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2010年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肉牛产业发展推进实施方案
肉牛产业发展推进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肉牛产业是我国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丰厚的经济效益。
然而,目前我国肉牛产业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品种改良不足、养殖技术落后、市场监管不严等,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肉牛产业发展推进实施方案,对于促进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目标。
1. 提高肉牛品种改良水平,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2. 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肉牛养殖效益;3.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肉牛产业市场秩序;4. 提升肉牛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三、实施方案。
1. 加大科技投入,推进肉牛品种改良。
加强对优质肉牛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提高肉牛的育种水平,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肉牛产品的需求。
2. 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肉牛的饲养管理水平,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肉牛养殖效益。
3.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产业秩序。
建立健全的肉牛产业监管体系,加强对肉牛产品的质量监督和市场准入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
4. 提升肉牛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加强对肉牛产品的质量检测和监控,推动肉牛产品加工技术的提升,提高肉牛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水平,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肉牛产品的需求。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户参与肉牛养殖。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户参与肉牛养殖,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引导农户积极参与肉牛产业发展。
2. 加强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的指导和支持。
加强肉牛产业协会和科研机构的指导和支持,组织开展肉牛产业发展的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养殖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3. 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
建立健全的肉牛产业监管体系,加强对养殖场和屠宰场的监督管理,严格把关肉牛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 完善产业链条,推动肉牛产业协同发展。
加强肉牛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协同合作,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五、总结。
通辽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摘要:通辽市推广规模化标准化肉牛养殖、加快肉牛养殖品种改良、促进肉牛产品质量改善,优化肉牛产业结构,促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根据通辽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际,提出几点建议,为进一步促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字:通辽市;肉牛;高质量通辽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张秋生1,刘志永2,史文秀1,马万欣1,石顺利1,何曙光1(1.通辽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内蒙古通辽028000;2.通辽市高林屯种畜繁育中心内蒙古通辽028000)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3.11.044收稿日期:2023-02-21作者简介:张秋生(1989.9—),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通辽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处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即科尔沁草原中部地区,适宜于农牧林业发展,位于世界肉牛的黄金养殖带上[1,2]。
故通辽市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重点培育肉牛产业发展,在强牧惠牧政策支持下,通辽市积极落实国家促进畜牧业产品高质量部署,尤其是肉牛产业,通过推广规模化、标准化肉牛养殖,积极改良肉牛养殖品种、改善肉牛产品质量,优化肉牛产业结构,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较好成绩[3]。
1肉牛产业发展基本情况1.1养殖发展情况随着疫情全面解封,通辽市肉牛产业各类扶持政策的实施,肉牛养殖环境和效益稳中向好发展,肉牛产业发展前景总体看好。
截至2022年12月,肉牛出栏量为125.7万头,占比34%,12月末,能繁母牛存栏222.5万头,母牛比例达60.3%。
1.2夯实基础促进发展通辽市抓好基础母牛的繁育工程,通过实施农区舍饲、半舍饲、家庭牧场养殖、标准化养殖模式,继续扩大基础母牛繁育户数,继续提高存栏基础母牛数[4]。
一是进一步夯实牛改良基础,巩固和提高牛冷配成果,根据《全市牛冷配清群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冻精市场及牛冷配清群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等文件,分配和使用良种冻精,并加强冷配行业管理,确保区域内牛冷配全覆盖,并对现有冷配技术员进行全覆盖式提升培训。
通辽市肉牛产业化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肉牛 产 业 化 生产 初 具 规 模 2 . 1 规 模 化 养 殖 场 逐 年 增加
随着 经 济 的 发 展 .人 民生 活 水 平 逐 渐 提 高 。 低 脂 肪 高 蛋 白 肉类 及 制 品 需 求 的 增 加 , 牛 肉 成 为 畅 销 肉类 ,而 且 价 格 平 稳 攀 升 。 经 济 利 益 的 驱 使 ,加 上政 府 大 力 扶 持 ,农 牧 民养 牛 的 积极 性 空 前 高 涨 .而 且 吸引 了 外 省 市 的企 业 和 财 团 在 本 市
万 亩 ,年 产 青 贮 饲料 1 0 0亿 千 克 。年 饲 草料 储 备 量 达 1 1 8亿
千 克 。能 够 为 肉牛 产 业 提 供 充 足 的 饲 草 料 来 源 。 在 全 市 畜 牧 人 的 努 力 下 ,行 业 内对 青 粗 饲 料 有 了高 度 认 识 , 青粗 饲 料 的 加 工 使 用 技 术 有 了更 高 的科 技 含 量 。 以全 株 青 贮 和 氨 化 技 术 为 主 的秸 秆 转 化 力 度 逐 年 加 大 ,2 0 1 1 年加工转 化秸秆 3 5亿 千 克 。 反 刍 动 物 的微 生 物 ,酶 制 剂 使 用 技 术 逐 渐 渗入 到 肉 牛 青 粗 饲 料 的 处 理 应 用 中来 。反 刍 动 物 的 饲 料 正 在 向更 科 学 ,
通辽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通辽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肉牛产业作为通辽市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农村牧区经济发展。
