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新2021高三地理一轮 第四章 第一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必修1 精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地形因素在聚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在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表形态影响着 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如我国北方平 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多呈_团__聚___型、 _棋__盘____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较多。南方丘陵 和山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小,空间分布相对 __分__散___,聚居的人口较少;南方河网密集的平 原地区,聚落沿河呈_带___状分布。
并且由山区到平原,随着海拔的逐渐降低, 地势越来越平坦,土壤越来越肥沃,交通越 来越便利,越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第 (2)题,根据地形与土地利用方式的关系,一 般丘陵山地陡坡可以作为林业用地,缓坡可 作为果园用地。
地势开阔平坦的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发展耕作业。平原地区的 湖泊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综上所述该地区农 业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荒山、林地、果园(园 地)、农田(耕地)、湖泊(鱼塘)等。
飞机场应建在地势 较高、平坦开阔、 地质条件好的地方
港口宜建在地势平 坦且近岸海水或河 水较深的地方
利于飞机的升降 且便于排水,地 基较稳定
便于筑港、建仓 库、连接交通线 ;便于船舶的进 出、停靠
二、探究热点考向
以全新视角考查地形对聚 落分布的影响
(2011·试题调研)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自 然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 突出。回答(1)~(2)题。
(1)下列图示的地表形态中,容易形成聚落的 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2)如果某聚落所在的区域,广泛分布着上述
四种地表形态,则制约该聚落发展的主要因
素是( )
A.光照
B.地形
C.热量
D.水资源
解析: 第(1)题,在聚落形成过程中,地表 形态影响着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 如干旱地区的山前洪积扇有利于聚落的发育。 选B。第(2)题,上述四种地表形态广泛分布 的地区,类似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水资源比较缺乏。选D。
答案: D
1.(2010·天津市和平区一模)图甲、图乙分别 表示某地区聚落分布景观图,该地的地理位置 大致位于东经105°11′~110°11′,北纬 28°10′~32°13′之间,读图完成(1)~(2)题。
(1)对图甲中聚落分布特点的描述,最准确的 是( ) A.位于港口附近 B.位于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地带 C.依山而建,大致沿等高线延伸 D.位于林区的边缘
(1)说明如图中所示地区村落分布特点,并指 出地形对村落规模的影响。
(2)简述图示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状况。
解析: 该题以某地景观图为切入点,综合 考查了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由题目可获 取以下信息:①道路与聚落的位置关系;② 道路沿线主要的地形特征;③山区与平原的 自然条件差异。具体分析如下:第(1)题,从 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村落主要分布在道路 两侧,呈带状分布。
1.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的是( )
A.a
B.b
C.c
D.D
2.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形开阔 平坦 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第1题,a为河流汇合处且地处平 原,农业发达。第2题,形成城市的主要 原因是地形为平原,河流在此交汇,水运 便利。
答案: (1)B (2)D
(2011·天津模拟)中国古代先哲“仰观天文, 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实 践、思考和感悟,建立了人与自然协调、因 地制宜发展的理想信念。回答2~3题。
2.图中最适宜夏季外出旅游搭建露营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河流凹岸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是因为( )
①岸陡水急,不利于安全和取水 ②是侵蚀岸,不 利于泥沙沉积,土地形成 ③洪涝灾害频繁 ④水 急浪大,不利于船舶靠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2题,夏季外出旅游搭建露营地不要 在河滩、河床及河谷地带,以防被突如其来的 洪水冲走。扎营也不能扎在悬崖下面,一旦山 上刮大风时,有可能将石头等物刮下,造成伤 亡事故。营地选在山脊上较为安全。
答案: 1.A 2.B
以新课标理念考查地形对交 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011·试题调研)下图为某地交通线路分布示 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公路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成都平原
D.内蒙古高原
(2)丁地最可能是( )
A.山顶
B.陡崖
C.山谷
D.鞍部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公路①为 乡村公路,其走向大致与等高线一致,因此 该地地表崎岖,最接近云贵高原地形特点。 选B。第(2)题,公路②为高等级公路,因丁 处附近修有隧道,结合乡村公路在该地的走 向,可以判断该地为山脊或鞍部。选D。
(2)地表形态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①在各种地形中,__平__原__是城市发育的理想 环境。
②山区城市分布较少,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③高原地区一般城市较少,但热带地区高原 上的城市往往多于平原地区。
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其 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 刻影响。
图示①为峡谷,②为山脊,③④为悬崖下面, 故选②。第3题,河流凹岸,岸陡水急,不利 于安全和取水,且由于水流速度快,造成水 中搬运沙土的能力大增,不仅水中泥沙不易 沉积该处,而且对沿岸还有侵蚀与冲刷的作 用。故选A。
答案: 2.B 3.A
4.(2011·枣庄模拟)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 等高线地形图,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 们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分析回答考 察小组遇到的问题。
避开断层、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多发的地区
保证运输安全,减 小灾害的影响
线网
山区密 度较小
自然条件不利,且人口密度较 小、经济相对落后,对运输的 需求量不大;交通建设成本高
密度
平原地区 密度较大
自然条件优越,且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需运输的客货量较 大;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
