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设计的基本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宣贯:
产品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设计的基本理论
一、通用化
在新产品研制时,应优先采用继承型通用化形式。
即先用同类或同系列现有设备
中可继承的单元或要素,亦即最大限度地采用在功能上与尺寸上可互换的标准件、通
用件、借用件、原资料及品种、规格、结构、尺寸要素等。
在不能够采用继承型通用化形式时,可采用开发型通用化形式。
即经过对将来发
展需求的展望,有目标、有选择地研制某些通用化单元,这些单元的预期应用范围应
该尽可能地被获取扩大,即可应用于同类或同系列的其他设备中。
二、系列化
1、看法
系列化:是同种类产品,按使用要求的规律,依照必然的技术经济原则,考虑目
前和将来的发展,合理安排不相同的尺寸、参数,使基本结构一致的产品,从小到
大,由低到高,形成系列,以实现优异、高产、低耗资。
产品系列:拥有相同的使用条件和结构特色,相同的设计依照,且基本尺寸、参
数按必然规律排列的一组产品称为产品系列。
产品系列化工作:按产品系列的规律去设计制造和发展产品的工作,叫产品的系
列化工作。
典型结构:适用范围最广,通用性最强,工艺性最好,合适大量生产,且结构、
型状简单,便于组合,使用方便的结构。
基型产品:采用典型的结构(电路)设计的产品,它是该类产品中的基本(电路)
型式。
变型产品:对基型产品某一部分结构(电路)进行了改变以适应某一方面的特别
需要,所设计出来的产品,与基型产品对照,主要表现在改变性能与规格。
基本系列:以基型产品组成的系列称为基本系列。
系列内部各产品间,可是参数大
小的变化,没有其他性能的改变。
派生系列:由变型产品所形成的系列称为派生系列。
2、系列化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系列化设计是以基型产品为基础,依照社会需要,分期、分批地设计出同一系列
内的各种尺寸、参数产品系列。
一是在整顿老产品的基础上,裁汰落后及没有发展前途的产品,选择好的产品纳
入产品系列进行生产;一是依照生产、技术的发展,采用先进技术,设计发展新的产
品系列。
系列化设计应依照合理规划的产品型谱来渐渐实现。
系列设计中应认真贯彻与产品
相关的各种标准。
参数、尺寸的选择应吻合优先数系的规定(只要在取值上不受已
有标准限制,不受配套产品限制的情况下,应最大限度地采用优先数, GB/T 321-2005。
)。
在产品整即刻,对付品种规格纷乱,需要量较大的那些老产品,经过检查解析,从优
先数系(或相应的标准规定)中采用合适的系列作为产品的主要参数系列,从而简化
品种规格,使产品走上标准化的轨道。
设计中应按相似设计的原理,使系列产品的结
构、电路及其零部件达到最大限度的通用化。
系列化设计要依照使用与生产的要求,兼备安排,注意技术上的先进性,考虑生
产上的合理性,使系列品种达到技术上从头、结构上从简、质量上从严,成本上从廉,
用尽可能少的品种规格满足生产、使用部门的要求。
3、系列化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1)找到同类产品的共同规律
依照产品的共同特色或共同特色,追求同类产品的共同规律;
(2)确定典型结构(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料应早先进行必要的试验)。
典型结构应最大限度的采用标准件和通用件。
典型结构的设计应以基型产品为主,并考虑到变型产品的需要。
典型结构作为单独设计时,必然要经过试制、判断定型,
经过屡次试验、生产、使用不断完满后再确定。
(3)基本系列和派生系列
确定典型结构后,认真考虑基本系列的分档,广泛检查用户需要。
确定尺寸参数时,要适应使用的要求,并注意产品的配套与协调。
要按产品使用的特色、需要来决
定品种规格安排的疏密,形成合理的分档。
编制产品系列型谱(系列型谱有必然的时
间性,一般 3-5 年应依照发展了的情况进行校正)系列型谱确定后按使用的先后缓急
和生产的可能性,渐渐分期、分批进行基本系列产品的设计。
基本系列产品设计完成,应广泛征采用户建议,为满足用户某一方面的特别需要,可对基型产品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变,设计制造出变型产品来。
变型产品的零部件应最大
限度与基型产品一致,通用化程度应很高,随着变型产品的扩展,渐渐形成派生系列。
三、组合化(模块化)
1、模块特色
(1)是可组成设备(或系统)的独立单元;
(2)拥有确定的相对独立的功能;
(3)是一种拥有通用性的标准单元;
(5)拥有能组成设备(或系统)的硬、软接口;
(6)是在现场可更换的单元。
2、模块划分原则
模块划分是模块化设计的要点。
为使划分的模块合理,第一对该类设备应有充分
