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采收和采后处理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瓜果花草·
草莓采收和采后处理技术
薛红丽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酒泉735000)
摘要:草莓成熟后,在采收、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极易遭受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导致果实失去商品价值。

该文从草莓采收、预冷、采后分级包装、贮藏保鲜、鲜果运输5个方面介绍了草莓采收和采后处理技术。

关键词:草莓;采收技术;预冷;分级包装;贮藏保鲜;运输
草莓(Fragaria xananassa Duch.),又称红莓、洋莓、地莓等,系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1]。

草莓为浆果类水果,果实心形红色,富含花青素等多种活性成分,营养丰富,口感柔软多汁,酸甜可口,香味浓郁,深受消费者喜爱。

草莓在采收和贮运过程中易受到机械损伤,且采后果实呼吸旺盛,常温下极不耐贮藏。

现将草莓采收和采后处理技术介绍如下。

1采收
1.1采收前准备
草莓采收前浇水可提高果实产量(增重5%~10%),但果实含水量的增加常导致其贮藏过程中发生腐烂,不利贮藏;另外,草莓成熟期的气温和地温较低,采前浇水不利于果实着色。

因此,草莓采收前1~2d应避免浇水,若土壤干旱可少量浇水。

1.2采收时间
草莓的花序为二歧聚伞花序或多歧聚伞花序,同一果穗各级序果的成熟期不一致,因此需分批分期采收。

采收初期隔1~2d采收1次,采果盛期需每天采摘1次。

一般选晴天早晨露水干后采收,利于贮藏。

1.3采收方法
采收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果柄,连同花萼自果柄处摘下(果实带有一小段果柄便于取食),手指尽量不要接触到果实。

采摘时不能强拽硬拉以免拉下果序,采收后不要翻动果实以免碰破果皮,降低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采摘时,将达到成熟标准的果实全部采完,避免成熟果实留在植株上腐烂,同时利于下茬果吸收营养、促进果实膨大。

2预冷
草莓采收后,剔除病果、虫果、烂果、伤果,选果面完好的草莓立即放入冷藏库,产量较高时应边采收边入库。

库内的收获专用箱应整齐堆放,行间距大于15cm,库内冷风直接吹到的部位不宜放置收获箱,以防草莓受冻。

冷藏库内保持湿度90%以上、温度5℃左右,外界气温较高时,库内温度保持7~8℃,避免草莓装箱时结露。

草莓入库后2h内尽量不要开启库门,使草莓果实温度尽快降至5℃左右。

3果实分级包装
3.1分级
中国农业行业标准《草莓等级规格》规定:鲜食草莓应果实完好洁净,无腐烂和变质果实,无可见异物;果实外观新鲜,无严重机械损伤,无害虫和虫伤,具新鲜萼片和果梗,无异常外部水分,无异味;果实已充分发育,成熟度满足运输和采后处理要求等。

草莓的感官品质指标主要有外观品质基本要求、果形及色泽、果
实着色度、单果重、碰压伤和畸形果比例,外观品质基本要求、果形及色泽、果实着色度和碰压伤是果实分级的基础标准。

按相关行业标准和果实大小将草莓分为特级果、一级果和二级果。

(1)特级果:优质,具有本品种的特征,外观光亮,无泥土;除不影响产品整体外观、品质、保鲜前提下允许包装有轻微的表面缺陷外,不应有其他缺陷。

(2)一级果:品质良好,具有本品种的色泽和果形特征,无泥土;在不影响整体外观、品质、保鲜前提下,允许有不明显的果形缺陷(无肿胀或畸形)、未着色面积不超过果面1/10、有轻微的表面压痕。

(3)二级果:在保持品质、保鲜和包装等要求的前提下,允许未着色面积不超过果面1/5、有不会蔓延的干燥轻微擦伤、有轻微的泥土痕迹。

3.2包装
草莓采收后应立即置于阴凉通风处进行分级、包装。

草莓采收、分级和包装宜在设施内一次性完成,以减少操作时间,降低果实受损率。

小规模采收,可将草莓直接放入小型容器(如采摘篮),然后转移至阴凉处包装。

4贮藏保鲜
4.1低温保鲜
草莓果实的最佳贮存保鲜条件为温度0~2℃、相对湿度90%~95%。

1℃条件下贮藏30d,草莓保鲜效果较好;-3℃条件下贮藏,草莓易发生冻害;相对湿度低,果实较快失水皱缩,降低外观品质。

4.2气调法
大批量草莓短期贮藏多采用气调法,即将草莓果实置于相对密闭的贮藏环境中保鲜。

国内常用0.2mm 厚聚乙烯薄膜搭建帐篷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用于贮藏草莓[2]。

密闭的贮藏环境内部气体组成(体积比)为二氧化碳3%~6%、氧气3%、氮气91%~94%,如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0%,草莓果实易发生无氧呼吸,导致风味劣化。

4.3化学保鲜
常用的化学保鲜剂有脱水酯酸和植酸。

脱水酯酸是一种广谱性的食品防腐剂,能有效抑制霉菌、酵母和细菌的生长;植酸是无毒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具有保持果实品质的作用,但防腐效果不明显。

乙烯吸收法、二氧化硫和过氧乙酸熏蒸处理等方法因药物毒性及残留问题,不宜推广应用。

5运输
运输是一种动态贮藏,运输环境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宜与贮藏环境相似。

如运输距离较长,可采用节能保温或低温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3]。

为保持草莓的风味和品质,运输过程中可用棉被或草帘将产品包裹起来以保持低温,有条件的可用冷藏车运输,保鲜效果更好。

不论使用哪种运输方式,均应使用合理的包装和适宜的码垛方式,运输时注意防震防风,不要降低草莓的商品性。

参考文献
[1]葛会波,邓明琴.我国野生草莓资源的初步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3(1):26~28.
[2]李宝玲.草莓的贮藏与保鲜新技术[J].农村科技开发,2000(11):33.
[3]李君兰.草莓的贮藏、分级、包装、运输[J].北方园艺,2004(1):72~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