对通辽市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为进一步促进肉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肉牛产业;现状;对策;内蒙古通辽通辽市属农牧结合类型区,养牛业在畜牧业产业中占据着优势主导地位。
随着草原禁牧的实施,肉牛养殖逐渐发展成为舍饲、规模养殖为主的模式。
近年来,通辽市把加快发展肉牛产业作为调整农村牧区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战略任务来抓,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强化服务、典型示范等措施,使肉牛养殖业得到长足发展。
1 通辽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1.1 已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和区域布局2011年全市黄牛存栏达198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牛98万头,分别比2006年增长27.7%和32.0%;2011年末出栏肉牛68万头,牛肉产量10万t,占全市肉类总产量的20.0%。
据测算,2011年,全市农牧民人均肉牛养殖纯收入达805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11.1%。
通辽市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优质肉牛生产基地。
科左后旗、科左中旗、扎鲁特旗被列为东北肉牛带重点旗。
科尔沁区、开鲁县等育肥牛生产颇具规模。
1.2 具有较为突出的品种技术优势通辽市培育的“中国西门塔尔牛”作为国内6大肉牛品种之一,已成为东北肉牛区的主导品种。
通辽市作为中国西门塔尔牛的核心区,具有年产120万支西门塔尔牛良种冻精、2 049个改良站点、2 500名改良员、年冷配母牛50万头的良种繁育体系和生产能力。
1.3 探索出符合通辽市实际的规模化养牛模式一是半农半牧区、农区“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大群体,整村推进”专业村模式,走种养结合、为养而种、建设养畜的路子,养殖的规模、质量、效益都比较高。
全市现有养牛专业村382个,专业村基础母牛饲养量12万头。
二是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养牛场模式。
全市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育肥牛场159个,年出栏优质育肥牛近10万头。
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辽市金融财政进一步支持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辽市金融财政进一步支持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通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7.14•【字号】通政字〔2021〕54号•【施行日期】2021.07.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畜牧业正文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辽市金融财政进一步支持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及各人民团体,有关企事业单位:现将《通辽市金融财政进一步支持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7月14日通辽市金融财政进一步支持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为加大金融财政支持,助力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千亿级发展目标,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政策措施。
一、破解牛产业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一)市财政出资2000万元加入中小企业“助保贷”资金池,并争取自治区“助保贷”配套资金,与银行机构合作放大信贷投放倍数,力争形成5亿元的“助保贷”信贷资金规模,重点为促进牛产业龙头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创新大型养牛场及养牛大户融资模式(二)积极协调自治区农担公司对市农担公司增加资本金投入,进一步提升融资担保能力。
(三)驻市金融管理部门推动各银行机构落实《中国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辽监管分局通辽市金融工作办公室通辽市农牧局关于印发〈通辽市活体牲畜抵押贷款指引〉的通知》(通银发〔2020〕103号),制定本机构《活体牲畜抵押贷款管理办法》,为活体抵押贷款业务在全市推广提供政策支撑。
推动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内蒙古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已试点开展活体抵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加大投放力度,其他金融机构尽快开展业务。
(四)鼓励和支持相关动产管理公司等按市场化原则与有关金融机构合作,对专业大户、养殖专业合作社、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牛活体抵押品提供监管服务,对市属国有监管企业开展的贷款项目,监管服务费用暂由市财政予以补贴。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演练测试卷: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019·东北联考)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乳畜业B.季风水田农业C.游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2.图中②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B.市场C.交通D.劳动力答案:1.D 2.B(2019·株洲模拟)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闻名的农业生产区。
读图,回答3~5题。
3.四个区域中,农业地域类型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的是()A.甲B.乙C.丙D.丁4.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B.乙—土壤肥沃,雨热相宜C.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D.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5.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粮食商品率高B.乙—机械化水平低C.丙—水利工程量大D.丁—市场适应性强答案:3.C 4.B 5.D(2019·福建六校联考)图甲为某地牧草生长与乳牛草料需求量关系图,图乙为该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甲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缘由是()A.气温偏低B.降水偏少C.乳牛大量繁殖D.鲜草供应偏多7.该地乳畜业发达,既生产簇新牛奶,也外销不易变质的其他乳制品。
该地可能位于()A.意大利B.阿根廷C.澳大利亚D.美国答案:6.A7.C(2019·济南模拟)下表为“某年五国农产品自给率统计表(单位:%)”。
据此回答8~9题。
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乳畜业D.混合农业9.依据表格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日本农业以商品农业为主B.法国和德国的砂糖以蔗糖为主C.俄罗斯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亚洲部分D.法国的农业集中在巴黎盆地答案:8.C9.D(2019·湖北枝江质检)荷兰牧场强调自然喂养,激励草场放牧,以家庭农场为主,集约化程度限制在较低水平,乳制品出口量位居世界其次。
实施肉牛新品种培育,通辽全力念好“育种经”!