认识,此后采用系统工程和工作分解的原理方法,对设备进行功能解析和分解,最后
划分出各级模块。
模块划分原则:
(1)所划分的模块应拥有特定的独立功能和结构,技术指注明确,能够进行单独
运行或测试、制造和储备;
(2)所划分的模块应拥有典型性、通用性、互换性(或兼容性),拥有标准的信息接口关系或联接要素,应便于升级;
(3)所划分的模块应拥有优异的组合性,能以有限种类的模块组成能满足各种需
求的不相同产品;
(4)模块大小适应。
模块大小应与划分的功能大小、模块使用、管理的方便性、
预期的维修级别相适应;
(5)所划分的模块应能满足在研设备和预研设备的需要,并尽可能适用于现有设
备的改造,拥有优异的继承性和较长的生命力;
(6)应能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成就(包括模块化成就)并能适应技术发展趋势,拥
有先进性和牢固性,不因科学技术发展而过早地裁汰或在结构上发生较大变化;
(7)有利于进行系列化工作,便于形成模块系列;
(8)应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9)应能提高设备的互连、互通和互换能力;
(10)有利于规模生产和商品化,并应试虑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可能性,拥有
较高的经济性。
3、模块化设计原则
模块化设计是包括由分解到组合的全过程。
应在设备(或系统)功能解析和分解
的基础上,合理划分模块,明确参数指标和接口,对整体方案和模块进行论证,此后
进行详细设计和研制,生产出通用模块和专用模块,最后将模块和其他部件进行相应
组合,组装出所需设备。
4、模块化的方法和程序
(1)建立模块系统
充分认识研制设备及同类和相似产品,正确合理地域分特定功能和接口的模块,
按标准化原理对同类和相似产品进行比较、归类、简化、一致,合理划分模块,确定
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此后进行设计、研制和生产,从而建立起模块系统。
(2)组合形成新产品
新研制产品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即要充分利用各种通用模块、专用模块和专
用零、部件进行组合或派生出各种不相同要求和用途的新产品。
依照研制任务书明确用户对新产品开发需求,对该产品进行功能解析和分解,确
定应由哪些功能单元和使用哪些模块组成。
除考虑需求之外,还应试虑模块系统中已
有的功能模块,以便组合时尽量多用已有的模块而少用新研制的专用模块或(和)专
用零、部件。
四、设计人员应积极参加标准化工作
产品设计人员的工作是与产品标准化亲近相关的,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都离不
开标准化。
在现代不考虑标准化的设计,不是成熟的设计。
不熟悉相关标准,不积极
从事标准化工作的设计师决不是好的设计师。
对设计人员的基本要求是:1、努力熟悉标准。
随着标准化的发展,国家和各部都拟订了大量的基础标准和
专业标准。
比方:优先数和优先数系、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文字符号、图形符号等等,这些是从事产品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必定掌握的基础标准。
除了基础标准外,设
计人员还必定熟悉相关的资料、元器件标准,涂复标准等与设计工作直接相关的各项
标准。
只有熟悉和掌握了这些标准,设计人员才能顺利的进行产品设计工作。
2、掌握标准情报。
在设计人员睁开新产品设计从前,必定较详细的掌握国内外
同类产品的标准情况。
这包括国际标准、外国专业标准、国家标准或部标准致使同行
业的企业标准。
只有掌握了这些情报,经过解析比较才能设计出拥有市场竞争力的新
产品。
3、认真贯彻标准。
设计人员应主动的在产品设计中贯彻相关标准,要把标准当
作技术法规来对待,贯彻时严肃认真谨言慎行,要战胜那种认为:“贯彻标准反正由标准化人员把关”的错误想法。
对标准化人员提出来的贯彻标准的建议应认真对待,凡
合理的,有标准文字依照的,都应虚心接受予以贯彻。
4、积极拟订标准。
产品标准的拟订任务经常是由最熟悉产品情况的设计人员肩
负的,产品标准化的大量工作亦是由产品设计人员参加或肩负,设计人员在新产品设
计的全过程要积极努力积累资料,各种计算、试验都应作记录,要为提高产品标准化
程度精心思虑千锤百炼设计。
5、学习应用标准化原理。
随着标准化学科的流行和发展,标准化的原理正在被应
用于各个领域,标准化原理在产品设计中有着广阔的天地。
设计人员应努力学习标
准化的平衡协调原理,一致互换原理、分解组合原理、模数理论,标准对象参数最正确化原理,动向过渡理论,可靠性理论等。
并在产品标准化过程中予以应用。
标准化室
二 OO三年十一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