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殷佳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殷佳静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 1013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选2011年4月-2013年5月,我院接收手术患者10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
患者实施临床基础性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比对其护理结果。
结果:干预组
患者临床焦虑评分、护理满意率(98.0%)和常规组(84.0%)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
结论:临床手术室护理期间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突出,可改善减轻患者临床疼痛度,加
快康复进度,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499-02
手术是临床外科治疗的常用方法,由于该操作刺激性相对较大,极易使患者出现紧张、恐惧
等心理,影响临床手术的顺利进行[1]。
因此,临床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意义重大。
下面,
本文将我院所接收患者作为研究成员,分别实施不同护理措施,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抽选2011年4月-2013年5月,我院接收手术患者10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
(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50例,包括: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位
于20-80岁时段内,平均(25.6±2.6)岁;手术类型:骨科,患者10例;普外科,患者20例;眼科,患者8例;肛肠科,患者10例;妇产科,患者2例;干预组患者50例,包括:男性
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位于22-82岁时段内,平均(25.7 ±2.7)岁;手术类型:
骨科,患者12例;普外科,患者19例;眼科,患者9例;肛肠科,患者9例;妇产科,患
者1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鲜明,可进行针对性比对(P>0.05)。
1.2方法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基础性护理,如:病情观察、手术前期做好备皮、备血等工作;干预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包括:1.
2.1术前护理临床手术前期,护理人员应到病房探
视患者,多和患者交流,获得患者充分信任,引导患者主动诉说内心想法,从而制定个性化
护理方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耐心向患者讲解手术室环境、手术过程、手术注意事项等内容,告知患者手术成功率是相当高的,帮助护患者树立战胜病魔信心,进一步缓解负性情绪;同时,还可根据患者心理特点采取不同方法心理指导,如:播放音乐、听广播等,让患者用最
佳状态接受临床手术。
1.2.2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需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新、安静,并向患者做自
我介绍,态度温和,帮助患者消除负性情绪;手术操作期间确保动作轻柔,尽最大限度的减
少手术器械碰撞,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手术环境[2];针对情绪变化波动相对较大患者,
护理人员可通过肢体语言、精神支持等进行鼓励,帮助患者擦拭额头汗液,并告知患者手术
进展。
此外,还应在不影响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减少患者肢体暴露面积,保护患者隐私。
1.2.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针对已彻底清醒患者,应及时告知手术结束的消息,并对患者
坚持手术的做法进行鼓励,将患者皮肤表面残留液体擦拭干净,做好保暖措施后送至病房观察;对于术后未及时清醒患者来说,送至病房后应将口腔内残留分泌物清除干净,必要时给
予排痰处理,确保呼吸道畅通[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保证引流管畅通,禁止
出现扭曲现象,发现异常后立即通知临床医师处理;术后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疾
病类型讲解病发原因、预防措施等,减少疾病病发率。
一般来说,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切口
疼痛现象,护理人员应借助看书、听音乐等措施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度,如实在无法
忍受该疼痛,可在医生叮嘱下服用止痛药物,保证睡眠充足[4]。
另外,还应根据患者术后康
复情况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指导患者以清淡、易消化类食物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预防便秘;告知患者病情稳定后适当锻炼,进而加快康复进度。
1.3观察项目(1)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标准:借助焦虑评分量表判定,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越焦虑;(2)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结果,标准:将医院制定护理满意调查表发放到患者手中,让患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回收后统计分数,总分在90分以上为满意,总分在60-90分阶段内为一般,总分在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借助SPSS18.0软件对本文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本文中对计数资料进χ2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比对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焦虑评分差异性不鲜明(P>0.05),护理后评分降低,干预组患者降低评分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鲜明
(P<0.05)。
详细见表1数据。
3 讨论
手术室作为临床较为主要的科室,责任相对较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一般而言,多数住院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然由于不了解自身疾病手术方法、注意事项等因素的存在,致使不同程度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出现;再加上手术操作刺激性大,更是在某种程度上加大患者心理负担,影响临床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出现加重病情现象,危害生命健康[5]。
因此,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意义重大。
护理干预将患者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和患者的交流,来了解其心理特点,从而制定护理措施消除负性情绪,帮助患者调整最佳状态接受手术,进而加快康复进度。
从本组研究结果得知: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护理满意率(98.0%)和基础护理组(84.0%)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
说明:手术前期全面评估患者真实状态,术中给予个性化心理指导、体位护理,术后观察病情、饮食护理等,可在预防临床并发症的同时,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李燕[6]成就相似。
综上,临床手术室护理期间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突出,可改善减轻患者临床疼痛度,加快康复进度,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何春艳,屠晓微,李佳育.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
南,2013,34(26):518-520.
[2]王昕华.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18(29):528-529.
[3]臧玮娜.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26(03):106-108.
[4]孟庆杰.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2(15):716-717.
[5]马保莉.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8(34):654-655.
[6]李燕.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22(19):100-102.
作者简介:
殷佳静,女,(1974-2),大专,护师,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