实施肉牛新品种培育,通辽全力念好“育种经”!《通辽市2023年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政策解读(一)想要肉牛养殖效益高,品种质量是关键。
通辽市依托现有肉牛种质资源优势,实施肉牛新品种培育工程,做优做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精心改良品种质量,努力提高肉牛种业核心竞争力,以更大的决心和行动,鼓足“牛气”、大干“牛事”,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建设全国肉牛种源核心基地整合优化科尔沁肉牛种业公司、通辽京缘种牛繁育公司、高林屯种畜繁育中心肉牛种质资源,以市级核心育种场为补充,构建“3+N”联合育种机制,培育制种、供种一体,生产、科研兼备的现代化种业集团。
坚持专门化肉用品种培育方向不动摇,以生产性能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种源质量和供种能力,打造全国肉牛制种供种核心基地。
推广应用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快繁技术,加快培育优质母牛群体。
加大向其他盟市调拨输出种公牛工作力度,提高我市优质种公牛推广利用率。
年供应CBI值180以上或GCBI值142以上的特一级种牛达到300头,胚胎生产能力达到5000枚,市种公牛站更新种公牛市内自培率达到50%。
提升国家级种公牛站综合实力加快种公牛更新换代,积极培育和引入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种公牛30头以上,优质种公牛存栏达到180头以上,确保所生产的冻精品质优良、群众接受、市场认可。
2023年,生产优质冻精300万支以上,将最优质冻精用于通辽市场,满足全市肉牛繁育冻精需求。
积极争取自治区良种补贴资金,足额配套市级资金,采购良补冻精180万支,完成母牛冷配150万头,冷配率达到80%以上。
持续培育肉牛核心育种场积极申报创建自治区级肉牛核心育种场,填补我市无自治区级核心育种场的空白。
为基础条件好、符合要求的养殖场户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持续培育市级核心育种场,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支持高林屯等国家级核心育种场核心群扩群提质,重点支持嘎达苏种畜繁育中心恢复国有核心群。
2010年肉牛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果不 明 ,亟待 出 台因地制 宜 的杂交 配套生 产 指导方
针。 现有 技术 能满 足产业 的部 分需 求 。 缺乏稳 定 的基
层技 术推 广 队伍 、 广成 本高 于生 产效益 、 广机制 推 推 不完 善是 普及 肉牛产 业技 术 的瓶颈 。
相 对于存 栏 头数 ,中原 产 区 已成 为 以屠 宰为 主 的牛 肉产 区 。 肉牛养 殖 区域 趋 于 由中原 向东北 、 南
精 、 医 医疗 、 草饲 料 、 兽 饲 屠宰 加工 、 施环 境 、 尿 设 粪 利 用等 方 面 的队伍 建设 , 将稳 定 、 理 、 期 的推 广 合 长 资金 列入 国家财政 常规列 支科 目, 吸纳毕业 生 , 稳定
屠 宰企业 ( 含个体 ) 在新生 和倒 闭交替 中数量 趋 于增加 ,盈利 更加 困难 。规模 屠宰场 的兼并 和倒 闭 将加 速 , 牛源 争夺 、 弑母 杀 青仍 将持 续 。 同时 , 重 注
24 屠 宰 加 工 .
在《 肉牛 优 势 区 域 布 局 规 划 ( 0 8 2 1 2 0 - 0 5年 ) 》
和 肉牛发 展潜在 产 区的县 ,以现有存栏 规模 和生 产 性 质 为根 据 , 通过 政策 和机 制改 革 , 建立 稳 定 、 构 结
和人数合 理 的技 术推广 与服务 体系 ,着 力 于人工授
基金项 目:国家 肉牛产业 技术 体 系建设 专项 资金 资助 作 者简 介 : 兵 海 ( 93 , , 授 , 曹 16 一) 男 教 现代 肉牛产 业 技术 体 系首 席 科学 家 , 研究 方 向为 肉牛营养 与需 产 品品质
生 产 成 本 和 专 用 饲 料 及 添 加 剂 研 发 需 求 的 压 力 增
通辽市2010年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通辽市2010年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第一篇:通辽市2010年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通辽市2010年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为推进全市肉牛业发展,根据《关于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意见》,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及重点工作2010年,全市牛存栏计划达到190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牛95万头,年出栏肉牛80万头,牛肉产量13万吨;牛繁殖成活率达到75%以上;农牧民人均养牛业年收入达700元。
突出典型示范,重点抓20个农区秸秆养母牛示范村、10个牧区及半农半牧区提高牛繁殖成活率示范村、10个育肥牛专业村、30个育肥牛大户(场),以及肉牛良种繁育推广体系配套建设。
二、具体措施(一)实施农区秸秆养母牛示范村建设在产粮多、秸秆丰富且有一定饲养基础的农区,选择20个嘎查村开展秸秆养母牛示范村建设,8个旗县区自行抓12个嘎查村,市里重点抓8个嘎查村。
1、建设标准:以村为单位,70%以上的户户均饲养基础母牛3头以上,牛均占有暖棚舍5平方米以上,窖池8立方米以上,秸秆加工机械齐全;牛均贮备加工转化秸秆或干草5000公斤以上,精料500公斤以上;牛繁殖成活率达80%以上。
2、任务分配:科尔沁区和开鲁县各4个嘎查村,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奈曼旗、库伦旗、扎鲁特旗和开发区各2个嘎查村。
其中市里在科尔沁区、开鲁县、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奈曼旗、库伦旗、扎鲁特旗和开发区各抓1个嘎查村。
3、资金扶持:市级示范村由市财政投资建设,每个示范村30万元,8个示范村共计240万元,用于扶持养牛户加强棚舍、窖池和饲草料加工机械等基础设施建设;旗县级示范村由旗县区财政投资建设,每个村不少于30万元。
金融部门给予示范村每个养殖母牛户3万元小额贷款扶持,用于购买母牛,不足部分由养殖户自筹。
4、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市旗两级示范村建设由市及旗县区农牧业局落实项目单位和责任人,承担任务苏木镇、嘎查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二)实施牧区、半农半牧区提高牛繁殖成活率示范村建设在牧区、半农半牧区选择10个嘎查村,大力开展提高牛繁殖成活率示范村建设,5个旗自行抓5个嘎查村,市里重点抓5个嘎查村。
国家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奋斗在肉牛产业,共创美好明天国家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是我国肉牛行业所制定的重要扶持政策。
肉牛产业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保障人们丰富多样
的肉食需求的重要来源。
然而,目前我国肉牛行业发展仍面临着诸多
挑战和问题。
针对这一困境,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拟定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优质牛只品种,实现高品质肉牛生产。
二是
提高肉牛精深养殖水平,推广先进养殖技术,推动肉牛优质、高效生产。
三是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和检疫措施,确保肉牛产业健康发展。
此外,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带动措施。
一是通过实行政策扶持,鼓励新增加肉牛养殖场,扩大养殖规模。
二
是加速推进肉牛销售网络建设,拓宽销售渠道,提高肉牛市场竞争力。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推广绿色健康肉牛生产方式。
未来,我国肉牛产业有望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亮点和新增长点,
也为广大肉牛养殖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作为一名肉牛
养殖从业者,我们有责任承担起保障人们食品安全、改善人民生活的
重要任务。
奋斗在肉牛产业,共创美好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2010年第三季度辽宁省肉牛生产形势分析
2 第 四季 度 肉 牛生 产 形 势 预测
2 1 牛 肉价 格稳 中有升 .
