原则:
1. 需求导向:根据志愿者服务岗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2. 全面发展:注重志愿者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其专业知识、服务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实用性:培训内容贴近实际,便于志愿者在实际工作中运用。

4. 持续改进:根据培训效果和志愿者需求,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法。

第三章培训内容
第五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1. 志愿服务理念: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强化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 服务技能:培训志愿者掌握服务技巧,提高服务质量。

3. 道德规范:培养志愿者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文明形象。

4. 安全知识:增强志愿者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团队建设:提升志愿者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6. 专业培训:针对不同服务岗位,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第四章培训方式
第六条培训方式包括:
1. 集中培训:组织志愿者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培训活动。

2. 在线培训: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培训课程。

3. 实地演练:组织志愿者进行实地操作演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老带新:安排有经验的志愿者带领新志愿者,传授服务经验。

第五章培训管理
第七条培训管理职责:
1. 学校志愿者协会负责组织、策划和实施志愿者培训工作。

2. 各部门、学院负责协调、支持志愿者培训工作。

3. 志愿者个人应积极参与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第八条培训考核:
1. 培训结束后,对志愿者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培训证书。

2. 考核内容包括:培训课程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

3. 对考核不合格的志愿者,进行补训或重新培训。

第九条培训经费:
1. 学校设立志愿者培训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培训活动。

2. 各部门、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培训经费支持。

3. 志愿者个人可根据自身需求,申请培训经费。

第六章附则
第十条本制度由学校志愿者协会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二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