交通 运输 点的 区位
答案: (1)B (2)D
思维拓展
9.应辩证地理解地表形态对城市形成和分布 的影响
并不是所有平原上都分布着密集的城市,如 巴西亚马孙平原。高原地区城市一般较少, 但热带的高原却有着气候较为凉爽的优点, 故热带地区高原上的城市往往多于平原,如 巴西的城市主要位于巴西高原上而非亚马孙 平原上。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 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上述两 大因素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 在衰落。据此回答1~2题。
(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 形成年代是A、E两处最晚,C处最早。由此 判断沿线地区的褶曲类型是什么?并简述理 由。
(2)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 岸或山前,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
第一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 路分布的影响
1.了解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2.理解地形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 发展等的影响
3.了解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理解地 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 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 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2)分类:按性质和规模,分为_城__市__和_乡__村__ 两大类型。
2.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2.读图,回答(1)~(2)题。
(1)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 的地形是(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2)甲和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 可能的原因是( )
A.虚线处是鞍部
B.虚线处是河谷
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
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解析: 该图为日本本州岛,地形多山地, 铁路沿四周的沿海修建。图中虚线处虽然直 线距离近,但因其地势陡(等高线密集)不适宜 铁路选线。
而在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人们可充分 利用自然条件发展__水__运__,但铁路、公路等 陆上交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格局的影响
在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线路建设的影响较 小。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一般 呈_网__状___分布。山区地势起伏较大,交通线 路建设的限制性因素比较多。为了减缓道路 的坡度,山区的公路常呈“__之__”字形分布。 与平原地区相比,山区交通建设的工程造价 要_高___得多。
A.夏季是墨脱公路工程施工的最佳季节
B.资金不足是该地交通建设的最大障碍
C.该地修建的公路为县级公路,等级较低, 对技术条件要求不高
D.该地地质条件复杂,有河谷堆积地貌、冰 川地貌和高山峡谷地貌等
解析: 该地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夏季多 雨,不适合施工;该地经济落后,但由于公 路为国家投资,故资金不是最大障碍;该地 地质条件复杂,自然条件恶劣,对公路的建 设和维护的技术条件要求高。
答案: (1)B (2)D
一、探究核心问题
◎探究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影响 原则
原因
山地、丘陵 地区优先发 运输 展公路运输
山地、丘陵地区修建交 通干线的成本高、难度 大,公路对自然条件要 求低、成本低
方式 河网密集的 平原地区重 视发展水运
河网密集的地区,天然 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 便;水运运量大、成本 低
地形类型 平原地区 丘陵地区、山区
聚 规模
较大
较小
落 特
形态
团聚型、棋盘式 格局
空间分布相对分 散
征 人口
较多
较少
聚落 半坡 塔里木盆 名称 村落 地的绿洲
丽江古城
案例山前冲积源自分 分布 河谷阶 扇、洪积
析 地形 地上 扇的中下
丽江坝子的西 北部,北、西 依山,东、南
部
两面比较开阔
地形相对平 北面和西面的山地
案成 例因 分分 析析
接近 水源 ,避 开洪
水
坦、土壤肥 沃,水源条 件好,人口 集中,农牧 业生产较为
可阻挡冬季风入侵 ,东面、南面地势 开阔,沿河分布, 且整体海拔较高, 因此冬无严寒,夏
发达
无酷暑
1.加强农业基本建设要从土地科学合理利用 入手,实现城乡统筹规划。桉照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 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 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据此回答问题。
答案: (1)沿道路呈带状分布。山地村落规 模小,平原村落规模大。
(2)有荒山、林地、果园(园地)、农田(耕地)、 湖泊(鱼塘)等。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方式、线路走向的影 响 河网密度较小的平原地区,陆上的公路、铁 路运输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且线路的 走向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_小__,交通线路的工 程量和造价相应也较低,因此,这些地区更 有利于或便于修建交通线路。
答案: (1)B (2)D
归纳总结
山区陡坡地段公路不一定都呈“之”字形弯曲
受地形影响,山区的陡坡地段一般来说是不能 修建公路的。因为坡度越大,其安全系数越小, 所以公路选线时要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 地和河谷地带,一般沿等高线修筑。
为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线路多迂回前进, 在无法避开的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虽 增加了线路的长度,但降低了坡度,保证了 通行车辆和人员的安全性。如本题中的公路 ①。
当然,上面提及的陡坡地段公路呈“之” 字形弯曲只是对一般公路而言,如果是高 等级公路,则需要通过开凿隧道以缩短通 行路程。如本题中的公路②。
墨脱公路工程将于2011年完成工程施工。届 时,中国惟一不通公路的县——墨脱县将实 现公路通达。据此回答下题。
3.关于在墨脱修建公路的区位因素,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2)图甲、图乙中聚落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 分别是( ) A.图甲干旱;图乙洪水 B.图甲地震;图乙干旱 C.图甲泥石流;图乙地震 D.图甲洪涝;图乙滑坡
解析: 第(1)题,据图可以判断,该地分布 在河流干支流交汇处的冲积平原上。第(2)题, 图甲聚落在河流交汇处的平原上,易发生洪 涝灾害;图乙聚落分布应该在山地,多滑坡 灾害。
山间盆地和河
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 谷地带自然条
线路 走向
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 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经过山地时线路多呈
件相对优越, 呈“之”字形 弯曲可以减小
“之”字形弯曲
单位距离内的
坡度
平原地区线路受限
较小,但一般避开
沼泽、少占耕地、
线路 走向
少过河,尽量经过 居民点
节约建设成本,保 证运输安全,节约 用地,方便沿线居 民的生产、生活