第 四季度 牛 肉价格 可 价格和竞争力 。产业化发展模式一 方面带动 了母 能会有小幅度上 升 ,这是 由于:① 牛 肉具有 温补 牛养殖户 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带动 了牛 肉市场 健
的功效 ,寒冬食 牛 肉,有 暖 胃的作用 ,因此,在 康发展 ,推动 了品牌效益 。充分利用 辽宁优 秀的 辽宁地 区,冬季 是牛 肉的高消费季 节;② 随着消 肉牛资源 ,引入新 的发展模式 ,生产 高质 量的产
15 0 20 0元 。 0 ~ 0
3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第三 季度辽 宁地 区 肉牛行 3 1 肉牛牛源依然 紧缺 . 辽宁省从上世 纪 7 0年
12 牛 肉价 格稳定 .
情平 稳 运行 ,价 格稳 定 ,牛 肉消 费量 也 有所 增 代 即开始 了杂交改 良工作 ,除了宽甸沿江牛保护
畜牧 兽医
J K Ml ]i l l
2 1 年第三季度辽宁省肉牛生产形势分析 00
李 静 ( 辽宁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辽宁
中图分类号 F 2 37 文献标识码 A
沈阳 1 03) 1 02
17 - 6 22 l) 1 0 1- 1 6 2 99 (o O 1- 0 0 0
下 降 了 30 4 0元/ ; 肉牛 出栏 价格 7月初 为 导致辽宁省育肥牛源大量流失,牛源紧缺。 0 ~0 头
1. k 左 右 ,9月末 为 1 .~ 56元 /g 上 涨 3 2 产 业化是 发展必 然趋 势 44元/g 54 1 . k , .
了 6 ~ _ 个 百分点 ,达到较 高水平 ;虽然 肉牛 经 形成 了成 熟 的产业 化发展 模式 , 由公 司牵 头 , . 8 9 3 价格上涨 ,但 是 由于玉米、豆粕 、玉米秸等主要 与母牛养殖户签订合 同,为母 牛养 殖户提供 肉牛 饲料原料价格 的上升 ,导致 了育肥户的养殖效益 精液 ,组织新 的杂交 生产 ,犊 牛出生后在一定月 整体波动不大,收益平稳 。 龄 高于市场 价格统一 收购 ,进行集 中育肥饲 养 , 生产高档牛 肉,生产 的终端产 品具有更高的市场
高端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高端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产业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肉牛产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肉牛肉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然而,我国肉牛产业存在着品种单一、养殖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为了推动高端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发展目标,在未来五年内,实现肉牛养殖规模的扩大,提高肉牛品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提升养殖技术水平,推动高端肉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三、实施方案。
1. 加强品种改良和选育工作,引进优良品种,提高肉牛的育种水平,培育适应性强、产肉性能好的优良品种。
2. 推动养殖规模化发展,鼓励农户合作社、养殖企业等组织形成规模化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3. 加强科技支撑,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
4. 建立健全的肉牛养殖标准,加强养殖环境和饲料质量监管,保障肉牛养殖的质量安全。
5. 加强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拓展高端肉牛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知名品牌。
四、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高端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我们将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和农户投身高端肉牛产业。
2. 组织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3. 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产业的有序发展。
五、总结。
高端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推动我国肉牛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肉牛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这一方案,努力实现高端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畜牧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内蒙古2010年将大力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
天, 以卫生 安全 、 营养 丰 富 、 肉质鲜 美 闻名 的冷 却 包
装猪 肉必将 受到广 大消 费者的欢迎 。
( 稿 日期 收 20 0 2 ) 0 9— 9— 1
白质 、 肪 、 水 化 合 物 。无 机 盐 矿 物 质 总 量 为 脂 碳
绝大 多数 , 国北京 、 我 上海 等大 城 市在 2 纪 8 0世 0年 代末 9 0年代 初 期 才 刚起 步 。随着 人 们 奔 向小康 社 会 生活水 平逐年 提高 , 广大市 民 日趋讲 究 生活 质量 。 尤其 当今 肉类食 品卫生 安全 日益受 到公 众 关注 的今
降到 0C,  ̄ 后腿 深层 肌 肉中心 为 1 2  ̄ , 的表 5— 0C时 肉
2~ 一 ℃仍 可生 长繁殖 。 8 冷却 肉。指生 猪 经 屠 宰加 工 严 格 检 疫 、 品质 检
熟过 程 , 嫩度 逐渐增 加 。在 0— ℃经 2 h冷却后 p 4 4 H
值从 70—7 2下 降到 5 5~ . 。 肉体 内 ( T ) . . . 60 A P 三
验合格 , 胴体 冷却 工 艺 , 割剔 骨 包 装 , 后 腿 肌 肉 分 使
