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间隔缺损(一)
﹙一﹚定义
室间隔缺损是指室间隔在胎儿期因发育不全,在左右心室之间形成的异常交通。

﹙二﹚临床表现
1、缺损小者无症状,缺损大者在出生2~3个月后即开始出现症状。

2、婴儿期可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甚至左心衰竭,但随生长发育缺损逐渐缩小,症状亦逐渐减轻;2岁后症状好转,但常见劳累后气促、心悸。

3、进行性阻塞性肺动脉高压者,幼年即可出现发绀和右心衰竭。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术后伤口疼痛有关。

2、心输出量减少与心功能减退、水电解质失调有关。

3、有脱管的危险与患者烦躁、管道固定不当有关。

4、体温升高与术后炎症应激反应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6、皮肤受损的危险与被动体位、活动受限有关。

7、潜在并发症急性左心衰竭、肺功能不全等。

﹙四﹚观察要点
1、术前
(1)心功能监测,严密的观察心律的性质和心率。

(2)肺功能监测,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有无咳嗽,咳痰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监测体温,观察有无感染征象。

2、术后
(1)循环系统的护理。

(2)呼吸系统的护理。

(3)肾功能的监测。

(4)管道护理。

(5)体温监测。

(6)并发症观察。

﹙五﹚护理措施
1、术前
(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测量四肢血压。

(3)活动:卧床休息嘱患者减少活动量,有肺动脉高压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缺氧发作。

(4)预防感染:保暖防寒,避免受凉后感冒,并发呼吸道感染。

(5)密切观察其有无心力衰竭、感冒或肺部感染等症状。

(6)遵医嘱吸氧,提高肺内氧分压,利于肺血管扩张、增加肺的弥散功能,纠正缺氧。

(7)遵医嘱给予极化液,调整心功能者,使用强心、利尿、扩管药,确保药物的准确输入,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记录出入量或尿量。

2、术后转入CICU
(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CICU一般护理常规。

(2)术后易出现心动过缓、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应密切观察心律变化。

(3)术前肺动脉高压患者,预防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

(4)维护左心功能:控制晶体入量,LAP不能高于CVP。

(5)室缺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者,LAP、CVP、BP维持在保证有效心排出量的低水平,严格控制入量,加强利尿。

(6)室缺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控制血压平稳。

3、术后转出CICU
(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转出CICU一般护理常规。

(2)可能出现传导阻滞者,应及时启用起搏器或输入异丙肾上腺素。

(3)根据病情指导适量运动。

4、并发症护理
(1)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

(2)低心排
①症状:平均动脉压<50mmhg,尿量<0.5ml/kg/h,中枢与末梢温差>4度,指端
发凉、苍白。

②护理:充足氧供,加强呼吸道护理,镇静,避免不良刺激,确保血管活性药有效输入,必要时配合医生转CICU行呼吸支持或IABP辅助。

(3)灌注肺
①症状: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血痰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

②护理:充足氧供,加强呼吸道护理,镇静,避免不良刺激,必要时配合医生转CICU行呼吸支持。

(4)心律失常
①常见有: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实行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②护理: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律、心率变化,必要时行心电图检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六﹚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成人患者一般有较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以通过听音乐等放松心情;儿童一般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护士应指导患儿家属多陪伴孩子玩耍,鼓励患儿说出内心的想法。

2、健康指导
(1)术前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感冒。

(2)增加营养,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

(3)保证充足的睡眠。

3、出院指导
(1)出院三个月后进行复查,如果在此期间出现胸闷、心慌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2)正中切口者,三月内平卧位休息。

(3)出院后不能做较剧烈的运动。

(4)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4、健康促进
(1)了解自己心功能情况,所用药物的作用、剂量、服用时间、注意事项、副作用等。

(2)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为度。

(3)食营养丰富的易消化饮食,适当控制盐的摄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