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核心考点试题(基础必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核心考点试题(基础必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
第(1)题
牛顿认为物体落地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这种吸引力可能与天体间(如地球与月球)的引力具有相同的性质、且都满足。
已知地月之间的距离r大约是地球半径的60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牛顿的猜想,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
A
.B.C.D.
第(2)题
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块金属板水平放置,间距为d,电压为U,质量为m的油滴悬浮在两板间保持静止。
已知重力加速度g,两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浮油滴带正电
B.悬浮油滴的电荷量为
C
.悬浮油滴的比荷为
D.油滴的电荷量不-定是电子电荷量的整数倍
第(3)题
广场上很流行一种叫做“套圈圈”的游戏,将一个圆圈水平扔出,套住的玩具作为奖品。
某小孩和大人直立在界外,在同一竖直线上不同高度分别水平抛出小圆环,恰好套中前方同一物体。
假设小圆环的运动可以简化为平抛运动,则( )
A.大人抛出的圆环运动时间较短
B.大人应以较小的速度抛出圆环
C.小孩抛出的圆环运动发生的位移较大
D.小孩抛出的圆环水平位移大
第(4)题
在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安培最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总结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
B.法拉第最先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完善了电与磁的内在联系
C.伏特最先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找到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化关系
D.库仑最先利用扭秤发现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值
第(5)题
如图“50TFSI”为某品牌汽车的尾部标识,其中“50”称为G值,G值越大,加速越快。
G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加速到
100km/h(百公里加速)的平均加速度的10倍。
此品牌跑车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4.2s,由此推算,该车的新尾标应该是( )
A.15TFSI B.24TFSI C.66TFSI D.240TFSI
第(6)题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系统的空间段由若干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组成,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半径大于中圆轨道卫星的半径。
设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轨道卫星的线速度
分别为、;角速度分别为、;向心加速度分别为、;周期分别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C.D.
第(7)题
如图所示,赤道附近地区的几位同学在做“摇绳发电”实验:把一条长约20 m的导线的两端连在一个灵敏电流计的两个接线柱上,形成闭合回路。
甲、乙两位同学按某一方向摇动导线的AB段,另两位同学观察电流计的指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摇绳同学沿南北方向站立,摇绳过程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导线太短
B.若摇绳同学沿东西方向站立,当导线运动到最高点时回路中的电流最小
C.若摇绳同学沿东西方向站立,摇绳过程中回路中的电流方向始终不变
D.若摇绳同学沿东西方向站立,换用更细的导线会使电流计指针偏转更明显
第(8)题
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一根足够长的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的O点,现用一光滑的轻质金属挂钩勾住轻绳,水平向右缓慢拉动轻绳(挂钩与轻绳的接触点A始终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段轻绳的力逐渐增大
B.挂钩对轻绳的作用力大小可能等于小球的重力大小
C.挂钩对轻绳的作用力一定沿水平方向
D.挂钩对轻绳做的功小于小球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如图所示,劲度数为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的物体接触(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后,物体开始向左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则()
A.撤去F后,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
B
.撤去F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C.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D
.物体开始向左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第(2)题
某电场在x轴上各点的场强方向沿x轴方向,规定场强沿x轴正方向为正,若场强E随位移坐标x变化规律如图,x1点与x3点的纵坐标相同,图线关于O点对称,则( )
A.O点的电势最低B.-x2点的电势最高
C.若电子从-x2点运动到x2点,则此过程中电场力对电子做的总功为零D.若电子从x1点运动到x3点,则此过程中电场力对电子做的总功为零
第(3)题
如图为广州市某日的天气预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细颗粒物(如PM1~2.5)在空气中做热运动
B.从05:00到14:00,空气分子中速率较大的分子所占总分子比例逐渐变大
C.若温度降为5℃,水蒸气液化为露珠的过程中分子间引力减小,斥力增大
D.若温度降为5℃,水蒸气液化为露珠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减小
第(4)题
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物块,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沿动摩擦因数为µ的绝缘水平面以初速度v0开始向左运动,如图所示。
物块经时间t移动距离x后停了下来,设此过程中,q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B.
C.D.
三、填空、实验探究题(本题包含2个小题,共16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 (共2题)第(1)题
某同学从玩具上拆下一小型电风扇,上面标有“4V 2.4W”字样,该同学想描绘该电风扇的伏安特性曲线,并测量电风扇正常工作时的机械效率,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A.电池组(电动势为6V,内阻不计)
B.电压表(量程为0~5V,内阻约为4kΩ)
C.电流表A1(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2Ω)
D.电流表A2(量程为0~0.1A,内阻为10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1A)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0Ω,额定电流0.3A)
G.定值电阻R3=2Ω
H.定值电阻R4=20Ω
J.开关和导线若干
(1)本实验中所选用的电流表为_______(填“C”或“D”),所选滑动变阻器为________(填“E”或“F”),所选定值电阻
为________(填“G”或“H”)。
(2)根据所选器材,在方框内补充完整电路图_________。
(3)实验完成后,所绘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电流表示数0~0.04A之间为直线,0.04A~0.10A之间为曲线,则电风扇的内阻为________,电风扇正常工作时机械效率为________。
第(2)题
(1)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仪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对象应选用________(填“金属”或“塑料”)小球。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d=________cm。
③将小球从光电门1的正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计时器记录两个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分别为和,同时测得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小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等于小球的直径除以挡光时间,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等式__________(用题中物理量表示)成立,则表明该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6分。
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两块足够大的带电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两金属板相距为。
现有一带正电的颗粒从板下边缘以大小为的初
速度竖直向上射入电场,当它飞到板时,速度大小不变,而方向变为水平方向,且刚好从距板底部的高度也为处的狭缝穿
过而进入区域,区域的宽度也为,所加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与金属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竖直向上,匀强磁场
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金属板间的电场,未知),重力加速度大小未知。
求:
(1)颗粒在区域的运动时间;
(2)颗粒在区域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
(3)颗粒在区域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所用的时间。
第(2)题
水平放置的气体阻尼器模型截面如图所示,汽缸中间有一固定隔板,将汽缸内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分为两部分,“H”型连杆活塞的刚性连杆从隔板中央圆孔穿过,连杆与隔板之间密封良好。
设汽缸内、外压强均为大气压强。
活塞面积为S,隔板两侧气体体积均为,各接触面光滑。
连杆的截面积忽略不计。
现将整个装置缓慢旋转至竖直方向,稳定后,上部气体的体
积为原来的,设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求:
(i)此时上、下部分气体的压强;
(ii)“H”型连杆活塞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第(3)题
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等高的滑板A和B,质量分别为和,A右端和B左端分别放置物块C、D,物块质量均为
,A和C以相同速度向右运动,B和D以相同速度向左运动,在某时刻发生碰撞,作用时间极短,碰撞后C与D粘在
一起形成一个新滑块,A与B粘在一起形成一个新滑板,物块与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1)若,求碰撞后瞬间新物块和新滑板各自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从碰撞后到新滑块与新滑板相对静止时,求两者相对位移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