20 0 9年 , 内蒙 古 全 区牲 畜 总 头 数 达 1 5 . 万 08 8 5 展 现代生 态畜牧业 ; 认真 落实 良种 补贴 、 生产 大 县奖 励 等支持政 策 , 化 信 息 引导 , 定 生猪 、 业 和禽 强 稳 奶 蛋生 产 。大 力实 施 百 万 肉牛 、 万 奶 牛 和千 万 只 肉 百 羊高产 创建 工 程 。在 全 区 4 2个 旗 县 加快 建 立 优 势 肉牛 、 肉羊生产 基地 , 实行规 模化 生 产 、 准化 管 理 。 标
内蒙古肉牛养殖项目建议书
内蒙古万头肉牛养殖项目建议书一、项目名称内蒙古万头肉牛养殖项目二、项目实施地点及选址原因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或通辽地区,呼和浩特地区奶牛养殖非常发达,每年淘汰奶牛10万头以上,用淘汰奶牛作为架子牛育肥见效快、风险低。
通辽地区是科尔沁牛业的生产基地,当地肉牛养殖非常发达,相关产业十分完善,架子牛的购买和育肥牛的销售非常方便。
呼和浩特地区和通辽地区都是玉米的主产区,而且有阜丰、梅花等大型玉米加工企业,所以精料和粗料价格低廉。
两地都有大型屠宰企业,且分别离北京、沈阳等大城市只有几百公里,区位优势也十分明显,育肥牛的运输和销售十分方便。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畜牧业是内蒙古的支柱产业之一,当地政府对规模化养殖和现代农牧业支持力度很大。
项目较容易融资贷款和获得政府补贴。
牛肉需求逐年增加,价格连续上涨已成趋势。
投资较小,利润虽不算暴利,但稳定和持久。
内蒙古当地气候适宜、饲草料成本低廉、政府支持力度较大、销售方便等成本优势、地域优势十分明显,适合发展该项目。
四、项目建设目标和内容(一)、项目建设目标内蒙古中西部大型肉牛养殖场或绿色牛肉供应商(二)、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主要产品:绿色有机肉牛(初期,可只卖活牛),或绿色有机牛肉(项目成熟后,可找屠宰场代加工,自己打品牌销售)生产规模:年出栏肉牛1万头或牛肉5千吨。
(三)、项目建设内容年出栏1万头有机肉牛的现代化牧场,包括以下区域和基础设施:1、生活管理区职工生活区,也就是管理人员办公室和员工宿舍、食堂等。
2、饲养生产区生产区的主体是牛舍,也就是牛吃喝以及运动的设施以及保障牛吃喝的设施,如草料堆场或库房等。
3、粪便处理区堆粪场、化粪池、粪尿沼气发电设施等。
每头牛一昼夜平均排便15——40公斤,因此,一个规模万头牛场每天产生的粪便是十分惊人的。
五、总投资估算总投资约:12330万元。
其中:架子牛: 7500万元;(每头牛毛重250公斤,每公斤30元)圈舍及饲喂设施: 1200万元;饲喂、清理等机械设备: 600万元。
2010年辽宁省肉牛生产形势分析及2011年预测
牛 肉零售价 格全年 定格在 3 4元/g k。
生长 速度等都处于 国内领先水平 。优质 牛源远 销
12 育 肥户 ( 和屠宰厂效益稳 定, . 场) 母牛户 收益 下滑 育 肥户饲养育肥牛 6 月左右 ,每 头可获 个 利 7 0元左右 ,屠宰厂每屠 宰加 工 1 牛可获利 0 头 20元左 右 ,母牛户饲 养 1 成年母牛 ,在人工 0 头 和 粗饲 料 都不 计 入成 本 的情 况下 ,年均 收 益在
21 0 0年牲 畜 交 易市场 各类 肉牛平 均价 格 的年 内 规模化和标准化进程 。
浮 动范 围分 别 为 :30k 0 g以下 小公 牛 l. 1 . 2 1 3 具有强 大的 肉牛屠 宰加 工能力 至 2 1 4 ~ 5 .. 4 6 00
元/ ;3 0k k g 0 g以上 小 公 牛 1 ~ 5元/ ;3 0k 年 末 ,辽宁省建 有规模 屠宰 加工企 业 1 ,总 41 k g 0 g 9家 以下 的小母牛 1 ~ 3 元/g 2 1 . k ;中上等质量 的母 牛 屠 宰加工能力 2 0多万头 ,占全省 肉牛 出栏 总量 4 0 为 48 0 55 0元/ 0 ~ 0 头;育肥 牛 1. 1 元/g 3 ~ 5 k 。价 的 8%,加工 能力全 国一流 。部分 企业 的设施 、 6 0
矛盾仍是 限制产业 发展的主要瓶颈 。
222 小公犊 与 育肥 牛价格接 近 ,挤 压 了母 牛 ,. 养殖 的利 润空 间 按照 以往 的 肉牛价格常态 ,断
奶公牛 的价格要 高于育肥牛价格 ,两 者间 的差价 通常保 持在 0 . k 左 右 。而 2 1 两者价 格 5元/ g 00年 没有 明显差距 ,甚 至有时还 出现倒挂现 象 。育肥 场在架子牛入栏价格 上 占有优势 ,但 由于养殖成
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促进肉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管理
1.加强对养殖场的检查力度,严格落实环保措施,防止养殖污染。
2.加强对肉牛品种的选择和引进,注重品种适应性和市场需求。
3.加强肉牛防疫工作,建立健全疫病预防和应急处理体系。
4.加强肉牛饲料和饮水管理,促进肉牛健康成长。
二、优化布局
1.加强地区肉牛产业发展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2.优化产业布局,将肉牛养殖区域与加工区域相连,形成产供销一体化。
3.引导龙头企业进驻,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三、扶持政策
1.实施肉牛“三项补贴”政策,鼓励养殖业转型升级。
2.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开展技术培训和推广活动,提升养殖技术水平。
3.鼓励合作社建设,推广合作经济模式,增强农民组织化和市场化运作能力。
四、市场拓展
1.加强与屠宰企业的合作,确保生产销售顺畅。
2.拓展肉牛出口市场,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开展人文交流活动,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市场知名度。
以上为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旨在促进肉牛产业的全面发展。
高端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高端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产业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品种不优、养殖技术滞后、市场开发不足等。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因此,为了推动高端肉牛产业的发展,制定一套科学的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产业发展目标。
1. 品种优化升级,引进高产、高效、高抗的肉牛品种,提高养殖效益。
