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探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得到了极大发展,其中学分制在中国高
校学生工作管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实施完全学分制对于高校者来说是一种必要而优化的
选择,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数掌控学生行为,实现学校学生工作管理的全面可控。
完全学分制的原理和政策是:给予学生在学习上的成绩或行为一定的数字表示,以评
价其学习和行为。
学生在每学期实行学分管理,达到规定的学分数即可被给予相应的奖励,而达不到规定的最低分数又会受到惩罚。
学分制不仅定量,也定性,例如学习成绩、参加
社团活动、各类创新及学术性研究等,都拥有不同的学分单位以表明评价水平。
学分管理中设置的奖励机制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提高了兴趣爱好,释放了更多的发
展潜力。
一方面,对学习敏感的学生进一步强化了学习责任感,挑战性地监控了学习过程,客观发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对于不怎么喜欢学习的学生,可以利用
奖励机制吸引他们,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久了自然形成,改变其
学习态度和习惯,推动其高校学习进程顺利进行。
实行完全学分制后,责任主体、管理范围及管理模式等也有了重大改变,主要是实现
规范化的全面管理,解决突发状况的调节平衡。
首先,规范化管理:学分制加强了学校管
理的规范性,学生作为“服务者”的主动性强,对学生的行为具有约束性和要求性;其次,突发情况的调节:由于学分制实施后,学生会根据自身的求学偏好量化了自己的学习负担,主动分配各种学习任务,从而实现自我调整;最后,加强管理模式:学分制规范高校学生
的学习行为,提高教师管理的质量,并将管理风格从管理导向的纪律管理变为管理导向的
科学管理。
完全学分制的实施,给高校及其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资源去满足学生众多的需求,
使他们能够以一种务实及合理的方式管理学业及生活。
实施完全学分制,给学校带来了一
种新的管理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凝聚精神、激发活力及富有挑战性的作用,对于
学校学生形成有益的社会和个人素质,得到了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