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24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皇政府第三厅1862年的报告书节录
1863年一年内共有386处领地发生了最严重的农民反抗事件。其中有1/3的 领地动用了军队;30处领地上的农民起来暴动;11处领地上的农民袭击兵 士,39处领地上的农民抵抗对罪犯的拘捕或用暴力释放被捕人员。
——沙皇政府第三厅1863年的报告书节录
“规定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于土 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A.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B.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C.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4.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法庭尚未成 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 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 次改革( )
A.结束了沙皇统治 B.保留了封建残余 C.缓和了地主和农民的矛盾 D.保证了农民的权利
材料研读
此时(18世纪初),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 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 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 在孕育工业革命。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 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 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 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 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1861年颁布《二一九法令》
1.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答署废除农奴
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是“自由人”,
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
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由此可以分析
出1861金 ④技术
——《大国崛起》 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俄 据国材经料济思、考教:育彼得等一方世面改十革分的背落景后。。

因其对俄国的卓越贡献被参政院封为“全俄罗斯大帝”

和“祖国之父”,被恩格斯誉为“真正的伟人”。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 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 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 “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二、彼得一世改革
4.思考: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积极: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 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 了条件。 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成为俄国社会 发展的障碍。
农奴为农奴主劳作
农奴的贫困生活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市 场
资 金
劳 动 力
**1866年俄国的工厂不到3千,1903年已近9 千个。
**1865~1895年,俄国的铁路已由3,374俄 里增至31,728俄里。
三、俄国农奴制改革
5.思考: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积极:①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 重要转折点。(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俄国走上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俄罗斯帝国:占亚欧大陆面 积42%,占整个地球面积 1/22,占地球陆地面积1/6。
一、俄国历史沿革
1.俄罗斯人的祖先是 东斯拉夫人的一支 。 2.9世纪晚期建立 基辅罗斯 。 3.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 蒙古人 征服。 4.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 逐渐崛 起,到15世纪晚期终于统一了俄国。 5.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 即位后,正式采用 沙皇 的 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6.在沙皇专制统治下,俄国 农奴制 盛行,是一个 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 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 极其缓慢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 “这次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 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因此亚历山大二世 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这项改革”是指
() A.法国大革命 B. 拿破仑帝国建立 C.美国独立战争 D.俄国废除农奴制
材料研读 材料一:
1862年一年内,共有400处领地上发生了最严重的农民反抗事件。在193处 领地上动用了军队;其中93处领地上的农民起来暴动,4处领地上的农民袭 击了兵士,44处领地上的农民抵抗对罪犯的拘捕或用暴力释放被捕人员。
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亚历山大二世
1866年到1880年,他遭到的精心策划的未遂刺杀至 少有5次。1879年,激进组织民意党判处他死刑,组 成刺杀组织训练专门的刺杀人员。1881年3月1日, 埋伏冬宫拐角的刺客将炸弹投至沙皇的马车,将沙皇 的卫兵炸成重伤。沙皇从马车里出来,想察看伤情并 说几句安慰的话,这时又一颗炸弹爆炸了,沙皇倒在 血泊中,终因流血过多而死。
二、亚历山大二世农
奴制改革
1801-1860年农民暴动频繁
次数
年份
两为种了挽可救危能机
革 命
自下而上
改 革
自上而下
三、俄国农奴制改革
1.时间: 1861年 。 2.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3.原因: 根本: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直接: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4.改革内容:农奴获得 人生自由 ,可以改变身 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 得到 一份土地 ,但必须 高价赎买 。
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 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 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 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 年的38.1万 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万人..."材 料显示这次改革 ( )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近代史篇》
材料研读,材料二:
**1861~1881年间,布匹的生产增加了两倍, 织布工厂排挤了手工织布业。
**1860~1890年,生铁的产量由2,050万普 特增至5,660万普特;钢产量由1,250万普特 增至5,2000万普特;煤的产量由1,800万普 特增至36,700万普特。
二、彼得一世改革
1.时间、目的:18世纪初、富。国强兵 2.学习对方:西方国家 。 3.改革内容:建立了 中央集权 的行政体制, 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 专制权力 。他创建了一支 纪律严明的 新式常备军 ;鼓励兴办 手工工场 , 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 农奴 ;要求贵族必 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 功劳 和才能 提拔;派遺 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 办报纸,推行 文化教育 ;提西方的礼节服饰 与 生活方式 。
课堂小结
彼得一世改革
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