2. 技术创新提升,加强科技研发,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
3. 市场拓展扩大,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产业发展策略。
1. 加强品种改良,通过引进和培育高产、高效、高抗的肉牛品种,提高养殖效益。
2. 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加强科技研发,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
3. 加强市场开发,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产业发展措施。
1. 加强科技支撑,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肉牛养殖技术水平。
2. 建立健全产业标准,建立健全肉牛养殖的规范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3. 加强市场营销,加强对肉牛产品的宣传推广,开拓国内外市场。
五、产业发展保障。
1. 政策支持,加大对高端肉牛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入。
2. 资金扶持,加大对高端肉牛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提高产业发展资金保障。
3. 人才培养,加强高端肉牛养殖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六、总结。
高端肉牛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品种改良、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加强市场开发,才能推动高端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肉牛产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希望通过实施方案的落实,我国的高端肉牛产业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通辽肉牛产业博览会工作方案》的通知
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通辽肉牛产业博览会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9.17•【字号】通政办字〔2020〕64号•【施行日期】2020.09.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通辽肉牛产业博览会工作方案》的通知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及各人民团体,有关企事业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20通辽肉牛产业博览会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0年9月17日2020通辽肉牛产业博览会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通辽市“中国草原肉牛之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宣传推广现代肉牛产业管理理念和养殖技术,加快“品牌通辽”建设步伐,特制定本方案。
一、博览会时间、地点(一)时间:2020年9月19日—21日(二)地点:通辽市肉牛文化产业博览园(科尔沁区通郑公路20号,市交警支队东1公里)二、博览会主题服务现代肉牛产业发展,共谋中国肉牛产业未来三、主要内容秉承“强化科技支撑、发挥资源优势、壮大区域品牌”的农牧业产业发展理念,集科尔沁牛品种展示、精深加工产品展示、产业技术技能评选、肉牛餐饮文化体验和肉牛养殖技术交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为一体,宣传展示我市“科尔沁牛”区域公用品牌。
本次博览会计划邀请澳大利亚、美国和法国肉牛产业专家通过视频的方式就国外肉牛养殖模式、胚胎移植技术在肉牛产业中的应用及中外肉牛产业合作的前景等内容发表主旨演讲;同时计划邀请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会长许尚忠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加拿大肉牛产业联盟理事长孟庆翔教授,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站长、首席科学家、北京安伯胚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树静博士分别就我国肉牛产业前景展望、肉牛营养与育肥技术及胚胎移植技术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现场培训。
加快科技创新 驱动肉牛产业发展
2019.16·Animal husbandry economy | 畜牧经济166 ·2019.16氨喹啉、青蒿素、大蒜素、提纯的蒿甲醚和华蟾蜍素等。
采用西药的治疗方法通常会对病猪用15~45 mg/kg 的新砷凡纳明并且同时缓慢静脉注射5%~10%的葡萄糖注射液。
病原体通常会在用药后2 h 至1 d 从血液内消失,3 d 内可使症状得到消除。
使用生理盐水最好是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配置成5%~7%的溶液,按照5~7 mg/kg 可制成抗血液原虫类的药物,将其注射在体重深部肌肉,每间隔2 d 再次进行用药。
还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对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治疗,通常采用土霉素、四环素及强力霉素。
每天每次对肌肉注射10 mL 长效土霉注射液,连续注射2~3 d ,也可以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4~5周;在猪附红细胞体病初发时也可采用土霉素和四环素进行治疗,每千克体重采用15 mg 的剂量,分2次进行注射,可持续使用1周[3]。
同时也可采用中药的方式进行治疗,第1种药方:常山10 g ,柴胡15 g ,黄芩10 g ,白头翁25 g ,将以上药材熬成汤汁对病猪进行灌服,这个药方是50 kg 的猪适用,连续服用3~5 d 会取得不错的疗效。
第2种药方:使用一定剂量的祖业、常山、茵陈、鱼腥草、黄芩、半夏、丹皮、槟榔和柴胡研磨成粉末,使用开水冲服,1次/d ,1个疗程是3 d ,如果猪出现呼吸困难可增加鱼腥草的数量。
