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的说课稿简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冲称象的说课稿简短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曹冲称象》。
一、说教材
《曹冲称象》是一篇经典的历史故事,出自《三国志》。
这篇课文
通过叙述曹冲想出巧妙的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展现了曹冲的聪
明才智,也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本文处于低年级学段,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
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文语言简洁明了,情节生动有趣,适合低年级
学生阅读和学习。
二、说学情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阅
读理解和思维能力方面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
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
文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点: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曹、称”等 14 个生字,会写“称、柱”等 10 个字。
3、通过学习曹冲称象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
3、朗读指导法:通过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理解课文内容。
六、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课伊始,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大象的图片,并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大象有多大呢?如果要知道大象的重量,该怎么办呢?”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课题《曹冲称象》。
(二)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的生字词认读情况,重点指导“称、秤、曹”等易错字的读音。
3、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曹操和官员们看到大象有什么反应?
(2)引导学生理解“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句话,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大象的高大。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让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曹操提出了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理解“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这句话,感受
曹操想要称象的愿望。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让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2)引导学生理解“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这个办法
的不可行之处,让学生体会官员们的愚蠢。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让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曹冲称象的办法,即:把大象赶到
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
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3)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曹冲称象的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让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曹操对曹冲的办法满意吗?
(2)引导学生理解“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这句话,感受曹操对曹
冲的赞赏。
(四)总结拓展
1、让学生回顾曹冲称象的办法,说说曹冲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办法,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
2、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果遇到难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引
导学生学会像曹冲一样,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布置作业
1、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想一想,如果让你称一头大象,你还有什么办法?
八、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曹冲称象
官员们造大秤不可行
曹冲赶象上船画线
赶象上岸装石头
称石头知象重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