3 结束语我国人民的生活需求日益提高,对养猪行业的关注也日益加重,一些地区对于养猪业的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使猪疾病控制不及时,进行大规模传染,猪附红细胞体病是其中一项主要的传染性疾病。
相关养殖人员应更加关注猪的生长过程,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当疾病出现时也应及时进行有效控制,及时隔离病猪并配合药物的治疗,减少由于猪附红细胞体病等对养猪行业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1] 伍雪娇.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34(2):216.[2] 郭军胜.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J].河南农业,2015(21):53.[3] 梁海英,张爱琼,曾智勇,等.猪瘟、猪蓝耳病、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多重混合感染的诊断[J].猪业科学,2019,36(2):72-74.遗传进展;采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活体采卵(OPU )、体外授精(IVF )等现代繁殖技术,扩大优质牛种群规模;通过选育提高,培育生长速度快、肉用性能优良、繁殖性能高、抗逆性强、遗传稳定的科尔沁肉牛新品种。
发展肉牛产业工作规划方案精品策划规划方案
发展肉牛产业工作方案一、发展肉牛产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1指导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发展肉牛养殖公司、建设养牛小区、培育养牛大户、组建经济合作组织为主要模式,依靠科技,强化政策扶持,着力发展基础母牛,迅速增加肉牛养殖量,逐步使肉牛产业走上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路子,真正把肉牛产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2发展目标:从发展基础母牛着手。
培育养殖能繁母牛专业大户和肉牛养殖大户,引导、鼓励农户养母牛、繁小牛、出栏商品牛。
力争用2-3年的时间,全市培育发展2-3个年供良种母牛500头、出栏商品牛1000头以上的养殖公司,建成 20个肉牛养殖小区 (年出栏千头以上 )培育 200户养牛大户(户均出栏百头以上)带动2000 个肉牛养殖户(户均出栏 5 头以上)基础母牛存栏10万头,新增出栏商品牛5万头。
5年内,实现目标任务翻一番。
二、发展肉牛产业的扶持政策1项目扶持。
对达标的肉牛养殖公司、养殖小区和加工企业优先进行项目申报。
2信贷扶持。
采取金融部门发放货款。
市财政贴息代补的形式。
扶持对象:养殖能繁良种母牛 5 头且饲养 1 年以上的专业户;存栏商品肉牛50 头且饲养 4 个月以上的养殖大户;入住养牛小区的养殖户;规模化种牛繁育场。
扶持措施:对良种母牛养殖专业户和规模化种牛繁育场,按每头种牛贷款3000元,市财政贴息300元;对肉牛养殖大户和入住小区的养牛户,按每头肉牛贷款500元,市财政贴息50元。
3财政扶持。
鼓励农民利用民间资本发展肉牛产业。
市财政按每头良种母牛奖励 300 元;对存栏商品肉牛 50 头且饲养 4个月以上的专业户,市财政按每头肉牛奖励 50 元;对达标的肉牛小区,市政府奖励5万元;对建成并发挥社会效益的肉牛品改站,市政府奖励3万元;对肉牛养殖大户每年进行评比,前10名每户奖励1万元。
三、发展肉牛产业的主要措施1 搞好技术服务。
1加快品种改良。
要指导各乡镇或专业大村建立肉牛品种改良站(点)大力开展人工授精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辽市2010年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推进全市肉牛业发展,根据《关于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意见》,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及重点工作
2010年,全市牛存栏计划达到190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牛95万头,年出栏肉牛80万头,牛肉产量13万吨;牛繁殖成活率达到75%以上;农牧民人均养牛业年收入达700元。
突出典型示范,重点抓20个农区秸秆养母牛示范村、10个牧区及半农半牧区提高牛繁殖成活率示范村、10个育肥牛专业村、30个育肥牛大户(场),以及肉牛良种繁育推广体系配套建设。
二、具体措施
(一)实施农区秸秆养母牛示范村建设
在产粮多、秸秆丰富且有一定饲养基础的农区,选择20个嘎查村开展秸秆养母牛示范村建设,8个旗县区自行抓12个嘎查村,市里重点抓8个嘎查村。
1、建设标准:以村为单位,70%以上的户户均饲养基础母牛3头以上,牛均占有暖棚舍5平方米以上,窖池8立方米以上,秸秆加工机械齐全;牛均贮备加工转化秸秆或干草5000公斤以上,精料500公斤以上;牛繁殖成活率达80%以上。
2、任务分配:科尔沁区和开鲁县各4个嘎查村,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奈曼旗、库伦旗、扎鲁特旗和开发区各2个嘎查村。
其中市里在科尔沁区、开鲁县、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奈曼旗、库伦旗、扎鲁特旗和开发区各抓1个嘎查村。
3、资金扶持:市级示范村由市财政投资建设,每个示范村30万元,8个示范村共计240万元,用于扶持养牛户加强棚舍、窖池和饲草料加工机械等基础设施建设;旗县级示范村由旗县区财政投资建设,每个村不少于30万元。
金融部门给予示范村每个养殖母牛户3万元小额贷款扶持,用于购买母牛,不足部分由养殖户自筹。
4、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市旗两级示范村建设由市及旗县区农牧业局落实项目单位和责任人,承担任务苏木镇、嘎查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二)实施牧区、半农半牧区提高牛繁殖成活率示范村建设
在牧区、半农半牧区选择10个嘎查村,大力开展提高牛繁殖成活率示范村建设,5个旗自行抓5个嘎查村,市里重点抓5个嘎查村。
1、建设标准:以村为单位,70%以上的户户均饲养基础母牛3头以上,牛均占有暖棚舍5平方米以上,窖池4立方米以上,秸秆加工机械齐全;牛均贮备加工转化秸秆或干草不少于2000公斤,精料500公斤以上;牛繁殖成活率达80%以上。
2、任务分配: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奈曼旗、库伦旗和扎鲁特旗各2个嘎查村。
其中市里在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奈曼旗、库伦旗和扎鲁特旗各抓1个嘎查村。
3、资金扶持:市级示范村由市财政投资建设,每个示范村30万元,5个示范村共计150万元,用于扶持养牛户加强棚舍、窖池和饲草料加工机械等基础设施建设;旗县级示范村由旗县区财政投
资建设,每个村不少于30万元。
4、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市旗两级示范村建设由市及旗县区农牧业局落实项目单位和责任人,承担任务苏木镇、嘎查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三)大力发展育肥牛生产
1、农区积极推广科左后旗好力堡村家家户户搞育肥牛生产的重点村模式,全市要扶持新建好力堡模式育肥牛专业村10个。
(1)建设标准:全村年出栏育肥牛达1000头以上,有50%以上的户从事育肥牛生产,户均年出栏育肥牛20头以上,牛均占有暖棚舍3平方米以上,窖池4立方米以上,秸秆加工机械齐全。
(2)任务分配:科尔沁区和开鲁县各2个,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奈曼旗、库伦旗、扎鲁特旗和开发区各1个。
(3)资金扶持:每个村落实育肥牛贷款500万元,共计5000万元。
相关旗县区在年初向市农牧业局申请备案确认,年末由市里统一组织验收,对达到建设标准和规模的,市里将以以奖代投的方式奖给每个村10万元。
2、积极扶持规模育肥牛大户(场)建设,全市要扶持建设年出栏300头以上的育肥牛大户(场)30个,其中科尔沁区6个,开鲁县、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和扎鲁特旗各4个,奈曼旗和库伦旗各3个,霍林郭勒市和开发区各1个,每个规模育肥牛场落实育肥牛贷款100万元以上。
3、半农半牧区推广自繁自育育肥模式,改变半农半牧区养牛模式,减少犊牛和架子牛出售数量,鼓励自繁自育、育肥出栏,获取育肥环节利润,增加养牛效益。
(四)提升优质种源生产水平
要重点扶持自治区东部良种牛繁育中心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将其打造成面向东北、辐射全国的国内一流的种公牛站。
一是提高优质冻精供应能力,将种公牛存栏规模扩大到100头以上,力争冻精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万支以上。
二是拓展育种手段,今年计划引进美系西门塔尔牛优质胚胎200枚,采取胚胎移植技术提前贮备后备种公牛。
(五)加强以牛冷配改良为重点的技术服务与支撑
1、市旗两级财政要对牛冻精和改良器材车辆更新实施补贴。
从今年起,全市黄牛冷配所需冻精和液氮费由市旗两级财政承担;利用三年时间将全市液氮运输车和液氮罐全部更新,每年更新三分之一。
(1)全市计划年内冷配母牛50万头,按头均1.5支冻精,每支冻精5元计,需380万元;
(2)更新液氮罐1000个,每个罐按1500元计,需150万元;
(3)更新运输车15辆,每辆车按10万元计,需150万元;
以上三项共计680万元,按1:1比例分担,市旗两级财政各承担340万元。
2、要加强对配种员的技术培训和行业管理,改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强化责任,适时防疫,确保不发生重大疫情。
(六)加强以秸秆加工利用为核心的饲草料生产
1、搞好秸秆加工、调制、贮运等适用先进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力争在秸秆转化利用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市级财政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秸秆加工、调制、贮存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针对不同地区提出科学合理的加工调制模式,探究将秸秆经过加工调制后再行贮运销售的可行性。
2、全面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2010]1号文件中扶持牧区发展的各项政策,建立健全草牧场的草畜平衡和有偿流转机制,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加强对天然草牧场的保护和建设,实现草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要积极建设稳产高产的人工草地和青贮饲料地,大力发展避灾型畜牧业。
3、鼓励饲料企业加强肉牛专用饲料的研发,筛选和推广一批肉牛养殖所需的微生物制剂等饲料及添加剂,倡导和推行补饲精料,缩短肉牛出栏周期,提高个体产出率。
三、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
(一)成立专门机构全力推进。
市政府成立推进肉牛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牧业局。
将牛产业发展任务纳入考核各旗县区工作实绩指标体系,推行目标化管理,实施政府一把手工程;加强督查指导和考核验收。
各旗县区也要组建相应的领导机构和技术服务队伍,在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和配种服务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和技术支撑。
(二)加强资金保障。
市财政安排引导性养牛专项资金1000万元;各旗县区在保证上述扶持资金基础上,还要继续在基础母牛扩繁等方面予以支持。
在加强示范村(场)建设的同时,还要鼓励广大农区开展秸秆养母牛和发展育肥牛生产。
市与旗县区要加强协调,积极争取养牛贷款,以确保肉牛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金融部门要安排养牛贷款5亿元。
(三)各部门要通力协作。
农牧部门要成立专项推进办公室,落实各项建设牵头单位和责任人,制定分项推进实施方案,负责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以及技术指导和服务等工作;发改、财政等部门要积极为发展黄牛产业立项目、争资金,共同促进黄牛产业发展;金融部门与旗县区政府和农牧部门要做好衔接工作,出台具体的贷款办法,切实安排落实扶持肉牛业发展所需贷款;要加大对肉牛业专项推进工作进展和典型建设情况的宣传报道,引导农牧民转变生产经营理念,实行建设养牛、科学养牛,做大做强肉牛产业,为农牧民增收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